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日電題:錢學森:6年中學時光振興中華壓在心上——北師大附中校長緬懷校友錢老
新華社記者王思海
我國傑出的科學家錢學森先生192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正當北師大附中積極籌備紀念錢老中學畢業80周年的時候,驚悉錢老逝世,全校師生無比悲痛。
不久前,錢老之子錢永剛先生代表錢老將他的畢業證書捐贈給母校,作為錢學森展館的鎮館之寶。北師大附中也精心製作了一尊青銅雕塑,準備在錢老98歲生日贈送給他。這兩件珍貴的禮物,已經成為錢老心繫母校和母校心系錢老最好的見證。
「在附中上學,有種責任壓在身上」北京市宣武區南新華街18號——北師大附中的校園並不大,其中西南部分曾經是師大一附小的校園。錢老的青少年時代就在這裡度過。他在此學習十年,度過了小學的四年、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
「錢老始終對師大附中懷有深切的感情。」北師大附中校長劉滬回憶說,1955年從美國歸來,回到北京不久,他馬上來母校師大附中看望老師們。他無數次回憶中學時代的學習生活。錢老總是說:我對師大附中很有感情。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兩個高潮,一個是在師大附中,一個是在美國讀研究生的時候。師大附中的學習生活對我的教育很深,對我的一生,對我的知識和人生觀起了很大作用。
1981年他回母校參加80周年校慶活動,在慶祝大會上說:「我是1923年至1929年在師大附中學習的,想到在師大附中學習的情景,我是很有感觸的。那時候,這兒是城的邊緣,很荒涼,再往南去的陶然亭是一片荒野。胡同裡常有做小買賣的叫賣聲,聽起來很悽涼。我們在附中上學,都感到一個問題壓在心上,就是民族、國家的存亡問題。就在這樣的氣氛下,我們努力學習,為了振興中華。」
公費留學美國,靠附中打下的基礎北師大附中是我國最早的一所公立中學,也是我國最早的現代中學之一。上個世紀初,師大附中成立以後,即成為我國辦學理念先進最優秀的中學。錢學森就是這樣一所中學裡的優秀學生。然而,學校的先進,學生的優秀,恰恰不是簡單地表現在考試成績上,而是突出體現在全人格教育,體現在對考試與分數的正確態度。師生們都重能力的培養和鍛鍊,不重死記硬背,不計較分數的得失。
錢老曾經回憶,當時師大附中對考試形成這樣的風氣:「學生臨考試是不做準備的。從不因為明天要考什麼而加班背誦課本。大家都重在理解不在記憶。考試結果,一般學生都是七十多分,優秀學生八十多分。」如果通過死記硬背、急功近利獲得高分,同學們反倒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