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也要高考

2020-08-09 我是大司徒

大家好,我是大司徒,我上期說過,這期臨時換換口味,

其實我一直不想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純影視區up主,我是十分願意分享冷知識,以及看法和觀點,而影視也好,故事也好,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

試想一下,我最早如果不講《加勒比海盜》而是直接講歐洲大航海,地理大發現,肯定沒人聽,我如果不講《哈利波特》尼可勒梅,而是直接講鍊金術,會有人聽嗎?

《哈利波特》是一部涉獵非常廣泛的作品,尤其是人文社科方面,故事是按照霍格沃茲一到七年級的時間線去描述的,

而霍格沃茲的學生們,通過高考,也就是O.W.Ls考試畢業後就要步入社會,開始工作,而最近高考成績也是剛出來,幾家歡喜幾家愁,所以我也就借著這個由頭,來談談《哈利波特》中的教育模式和現實中的教育,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哆啦A夢》中的一個劇情,大熊希望這個世界充滿魔法,於是利用如果電話亭將世界變為魔法世界,他以為擁有魔法會更加方便,但他們卻發現,所謂魔法世界並不是那麼方便,魔法也和科學知識一樣需要在學校學習,魔法器具也需要花錢買,除去科技樹點的不一樣,其他所有幾乎沒有變化。

也就是說,這本不是能力的問題,理論上講,能用魔法解決的問題,只要科技足夠發達,一樣能用科技解決,本質上講,之所以要有魔法學校的存在,之所以要有魔法部的存在,還是一個資源分配的問題,

資源是有限的,但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張三想要佔有更多的資源,李四肯定不同意,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都想佔領資源,那怎麼辦?於是羅翔出來居中調解,成立魔法部,成立魔法學校,制定法律,規定教學,以做分配。

按道理來說,學習的第一任務是什麼?是實用,就像小老虎學習捕獵、搏鬥一樣,學習的第一要務就是填飽肚子,活下去,但人類社會更加複雜,分工更加明細,需要將各種生存技能分散開開,也就產生了三百六十行。

看看對角巷和霍格莫德村的各類商鋪,魔法部的各個部門,再看看古靈閣銀行,魁地奇球隊,不論是衣食住行、娛樂體育、還是違法犯罪、捕盜拿賊,不論是個人還是群體,都是為了生存而戰。

而人類一旦解決了溫飽這個大自然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後,就開始出各種么蛾子了,信仰問題,政治問題,階級問題,各種各樣的矛盾開始凸顯。

而教育恰恰就是這其中的潤滑劑,上了年紀的人應該記得,在許多年以前,人人網的翟文喆教授就《哈利波特》中為什麼赫敏不能嫁給哈利做了濃墨重彩的分析,當然,翟教授主要分析的還是電影中的一些設定,不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

霍格沃茲的許多教學理念與教學設置都是參考於牛津劍橋的,包括我們最熟悉的城堡大廳也是參考現實中牛津大學的食堂,而且霍格沃茲與牛津大學幾乎是同時間創立的,那在霍格沃茲創立以前巫師們是怎麼學習的呢?

其實這很容易想像,就是最簡單的家庭內部學習,和作坊式的以師帶徒,但大型學校的出現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世界最早是怎麼樣的我不知道,但以麻瓜世界為例,早期的學校實質上是一種公民結社,包括希臘雅典的各種學派,以及中國的諸子百家,

這些自由結社實際上是教師與學生們的共同依附與共同選擇,這也是脫胎於家庭和作坊的另一種新模式,其實我們看早期的霍格沃茲,就是這樣一種自由結社下的產物,四大學院創始人並不是什麼政府官員,他們就是為了教學而教學,學校也不是自上而下成立的。

作為一個中國觀眾,我們其實很難理解霍格沃茲與魔法部的這種微妙關係,一方面霍格沃茲作為魔法部的被管轄機構,但另一方面魔法部卻沒有權力直接幹涉霍格沃茲的教育自由,我相信在第五部《鳳凰社》中的許多場景,對於上過學的我們來講再熟悉不過了。

其實這種東西方的教學區別,是要從教育的歷史談起,在中世紀中後期,也就是霍格沃茲創立時期前後,歐洲出現的第一所大學是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隨後,德國、法國、英國也陸續出現大學,這些大學的前身都是我之前所說的公民結社,或者說是學生行會。

這就是社會上一些知識分子的自由結社,和工匠行會,騎士團一樣,他是由一群熱愛知識的年輕人自發組織起來的,他們自行結社,租買校舍,招聘教師,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結社不斷合併,擴大,甚至形成了自己的武裝力量與法律體系,儼然一個內部王國,各國的教會,貴族,與政府開始重視這些勢力不短膨脹的學校,並找機會參上一腳,於是這期間政府和學校的關係就變得很微妙。

從霍格沃茲的辦學模式,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在魔法部沒有授權之前,霍格沃茲也同樣是一個內部王國,學校的實際掌權者是誰?很多人說是校長,但校長的權力大這種錯覺是因為鄧布利多光環太重,

實際上在前期,真正的掌權者由大到小排列其實是,十二名董事會成員、廣大學生家長,校長、四大院長、以及學生,魔法部,沒錯,學生家長會給董事會施壓,從《密室》中我們可以看出端倪,我們都知道,霍格沃茲是不收學費的,

但這些董事會具體是怎麼通過霍格沃茲賺錢我們不得而知,經濟問題一直是《哈利波特》書中的一個巨大bug,不過童話故事嘛,不必較真,太難為羅琳了,從很多方面可以看出她就是個經濟白痴,之後有機會我會具體談談《哈利波特》書中的經濟問題。

回到剛才的話題,不管怎麼說,魔法部在這個權力結構裡分量非常低,霍格沃茲一直是一個去行政化甚至是無行政化的教育模式,而對於魔法部,霍格沃茲就是灌江口和凌霄殿的關係,聽調不聽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康奈利福吉和烏姆裡奇想授權的時候會在短短的幾個月內被瞬間擊敗。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伏地魔這個歸來這個事,康奈利福吉只是單純的想獨裁,以他這二把刀的政治手腕,他玩不下去的,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費盡心機去抹黑鄧布利多和哈利波特,僅此而已。

說到這可能許多中國觀眾會很羨慕這個模式,的確,我們上學的那個年代由於各種不能說的原因,導致了我們在看完《哈利波特》之後會非常嚮往霍格沃茲,不僅僅是因為魔法!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我之前談權力結構的時候沒有談一個問題,就是貧富差距,我以上說的其實就是歐洲大學的歷史進程與現狀,但現實與小說不同的是,在《哈利波特》中,為什麼家長群體,學生群體,不論貧富都可以擁有這麼大權力!

因為整個英國一共也沒有多少巫師,富不過馬爾福,窮不過韋斯萊,而現實當中的貧富差距不是簡簡單單房子和車子的區別,我剛才說的中世紀大學是由學生行會自行建立起來的,但是你想想,那個年代的學生都是什麼人?

肯定不會是連肚子都填不飽的農奴和窮商販,在那個時代,誰會為了追求知識而拋家舍業,肯定是一群吃飽了撐得沒事幹,並擁有一部分資本的人,實際上學習的目的很明確,除了滿足求知慾,最主要的就是解決生存問題。

當然,這些學子們肯定不會去學習母豬的產後護理,橄欖油榨取技術和葡萄酒釀造技術,那個年代的大學主要分為四大學院:神學院、醫學院、文學院、法學院,是不是很像霍格沃茲的四大學院?而具體科目除了一些實用專業以外,還有繼承了古希臘時期的文科七藝,也就是文法、修辭、辯證、算數、幾何、天文、音樂。

這些人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和鞏固自己的階層,由於沒有東方的科舉晉升制度,所以他們大多就職於教會,或依附於大貴族,而普通的平民則沒有這種機會,其實從西方教育誕生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壓根就不是為平民設計的。

在這個教育體系裡,作為平民,你以為走入社會後會是麥格,斯內普,其實你連費爾奇都不如,我們能夠看到整個英美教育體系今天為止還是這樣,所謂的素質教育一直都不是普羅大眾可以享受的,除非那種原始積累做到極致的國家。

而《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由於人口稀少,貧富差距不明顯,導致這種自由的學術環境能夠普及,但即使是這樣,學習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們看到羅恩哈利他們補作業,為了O.W.Ls考試的拼搏,就能夠理解所謂的快樂教育從來只是一種錯覺。

而現實中想要運營這樣一個學校,則是金山銀海的往上填,這也是我之前所說的《哈利波特》中金融體系不明確的原因,可能有人會說,霍格沃茲能夠負擔得起是因為剝削家養小精靈,但現實當中如果允許的話,你怎麼確定你不是家養小精靈呢?現實中,多少家庭能夠負擔的起私立學校的費用,韋斯萊家連教科書都要買二手的,如果有學費,不知道要淘汰多少家庭。

我們可以看到,在霍格沃茲中,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這種環境下你是可以偏科的,像納威,表面上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但草藥學精通,或者可以學習一般,但魁地奇打的好就能出人頭地,像伍德那樣,也可以像雙胞胎,不喜歡學習走仕途,創業也能發家。

看著是不是特別美好?特別嚮往,但我還是要提醒,這主要是由於魔法世界人口結構和《哈利波特》童話故事的設定導致的錯覺,現實當中,大多數人都是學習成績差,體能也一般,可能會有個小的興趣愛好,唱、跳、rap、籃球,但即使在這些方面,也是競爭激烈,無法出人頭地,要知道,我們絕大多數都是廢柴和普通人。

起點就決定了終點,我們不是哈利、納威、雙胞胎,我們能做的就是像珀西學習,儘可能的通過考試去證明自己,為什麼?因為考試是最能掩蓋實力的手法,我們大多數人沒有過人的才能,沒有有錢的爹媽,沒有主角的光環,我們能做的就是用文憑去掩蓋我們的不足,在魔法部或古靈閣當個文員,或者在魁地奇球隊坐坐冷板凳,實在不行去對角巷打打零工。

當然,許多人都以為自己能像雙胞胎那樣創業成功,但即使精明能幹如雙胞胎,第一桶金還是哈利送給他們的一千加隆,可能許多人不同意,認為自己的人生是被應試教育給毀了,的確,我不否認應試教育的缺點,就像我剛才說的,應試教育,考試分數是一種掩蓋實力的方式,不僅掩蓋缺點,還會掩蓋優點,但從公平性上而言,卻是無比公平的。

可能許多人會說,我雖然沒有大的才華,但我小有才華啊!應試教育把我的才華掩蓋了,個性的素質教育能夠展現我的才華,我就有競爭力了!但你不要忘了,素質教育是要花大價錢去培養的,而且應試教育下才華被埋沒的不止你一個,你別看你同桌李二狗整天鼻涕口水的,素質教育下,他可能也是小有才華,所以競爭壓力是不會變的。

既然競爭壓力不會變,那怎麼辦?那就把素質教育玩出花樣,只要能把人分開層次了就行,這也是為什麼近些年,那些富家子弟越來越不依賴應試教育,因為只看高考的話,他們的優勢就沒有了,而一些高校越來越願意自主招生也是這個原因。

你想想,單從學習成績或者魁地奇技術來講,馬爾福少爺並不比羅恩強到哪兒去,但如果霍格沃茲的董事會們自主招生,少爺憑藉著,家養小精靈的馴化與管理,光輪2000的保養與護理,那韋斯萊家連霍格沃茲的大門都摸不著。

這也是為什麼現實當中那麼多神童啊,一歲暴走!小學科學家,日均2000首詩,素質教育嘛,精英教育嘛!既然我不是精英那我就把自己打扮成精英,即騙你也騙自己。

霍格沃茲是素質教育,也是精英教育,但這個精英教育的成本太大了,並且設定太過烏託邦,但即使霍格沃茲,也不是放羊式的所謂快樂教育,也是需要激烈的競爭,也是需要大量的經濟投入。 可能會有人說,我也不想,也不想孩子出人頭地,我就想他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過一生,僅此而已,沒必要這麼操心,但現實不是這樣的。 我們從小都被騙了,我們被騙的是,西方人快樂教育,下午三點就放學,沒有家庭作業,上課罵罵老師,下課談談戀愛,畢業後做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物價便宜,生病醫保,人生快樂無比, 的確,這種情況在西方可以剝削他國勞動力的時候可能實行的下去,但隨著世界經濟局勢的改變,隨著原始積累的紅利吃完,競爭才是可靠的出路,快樂教育之所以快樂,就是因為拒絕競爭,而真正的素質教育精英教育卻鼓勵競爭,可精英的素質教育你又負擔不起, 就像我剛才說的,《哈利波特》如果不是個烏託邦,韋斯萊家能走的路絕對要比馬爾福家窄,羅恩和德拉科根本不可能坐到同一個教室裡,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學習珀西,學習赫敏,或者你能夠學習雙胞胎,但你卻得不到哈利給你那第一桶金,

回頭再看看現實中的西方大學和霍格沃茲,的確,從外表看學生擁有很大權力,但這僅局限於那些考得上!考得起的家庭,西方的大學從誕生之日起就不以公平為前提,人家是學生行會,是圈子文化,你不是這個圈子的人,你湊什麼熱鬧。

甚至你可能各方麵條件都不錯,考試、社交、文體,樣樣精通,但人家完全可以通過各種理由拒絕招錄你,不為什麼,就為你不是他們一個圈子裡的,因為你的出身與他們不同,你並不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大的利益,的確,人人平等,但有些人更加平等。

今天說了許多有的沒的,不知道符合不符合大家的口味,

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有想聽故事的,有想聽侃大山的,也有想學習冷知識的,

如果大家感興趣,我之後可以幫你深挖魔法部與預言家日報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其實大家只要把我當成一個胡同裡談天說地的退休老大爺,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我是大司徒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第一部適合什麼樣的人閱讀呢?
    看到有人問孩子是否適合閱讀哈利波特,就用軟體分析了一下哈利波特第一部的總字數,不同級別單詞佔總字數的比例,大家因此就可以對照自己的單詞量來決定是否適合自己過孩子閱讀:第一:先按唯一單詞個數計算,按語法單詞,中考單詞,高考單詞,雅思單詞,託福單詞,其他單詞,專有單詞來分類,這個適合了解書籍涵蓋的詞彙級別,但選書這個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要重映了,哈利波特魔法覺醒手遊何時開學?
    今日,華納兄弟電影官方微博宣布,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將在內地重映,全新4K修復3D版即將升級回歸!這讓哈迷朋友們感到萬分驚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哈利·波特》系列首部作品,2002年初曾在內地公映!如今迎來重映真的讓人很驚喜!
  •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最精彩的哈利波特~
    如果說每一部哈利波特都有一個主題的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講述了哈利波特對於魔法世界的初識;《哈利波特與密室》講述了哈利波特的成長之路;《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則講述了哈利波特境地的因果,而火焰杯講述的就是前三部一直在鋪墊且呼之欲出的東西,那就是:伏地魔的復活。伏地魔開始召集舊部,準備大幹一場。
  • 讀完《哈利波特》, 詞彙量會有多大?
    對多數人, 《哈利波特》拿起來, 就很難放下.《哈利波特》在全球的表現, 也足以證明它的有趣. 1997年-2017年, 《哈利波特》被譯成80多種語言, 賣出了5億冊, 在全球系列書排行榜中, 位列第一.
  • 免費領取 | 哈利波特中英文全集+原聲朗讀MP3
    鍾叔說:萬聖節馬上要來了,哈利波特全集免費送給你!
  • 網上翻譯涉嫌侵權 哈利波特「中文版」惹爭議
    目前國內《哈7》包括607頁的英版和759頁的美版兩個版本,多達六七百頁的英文原版讓中國哈迷們煩惱重重,官方中文版本要到10月才能面世。於是,網上的各大哈迷論壇們開始了招募網友進行漢譯工作的活動,同時也引發了網絡翻譯是否侵權之爭。     哈7中文版月底網上問世?
  • 《哈利波特》要重映了,我決定再回一趟霍格沃茨看看
    *重要提醒:因為疫情的原因,目前日本環球影城暫時關閉至3月22日,具體恢復開園時間要等通知,不過最近也非常不合適出行,建議還是等疫情過後再去吧!很快就到了落滿雪花的小屋和街道上、看著充滿小魔法的櫥窗,不得不由衷感嘆作為一個主題樂園,這裡的一切細節、擺設、街道、布置都如此逼真和精緻,極具濃鬱的生活氣息和熱鬧的氣氛,讓人迫不及待要舉起魔杖去看看!
  • 《哈利波特》,鄧布利多為什麼要讓斯內普做這件事?
    寫在文前,在《哈利波特》整個系列的小說中,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部看上去最可以說是兒童讀物。這裡說的兒童讀物是不帶歧義的,只是相對來說,這部看起來相對來說比較陽光,更加適合孩子來閱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後,整個魔法世界開始變化起來。
  • 哈利波特簡筆畫 - 卡通哈利波特人物簡筆畫教程
    哈利波特是英國作家J.K.羅琳的魔幻系列小說《哈利·波特》系列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主人公。哈利波特是作家J.K.羅琳筆下一個喜歡魔法和冒險的孩子,其實也就是羅琳自己意願的表現,在哈利波特的奇幻冒險中可以看出,她對哈利波特的期待也是對自己在夢幻中自由自在的冒險進行了不斷地規劃和創造。
  • 霍格沃茨要開學了!哈利波特官方手遊開啟公測,你準備好了嗎?
    霍格沃茨要開學了!哈利波特官方手遊開啟公測,你準備好了嗎?近日,《哈利波特:魔法覺醒》手遊官微發文宣布,《哈利波特》原著官方正版授權的RPG手遊——《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將於2020年5月29日在安卓和iOS雙平臺開啟公測,引起不少網友的熱烈討論。
  • 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好玩嗎 哈利波特魔法覺醒玩法簡介
    期待已久的手遊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即將登陸18183,這款手機遊戲吸引了大批玩家的關注,有很多粉絲都在問18183小編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好玩嗎?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值不值得玩?現在就為大家來簡單分析下,看看這款遊戲的玩法特點和遊戲劇情介紹。
  •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男孩》出版
    對於全球的80後、90後甚至00後來說,英國作家J.K.羅琳創作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滿足了他們對魔法世界的全部想像。所以,當7月31日第8本作品《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男孩》英文版問世時,當羅琳宣布哈利波特系列就此完結時,全球的哈迷開始搶購新書。而就在前一天的30日,同名舞臺劇也在英國首演,同樣一票難求。
  • 《哈利波特》中最受歡迎人物排名,赫敏沒上榜,哈利波特不是第一
    第五名 斯內普斯內普是《哈利波特》全系列故事中一個重要的角色,他表面上不喜歡哈利波特,卻因對莉莉的愛而一直暗中保護哈利波特;但斯內普內心認為哈利波特跟他父親一樣「驕傲自大」,因此在學校中對哈利波特百般刁難。
  • 活久見,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被開除哈利波特粉籍
    對於大多數的90後而言,《哈利波特》系列是陪伴著他們成長的朋友,每個人心中都存在著一個哈利波特。儘管作者J·K羅琳是英國人,但她創作的《哈利波特》卻影響了世界上的無數孩子。而近日,作者JK·羅琳突然在境外社交網絡上遭到了大量的抨擊和圍攻,甚至於,她被一些哈利波特粉絲網站直接「開除」了粉籍。見過和親爹媽劃清界限的,沒見過書粉跟作者切斷關係的,這波操作讓人有點匪夷所思了。不少網友表示,粉絲操作也太搞笑了,自己不脫粉卻把作者開除這件事也是活久見...
  • 《哈利波特》,冷酷的「斯內普」,沒想到你還是個女裝大佬
    要提起《哈利波特》中最嚴肅的人物,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西弗勒斯·斯內普教授。斯內普很少展露出他溫情的一面,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他臉上的不屑和冷漠。沒辦法,他總是這樣將溫情藏在心中,把嚴厲放在表面。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才把自己柔情的一面展現了出來。
  • 哈利波特主題樂園 和哈利波特一同歷險
    「哈迷」們終於美夢成真催狂魔飄來讓你尖叫看過《哈利波特》小說和電影的人一定會對劇中神秘的魔法世界無比嚮往,而全球首個哈利-波特主題遊樂園現實了大家的夢想樂園以各種遊樂設施,栩栩如生的將哈利波特小說和電影場景搬進場地,有精心打造的活米村、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吞吐著白色蒸汽的霍格華茲列車。建議大家在先扮成哈利波特再遊園。最引人矚目的當屬「禁忌之旅」(ForbiddenJourney)。遊客坐上魔法座椅,即可透過各種特效,經歷哈利波特的種種險境,包括遭遇催狂魔和噴火龍。雖然一趟僅四分鐘,但可能得排一小時的隊才坐得上。
  • 哈利波特手遊簡介 哈利波特魔法覺醒遊戲玩法攻略
    遊戲介紹哈利波特對大家來說應該都是童年的重要回憶之一吧,目前華納兄弟聯合網易推出了哈利波特改編手遊《哈利波特:魔法覺醒》,遊戲目前已經在官網開啟預約,預約成功還能獲得專屬魔杖。對這款遊戲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遊戲的詳細介紹,相信會讓大家了解這款遊戲。
  • 淺談《哈利波特》
    第一次知道哈利波特是在學校看周末電影,知道他是個會施魔法的男孩,震撼的畫面下的熱熱鬧鬧並沒有給我留下太多的印象。第一次真正了解哈利波特是買給孩子的書,結果跟孩子一起讀就發現原來這本書寫的如此感人,更讓我讀第一本的時候就狠掉了一汪眼淚。
  • 雅思考7分一點不難,看完這一套哈利波特包你行
    其實學英語一點都不難,當你看完一套《哈利波特》,你的雅思甚至能輕鬆考上7分。董老師在直播中董老師曾有一個朋友的孩子沒有參加任何雅思培訓班就考出了7分的好成績,秘訣竟然是酷愛《哈利波特》,讀完了整個系列的英文原著。
  • 哈利波特後續短篇,哈利波特還是變成了大叔?
    隨著時間的推進,哈利波特這部由JK.羅琳在火車上構想出來的帶閃電傷疤少年的魔法之旅早已經告一段落。但是看完七部加外傳的小編,依然不滿足這三人小組的冒險旅程。然後,開始了我的翻找之旅,才知道羅姨原來有個網站是為哈利波特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