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作為第十二屆寶安區金蠔節的重要內容——寶安沙井的「打工文學」微電影《溜冰場之戀》在沙井「大道文化公社」開機。這是寶安首部打工題材微電影,著名演員吳軍在現場對這一創舉高度肯定,並表示融入了微電影創造的「寶安打工文學」如果堅持不懈地發展,將成為寶安一張閃亮的名片。
同日舉行的還有沙井蠔鄉文化大講堂首場講座,主講者為深圳民俗文化專家廖虹雷。
當日的文化活動引起了寶安文化界的高度重視,寶安區政協常委、區作協主席王熙遠,沙井街道黨工委委員、宣傳文化科科長黃曉瑜等寶安文藝界50多人出席活動,除國家一級演員吳軍之外,著名導演徐洪,廣州大學教授、著名電視編劇喻彬也親臨現場為《溜冰場之戀》開拍儀式剪彩。
本土學者講述「沙井蠔的前世今生」
當天兩場活動的承辦方均為寶安大道文化公社。據介紹,大道文化公社作為沙井街道「文化春雨行動」活動點,是沙井「一公裡文化圈」的重要文化景觀,公社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創客,廣泛開展各類文化藝術活動,積極播灑高端「文化春雨」,不斷為廣大居民及來深建設者輸送精神食糧。
據介紹,蠔鄉文化大講堂是由沙井街道辦事處主辦、大道文化公社承辦的「文化春雨行動」系列活動之一,計劃舉辦6場,邀請專家講授沙井相關人文歷史及相關門類的內容,鉤沉歷史掌故,梳理文化脈絡,傳播文化理念,提升文化品質。當天第一場講座邀請深圳民俗專家廖虹雷,講述主題為《沙井蠔的前世今生》。
對於廖虹雷來講,這樣的題材是信手拈來。數十年的研究讓他對深圳當地的民俗熟稔於心,擁有民俗文化研究的一系列頭銜,他是深圳市本土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等。他出版了《深圳民俗尋蹤》和《深圳民間熱語》等多部專著,分別獲得了廣東省第八屆魯迅文學獎和廣東省民間文藝著作獎。廖虹雷精彩的開講贏得了在場很多沙井市民的認可和高度評價。
微電影「講述」年輕打工者的感情生活
微電影《溜冰場之戀》是大道文化公社拍攝的首部寶安打工微電影,該機構立足寶安這一打工文學重鎮,提出「打工電影」概念,倡導「打工者寫,打工者導,打工者演,打工者看」的理念,期望以此實現「打工文學」的轉型升級和華麗騰飛。據大道文化公社負責人郭建勳介紹,這是他們拍攝的第一部微電影,並計劃將打工文學的經典作品逐一拍成微電影甚至電影,2016年計劃拍攝8~10部。他還展望在不久的將來,大道文化公社不僅有打工作家,還有打工導演、打工編劇、打工演員等。
據悉,該部微電影的主角都來自於深圳真實的打工者,從來沒有表演經驗,他們在工作空當抽出時間進行表演,表示對這場演出非常期待,也會非常負責任,這將是他們打工生涯中一筆可貴的財富。著名演員吳軍親臨開機現場對年輕演員進行指導,他寄望「打工電影」也會成為一張深具寶安特色的文化名片,也表示自己在工作允許的情況下未來也不排除會嘗試微電影或網絡劇這種民間創作藝術。據了解,吳軍與深圳淵源頗深,2008年曾主演電影《天堂凹》,該片當時彌補了主流電影農民工題材的空白。
寶安區政協常委、區作協主席王熙遠對這部微電影的開拍高度期待。他表示,這是匯聚寶安文化精英的文化盛宴,是草根文化盛開的標誌。「在網際網路時代,微電影有很多的傳播途徑,或將改變中國電影的發展方向,在這種趨勢下,草根文化將會大放異彩。」
據該部微電影創作團隊介紹,《溜冰場之戀》的開拍有著特殊的意義,是寶安區「打工文學」發展的一個創新,具有裡程碑的意義。這部微電影以愛情主題為核心,從懸念叢生的劇情中,觀眾可以看到男女主角尋找自我、發現人生真諦、追求成功的過程,從而引領廣大來深建設者找到自己的心靈空間和精神樂園,進一步激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沙井街道黨工委委員、宣傳文化科科長黃曉瑜表示,「打工文學」系列微電影作為第十二屆寶安區沙井金蠔節暨第二屆沙井美食購物嘉年華的重要組成元素,此次順利開機,將打工文學深厚的底蘊以更直觀、更寬廣的視野及更快的速度傳播和呈現,引發全社會各階層的共鳴,「打工文學+微電影」也將構成深圳獨特的城市文化氣質,成為具有流行文化元素的品牌及文化名片。(唐成茂/文 歐春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