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在孕12周時NT檢查做了三次才成功,前兩次都沒成功,醫生說寶寶不配合,第一次做完,出去溜達了好大一會兒又進來做的,但第二次還是沒成功,就有點擔心了,第三次做的時候心臟「咚咚」跳的特別快,好在老天保佑,好在第三次通過了。
做NT檢查時,遇上胎寶寶不配合,孕媽也先別太著急。可以先適當活動下,如散散步、輕輕拍拍肚子或吃點東西,通過刺激寶寶發生胎動而改變胎位,胎兒體位合適時再做檢查,否則胎位不合適很難測量出透明層的厚度。
如果是遇上寶寶不配合的,可以做第二次、第三次繼續檢查,但如果遇上NT檢查結果沒過怎麼辦呢?
先來說說,NT檢查的正常值是多少?
NT檢查的臨界值規定,在不同醫院標準會有差異,的確有些醫院是2.5mm為臨界值,也有些是3.0mm或3.5mm。具體的以當地醫院的診斷標準為診斷依據就好,如果以2.5mm為臨界值,那只要測出來的厚度大於3mm就提示胎兒患唐氏症的風險較高,而且數值越大,風險越大。
NT結果異常,胎兒一定就是「唐氏兒」嗎?
當然不能說明。
唐氏兒NT值大多數不正常,但NT值高不一定就是唐氏兒,只是說明胎兒有患「唐氏症候群」的風險大,概率在60%-70%,需要做進一步檢查確認和排查。
生活中,不少NT值異常的胎兒出生後也都是健康的寶寶,可也還有少數NT異常的胎兒出生後是唐氏患兒,因此孕媽們不能因為這個患病概率小就認為NT檢查沒有必要做,當然結果異常也不一定就說明胎兒是「唐氏兒」,需要繼續做其他檢查(羊水穿刺、絨毛活檢、無創等)進一步確認。
NT顯示增厚,該怎麼辦?
首先,上個問題也說了,NT檢查結果異常,並不一定就說明胎兒有問題。
其次,做B超查出來的「頸後透明帶厚度」的準確度由很多因素決定,如B超醫生的水平、掃描儀的精確度等,而且如果取的不是正矢位,也會有誤差,因此檢查結果並不能保證100%準確。
第三,NT檢查屬於早期篩查,並非確診檢查,查出來的NT增厚,意味著胎兒異常風險增加,但不一定代表胎兒不好,另外,NT增厚與跟染色體也有很大關係,也可以做染色體檢查進行排查,如無創和羊穿。
最後,NT增厚還可能有心臟缺陷風險,因而建議在做排畸B超時要注意排查下胎兒心臟是否有問題。
錯過/沒有NT檢查怎麼辦,有沒有補救措施?
有的。
之前一個朋友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她生活在一個小城市,懷孕後在群裡問我們12周產檢都檢查哪些項目,有寶媽告訴她要在12周前,提前去預約做NT檢查,她去了好幾個醫院,但都沒有NT檢查,後來直接做的唐氏篩查。
NT檢查只是間接診斷「胎兒是否異常」的一個檢查項目,但並非唯一檢查,因此不能做或是錯過了也不必太擔心,可以根據當地醫院實際檢查項目,做唐氏篩查、無創DNA、羊水穿刺等,這些檢查也可以排查胎兒有沒有異常。
很多孕媽不在意NT檢查,其實還是很有必要的,對於早期發現胎兒異常。不僅是NT檢查,其他每一次產檢都很重要,最好要按時做好每一次產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