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很高興又一次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是白絹病,希望大家能夠學到三農的一些知識。白絹病此病能為害蘭花、風仙花、波斯菊、瓜葉菊、金魚草、矢車菊、大麗花、風信子、百合、香石竹、菊花、芍藥、鳶尾、君子蘭、鬱金香、山茶、茉莉、仙人掌等多種花卉,是一種重要病害,嚴重時導致全株枯死。
病菌主要從根頸部和根部侵入。多在植株近地面的莖基部發病。患病部位呈褐色腐爛,並在病部長出白色絹絲狀物。發病後期患病部位長出茶褐色油菜籽狀的菌核。此病是由小菌白絹病核菌屬的一種名叫齊整小菌核的真菌侵染引起的。菌核和菌絲都能在土中存活數年,通過菌絲在土中從病株向健株蔓延。也可通過雨水等傳播蔓延。高溫、潮溼、土壤漬水以及酸性土壤發病嚴重。在密植、通風透光不良的條件下容易發病,連作地也易發病。
苗木和土壤消毒用70%甲基託市津500信液將苗木根部浸泡10min,然後裁植。種植前用75%五氯硝基苯進行土壤清毒,用量為每平方米10g左右。加強栽培管理栽植不能過密, 注意通風:施用充分肩熟的有機肥,因為未腐熟的有機肥,也是病菌適宜的營養源,是誘發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藥劑防治發病後及時拔除病株,並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於根際土壤便可抑制病害蔓延。也可用82木黴麩皮生物製劑(浙江農業大學生產施入土中,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溼度,促進木黴菌大量繁殖,即可起到抑制和防治白絹病的作用。
此病寄主範圍很廣,能侵害近百種植物。常見為害的花卉有天竺費、矢車菊、菊花、紫羅蘭、桂竹香、金魚草、飛燕草、香豌豆、大麗花、芍藥、牡丹、鬱金香、柑桔等。病菌多從莖基部侵入,患病部位初期出現淡褐色水漬狀斑點,迅速向莖及葉柄蔓延,患部組織腐爛,潮溼時病部生菌核病出白色棉絮狀的菌絲髮病後期在皮部可見到黑色鼠類狀的菌核。病株葉片變黃凋萎,最後導致全株枯死。此病是由真菌中的一種核盤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雜種子中或在病殘體上越冬,菌核可在土中存活數年。來年春天遇到適宜條件,子囊孢子成熟借風雨傳播,接觸到感病寄主後即侵入為害。氣溫在20C左右,空氣相對溼度在85%以上,有利於病菌蔓延。
一般雨季發病重,連作地發病也重,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病害都會加重。防治要點,實行輪作,避免重茬。冬初將土壤深耕(約50cm),將菌核深埋即可喪失生命力。栽植不能過密,以利通風透光,降低溼度。也可將1:200的五氯硝基苯毒土撒於根際周圍,進行土壤消毒。
發病初期選用50%託布津500 ~ 800倍液噴霧,或用50%達克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每10~ 15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便能控制病害蔓延。噴霧重點部位是植株中下部及地面。看完小編的文章,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多多給小編留言吧,謝謝大家的觀看,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