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是胎寶寶與媽媽之間的一種神奇的對話,那種感覺有時像小魚遊過,有時像泡泡吹過。
什麼是胎動?
胎動,是指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的主動性運動,比如呼吸、張嘴運動、翻滾運動等。如果是受到媽媽咳嗽、呼吸等動作影響所產生的被動性運動,就不算胎動。
孕8周的時候,寶寶四肢已經長出來了,這個時候胎寶寶就會在媽媽肚子裡蠕動,這是最初的胎動,但是非常微弱,孕媽媽是感覺不到的,在B超上可以見到。
通常所說的胎動,孕媽媽感覺到寶寶在肚子裡的活動,例如:寶寶在子宮裡伸手、踢腿、衝擊子宮壁,這就是胎動。
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都表示寶寶的安危。所以,孕媽媽注意胎動的變化,對觀測寶寶的健康發育,有很大的好處。
何時感覺到胎動?
大多數孕媽媽從16~20周感覺到胎動,有部分孕媽媽會覺得不明顯,尤其是頭胎的孕媽媽,對胎動的了解還比較抽象,即使胎動開始了,也不會輕易感覺到。另外,孕媽媽腹壁如果略厚,也不易感覺到。
然而,隨著寶寶在肚子裡一天天長大,力氣也越來越大,孕媽媽會越來越感到寶寶的動靜,還常常會被小東西猛地踢一腳嚇到,或者很容易地感覺到TA在翻身。
胎動是什麼感覺呢?
很多前輩的孕媽媽描述說,胎動最初像是小魚遊動的感覺,之後胎動呈現出拳打腳踢、震顫打嗝、翻滾等等各種形式。
胎動在出現後逐漸增多,大約在32周時達到強度和頻率的高峰。孕晚期胎動一般不明顯減少,但在形式上可能會有些變化。
胎動會令孕媽媽更細緻地體會到孕媽媽正在和寶寶一起度過這美妙的「合體」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