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所以就會出現同一年齡段的孩子語言能力不同,有些孩子在四歲只能說出基本的生活用語,而有些孩子卻能在四歲的時候能夠熟讀古詩,下面的這個孩子就更厲害了,他在剛出生的時候就能說出「媽媽」這兩個字。
而且這個寶寶因為這個特殊的本領火遍了網絡,快來讓我們看看這是怎麼回事!
這位孕媽對孩子的胎教極為重視,在孩子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孕媽就開始放各種音樂給孩子聽,而且還會經常和孩子說話,希望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胎教,孕媽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了臨產的那一天。
然而,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在寶寶出生的那一刻,並不是像所有的孩子那樣哇哇的亂哭著,而是清晰的喊著媽媽,然後不停地吵嚷著要媽媽,這讓醫護人員感到非常驚訝,也讓孩子的母親又驚又喜。
新聞中有報導過孩子出生後不哭而是笑著的,也曾有過孩子出生後呼呼大睡的,可是孩子出生後直接能喊出媽媽這倒是一個很罕見的事情。
不得不說,寶媽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我們從中也能看出胎教對於孩子語言發育的重要性,畢竟老話說得好「熟能生巧」,孩子聽的多了自然也就會了,其實這也屬於正常現象。
有網友看到視頻後表示:「這個孩子也太可愛了,一看就是一個小人精」,還有網友表示:「胎教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以後自己懷寶寶的時候也要注重胎教。」還有網友調侃道:「這個孩子的語言天賦這麼好,以後一定要多讓孩子學幾門語言。」
的確如此,這個孩子語言天賦確實遠超於同齡的孩子,而且這樣的現象也非常罕見,正常來說孩子學習語言分為五個階段,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五個階段吧!
1、 預備階段(0-6個月)
孩子剛出生不久,對於語言方面的能力比較弱,無法通過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般都會通過笑或者哭鬧來向父母所表達自己的感受。然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大概聽懂父母的話語,所以家長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以此來幫助孩子練習說話。
2、 第一階段(1歲左右)
當孩子的年齡處在1歲左右的時候,孩子的語言系統就開始慢慢的發育了,雖然孩子還不能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但是孩子可以通過咿呀呀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放大自己的嘴型,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的觀察正確的發音口型,幫助孩子清楚的吐字。
3、 第三階段(2-3歲)
當孩子成長到2-3歲的時候,那麼孩子就進入了語言發育的又一階段,在這個階段內,孩子已經可以大概的表達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以及自己的感受,但是孩子的語速會很慢,所以這就需要家長耐心的去教孩子一些說話的技巧。
4、 第四階段(4歲)
在這一階段內,孩子已經可以清楚地表達一些日常的用語,比如說「媽媽,我餓了」「媽媽我不想走了」「今天的菜真好吃」等話語。這時孩子的語言系統已經發育的很好了,家長可以多教孩子認識一些漢字,拓寬孩子的知識面,意思也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能力。
5、 完備階段(5-6歲)
孩子在5-6歲的時候,語言系統已經發育完備,孩子也能夠流利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還會有自己說話的特點,並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即將進入上小學,家長也不用再擔心孩子語言的學習問題,因為在課堂中老師會科學的教育孩子,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會逐漸的提高。
小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家長也不用因為孩子說話慢而過於著急擔心,其實只要家長耐心的教育,孩子一定可以變得越來越出色的。#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