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打拼,你需要一份「安居計劃」

2021-01-08 大眾網

  在大城市打拼,你還可以有一份怎樣的「安居計劃」?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中國人才創新創業優質生態圈發展報告(2020)》。報告展示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對人才的強大「磁力」,也闡明了很多城市、地區形成人才「虹吸效應」背後所付出的努力。

  無疑,人們希望在更好的城市平臺上贏得更多的發展機會,而另一方面,城市也希冀通過吸引更多人才,組成加速發展的強大引擎。

  近幾年,各地政府爭相出臺了一系列的人才引進政策,展現出對優質人才的強烈需求,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政策的重心也開始發生變化,逐漸由初期的「引鳳」,傾斜至長期的「留鳳築巢」。可以看到,從中央到地方,人才安居政策正在不斷加碼,安居已成為各地政府在積極「招賢納士」之餘,努力完善的核心問題之一。

  旨在解決安居難題的「人才公寓」,在此背景下得到了大跨步發展機遇。

  雨後春筍「人才公寓」

  2020年,「人才公寓」的發展受到了空前的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1月至10月,就有20餘個城市發布了214條租賃相關的政策。其中為吸引高學歷和高端人才,「政策性租賃住房籌建」、「租賃住房補貼」、「積極落實人才安居工程」等措施在各地屢見不鮮。

  這源於2016年以來,國內住房租賃市場的快速發展。是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建立「租購併舉」住房制度,在往後的五年間,中央及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動租賃住房市場發展。在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發展「人才公寓」的導向得到進一步明確,未來或形成類似人才公寓、藍領公寓等政策性租賃住房,更好的滿足城市的人才引進和經濟發展的需求。

  從中央到地方,人才安居政策的頻繁出臺無疑對各地的人才引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人才公寓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在政策的支持下,龍湖冠寓、萬科泊寓、窩趣、碧家國際社區、樂乎等長租公寓運營商紛紛加入到人才公寓的運營管理中,並且在運營的人才公寓項目數量上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據龍湖冠寓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龍湖冠寓已與廣州、武漢、南京、重慶、深圳、天津、蘇州、青島等全國十餘個重點城市政府及相關事業單位、房管局、公租房管理機構、國家科技園區等合作了40多個人才公寓項目,提供超過2萬套人才住房。今年人才公寓項目數量較去年增幅近50%,成長速度業內鮮見。

  從地域的分布上來看,龍湖冠寓的人才公寓已覆蓋了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中的重點城市,這些城市也是人才吸附能力較強地區。這與當地的人才租賃住房補貼政策力度密切相關。例如,深圳在十三五期間計劃新增籌集建設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4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不少於30萬套),龍湖冠寓在龍崗區和龍華區的15個項目就被納入了地區人才安居補貼標杆門店,為深圳人才提供優質居住服務。而在武漢,當地政府於2017年啟動了「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並加大力度推動人才公寓的建設,龍湖冠寓江發路店、卓刀泉店是武漢市政府「百萬大學生留漢計劃」的首批人才公寓之一,隨后冠寓又推出了虎泉店、丁字橋店等近10家人才公寓項目,為武漢的人才引進和安居工程提供了助力。

  築巢引鳳,助力人才安居

  大力發展「人才公寓」的初衷,是為了引進人才提供可以緩衝的過渡期,解決人才的安居難題。而為更好的調動、協同各方力量,共同實現這項龐大工程,「人才公寓」也有著不同於一般長租公寓的運營模式。

  按照以往慣例,「人才公寓」通常由政府、國企、產業園區主導,由長租公寓運營商負責產品設計、運營管理和服務,並呈現出 「政府引導、財政支持、市場化運作、社會化管理」等租賃和管理特徵。

  目前在市場上,人才公寓的合作運營方式根據當地市政府、區政府和園區不同的人才引進政策和安居需求,呈現出多種合作模式。其中最常見的模式是政府和長租公寓運營商進行市場化的合作,引導已投入運營的長租公寓項目轉化為人才公寓項目,政府為符合人才要求的租戶提供相應的政策性支持。。龍湖冠寓在全國的人才公寓項目中,90%左右的項目屬於與政府市場化合作模式。在深圳,冠寓的人才公寓項目主要集中在龍崗區和龍華區,根據兩個區不同的租金補貼政策,符合當地人才要求的租戶可以享受到40%-70%不同程度的房租補貼。

  除了與長租公寓運營商進行市場化的合作以外,政府也會直接將長租公寓進行整租,按需分配給符合人才公寓申請條件的引進人才,為他們解決在本地工作的周轉性住房問題。龍湖冠寓武漢江發路店就是典型案例,畢業3年內的普通高校大學生,擁有武漢戶籍且家庭名下無房,即可在武漢市百萬大學生就業創業信息服務平臺提交住房租賃申請表,通過審核即可入住相應的人才公寓,並根據不同的學歷享受5-7折左右的租金減免。

  與龍湖冠寓武漢江發路店類似,龍湖冠寓重慶解放碑店被渝中區團委授予「渝中青年人才驛站」,為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提供短期免費住宿,符合條件的人才最多可申請入住15天,特殊情況可延長至30天。

  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全國各地的人才公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為人才引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很多產業園區也紛紛加入到吸引高端人才的隊伍中,與長租公寓運營商合作打造高端人才公寓。去年年底,重慶仙桃數據谷與龍湖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了「菁英人才公寓」——龍湖冠寓重慶仙桃數據谷店,為園區內的中高端產業人才提供更完善的居住服務,園區入駐企業的員工可以享受到特別優惠價格。日前,央視《新聞聯播》也報導了龍湖冠寓合肥高新區長寧公寓項目,該項目作為合肥首個國有市場化租賃住房項目一亮相,「小戶型、低租金」的政策就吸引企業前來為員工租房,為當地的人才安居提供助力。

  踐行社會責任,精益化運營深耕市場

  無論是哪種合作模式的人才公寓,都旨在解決人才居住的難題,不僅讓政府、產業園區能「築巢引鳳」,更能「築巢留鳳」,讓人才紮根當地,對城市的發展而言具有深遠的意義,而龍湖冠寓已然成為各地政府信任的合作夥伴。

  龍湖冠寓自誕生之初就背靠龍湖集團,被定位為繼「地產開發」、「商業運營」、「智慧服務」之後的全新主航道業務,在短短四年的發展壯大中,已布局全國30餘個高量級城市,累計服務籤約租戶近25萬人,累計服務用戶近90萬人,穩居行業前列。而且通過持續的精益化運營和管理提升,客戶滿意度高達95%,在獲得客戶滿意的同時,也獲得了行業的認可,榮獲2019-2020年度品牌指數行業第一名,這也為冠寓能夠成為各地政府重要的合作夥伴打下堅實的基礎。

  據行業從業人士介紹,相較於一般長租公寓,「人才公寓」對產品形式和服務品質方面的要求會更高。冠寓持續在產品升級、科技賦能、社區服務、社群營造等方面狠下功夫,包括為市場提供完善的產品線、豐富的IPD36大模塊、安全的RBA智能聯動安全報警系統、智能人臉識別科技、整合的線上線下智能平臺、37.4℃的標準化服務等,通過精益化的高效管理,為城市租房群體,尤其是城市引進的高端人才打造「零重力、零壓力」的租住體驗。

  對於未來的發展,龍湖集團冠寓CEO 張智聰表示,在長租公寓這條賽道上,龍湖冠寓不僅要做強,更要做長、做大,在龍湖集團「空間即服務(SaaS,Space as a Service)」戰略下,龍湖冠寓將肩負社會責任,協助政府解決人才安居問題,為城市青年創造溫暖而明亮的節點,讓租住生活更美好。

相關焦點

  • 你在大城市打拼,你的父母怎麼辦?
    他只是在逃避,他只是不想回到家鄉,不想每天面對著父母的念叨和逼婚;他只是想賺錢,但他並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賺到錢,他沒有特別的愛好,他也沒有自己的圈子,他每天就在出租房和公司之間單線循環,他每天勤勤懇懇完成著領導給他的工作,卻從未問過這一切的意義。他覺得很累,很忙,但每天晚上卻又是無盡的寂寞和空虛。
  • 畢業兩年,家裡人讓我考公務員,是留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小縣城。
    畢業兩年之後,你會發現身邊的人都在嘗試著改變,有人抽時間去健身鍛鍊,有人選擇考研深造,有人選擇去考公務員。是繼續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家考公員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在大城市打拼,昂貴的房租,擁擠的地鐵,永遠不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大城市的機會多,有更好的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經過兩年的奮鬥後很多人會迷失方向,不再是那一個畢業時,一無所知的自己,勇往直前的自己。會有更多的考慮, 所以有些人選擇會二三線小城市或小縣城去考一個公務員過上以後穩定的生活。
  • 人才安居計劃提升廣州營商環境「軟實力」
    自「夢想家」人才安居計劃啟動以來,廣州市海珠區的人才安居服務官們已累計為97家企業解決人才安居房2735套,惠及2768人。在大城市困擾許多年輕人的租房難題,並沒有發生在向超身上。來廣州工作一年多,向超對自己租住的「小窩」感到滿意。向超是廣州滴普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2019年3月,因看好廣州的發展,公司落戶在廣州市海珠區。初創團隊的30多人來自全國各地。初來廣州,如何租到一個性價比高、離公司近的住所成了擺在向超和同事們面前的難題。
  • 大學畢業是回老家還是在大城市打拼呢?終於有答案了
    回到老家她選擇了一份輕鬆的工作,工資低到買一袋3元的泡麵都嫌貴。而另一邊其他同學工資早就5千加了,節假日都約著到處打卡遊玩,生活過得有姿有色。她那不甘的心又開始悸動了,她暗下決心,學習職場規則,學習人際溝通,準備在第二年重返大城市。02後來她也如願來到了大城市,比起3年前她成熟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社會潛規則,很快面試到了一家公司。
  • 騰訊「安居計劃」細則:員工最高30萬免息貸款
    騰訊「安居計劃」細則:員工最高30萬免息貸款 昨天,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騰訊,宣布正式啟動為期三年耗資十億元的「安居計劃」,為首次購房員工提供免息借款,最高可達30萬元。  基於各地的經濟和房價水平差異,「安居計劃」將免息借款金額上限分為20萬元和30萬元兩檔。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員工可以申請最高30萬元免息借款,其他城市則可以申請最高20萬元免息借款。
  • 應該去大城市打拼,還是留在十八線小城市?
    那畢竟是故鄉,咱雖身在外,但內心總還有一份掛念,急急的看了一下排序,很影響心情,因為是第一。不是正數的那個第一。我還特意把這個報導轉發給了一個老家體制內的朋友看,只是內容已被發布者刪除,朋友沒看到也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
  • 一個人去大城市找工作,需要考慮和準備哪些東西
    大城市機會多,工資高,可以挖掘出自己的潛能,也給了我們敢於做夢的勇氣。所以,很多剛畢業的應屆生,都會選擇到大城市生存,到大城市去打拼。其實就是想要給自己一個機會,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大能耐,能夠闖出怎樣的一番天地。那麼,從未一人在大城市生活過的你,在出發前往大城市的時候,應該考慮和準備哪些東西呢?
  • 不想去大城市打拼,只想在家鄉考個公務員追求安逸,對嗎?
    今天有個小學妹留言問,說即將畢業了,對於自己畢業後的打算,不想去大城市打拼,只想在家鄉考個公務員追求安逸,這樣的選擇對嗎?你不努力去思考去創新,就會被別人取代。體制內或許是目前唯一能讓人覺得有安全感的職業了,公務員、事業單位都是,但是也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你所看到的短暫安逸,都是此前超額的付出。就如你想進入體制內享受那份安逸,前提也是先在千軍萬馬之中殺出一條道來,這比簡單地找個工作要難得多得多!說考公務員都是找不到的工作的,可能你是真沒考過!
  • 我用自己親身經歷的大城市打拼故事,愛心提醒朋友們!
    我用自己親身經歷的大城市打拼故事,愛心提醒朋友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一時落魄不免膽寒,哪怕失去希望,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 有時落,好運, 歹運,總嘛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 武漢自如納入江岸區人才安居計劃 大學生畢業三年內可七折租房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朱澤)日前,武漢江岸區與武漢自如籤署了人才安居戰略合作協議,後者正式納入該區的「人才安居」計劃。此次人才公寓項目籤約規模達到6179間房源,雙方攜手為大學生定製了一大批「環境優美、位置便利、拎包即住、價格低廉」的周轉性住房。
  • 為何年輕人寧願在大城市拿3500的工資,也不願意回家?原因很真實
    為何年輕人寧願在大城市拿3500的工資,也不願意回家?原因很真實在大城市打拼,是一個很有趣的體驗。很多人在大城市,其實也沒有拿很高的工資,有些人甚至在大城市,一個月也只能拿3500的工資。即使這樣的工資在大城市很難生存下去,但是他們還是會努力地在大城市打拼,並且苦苦堅持,不願意回老家。我的一個朋友在北京打拼,工資也不是特別高,每個月也是月光,但是他就是不願意回老家。他說,在北京工作,自己特別有力量。回到老家之後,感覺自己沒有了拼搏的力氣,所以他寧願留在北京。這麼多北漂、滬漂、深漂在外打拼著。
  • 畢業季,我該來到大城市打拼,還是回老家當公務員?
    不管是回老家當公務員,還是在大城市打拼,你都會面臨不同的人生困境,不管哪一種選擇,你都需要承擔這種選擇所帶來的任何收益和代價。在縣城公務員的眼中,城市追夢人人脈圈子大、視野廣闊,甚至手上經常經手上億的項目,看似生活精彩非凡,可對於大部分沒錢沒背景的人來說,在城市的中心地帶買房依然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奢望。
  • 大城市的一張床和小城市的一間房,你怎麼選?
    節目中他們唱的那首《莫欺少年窮》,火遍了全國,歌裡唱著想要外出打拼的渴望,道著想要努力過活的人生,但在現實中,他們卻選擇了從大城市歸回家鄉。主唱阿龍,畢業後在大城市找了一份美術相關的工作,工作繁重,經常加班,時間長了,阿龍感覺自己逐漸麻木,不知道如此反覆無常的日子裡,那些曾經期求的微光,什麼時候能夠照進來。
  • 2019人才政策與安居就業報告,百城捲入「搶人大戰」
    近日,國內領先的生活服務平臺58同城、安居客發布《2019人才政策與安居就業報告》,通過對熱點城市安居就業指數、人才引進政策的綜合分析,解讀搶人大戰帶來的城市發展機遇。報告指出,2010年前後,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國內大城市的人口增長迅速,機構數據顯示,常住人口年均增長几乎都在10萬人以上。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表示,2012年-2016年,大城市人口增長相對放緩,包括杭州、南京、蘇州、西安、合肥等城市雖然經濟發展迅速,但年均常住人口淨增長相對緩慢。
  • 春節開工:你是否回到原來打拼的城市
    秦師賣掉了成都的房子和老婆回到了老家:在外打拼了大半生,現在女兒也工作了,自己差不多該退休了;不願待在這裡不是因為不好,還是想著落葉歸根!每年春節回家是最開心的日子,街坊鄰居都認識,小區走走逛逛能聊半天,都是熟悉的地方熟悉的面孔,還有新鮮的蔬菜和空氣,這是我現在追求的!
  • 回到三四線城市考公務員和留在一線城市打拼,哪一種更好
    隨著大學畢業季的到來,很多大學生都面對著兩種選擇:到底應該是在一線城市為自己打拼呢,還是遵從父母的意見,回到作為三四線城市的老家考公務員?哪一種選擇,對於大學畢業生的長遠發展更好?現在就讓我們來好好探討一下,這兩種選擇帶給人的不同影響。
  • 還是留在大城市發展?這三個客觀因素要考慮清楚
    不管是北漂也好,畢業生也好,有很多來自小城市的人都紛紛選擇在大城市發展,當然了,也有回到自己的家鄉去發展,這兩者選擇本來就沒有對錯,那麼如果是你,你該如何選擇呢?其實有三個客觀因素,一定要考慮清楚!第一:機遇問題這個不用說,在大城市發展的機遇一定會比小地方要大和多,但在大城市可能要面對孤身一人去打拼,如果是年輕人,可能能扛過去,但是如果是有家室的人,就有很多的牽掛了!而且自己在一個大城市,做什麼事雖然很方便,但遇到困難的時候也只能你一個人去面對!
  • 2020 安居有你,真好!
    因為,一座城市的發展應該感謝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人「謝謝,安居有你,真好!」面對挑戰和機遇,安居人民用他們最為有力的臂膀撐起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天空,為安居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不懈努力。  32020全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在安居成功舉辦,讓安居這幅「公園城市示範區」的絕美畫卷再一次呈現在世人眼前。
  • 月薪3000的人,是靠什麼在大城市裡活下去的?
    你目前在什麼樣的城市裡打拼呢,所拿的工資可以滿足你現在的生活嗎?2. 你有拿著少得可憐的工資在大城市打拼的經歷嗎?【閒聊】於大城市打拼,也不見得全都是高工資。那麼,月薪3000的人,在大城市是如何,或者是靠什麼活下去的呢?
  • 選擇大城市打拼?還是小城市的安穩?大學畢業生的選擇,請收藏
    二、大學生蜂擁前往一線發達城市謀發展與小城市不一樣的是,人才大批量的湧入了一線、二線發達城市,這讓大城市的人才出現井噴,也讓職業的飽和度增加。但是相對高的收入,大量的工作升職機會,都讓大學生嚮往。但是隨著大城市的人員增多,也會導致一些負面問題,比如城市的交通會變差,競爭會比較低,生活成本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