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門診傷害誰? 交錢即可優先看病引發爭議

2020-12-13 搜狐網


  新華網南寧3月9日電(記者張周來)廣西南寧市幾家主要非營利性醫院推出的「特需門診」,由於「只要交納50元至200元不等掛號,就可以插隊優先就診,甚至有護士全程陪護等服務」,引起了當地群眾爭議。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南寧市婦幼保健醫院近日向社會宣布,取消這種引起廣泛質疑的「特需門診」。

  交「特需門診」掛號費可享受「特需」服務

  這件事的起因是,幾名到醫院就診的患者排隊等候了很長時間才輪到自己,不料導醫卻領著掛「特需門診」的患者直接在前面插隊。導醫還公開表示,只需交納一筆額外的「特需門診」掛號費,不管前面有多少人排隊或者要掛哪個科室,均可以插隊後到先診,免受排隊之苦。

  這引起一些正常排隊候診的普通患者的批評:「要是都碰到"有錢人"來看病,那我們豈不是越排越後?公立醫院向錢看齊,這太不公平了!」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一度這樣介紹「特需門診」:「"特需門診"有兩種服務形式,優先就診,各專科均可優先就診,收費標準為50元/科/人次;全程導診,由護士全程陪同,到專科均可享受優先就診、優先檢查或治療,護士代患者交費、取藥……收費標準150元/科/人次。」

  而記者前幾天走訪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南寧市幾家大型公立醫院,發現「特需門診」在各大醫院裡已經相當普遍,門診大都收取50元-200元不等的「特需門診」掛號費,聲稱由主任級以上的醫生負責接診,看病、檢查等都無需排隊等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公開表示,「特需門診」是為適應社會發展,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醫療服務需求而開設的,服務對象為一些因工作繁忙,希望在短時間內完成就診、檢查、體檢的病人和外地來診不熟悉情況及外國友人需全程帶診的病人。

  而現在的情況是,患者多交一筆錢,就有護士全程陪同,到專科優先就診、優先檢查或治療,護士代患者交費取藥等服務。曾經享受過「特需服務」的市民黃雲珍認為,當今社會掏錢買服務也屬正常,而且確實有些患者甘願掏錢享受更好的服務而不願意排隊,醫院就提供了這樣一條節約時間、服務周到的通道,未嘗不可。

  然而大多數市民都認為,醫院應該另闢一條專門的特需門診通道,否則出了錢就可以隨便插隊就診、檢查,這對其他排隊的患者很不公平,是對公共資源的擠佔。

  三家公立醫院宣布取消「特需門診」

  針對市民的廣泛質疑,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醫政處處長梁遠對媒體表示,衛生廳從沒下文允許醫院開設此類「特需門診」,如果有也純屬醫院行為。梁遠認為,「特需門診」的設立沒有違規,但也不值得提倡,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普通排隊患者的利益。

  按照有關負責人的說法,廣西醫政管理部門從來沒下文批准醫院設立此類門診,開設「特需門診」純屬院方行為。記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廣西壯族自治區物價局2000年聯合下發的一份文件上看到,兩部門同意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特需門診」優診服務費,收費標準為全科門診每人每次200元;院內科際專家會診每人每次50元,當時為試行標準。

  隨後廣西壯族自治區物價局2003年下文明確,公立醫療機構的「特需門診」、康體保健、民間特色醫療服務價格,由醫療機構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然後在物價主管部門備案即可。由此可見,對於公立醫院開設收費服務的「特需門診」衛生行政管理和物價部門是知曉的,但僅僅是「價格備案」,對於「特需門診」的運行方式、管理規範卻基本缺乏必要監管,實事上形成了「管理真空」。

  鑑於當前輿論和社會各界的壓力,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負責人近日召集各醫院相關人員了解特需服務的情況,要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隨後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南寧市婦幼保健醫院三大公立醫院宣布取消交錢就可優先的「特需門診」。

  記者近日在南寧市其他一些醫院看到,部分醫院已貼出取消「特需門診」的告示,一些昔日人來人往的「特需門診」如今冷冷清清,而普通門診排隊候診的情況依然十分普遍。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龔智峰說,正如很多患者反映的一樣,「特需門診」發展到後來,在一定程度上佔用了普通門診的醫療公共資源,而每一名患者都有平等享受社會公共醫療資源的權利。「有錢人」交錢後可優先看病,這損害了普通患者的公平權利,有侵佔公共資源之嫌,應該順應民意取消。

  有些變味的「特需門診」

  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在全國各地的公立醫院裡,「特需門診」已逐漸成為特殊的行業現象,而且「特需門診」「變味」的問題也比較普遍,多數地方交50元至500元就無需排隊甚至越過排隊候診患者、直接面見專家就診,一些大中城市收費甚至更高。

  在醫療方面,公民無論年齡、性別、貧富如何,都有平等享受社會醫療資源的權利。儘管反覆強調是針對特殊患者的特殊需求提供特別服務的便民措施,但「特需門診」慢慢開始變味的事實卻不容否認。如今,不少地方提供特需服務的前提已經不是「患者的確有特殊需求」,而是變成患者有能力、有意願支付價格不菲的「特需門診」掛號費,先決條件似乎從「是否有需要」變成了「是否有錢」。難怪有人認為「特需門診」已成為一些公立醫院「高收費」「斂財」的工具。

  「即使確有患者需要特需服務,收的錢也應該補償給損失時間的排隊患者,而不是醫院。如果醫院心安理得地把特需服務費揣在自己的腰包裡,這與號販子、票販子有什麼兩樣?」市民葉祝頤說。

  市民許廣崇認為,醫院為滿足不同層次患者的差異化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特需門診」服務本來應該是一件好事,比如針對孤寡老人、產孕婦、殘疾人等。但醫院要給患者提供特殊、快捷和高質的就醫服務,應該為「特需門診」設立專門的掛號區、就診區和檢查區,更要配備相應的會診醫生。

  廣西工人醫院院長葛憲民透露,從運行管理成本上考慮,幾乎沒有哪家醫院會為特需患者提供獨立的門診通道和檢查設備,也就是說醫生和檢查設備幾乎都是共用一套,這樣勢必會造成對有限醫療資源的爭奪,在這種爭奪中,普通患者公平享受社會公共醫療資源的權益遭到了損害。

  「這種變味的"特需門診"應該取消。」葛憲民說,「醫院需要採取更為積極的措施應對患者的多層次需求,比如對情況緊急的患者如孕產婦,以及特殊患者如孤寡老人、殘疾人等,提供方便就醫的"綠色通道",力爭隨到隨診,而不是設立這種費用的門檻損害多數患者的利益。」

相關焦點

  • 廣西公立醫院「特需門診」交錢可優先服務引爭議
    廣西公立醫院「特需門診」交錢可優先服務引爭議    新華社南寧3月10日電(記者 張周來)廣西南寧幾家主要非營利性醫院推出的「特需門診服務」,由於「只要交納50元至200元不等掛號費,均可插隊優先就診,甚至有護士全程陪護等服務」,連日來引起當地市民群眾爭議不斷
  • 調查稱:醫院特需門診一號難求 檢查費用貴一倍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特需門診就診的環境的確明顯優於普通門診。  1月16日10時30分,記者來到積水潭醫院,穿過擁擠喧鬧的門診樓就能找到該醫院的特需醫療部———坐落在湖畔的一座古典建築內。走進特需門診,感覺不像是在醫院看病,倒像是在逛公園。記者發現特需門診的各個診室都關著門,只有很少幾個診室外有患者等候,環境非常安靜。
  • 省兒童醫院開設夜間專科特需門診
    昨日,記者從省兒童醫院獲悉,該院將於4月27日起開設夜間專科特需門診。讓患者有更多選擇,實現錯峰就診,同時避免人員聚集。據了解,此次夜間專科特需門診先期開放的是針對就診人數多、群眾需求大的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遺傳代謝科、耳鼻咽喉科等四個科室。門診部後期將根據開診情況適時調整坐診時間和專科。
  • 東莞市人民醫院特需門診8月19日開診,診金標準最高120元
    特需門診開設在市人民醫院萬江院區體檢中心一樓,普濟院區體檢中心三樓、中心門診。  診療費用標準:1類專家診金為50元、2類專家診金為80元、3類專家診金為120元。  一般每病人診療時間不低於10分鐘  到底什麼是特需門診呢?
  • 江西省兒童醫院4月27日起開設夜間專科特需門診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劉偉華、記者焦俊傑報導:4月26日,記者從江西省兒童醫院獲悉,該院將於4月27日起開設夜間專科特需門診。讓患者有更多選擇,實現錯峰就診,同時避免人員聚集。  據了解,此次夜間專科特需門診先期開放的是針對就診人數多、群眾需求大的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遺傳代謝科、耳鼻咽喉科等四個科室,專家坐診時間為每周一、周三的17:30至22:00,即日起可預約,預約方式與正常門診一樣,同時也可來院現場掛號。門診部後期將根據開診情況適時調整坐診時間和專科。
  • 上海人保局:特需門診診療費等或將入醫保
    上海人保局:特需門診診療費等或將入醫保 2010年9月8日   在醫院看特需門診,除了掛號費不能使用醫保卡外,其他所有的費用也都要自費支付……記者昨日調查發現,本市不少醫院特需門診收費涉及基本醫療保險應予支付的部分
  • 浙大兒院湖濱老院區周日起開設夜間特需門診·都市快報
    浙大兒院湖濱院區(竹竿巷老院區)從11月1日起開設夜間特需門診,時間為每天下午5點半至晚上9點,看病可在就診當天現場掛號。 特需門診由高年資主治醫生及正、副主任醫生坐診。除了內科特需門診,為了方便老城區的外科小患者就診,同時推出外科夜間特需門診,接診外科常見病。因為浙大兒院主院區已搬到濱江,內外科急診和疑難重症患兒還是請家長帶到濱江新院區就診。
  • 南順醫二門診開設特需夜診
    城網君獲悉,從3月11日起,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在優化資源、方便群眾就醫方面又有「新動作」——第二門診部開設特需夜診!來自醫院各個專科的一線專家們都會定期出診。夜診讓看病省時省力又高效  生病幾乎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去醫院看病又是讓每一個患者都是撓頭的事情。一大早趕到醫院,停車難、掛號難,候診時間長,檢查等待時間長……而在這些焦急等待的背後,還有跟專家說不上幾句話就輪到下一位看診的苦惱。
  •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開設「特需門診」
    日前,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推出「小夜特需門診」服務。該門診在第一階段優先開設口腔特需門診,之後還將陸續開通兒科、內科、婦科、產科、計劃生育科、生殖醫學、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特需門診。「小夜特需門診」服務實行預約掛號。
  • 健康六一| 上海市兒童醫院特需門診 「周末特色專科」開診啦!
    健康六一| 上海市兒童醫院特需門診 「周末特色專科」開診啦!上海市兒童醫院瀘定路和北京西路特需門診周末特色專科,平常一號難求的副主任和主任醫師親自坐診!現已全面開放預約,周末也能好好看病了!除備受關注的內分泌科、口腔科、中醫科、神經內科、兒童保健和兒童疫苗接種外,特別新增兒童過敏性疾病健康管理門診。
  •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新開設一「特需門診」!
    日前,記者從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獲悉,為減少患者等候時長,順義婦兒醫院堅持以需求為導向,繼之前開展了系列便民利民舉措之後,該院又推出「小夜特需門診」服務。據了解,「小夜特需門診」在第一階段優先開設口腔特需門診,之後還將陸續開通兒科、內科、婦科、產科、計劃生育科、生殖醫學、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特需門診。01、掛號方式實行預約掛號。
  • 「看病後交錢」無逃費告訴了我們什麼?
    昨日(14日),有兩條新聞講的是同一件事——先看病,後交錢。一條是《大河報》報導:病人住院不用先交押金,出院只交納自付部分,措施實施百天,有近兩千名患者享受了此便民服務,沒有出現一例惡意逃費現象。
  • 廣州特需門診漲價 醫院稱可減少醫生多點執業
    「其他科室的門診掛號費沒變,正高9元、副高7元。」該負責人解釋,中山六院目前的門診分為三檔,「一是普通門診,還是普通收費。二是特需門診,主要針對胃腸外科、消化內科等需要加號的人群,等候區域是在普通門診的特需門診區域,畢竟專家精力有限,不能無限制加號。三是雅和門診,也就是vip門診,以預約為主,就診在vip病區門診部,掛號費從200-500元不等。」
  • 帶寶貝看病不用誤工誤學 新華醫院兒科夜間及雙休日門診服務升級
    圖說:冬季就診高峰 院方供圖(下同)帶寶貝去醫院看病,大人小孩都不用請假啦!從本月起,新華醫院兒科夜間及雙休日門診服務升級:夜門診實施預約制,雙休日門診專科化,方便患者就醫。2021年1月起,新華醫院夜門診服務服務升級,已覆蓋到全年的夜間實現線上全預約,讓患者就診更便捷,醫生出診更精準。據了解,新華醫院近兩年已經開展兒內科夜間的照顧門診、兒科特需門診以及皮膚科夜間的特需門診。兒內科夜間的特需門診已經佔兒內科總的特需門診的30%。
  • 帶娃看病大人孩子都不用請假了!新華醫院兒科夜間及雙休日門診全...
    帶寶貝去醫院看病,大人小孩都不用請假啦!從本月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科夜間及雙休日門診服務升級:夜門診實施預約制,雙休日門診專科化,方便患者就醫。眼下正值一年一度的冬季就診高峰,寒潮接連來襲,兒童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高發,新華醫院門診服務的升級,將有效緩解就診壓力,讓小患兒的就診更快速、更便捷。
  • 江西省人民醫院特需門診開診啦!
    江西省人民醫院特需門診於2019年2月18日全新開診啦!  有人會提出疑問,什麼是特需門診?是有特殊的疾病才能看的門診嗎?NO!NO!NO!不僅限於此,請接著往下看:  一、特需門診有什麼不一樣?  二、特需門診掛號費貴麼?  為體現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服務精神,特需門診掛號費目前暫定為30元/次。特需門診診察費不享受醫保記帳,為全自費;藥費、檢驗費、治療費等繼續按原有醫保標準執行,可根據患者類型享受相應的醫保政策;為保證服務質量,原則上每小時掛號不超過6人次。
  • 嘉興市婦幼保健院開啟名醫特需門診
    5月7日,記者從嘉興市婦幼保健院獲悉,為了提升患者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該院5月正式開啟「名醫特需門診」。名醫特需門診可享受哪些服務?據介紹,嘉興市婦幼保健院「名醫特需門診」分時段預約,到院即可就診。同時,設置了獨立就診環境,溫馨舒適,一對一私密診療。另外,還有全程導醫陪護,超聲、檢驗、繳費,一站式綜合服務。
  • 北京婦產醫院在普通門診與特需門診建檔有什麼區別?具有流程是什麼?
    北京婦產醫院建檔分為普通檔和特需檔,但只有特需產檢,沒有特需病房。孕媽們還需要慎重。 先和各位孕媽說下特需檔和普通檔的不同: 掛號,普通檔普通號即可建檔,特需檔則需特需號才可建檔。
  • 廣州多家醫院上調特需門診費用 專家:可引導市民正確就醫
    「其他科室的門診掛號費沒變,正高9元、副高7元。」該負責人解釋,中山六院目前的門診分為三檔,「一是普通門診,還是普通收費。二是特需門診,主要針對胃腸外科、消化內科等需要加號的人群,等候區域是在普通門診的特需門診區域,畢竟專家精力有限,不能無限制加號。三是雅和門診,也就是vip門診,以預約為主,就診在vip病區門診部,掛號費從200-500元不等。」
  • 特需門診費用都要病人承擔
    記者 潘良蕾  「明明屬於醫保支付範圍,為什麼到了特需門診,就要自費支付?」市政協委員郭翔調查發現,在這一問題上,上海醫保部門的規定與國家勞社部存在明顯出入。  「前段時間,我們接到一位朱女士的投訴,她去某醫院看特需門診,發現本來屬於醫保支付範圍的超聲波常規檢查和一些普通藥品,都得她自費支付。而醫院的解釋是:根據規定,特需醫療服務不屬醫保範圍。」上海市消保委相關負責同志認為,醫院的這種做法是對公民基本醫療保險權利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