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辦升學宴的問題,母子決裂,孰是孰非

2020-09-13 源月今生

天天相處,母子關係緊張,升學宴成了母子爭吵的導火索

九月,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大地抒寫著成熟的喜悅。時值金秋,2020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今年兒子也參加了高考,被二本院校錄取了。在查到錄取結果的時侯,就第一時間與親朋好友分享了這份喜悅。關係特別鉄的同學都能感受到她們的誠摯祝福,一時間嚷著請客。兒子自己也不是很願意辦,因為我是兩個孩子,2018年給女兒辦了升學宴,不能厚此薄彼,最後心裡實在過不去那道坎,與兒子折中商量就小範圍的聚一下。在這一點上我尊重了自己的想法,也尊重了兒子的意見,但事情哪有那麼簡單。

今天我給兒子商量請他的班主任也是我的老同學的時侯,我們的矛盾激發了,他向我大聲說話,斥責我請了幾十個人,根本就是不尊重他說的小範圍,質問我為什麼要請他的班主任,我一聽也是生氣了,回應他,這幾十個人就是小範圍,我只請了老家的幾家親戚,幾個要好的同學而已。兒子的班主任不僅是他的老師,同樣也是我的同學,另外我的兩個同學都邀請了他,我們三個的孩子都在這一屆畢業,早就約好相互恭喜,如果我不請,到時去別家參加升學宴大家碰面了,我何其尷尬。這會讓他覺得沒有受到尊重,我於情於理都應該邀請他,他是我曾經的老同學,也正是這樣的一層關係,所以兒子這三年也得到他在學業上悉心教誨,我和兒子都應該心生感恩之情,敬上一杯薄酒,感謝老師的辛苦付出,感謝老師三年的陪伴與扶攜! 兒子不同意邀請班主任的幾點理由?他的理由是自己沒有考好,不能象考起北大清華一樣可以驕傲的站在老師面前,自豪的說:「老師辛苦了!」是的,這我理解,自己沒有考好無顏面對曾經的恩師,這是我們的自尊心在作祟,但是不能忽略了學生也是老師的孩子,只要是孩子又怎麼只與子榮焉呢?就向我做為母親,不能說只給考了211的女兒辦升學宴,而不給只考了二本的兒子辦升學宴?這根本與考什麼學校無關,只與我對你們的愛是否一樣有關呀。我們誰也說不了服,不歡而散。

子女心安理得的獲取,父母期待孩子付出是奢侈

現在的孩子個性都很要強,有自己的自主意識,不會完全聽從父母的安排,不會考慮父母的安排是否合理,總之與自己的想法相悖,那和諧的親子關係就危矣。輕則出言不遜,惡語相向,重則可以一言不合,殘忍殺害自己的父母。網上的案例何其多,讓人哀嘆,現在的孩子怎麼了?俗語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先輩用熱血換來的山河無恙,新中國領導者用大國智慧換來了如今太平盛世,為什麼青年一代的謙遜有禮,尊敬師長就變得這麼難了呢?現在的孩子有多少還能向古人那麼虔誠的孝敬父母長輩呢?讀書不能明理,那讀書還有何用?只為了教會你們反對父母時能夠振振有詞?咄咄逼人嗎?是的我們的知識已經落後你們太多,打也打不過,辯也辯不過,可是,你們真的贏了嗎?你們贏的是一場口水仗,輸的是你們為人子女該有的孝順謙卑呀!我們這一代人曾經能感悟到「子欲想而親不在」,那種子女對父母的深深哀鳴 ;也能感受到來自於朱自清的《背影》裡兒子對父親的歉疚與心疼 ;也能體會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子女無法深恩回饋的自責,現在的你們的認知裡,父母理所應當給你們提供優越的物質基礎,不能滿足,那是做父母的失敗,是父母的無能。你們可以做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根本不自立,能自立也懶得自立,豪無羞恥的問,憑什麼?為什麼?總覺得你們的獲取是應該,你們的付出是奢侈,總覺得父母在,天塌下來也是父母頂著,父母不是外人,感情不需要經營,可以把不好的情緒都可撒向父母,口氣不用特別注意,言辭也不需要斟酌,外人不同,與外人相處需要維繫感情,要小心翼翼,要謙恭溫遜,殊不知這樣的雙標象把刀在親人身上捅呀,憑什麼自己多年的養育之恩卻抵不過一個所謂的外人,親情就如此廉價嗎?

子女是父母最長情的守望,願子女給父母最後一抹溫柔

我不是一天兩天和兒子在意見不合的情況下吵架了,也不是就覺得兒子就十惡不赦的人,他還沒有壞到那種程度,但也在我的認知裡出現了偏頗,我不是需要一個傀儡兒子,但至少是溫順的,是我心想起,就能感受到溫曖的人。就能有不懼歲月滄桑,從容變老的底氣,真的慶幸如今的社保政策,讓我們這一輩人以後都能老有所養,要不然真的是人生悲劇呀。父母對孩子的愛適可而止吧,儘量教會他去愛人的能力,而不是把他溺愛成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巨嬰。孩子成長的過程,與父母就是漸行漸遠的過程,我們要坦然面對這個過程,待他為人父母后,他會反思自己的過去種種,最好不要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傷痛和遺憾。但願在多年以後,我想起你還能滿眼溫柔,你想起我還能打一個電話,道一句「媽媽,我想您了!」

相關焦點

  • 大學錄取通知書到手了,很多家長卻發愁了:升學宴辦還是不辦?
    於是一年一度的升學宴上場了,所謂「流水的大學生,鐵打的升學宴」,這升學宴,辦還是不辦,這裡面可有說道的事也不少。可在辦這個升學宴的同時,就意味著來的親戚朋友就得出紅包,給多給少都是個意思。主要就是,人都是有畢竟性的。你家孩子考得好,這升學宴一辦,那真是臉上光彩照人的同時,也會被有些人背後討論,「他們這是顯擺來了,好像怕人不知他家孩子厲害似的」。這升學宴被這麼一傳,就有點那個失去了最初的味道了,你說冤不冤?
  • 辦升學宴的家長是咋想的呀,疑惑不解?
    因為小編是做高考志願填報的,每年也會接觸到很多高三的學生,也被多次邀請參加升學宴,所以對為升學宴瘋狂的背後有一定的研究,導致目前升學宴火熱的不外乎以下幾點:1、大部分的家庭確實是因為孩子考得不錯,想把這種喜悅傳遞親朋好友,得到大家的祝福,升學宴只是一種表達情緒的方式而已,但是這種一般都是小型聚會,不會大張旗鼓的舉辦。
  • 紀委書記單位貼感謝函:不辦升學宴
    >>>糾結  推不掉人情要不要辦升學宴  「現在的升學宴動輒幾十桌,老師、同事、親朋一般都要邀請出席。這樣的大熱天,辦起來真的太累人。」  李永明說,夫妻倆在到底要不要辦升學宴問題上一直很糾結。「真的不想辦,一方面太累人,且與中央的要求也相違背。」
  • 高考209分還要辦升學宴,虛榮心的作祟,讓升學宴變了味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升學宴的相關通知火了並引起廣泛的熱議。即使是這樣,還有「有望被錄取」,在這件事情還沒有塵埃落定之前,家長就開始大肆辦宴,是不是有點操之過急了?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大幅度提高,「逢喜必辦宴
  • 但「升學宴」「謝師宴」辦不得!
    「升學宴」「謝師宴」辦不得!!! 」,堅決治理「升學宴」「謝師宴」等違規操辦酒席行為。 通知要求,全縣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根據《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規範黨員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操辦酒席管理辦法》(沿委辦字〔2015〕14號)和《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治理村(居)民濫辦酒席指導意見
  • 總分沒有「血壓高」,偏偏要辦「升學宴」。「元芳你怎麼看?」
    01「過了臘八就是年」,「過了高考就是升學宴」。不知道從哪年哪月,高考之後興起了辦「升學宴」的習俗。雖然升學宴盛行了這麼久,但是在我眼裡,卻依然那麼稚嫩,那麼隨意。一些關鍵的問題,比如:什麼情況下該辦升學宴?升學宴該邀請什麼樣的人?升學宴必備的環節和內容是什麼?
  • 農村「升學宴」該不該辦?農民:我也不想
    每年的8月是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的比較集中的時候,大學通知書下來了,考生家長也在準備怎麼好好慶祝一下,辦個升學宴是少不了的,把親戚朋友邀請過來,一起樂呵樂呵。有些人就不樂意了,不樂意的原因,肯定是認為升學宴要送禮包紅包,這些人認為,現在讀個大學太容易,沒有必要需要大辦酒席來慶祝,甚至還有些人認為「升學宴」就是想賺禮金錢。
  • 高考200多分也辦升學宴,你覺得有必要嗎?
    進入8月份,各位考生陸續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為了感謝老師和親朋好友這麼多年的教導和支持,各地大興謝師宴、升學宴之風,一個比一個隆重,一個比一個聲勢浩大,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孩子考上了大學。讓大家一起分享喜悅之外,很多網友覺得沒必要,尤其是那些高考只考了200多分的同學,讓謝師宴、升學宴變了味。擺明就是收錢@乘風破浪:高考200多分,上了個不知名的三本學校,聽都沒聽說過,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啊,還辦升學宴,好意思嗎?
  • 操辦「升學宴」此文必須看!別辦變了味的「升學宴」
    相信每一個有升學的家庭都想為孩子辦一場熱熱鬧鬧的宴席,大擺「升學宴」、「謝師宴」,遍請親朋好友以示感謝。「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是古人引以為傲的人生四大喜事。可見,「金榜題名」在中國的傳統裡文化裡佔有著相當大的地位。
  • 為何有很多人給考上大學的孩子辦「升學宴」?兩點原因很現實
    導讀:孩子考上大學,為何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辦「升學宴」,原因很現實。高考考上好的大學,不僅可以改變學生本人的命運,也可以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因此,高考「金榜題名」可以稱得上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因為這個時候的生意可以說是一年中最紅火的時候。雖然這幾年國家提倡節約,不辦「升學宴」或「謝師宴」,這樣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可以杜絕鋪張浪費,以及盲目的攀比。但是在一些地方,依然有不少人會偷偷辦「升學宴」,而且排場越來越大,這是為什麼呢?筆者和家鄉的一位老者交流過這個話題,他說了兩個很現實的原因,大家看看是不是這樣。
  • 為什麼現在沒人辦「升學宴」了?原因在於這3點,網友:很現實
    因為很多家長都會辦升學宴,餐館就指著學生們掙錢呢,來的人越多越開心。但是近幾年,全國各地的升學宴都在漸漸的變少了,有的學生即使考上了名牌大學,家長也不會舉辦宴會了。那這又是為什麼呢?是家長不重視學生們嗎?還是高考不值得慶祝呢?其實都不是,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分析出這3點原因,很現實。
  • 為何有很多人給考上大學的孩子辦「升學宴」,兩點原因很現實
    因為這個時候的生意可以說是一年中最紅火的時候。雖然這幾年國家提倡節約,不辦「升學宴」或「謝師宴」,這樣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可以杜絕鋪張浪費,以及盲目的攀比。但是在一些地方,依然有不少人會偷偷辦「升學宴」,而且排場越來越大,這是為什麼呢?筆者和家鄉的一位老者交流過這個話題,他說了兩個原因,大家看看是不是這樣。
  • 孩子考上三本,也要辦升學宴,這種人怎麼看?
    眾所周知,現在是一個流行辦宴會的時代,結婚生子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辦宴會的理由,孩子升學,搬家等等一系列理由,都可以邀請親朋好友,一起辦宴會。名曰辦宴會,實則收禮金!那麼既然說到辦升學宴,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假如,自己的孩子,經過高中三年的努力,成績出來以後非常理想,考到了全省前幾名,或者考上了重點大學,知名大學,這些情況下,父母如果辦升學宴
  • 孩子「十年寒窗苦讀」考上大學後,辦升學宴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孩子能夠考上大學,父母的心中喜悅之情一般不會過多流露,往往他們會在孩子考上大學後為孩子辦一場升學宴,對於升學宴有些人持有不同的看法。通常情況下,家長給孩子辦升學宴是表達他們對於孩子的情感,也是表達孩子考上大學後自己激動的心情,為了能過將這份喜悅最大化,所以宴請親朋好友參加升學宴。
  • 貴州一教師因違規辦「升學宴」被通報,怎樣才不違規?進來看看
    >有的地方已下發整治通知仁懷市印發了《關於重申嚴禁黨員幹部及國家公職人員借子女升學之機濫辦酒席藉機斂財的通知》,明確三個嚴禁,即嚴禁黨員幹部及國家公職人員操辦各種名目的「狀元酒」「升學宴」「謝師宴」,嚴禁借子女升學違規收受款物,嚴禁違規公款報銷或轉嫁有關費用等。
  • 關於升學宴
    自從兒子高考完出了成績,親戚朋友就問什麼時候辦升學宴,我都是回答等錄取通知書下來再確定。升學宴我是打算辦的,因為我送出去不少禮金,怎麼著也得收回來吧。可是這次兒子如果上不了本科,專科填志願得等到27號,再等錄取通知書的話都快九月份了,還怎麼訂飯店?我對兒子說,那這升學宴得幾號辦?結果他說,上專科還辦啥升學宴,也太厚臉皮了吧。。。
  • 升學宴邀請函,一場升學宴,是一場儀式
    >與最最可愛的老師、同學、親人一起憶共度往事,盼未來夢想帶著祝福與期盼與這些年的人和青春道別進入八月,全國各地很多家長都著手開始準備給高考完的考生辦一場升學宴。升學宴不僅僅是狀元或者考得好才可以辦。對每一個考生來說,升學宴都相當重要。高考考好了,值得慶祝。用一場宴席來慶祝這份喜悅和歡樂。高考考得不太理想了,也值得被鼓勵。
  • 興高採烈邀好友參加升學宴,來的人卻沒幾個,因為我是專科嗎?
    所以很多家長都會為自己的孩子慶祝考上理想的大學,紛紛舉辦升學宴,也有很多網友稱之為謝師宴。而請來的老師、家長、朋友、同事等等,而有的家庭裡比較有錢,甚至都把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的所有老師都請個遍。其實升學宴不僅僅是為孩子這十幾年的辛苦學習的回饋,更是對著長達十幾年的奮筆疾書的一種獎勵。大家也能從很多新聞中看到相關升學宴的消息,不過最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農村。
  • 「準大學生」不辦升學宴,參與志願活動「祝賀」升學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28日訊(通訊員 唐玉芳)「辦升學宴會產生不必要的浪費,考取了大學讓關心我的親朋好友知道就可以了。」近日,長沙縣黃花鎮機場口社區的準大學生李詩俊主動提出不辦升學宴。 「不辦升學宴,是全家的共識。」
  • 家有兒女,一個辦了升學宴,另一個到底該不該辦
    這段時間我特別糾結,原因是這樣的一.獨生子女,勢單力薄我是一個70後的第一批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別人辦升學宴都是二十來桌,我能來的直系親戚就二桌,加上要好的同學才五六桌,2018年女兒升學宴時為了湊桌數把成都的同事朋友都請到老家去喝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