教師節快到了,每年到了教師節的時候,最難的不是學生,而是家長。雖然學校明令禁止家長送禮,有的學校甚至貼出禁止送禮的通告,不管是家長送禮還是教師收禮都是違規操作。但是家長不送又不踏實,就怕其他家長偷著送。
每年到了教師節的時候,是家長群最活躍的時候,家長們早早地就開始討論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關於教師節要不要「送禮」這個話題,家長群大致上分為三個派別。
派別一:送禮派
送禮派的家長認為:教師節是一定要送禮的。家長送禮是對老師工作的肯定,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希望老師能夠照顧孩子。不指望老師能夠事事想著孩子,但只要不孤立孩子,孩子有困難能幫助孩子就行。教師節是家長表現的時候,送禮對孩子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派別二:猶豫派
猶豫派的家長一直處在猶豫之中。首先是猶豫要不要給老師送禮,不送怕其他家長都送,送了怕老師不收;其次是送禮的話又不知道送什麼好;最後是不知道送多少價位的合適,送便宜了怕老師不滿意,送貴了又怕老師不敢收。
派別三:反對派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教師要關愛學生,平等公正的對待每個學生,要謹記為人師表的職責,要「作風正派、廉潔奉公」,堅守高尚情操。所以,既然從事了教育工作,就要以身作則,不能厚此薄彼。如果老想著從家長手裡收禮,怎麼能把心思花在孩子身上,家長是不能助長這種風氣的。
其實,節日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在這一天要感恩為我們辛苦付出的人。母親節感恩母親,父親節感恩父親,教師節感恩教師。教師節最主要的是家長跟孩子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感謝老師的教導跟呵護。教師節送不送禮物,有責任的老師都不會區別對待。大部分教師也不會以禮物的貴重作為區別對待孩子的依據。那家長如果要送,送什麼呢?
1. 鮮花搭配賀卡
鮮花是美好的象徵,賀卡是表達感激之情的工具。康乃馨適合各個年齡段的老師,因為康乃馨是「母親之花」,代表老師就像母親一樣偉大。百合花是平安健康,工作順利的象徵,劍蘭代表著「長壽、福祿」,鬱金香可以送給性格內向的老師,玫瑰可以送給外向、奔放的老師。家長可以選擇送一種,也可以搭配著送。一張手寫賀卡,滿載著家長跟孩子的心意與祝福。
2. 紀念性的小禮物
禮輕情意重,禮物最重要的不是貴重而是心意。有的家長認為,每年都送老師鮮花,沒有什麼心意。思來想去決定送老師一件不貴重,有心意又有紀念性的禮物,那到底送什麼呢?其實,這樣的禮物也有很多。比如DIY相冊,把每次班級活動的照片整理出來,做成紀念相冊,這樣的禮物就非常用心了。
老師有話說:家長送禮物,不要送得太貴重,老師不敢收,很多經濟條件一般的家長也承擔不起。送老師禮物,最重要的是心意,心意到了,老師自然會非常開心。不管是鮮花、賀卡,還是紀念性的小禮物,這些都是一些有形的禮物,其實對於有形的禮物,老師更喜歡無形的禮物。比如相信老師,不質疑老師專業,配合老師工作,與老師一起把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好。而不是把孩子送進學校,就當起了甩手掌柜,孩子成績一波動,就是老師教育工作沒做好。大家認為教師節送給老師什麼禮物,老師最喜歡呢?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