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04年我在Beta測試服上第一次接觸WOW,已經九年了。九年的時光過得飛快,我曾至高無上,更多的時候任勞任怨;我曾興高採烈,更多的時候垂頭喪氣;我曾殘酷暴戾,更多的時候心平氣和。每一個WOW玩家心裡都有他的故事,而這裡是我的故事。
在本篇中我想要回憶一下WOW的五人副本。這裡的盤點更多基於任務流程、推進路線、歷史背景和人文底蘊,原則上不談Boss怎麼打。所有數據和名稱因為是基於作者的記憶,年代久遠的緣故,恐有錯漏,尚請讀者不吝指正。
這裡是本系列回憶錄的第三篇,點擊這裡查看回憶錄第一篇 第二篇
地球篇
地球共有副本19個。部分副本已經被重新製作過,因此在任務流程和行進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變化。這裡所說的,主要是基於舊版而言。
奧達曼:正如之前所說,現在又到了迷路時間。第一次跑奧達曼而沒有迷路的都是些天才,更別說奧達曼也是兩個門,一前一後。前門稍微好一些,但是走到前後門通道交匯處的時候就非常容易迷路,而且開地圖都沒用因為那地方的路是上下疊的。這副本裡也滿是Trick,比如當時要練附魔得找附魔大師,大師就住在奧達曼的一個坑裡,要先殺兩群蠍子她才會刷出來,這種設定簡直奇葩。還有一個任務是讓你先從死掉的聖騎士身上摸到項鍊墜子,然後分別從三個地方找到3塊寶石,最後費盡心力拼成一條屬性還不如血色掉的項鍊好的破玩意兒……最終Boss需要3個人一起點柱子不然根本刷不出來,在當時被我用來嘲笑別人,你說你厲害,你單刷個奧達曼我看?結果這種嘲笑被暴雪大神聽到,後來就改成一個人點柱子也能刷出Boss,把我的臉一陣好打。
當時的奧達曼需要玩家們精誠合作才能喚醒最終Boss
客觀地講,這個副本雖然也有一些不錯的背景設定,但依然不算出色,還是沒有脫離山洞裡一群矮人挖礦的模式。倒是過了最終Boss之後那間藏寶室看起來雍容華貴氣象萬千,很容易照花大家的狗眼。信不信由你,曾有一次我的隊裡有人說,你們先走吧,這個地方我太喜歡了,我要在這裡陪著我的寶貝睡覺!說起來也奇怪,在西方神話背景裡,惡龍往往喜歡收集財寶,「紅龍的寶藏」那簡直是一個專有名詞。而在WOW裡你雖然殺過許多龍,卻不記得什麼時候曾經看到過它們的寶藏,這麼大一條奈法利安,只能剝出幾個硬甲皮,實在是太沒有安全感了。與之相比,奧達曼的藏寶庫多麼令人嚮往啊。
打女巨人時的開門非常有感覺,一道光從遠處飛來,大門就此洞開
這個副本裡的彩蛋是比較有名的,走正門(排隨機進去的門),進門左轉有個洞穴,裡面有幾個矮人。聯盟玩家只能與他們對話,部落玩家可以殺他們,會掉不錯的藍裝。此任務的來源是暴雪1993年製作的一款遊戲,《失落的維京人》,矮人的名字和他們掉落的裝備都一致。
剃刀高地:高地這個副本是更多的野豬人,還有死的野豬人。它最有名的地方在於有一個任務,即護送人形紅龍的任務,這個任務很難同時完成,因為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應該什麼時候點NPC對話……在我跑過的野隊中有30%因此而吵架,因為有人接到任務,興高採烈,有人沒接到任務,垂頭喪氣,然後兩邊就互相罵,我在一邊託著頭興高採烈地看他們罵。這任務改過好幾次,改到現在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接什麼時候該對話了。能設計出這麼蠢的任務,暴雪的設計師也算功不可沒。
圖為嘻哈男孩火眼莫德雷斯
此副本的另一個有趣之處是火眼莫德雷斯,就是那個在殭屍山上跳舞的殭屍,恩我說的是國服,外服是在白骨山上跳舞的骷髏。對於聯盟玩家而言,這可能是他們所能看到的第一個跳舞的亡靈,而亡靈的舞透著一股Cult味兒,更別提邊上還有百十來個小骷髏跟著一起跳,場面既詭異又詼諧。對,你肯定也和我一樣,想到你家邊上的xx形象設計中心每天早上也是類似的一堆人在跳舞唱歌……每次打到這裡,我總是停下來觀望,想多看一會兒。
這個副本的英文是Razorfen Downs,翻譯成「高地」,據說是因為當你見到最終Boss某某某(一隻巫妖但是沒人關心它的名字)時如果回首望望自己來時的路,會發現那是一條螺旋上升的路,就像當年阿爾薩斯攀登冰冠冰川一樣。說真的,在這個遊戲裡竟然沒有其他地形像是這樣(包括ICC),也真是令人有些詫異,為什麼要在這麼個地方搞這麼個地形,難道是「重走二萬五千裡長徵路」活動?
祖爾法拉克:此副本帶有許多人的慘痛回憶,一股揮之不去的黑氣縈繞在它的門口。是的,很多人為了一根棍子上的胡蘿蔔,不惜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結果在穿越沙漠地帶時被巨魔打下馬,頭上冒著星星舉步維艱地前行,然後在距離副本門口數步之遙時被打死,心有不甘地罵出一句草擬嗎。但是,副本裡就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了,石工兄弟會之戒,多少獵人盜賊和小德的夢想!神劍蘇薩斯!棍子上的胡蘿蔔我來了!為了搞到這胡蘿蔔你得跑到一萬七千英裡以外的洛丹倫大陸,到阿拉希高地去拿錘子……這還不算,還有一個任務深淵皇冠,任務NPC在淤泥遍地蚊蠅低飛的塵泥沼澤中央,還有一個任務要求你剝死掉的甲蟲殼……
鼠輩,吃我一記大力聖光掌!
但是,大多數人都會對那場百人斬記憶猶新。這裡的劇情設定很不錯,首先救出五個好漢,幫你對抗數百敵人,用完之後就像扔便紙一般把他們再統統幹掉,只留下一個小四不殺,很好地反映了人性的冷漠、世界的殘酷和宇宙中萬物相生相剋的平衡原理,對於每個玩家的心靈都是一種終極拷問。「說人話!」哦,說人話就是這麼幹實在是太爽啦!
祖爾法拉克登山運動,攝於2004年12月19日
祖爾法拉克是為數不多的野外副本,這意味著副本裡可以騎馬,甚至可以跳山。早在韓服時代我就試過用跳山的方法避過一些小怪不清,後來發現要成功跳過去,所花的時間比一一清小怪多得多。另一個騎馬的場合是清掉最終Boss之後,這時你往往想,哦這太棒了是的我要再來一次嗎我當然要再來一次啦!但是爐石又沒CD,再說從加基森跑過來又有半途被截胡的危險,所以很多人選擇跑出副本重新組隊。在跑的過程中大家肆無忌憚地引怪,以別人被怪打下馬為樂——這種行為的歡樂程度遠遠勝於殺Boss。尤其是你看到隊裡的MT把盾牌頂在頭上艱難地邁開步子往前跑,他身後跟著七八個巨魔使勁兒敲他的頭……哦那感覺真不亞於排隊圍觀外星人攻打地球。
「被熊追殺怎麼辦?我跑不過熊……」「你不用跑過熊,你只要比你的隊友跑得快就可以了……」
瑪拉頓:這個副本一度曾經是個天堂……因為它是地球時代倒數第二個加入的5人副本(最後一個是厄運之槌),所以它的掉落表設計相對合理,物品屬性配置得當,更有大量Boss吸引人們去探索。在45封頂的年代,瑪拉頓是難度最高的副本,不少團隊組著Raid去打,而若是能5人隊完成挑戰,則任務給的雙手大棍是當時增強薩的滅世神兵。一旦打出黑風,秒法師比戰士還快。這個副本的設計有趣之處在於它實際上分為3個區,紅區藍區和瀑布區,前兩個區路比較繞,充滿各種陷阱,而如果你能完成一個任務就可以合成一根節杖,從而直接傳送到地歌瀑布,省掉前面的麻煩。不過也正是在這裡我們得知副本的最終Boss,那個長得很像元謀人時代陶器的「公主」,居然是個神二代的媳婦……幸福來得太突然。
45級Raid瑪拉頓是很多公會都幹過的事。不過,掉落的物品要求等級48,所以不能用
這個副本也有很多Trick,所幸它的迷路度不算太高——哦我說的是副本內。在副本外要想找到入口,那還是需要一定的戰力的。這個副本的Trick表現為各種陷阱,尤其是環境陷阱,比如有根管子不停地拉出肉蟲,你得點管子把它關掉,比如攻擊暴高但移動速度緩慢的小泥巴,比如隱身會伏擊的薩特。在打藍區Boss的時候尤為明顯,你以為他是一個人,其實那裡一共有5個怪。大部分人第一次去時走過去就發現門邊有兩個怪,連忙後退,把怪清了,心想我真是好機智,轉念又想那諸葛無謀周瑜少智,要是早早在這裡埋伏一支軍隊我豈不是完蛋了。結果一開Boss,兩個躲在牆後的隱身薩特吱溜一聲跳出來,打你個措手不及……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喜歡直接從地歌瀑布開刷的原因,因為後半截沒有陷阱,只有Boss。但是,但是地歌瀑布本身就是陷阱……
風光秀麗的地歌瀑布,當年曾是很多人的墳場
為什麼這麼說呢?瑪拉頓的風光是不錯的,有山有水,有草有礦,雖然不是室外,勝似室外。但它還有一個特別令人心曠神怡的特點,在傳送到地歌瀑布時,很多人由於機器性能不好,人進了副本卻刷不出下面的水,於是等於從高空直接摔到地面,直接死於非命——這時他讀條都還沒讀完,等讀完進去一看已經死在水底,搞得人很納悶,怎麼會這樣的?這事情算是當年的十大奇案之一(不要問我另外九件是什麼),解決的方案是換顯卡——想想,當時的玩家還有拿MX440甚至MX200玩魔獸的,今天的人是多麼幸福啊!
沉沒的神廟:春暖花開,大家好,又到了迷路副本的時間。今天的神廟已經不太迷了,但是以前的神廟迷路率之高,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當時的神廟分上下兩層,但上下兩層又各分上下兩層。不僅如此,從上層到下一層之間還有中間平臺,所以實際上有多少層我根本算不出來,反正很多很多層。下層要見Boss你得先按某個順序開動6個機關,你以為這算是很難?其實沒什麼難的因為隊裡一共5個人,除了一開始的那個機關,別的人各管一個,多試幾次怎麼也試出來了(本來是有參照物的但是由於顯卡不好光線不強等原因,未必能看得清楚)。上層才真正是要命,70%的隊伍在第一次打時會繞暈(就是因為上一層和下一層之間還有個中間層,一繞你就不記得這一層走沒走過,是應該往上還是往下),然後本來應該把6個巨魔都殺掉但往往會漏一個,要命的是你根本不知道你漏的是哪一個!然後你又開始摸著牆壁繞圈兒跑,好像一隻鬼在打一堵牆。
神廟下層Boss,現在已經沒有了
嚴格來說這個副本號稱神廟,牆壁卻沒有什麼古意,不會在一個牆角找到「樹葉絕不可扯切記切記……」這樣的字。當然如果你真的潛心去研究,可以看到一些不錯的浮雕,還能在地上看到骷髏(或說殭屍),你就會想,這些骷髏是怎麼來的?它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進行了這些哲學的思考後你再次把目光射向大廳正中,那裡有一個圓孔。你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雖然大廳有很多層,雖然大廳是圓的,但是一切最後都會匯集到正中間的圓心處,這才是工業設計!這才是天才般的發明!這才是精密製造、精密加工的典範!接著你就好奇這個洞裡究竟有什麼。如果往下看,一片綠蒙蒙,什麼也看不清。我當時就發了狠,心想我跳一個,大不了一死。於是我就跳了,伴隨著啊啊啊啊的慘叫,撲通一聲,我摔到了最下層的池塘正中,然後一邊咒罵一邊慢慢地又爬樓梯上去。直到今天我都沒搞明白你在大廳正中穿個洞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了下雨時排水嗎?
曾經,我們以為可以不用清場……是的我確實是這麼以為……
這個副本來的人更少,不但因為它地理位置偏僻,也因為它的相關任務實在混帳。有個任務是在阿拉希高地接的,給一個鎖頭盔,很多獵人趨之若鶩。還有一個任務也就是召喚哈卡化身的任務則是在加基森那邊開始,然後去菲拉斯……其間要反覆來回好幾次……然後還得去阿拉希高地摸進一個全是精英的山洞拿蛋……最後去神廟……一般人根本沒有勇氣去做這麼長的任務線,而做了這麼長最後不過召喚出一個哈卡的化身,圖什麼?(任務本身還挺有趣,最後一步你會看到任務NPC化為一條風蛇破空而去)
我總覺得這個骷髏代表了神廟的某些真諦
比如你看這裡也有死骷髏,還是兩隻。配合背景,特別有畫面感
作者簡介:
Windforce(風力);ID:兩百億
原CBI戰報作者、編輯;原《遊戲基地》WOW刊作者、編輯。
國服首個鳳凰坐騎擁有者,二區輕風之語伺服器「白銀之手」公會術士。
魔獸世界資料站: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