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日本一款很受本土和海外市場歡迎的「兒童感冒糖漿」系列產品,宣布大規模召回約775萬瓶,此次召回對象是保質期在今年10月到2023年7月間的產品,召回原因是,質檢工序疏漏。
通過央視新聞我們可以了解到,這款知名感冒藥正是熱門海淘藥「麵包超人」,麵包超人感冒藥分多個口味,封面的麵包超人形象也甚是可愛,大家趕緊自查一下自己家裡是否有相關藥品,如果有,趕緊丟進垃圾桶!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今天想跟大家講的:海淘藥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安全,裡面暗藏很多不為大家所熟悉的套路。這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請大家跟著我一起了解具體是怎麼回事。
麵包超人
先來說本次召回事件的主角,麵包超人這系列的藥水共有四款,藍色止咳化痰、紅(粉)色退熱綜合、綠色治感冒流涕,由於口味非常迎合小朋友,是大家去日本海淘的必選品。
相信用過的家長肯定都說效果非常好。看成份,確實效果不好實在說不過去。成份裡面的可待因、右美沙芬是中樞性止咳藥;麻黃鹼,興奮中樞,收縮鼻黏膜血管達到減輕流鼻涕的作用;氯苯那敏就是「撲爾敏」,可以減輕鼻塞、打噴嚏的症狀。
這些成份相對於國內的感冒藥來說並不稀奇,比如,我們有專門的右美沙芬糖漿、有含麻黃鹼和氯苯那敏的複方感冒藥。
但是,對使用這類藥品,我們國家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制。
可待因具有成癮性,美國FDA和美國兒科學會規定禁止兒童使用;
右美沙芬,是中樞性鎮咳藥,兒童使用有呼吸抑制的潛在風險,不推薦6歲以下兒童使用;
氯苯那敏屬於第一代抗組胺藥,不推薦6歲以下兒童使用;
麻黃鹼則是國家管制類藥物,會引起中樞興奮,兒童應當避免使用。
日本大正感冒藥
相比於麵包超人,大正感冒藥則一次性加了9種成分,包括對乙醯氨基酚、磷酸雙氫可待因、麻黃鹼、愈創甘油酯、馬來酸卡比沙明、無水咖啡因、溶菌酶鹽酸鹽、維生素B1衍生物、維生素B2。退熱、鎮咳、祛痰、平喘、抗過敏、輔助藥效,一應俱全。
這麼複雜的名單,即使是國內的複方感冒藥也沒有放這麼多。
大家應該知道,感冒這種病具有自限性,治了7天能好,不治一周能好。吃藥更多的是讓身體感覺舒服一點,所以,處理感冒一般是對症處理,痛了就鎮痛、燒了就退燒、咳了多喝水......並不會一上來就上全套。溶菌酶、維生素B1和B2對感冒的治療也沒有意義,非常多餘。
現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比如——
止咳,研究表明「蜂蜜和喉糖」具有很好的效果;
抗過敏,第二代抗組胺藥「西替利嗪」更安全,也不容易導致嗜睡;
鼻塞流鼻涕,「生理性海鹽水或高滲海鹽水」安全又效果好;
發熱,3個月以上首選對乙醯氨基酚,6個月以上首選布洛芬。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在使用一種感冒藥的時候,切忌使用另一種感冒藥,如果要用也需要仔細查看是否有相同的成分,以免藥物過量。
德國小綠葉糖漿
小綠葉是一款德國產的止咳藥物,主要成分是常春藤提取物。
雖說常春藤有藥用價值,但由於現代提取手段和入藥方式的不確定性,常春藤的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還不明確。目前也僅有少量的研究證據證明它可以止咳化痰。
也就是說,用小綠葉止咳,可能有效也可能一點效果都沒有。有的家長可能會疑惑,這個藥在德國很紅啊,怎麼可能沒用?
其實,這並不奇怪。
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植物成分的止咳藥通常是以糖漿形式存在?
糖漿一方面可以掩蓋藥物的苦味,增加服藥的依從性,另一方面,糖漿本身就具有止咳功效。
現代研究已經發現蜂蜜水、喉糖等對於止咳是有效的,大家不要被表象給蒙蔽了。
佐藤鼻炎噴霧
鼻炎是一種惱人的慢性疾病,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鼻塞、流鼻涕和鼻子癢,真正發作起來,讓人非常難受,看著孩子呼吸不常,家長也跟著焦慮。近幾年,有很多人海淘一個叫「佐藤鼻炎噴霧」的藥品,據說效果非常好。
不過,隨後在國內爆出多個人使用這款鼻炎噴霧後出現「藥物性鼻炎」。所謂藥物性鼻炎就是由於用藥不當導致的鼻炎,這真的是一種農夫與蛇的感覺。原來,這個藥裡面含有「萘甲唑啉」這個腎上腺素類藥物能收縮鼻黏膜血管,加上噴霧劑直達患處,鼻腔迅速通氣,很容易得青睞。
但收縮血管的作用是雙向的,就好比一個氣球,不停的擠壓不停的放鬆,最後氣球就沒什麼彈性。而鼻黏膜血管沒彈性,鼻塞就更厲害了,惡性循環。
不過,萘甲唑林這個成份不是不能用,在國內,我們給兒童用的是收縮作用沒那麼強的「羥甲唑林」,在靠譜醫生眼裡,這類藥也只是臨時用來救急的,不作為鼻炎長期使用。美國FDA和Drugs限制最多使用3日,國內指南建議不超過7日,用藥期間還要儘可能減少用藥頻率,大概意思就是能不用就別用。
紫草膏
紫草膏的地位跟無比滴有過之而無不及,被大家廣泛用於蚊蟲叮咬、皮膚皸裂等各種場景。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美國FDA很早就發布了關於紫草口服可以引起肝臟損傷的警告,並且要求紫草膏不能用於破損皮膚,以免增加局部吸收。因此,對於嬰幼兒、孕婦以及肝臟功能不全者,建議慎用或者不用紫草膏。
總之,孩子被蟲咬了,無比滴和紫草膏大家就別用了。外用止癢藥物,有爐甘石洗劑,6個月以上可以用地奈德乳膏,2歲以上可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如果不想用藥,及時冰敷也同樣有效。
鎮痛藥膏
小朋友在出牙或者口腔有皰疹的時候,牙齦和口腔黏膜往往非常不舒服,影響孩子的進食。家長們很期望有一個鎮痛藥膏可以解決,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這類藥膏以海淘藥為主,主要成分為局部麻醉劑利多卡因或者苯佐卡因。
局部麻醉劑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把它們用於出牙和口腔皰疹的止痛,屬於超說明書用藥。早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就已經發布了苯佐卡因凝膠導致高鐵血紅蛋白血症的警示信息,禁止2歲以下兒童使用此類凝膠。
後來,美國藥監局又對含利多卡因的凝膠也發布了風險警告,不建議家長們為緩解寶寶出牙疼痛而使用含利多卡因的凝膠。如果孩子口腔疼痛確實影響到了進食,可以考慮使用鎮痛藥對乙醯氨基酚,而含服冰淇淋、自製冰塊也可以起到鎮痛效果,還易於被孩子接受。
除了上面這幾個藥物外,其實還有很多海淘藥存在各種不同的風險。大家看到的宣傳都是介紹好的方面,真的風險卻被隱藏了。加上外文說明書不容易辨別,就更容易踩坑。
總之,平時生活中,對於自己不了解的海淘藥品和廣告,一定要諮詢專業的醫生或藥師,以免發生不良反應,危害身體健康。同時也要相信國家藥監局,他沒審批通過進入國內市場的藥,多多少少還是要保持點距離。
策劃:有養 撰文: Adam
編輯:源滿 視覺:瑞成
圖片來源:網絡
作 者 簡 介
Adam
科普奶爸,藥理學碩士,藥劑師和科普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