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出生就會說話,清晰喊出「媽」,醫護人員聽樂了:小人精

2020-12-20 小婷老師育兒觀

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所以就會出現同一年齡段的孩子語言能力不同,有些孩子在四歲只能說出基本的生活用語,而有些孩子卻能在四歲的時候能夠熟讀古詩,下面的這個孩子就更厲害了,他在剛出生的時候就能說出「媽媽」這兩個字。

而且這個寶寶因為這個特殊的本領火遍了網絡,快來讓我們看看這是怎麼回事!

這位孕媽對孩子的胎教極為重視,在孩子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孕媽就開始放各種音樂給孩子聽,而且還會經常和孩子說話,希望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胎教,孕媽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了臨產的那一天。

然而,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在寶寶出生的那一刻,並不是像所有的孩子那樣哇哇的亂哭著,而是清晰的喊著媽媽,然後不停地吵嚷著要媽媽,這讓醫護人員感到非常驚訝,也讓孩子的母親又驚又喜。

新聞中有報導過孩子出生後不哭而是笑著的,也曾有過孩子出生後呼呼大睡的,可是孩子出生後直接能喊出媽媽這倒是一個很罕見的事情

不得不說,寶媽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我們從中也能看出胎教對於孩子語言發育的重要性,畢竟老話說得好「熟能生巧」,孩子聽的多了自然也就會了,其實這也屬於正常現象。

有網友看到視頻後表示:「這個孩子也太可愛了,一看就是一個小人精」,還有網友表示:「胎教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以後自己懷寶寶的時候也要注重胎教。」還有網友調侃道:「這個孩子的語言天賦這麼好,以後一定要多讓孩子學幾門語言。

的確如此,這個孩子語言天賦確實遠超於同齡的孩子,而且這樣的現象也非常罕見,正常來說孩子學習語言分為五個階段,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五個階段吧!

1、 預備階段(0-6個月)

孩子剛出生不久,對於語言方面的能力比較弱無法通過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般都會通過或者哭鬧來向父母所表達自己的感受。然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大概聽懂父母的話語,所以家長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以此來幫助孩子練習說話。

2、 第一階段(1歲左右)

當孩子的年齡處在1歲左右的時候,孩子的語言系統就開始慢慢的發育了,雖然孩子還不能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但是孩子可以通過咿呀呀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放大自己的嘴型,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的觀察正確的發音口型,幫助孩子清楚的吐字。

3、 第三階段(2-3歲

當孩子成長到2-3歲的時候,那麼孩子就進入了語言發育的又一階段,在這個階段內,孩子已經可以大概的表達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以及自己的感受,但是孩子的語速會很慢,所以這就需要家長耐心的去教孩子一些說話的技巧。

4、 第四階段(4歲)

在這一階段內,孩子已經可以清楚地表達一些日常的用語,比如說「媽媽,我餓了」「媽媽我不想走了」「今天的菜真好吃」等話語。這時孩子的語言系統已經發育的很好了,家長可以多教孩子認識一些漢字,拓寬孩子的知識面,意思也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能力。

5、 完備階段(5-6歲)

孩子在5-6歲的時候,語言系統已經發育完備,孩子也能夠流利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還會有自己說話的特點,並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即將進入上小學,家長也不用再擔心孩子語言的學習問題,因為在課堂中老師會科學的教育孩子,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會逐漸的提高。

小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家長也不用因為孩子說話慢而過於著急擔心,其實只要家長耐心的教育,孩子一定可以變得越來越出色的。#育兒有方法#·

相關焦點

  • 寶寶剛出生就會說話,清晰喊出「媽」,醫護人員聽樂了:小人精
    文/Autumn編輯/小涵我們都知道新生兒的出生都伴隨著第一聲啼哭,這是嬰兒報平安的訊號,表示嬰兒非常健康。當孩子慢慢長大,就開始學喊爸爸和媽媽。但是前段時間有名寶寶剛出生就會說話,清晰地喊出&34;,把醫護人員聽樂了,直呼:小人精。
  • 剛出生第一句喊出「媽媽」,全場醫護人員都樂壞了,網友:小人精
    導讀:剛出生第一句喊出「媽媽」,全場醫護人員都樂壞了,網友:小人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剛出生第一句喊出「媽媽」,全場醫護人員都樂壞了,網友:小人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新生兒一出生就喊「媽媽」,醫護人員都樂壞了,網友:小人精
    新生兒一出生就喊&34;,醫護人員都樂壞了,網友:小人精這是來自網友上傳的一則視頻,獲得了很多點讚和評論,視頻中的主人公便是產房的一位寶寶。視頻乍一看沒什麼特別,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這樣的場景,而這個剛出生的孩子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他被醫護人員抱上床後第一句就喊&34;。
  • 剛出生的寶寶就會喊「媽媽」,說得通的解釋不是奇蹟,是科學
    更重要的是,當時出生的時候就會喊「媽媽」。聽她這麼說,大家都笑話她「過分了」,母愛再泛濫,也不能誇張到說孩子會喊媽媽啊。但是,表妹堅稱,寶寶剛出生時在產房哇哇大哭,然後就是喊了一聲「媽媽」,當時在場的醫務人員都聽見了。對此,陪她一起生產的老公也證實了,還說這是「奇蹟」,是上天賜給了他們一個「天才寶寶」。可惜,事發突然,他們光顧著激動,也沒有錄視頻。
  • 寶寶在這個月份前能喊出「媽媽」,說明智力發育好,長大後很聰明
    從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就感覺十分神奇,然後看著這個小猴子一天天的長大,感覺他長得還不賴,不像他爹我就更喜歡了,在坐月子的時候,寶寶就會笑了,惹得我們一家人都十分開心,後來自己慢慢帶著孩子,感受著孩子每一天的變化,會自己坐了、長牙了、頭髮長了,這些都讓我十分開心,突然有一天他對著我喊了一句媽媽,當時感覺天都晴了,瞬間眼淚就掉了下來,趕緊拿手機給老公和爸爸媽媽分享這一刻的喜悅!」。
  • 寶寶剛出生就「伸手」找媽,網友直呼太暖心
    前有小嬰兒翻白眼,後有寶寶對爸爸媽媽馳名雙標。現在,又來了一個「新生兒伸手找媽」,更是坐實了「孟婆湯」摻水的傳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一位國外的寶媽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組新生兒的照片。一張照片中顯示這位剛出生的寶寶被護士抱到媽媽身邊,結果他竟然伸出了兩隻手,找媽媽要寶寶。
  • 「渣男寶寶」走紅,剛出生就主動「撩」護士姐姐,寶爸看後很無奈
    文/瀟媽聊育兒雖說孩子出生是一件值得喜悅的事情,但是從孩子在孕媽的肚子中有反應開始,全家人的注意力都在孕媽身上,跟著孕媽一起緊張,而產房裡聽到最多的就是孕媽疼痛的喊叫和孩子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而很多寶寶剛出生的舉動會讓醫護人員感到驚訝。
  • 新生兒出生後,都會被醫護人員抱走10分鐘,寶寶都經歷了什麼?
    有過生娃經歷尤其是順產的媽媽應該都知道,寶寶出生後,醫護人員會抱走10分鐘左右,然後再把寶寶抱回來。有不少媽媽都很好奇,這短短10分鐘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呢?今天就為大家揭秘。神秘10分鐘,寶寶比你想像的要忙!‍
  • 寶寶從小就是「小人精」,你有沒有被這些心計騙到?
    大部分時候,寶媽們都以為寶寶的哭鬧是因為發脾氣,不如意,你可能沒有想過,他們之所以會哭鬧,是因為他們在向你耍"小心機",每一個寶寶都是一個小人精,你有沒有被這些心計騙到?1、 他會絞盡腦汁的和你待在一起,一刻也不能分開其實自從寶寶出生以後,寶媽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這個小傢伙身上,家裡也是充滿了小傢伙的味道。沙發、地毯、床上乃至於媽媽所有的衣服,全部都是寶寶的味道,可是小傢伙還是覺得不夠,他總是想待在你的身邊,一刻也不分開,只要你中途離開,他就會立馬開始哭鬧,除了睡覺,這傢伙只要是清醒的,都想要你陪在身邊。
  • 最「社會」新生寶寶火了,主動對母親「投懷送抱」,樂壞了眾人
    本期話題:最「社會」新生寶寶火了,主動對母親「投懷送抱」,樂壞了眾人。網絡上曾經有這樣一個剛出生的黏人寶寶,收穫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寶寶剛出生不久,護士將孩子放到了媽媽的旁邊,當護士想要把孩子抱走時,小傢伙卻做出了讓周圍人很詫異的舉動。小嬰兒突然朝母親伸出一隻手,似乎是想要拉著媽媽。正當大家感到好玩的時候,小寶寶居然又朝母親伸出了另一隻手。
  • 「臭臉寶寶」出生照火了,剛出生就怒瞪醫生,網友:萌翻了
    在懷孕時,孕媽對寶寶的長相充滿了想像,都希望生出漂亮可愛或者帥氣的寶寶,甚至會猜測寶寶像爸爸多一點,還是像媽媽多一點。但現實往往會擊碎寶爸寶媽的幻想,生出的寶寶與想像大相逕庭,讓寶爸寶媽難以接受。
  • 出生23天的新生兒開口說話喊出媽媽,親媽卻說孩子是餓了才開口
    近日,在吉林長春的一家月子中心發生一件神奇的事情,當時護士正在給一個出生僅23天的新生兒做撫觸,沒想到寶寶不僅發出了「哎呀」的聲音,還突然清晰地喊出了「媽媽」這個詞,令在場的人都很興奮和驚奇。
  • 嬰兒剛出生就「耍流氓」,逗笑一眾醫護人員,網友:長大了不得
    文\舊夢編輯\小涵在許多人印象當中,新生兒永遠都是柔柔弱弱的一面,即便是出生在產房之中,除了啼哭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會任由護士和醫生擺弄。但有些孩子往往都是天賦異稟的,在剛出生的時候,一翻動作就會將醫生和護士弄到傻眼。
  • 「臭臉寶寶」火了,剛出生就怒視醫生,網友:萌翻了
    這位女寶寶也被稱為「臭臉寶寶」。 寶寶剛出生時,脫離了熟悉的子宮環境,忽然接觸到陌生的外部環境,可能會有不同的表情。但剛出生的寶寶就有豐富的表情,可能會嚇壞父母。一些寶爸寶媽還會覺得孩子很醜,其實,過一段時間之後,寶寶的面部就會長開,也會變得好看起來。寶寶出生之後表情搞笑的原因,可能有這幾點?
  • 寶寶剛開始學說話,家長應該怎麼回應?避免雞同鴨講
    為人父母之後,最期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開口喊媽媽,所以,家長都十分期待寶寶開口說話的那一刻,但是很多家長表示:孩子是開口了,但是老母親表示聽不懂呀朋友家的孩子5個月就想要開口說話了,整天&34;的不亦樂乎,朋友雖然聽不懂還是很高興的配合寶寶,事實證明,朋友的做法是正確的,寶寶早早的就能清楚地喊出爸爸和媽媽,之後在學習新的詞句時,明顯表現的比其他小朋友更優秀,就連小姨、舅媽這種比較難的稱呼也是幾遍就能學會。
  • 寶寶剛出生就會伸手「要媽媽」,是聰明還是奇蹟?答案很中肯
    但是,有的寶寶剛出生就「開掛」,不是手握避孕環、就是拽著護士的衣服不撒手,讓人恍惚這不是個新生兒,而是個「老社會人」了。  前幾天,有一組新生兒的照片又刷新了網友們的認知。因為這個小寶寶更厲害,一出生就伸著手「要媽媽」,就好像討好媽媽,或者求媽媽抱抱一樣,讓人看了特別感動。這表現,一點也不像是一個剛出生幾分鐘的新生兒,反倒像是養了幾個月能認人的寶寶。
  • 剛出生的寶寶,第一個抱的人最好不是這5種人,是有科學依據的
    孩子降生的那一刻是全家人最幸福的時刻,當護士把孩子從產房抱出來的那一刻,很多人的身份都升級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這個時候很多人肯定都是爭相想要抱著孩子,都像沾沾孩子身上的喜氣,那麼問題來了,第一個抱孩子的人,除了產房的醫護人員,這個第一個抱孩子的人是很有講究的,也不是什麼人都能抱。
  • 寶寶在這個月齡以下就會喊媽媽,暗示大腦發育比同齡人更好
    作為媽媽,看到寶寶出生之後每一天有一點變化,心裡總會充滿喜悅。特別是當寶寶學說話時,家裡人都會覺得太可愛了,如果寶寶能夠第1次發出「爸爸、媽媽」詞語的時候,寶媽們恨不得將這個消息分享給身邊每一個人,這種幸福感滿滿的。
  • 醫護人員常用的幾個產房「暗語」,孕媽提前了解一下哦
    醫護人員常用的幾個產房「暗語」,孕媽提前了解一下哦 生產對於女人來說可是一件人生大事,但令人驚奇的是,之前明明連手指蹭掉皮都要流眼淚的小女孩,是怎麼承受生產時的劇烈疼痛以及恐懼的?不害怕嗎?
  • 出生19小時就火了,寶媽無奈寶寶你啥意思,寶寶:不要打擾我睡覺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每個寶寶的出生都給家庭帶了歡樂,不過有些寶寶一出生就感覺「拽拽」的,這是不屑和「凡人」說話嗎?原來就在寶媽扯下寶寶衣袖的時候,寶寶伸出了自己的中指,看見寶寶的小「手勢」,寶媽樂翻了,「行嘞,我不打擾您睡覺了,寶貝!」動圖一發,網友都來評論,大家對這個「拽拽」的寶寶真的十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