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曾表明:新生兒在3個月左右就會慢慢學會「認人」。尤其是對自己經常見到的那個人會記得特別清楚。對於一些剛「升級」做父母的家長而言,一定是極為迫切地盼望著孩子能夠認識自己。孩子多大開始「認人」?孩子有這4個表現,恭喜你,孩子認出你了。
孩子「認人」與孩子的視力發育大有聯繫
眾所周知,孩子在剛出生時,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基本上不會睜眼看父母。然而,實際上,孩子並不是不會看,而是就算是想看也沒辦法看清楚父母的樣子。因為,孩子的視覺能力是需要後天慢慢發育提高的。
在孩子剛出生時,可以說生活中的一切在孩子的眼睛裡都是朦朧的一片,新生兒的視力只有成人的三十分之一。
隨著年齡的增長,等到孩子1個月時,孩子就會能夠慢慢看到自己20-30cm範圍之內的物體。但對於物體的顏色也只能是黑白的,沒有顏色。
等到孩子2個月時,就能夠逐漸看到距離遠一些的物體了,開始對色彩有所認識。等孩子到了3個月時,慢慢地,就會具備分辨顏色的能力了,眼睛也會隨物體的移動而移動。
正常而言,大部分健康的孩子從這個月開始就會「認人」了。因此,從這個階段開始,家長就可以適當地引導孩子認識周圍的人和身邊的事物了。同時,父母也需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比如,在給孩子拍照時不要用閃光燈;在孩子睡著後不要用光線強一些的小夜燈;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等等。
孩子如果有這4個表現,就說明孩子認出你了
1、見到你就笑
談到育兒,可以說,每天陪孩子時間最長的就是孩子的媽媽了。所以,一般來講,孩子總會最先認識媽媽。而在孩子出生以後的一段時間,還不會用語言表達些什麼,只會用一些簡單的面部表情來暗示父母。因此,對於孩子而言,如果對某一個人感到很熟悉,很親近,一定會用笑來「打招呼」。所以,如果發現孩子一見到你就眉開眼笑,或者會用笑容回應你的一些動作,那一定是說明孩子已經認識你,跟你很熟悉了。
2、在晚上媽媽不抱就哭
由於長時間地同媽媽待在一起,所以,特別是對新生兒來說,總會對媽媽產生很大的依賴。而對於孩子而言,無論是幾歲的孩子,都會對黑暗產生恐懼。因此,出於對媽媽的信任和依賴,在晚上臨近睡覺之前,孩子總會用哭鬧來獲得來自母親的安全感。有些媽媽可能會認為孩子之所以哭鬧是因為孩子餓了,想要吃奶。殊不知,在孩子3個月左右時,如果一離開孩子的視線孩子就哭,那正是說明孩子是能夠認出你的。
3、被別人抱著時,眼神會找你
出於對孩子的喜愛,很多親人在看到孩子時,都會忍不住地抱一抱孩子。然而,雖然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會不間斷地見到很多的親人,但是,在孩子的眼裡一般卻只能先認識陪伴自己時間最長的母親。俗話說,「母子連心。」由於孩子對媽媽有很多的親近感,所以,孩子在被別人抱著時也會情不自禁地找媽媽。所以,如果發現孩子總「盯」著你,那一定是孩子已經認識你了。
4、聽到你的聲音會看你
相關研究曾認為:嬰兒的聽覺能力是非常敏感的,很小的時候就能夠做到「聽聲辨人」。因此,如果發現,在同別人講話時,孩子的小眼睛總會看著你,或者在不遠處聽到你的聲音會轉頭看看你,那也就是說明,孩子已經對你很熟悉,知道你,並且非常信任你了。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對孩子「明察秋毫」的父母,育兒的過程對父母而言也是一種修行。孩子多大開始「認人」?孩子有以上這4個表現,恭喜你,孩子認出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