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雖然沃森生物表示不賣了,但不少投資者已選擇了「用腳投票」。
有投資者表示:「主要是對公司管理者沒信心了,公司股權分散,管理層容易作妖。這種方案都能想出來的公司管理層,不值得投資。」
截至發稿,沃森生物股價已跌停。
今早,沃森生物發布公告稱取消審議上海澤潤股權轉讓及增資議案。
這是否會是「緩兵之計」呢?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龐華瑋、唐唯珂、丁悅明、周瑩
編 輯丨朱益民、徐旭、劉巷
在周末在投資者會議上被集體怒懟之後,12月7日早間,沃森生物發布公告:取消審議上海澤潤股權轉讓及增資議案。
然而,雖然公司表示不賣了,但不少沃森生物投資者已選擇了「用腳投票」。
12月7日,沃森生物開盤大跌近18%,隨後掙扎在跌停板附近,臨近尾盤再度封死跌停板,報36.54元/股,主力淨流出9.36億元,換手率高達18.06%,成交金額99.52億元,逼近百億元。
「公司受到的壓力比較大,除了投資者,還有監管層的壓力。從公告來看,原有方案很難推行下去了,很大概率是不會賣了。」此前曾參與會議的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那麼,對於公告中稱,「在取得更加廣泛認同的基礎上,制定並推出契合公司戰略及上海澤潤長期發展的規劃方案,保障其可持續發展」,公司有可能會採取何種措施呢?
「這只是公司的一種下臺階的措辭。從之前會議的溝通來看,公司當時要賣主要是說對澤潤還要投10個億左右,公司有壓力所以才決定賣。但其實從市場來看,這部分的問題是有渠道可以解決的,並非一定要出售,例如找合作方等。未來不排除可能會有這樣的舉措,但對於公司而言,目前當務之急可能還是處理好這次事件帶來的一些後續影響,尤其是投資者信心的問題。」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而據其表示,此前與其溝通的幾個大戶,會做減倉處理。「其實不少人也在沃森上賺過錢,但管理層這一招確實讓投資者信心受損了了。有些原本重倉的大戶,信心也不足了。」
此次事件顯然也讓不少普通股民信心大減。
一位長期投資醫藥股的投資者早上對記者表示:
「早上割肉了。主要是對公司管理者沒信心了,公司股權分散,管理層容易作妖。這種方案都能想出來的公司管理層,不值得投資。」
在某股票論壇下,對於公司這個公告,很多投資者仍表示出對管理層的憤怒,不少股民表示,「有這種管理層當家的股票不能投」。
不過,也有股民表示,在跌停板上掛單,「捏著鼻子小倉位投機一把」。「雖然公司吃相難看,不過今天恐慌下跌,可以博一把。但這種公司是不能重倉的。」
或有上百隻踩雷基金一日浮虧近10億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機構持股佔沃森生物總股本的23.77%。
由於基金公司季報不公布全部持倉,僅公布其投資的前十大股票明細,這部分持倉為不完全統計,機構持股或有更大比例。
僅以公布的三季末機構持倉情況看,共計105隻公募基金配置其中,共計持倉10758.53萬股。若其持倉至今未變,持倉市值較上一交易日12月4日收盤價45.66元浮虧約9.81億元,較9月30日收盤價50.88元浮虧約15.43億元。
基金持股方面,截至三季度末,招商基金兩產品合併持有沃森生物2448.45萬股,華夏基金10隻產品合併持有1411.55萬股,易方達基金4隻產品合併持有1305.03萬股,華安基金5隻產品合併持有1000.22萬股。
三季報持倉公布的是截至三季度末的時點數據。據了解,部分基金在沃森生物此番大跌前已經調倉。「賣了賣了,不是事情發生的這兩天,前段時間賣出主要考慮到公司估值過高和醫藥板塊風口切換的問題。」一位三季度持有沃森生物的基金經理表示。
不過,從三季末的持倉公募基金類型看,持倉數量前列的基金以指數型基金數量居多。
從單只基金持股數量上來看,截至三季度末持倉最多的為招商國證生物醫藥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持有沃森生物2440.13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1.64%。其後佔機構持股數前十的還有易方達創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股0.66%;華安創業板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股0.60%;銀華中證創新藥產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股0.39;華夏成長證券投資基金,持股0.25%。
截至12月7日收盤,尚未有基金公司對相關被動型指數產品中沃森生物進行估值調整的公告披露。
暫不賣了,或為「緩兵之計」
圖/ 圖蟲
沃森生物方面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為上海澤潤引入戰略投資者是公司基於現實業務和未來發展的戰略性選擇。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發對疫苗行業的未來格局、發展趨勢、政策導向及新技術的應用都產生了深刻影響,也將給疫苗行業和全球市場帶來巨大變化。在當前新冠疫情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公司重新調整戰略步驟,將以新冠疫苗的開發作為契機,一方面集中精力和資源,快速推進mRNA新冠疫苗和腺病毒新冠疫苗的臨床研究進程和產業化建設,力爭在明年上半年建成一定規模的新冠疫苗生產基地,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疫情防控做出積極貢獻,這也是當下沃森生物全體疫苗人的使命與責任擔當。另一方面,加快國際化步伐,加大力度布局mRNA、腺病毒等技術平臺,開發更多更好的新型疫苗品種。
要實現以上目標,需要在公司發展戰略的指引下,對有限資源做出合理配置。經過充分考量,公司決定為上海澤潤引入戰略投資者,在獲取發展資金的同時,也藉助合作夥伴之力為澤潤的HPV等項目產品臨床試驗加強專業能力建設、引入更多專業人才、提高公司管理績效,讓項目發展更快更好,未來早日獲批上市,早日創造價值。按照轉讓協議,出讓控股權後沃森生物的相對份額有所減少,但是蛋糕做大了,作為第二大股東的沃森生物未來收益的絕對值未必少。況且,根據協議約定,沃森生物還鎖定了HPV產品上市後五年內的銷售權,這部分核心利益仍然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對於個別投資者提出的估值合理性問題,該負責人表示公司主要參考了上海澤潤其他股東近期交易的等值對價,同時也考慮本次引入的是戰略投資人,除了提供資金保障外,還能對澤潤發展賦能,且其受讓股權僅略高於公司,公司繼續保留幾乎是並列大股東的地位。另外,通過本次交易,公司能回收近12億元的現金,並獲得超過11億元的投資收益,更有助於聚焦到公司未來核心業務。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作為上市公眾公司,沃森生物一貫重視投資者的意見和建議,方案披露後公司關注到有利於企業長期發展的戰略規劃與投資者中短期利益有一定衝突,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召開董事會並決議,暫停上海澤潤股權轉讓交易,積極尋求兼顧公司利益與投資者利益的最佳解決方案。
此前12月6日,深交所發出《關於對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表示對《關於籤署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及增資協議的公告》高度關注,要求沃森生物(300142.SZ)董事會補充說明或披露17個相關問題。
深交所要求沃森生物補充披露淄博韻澤、永修觀由成立以來股權結構的變動情況、各合伙人出資比例、主要財務指標、支付本次交易股權轉讓款及增資款的具體資金來源,淄博韻澤、永修觀由是否與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人員存在關聯關係或其他利益安排。並對本次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損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行為提出質詢。
12月4日,沃森生物宣布向淄博韻澤、永修觀由轉讓所持上海澤潤的股權比例為32.60%,股權轉讓款為11.4億元。轉讓後,沃森生物由對上海澤潤65.1429%的持股降為28.5%,淄博韻澤以29.8005%的持股取代沃森生物,成為上海澤潤的第一大股東,掌握控股權。
公告一出,沃森生物就遭到了多方質疑,在12月5日「沃森生物轉讓澤潤生物股權」的電話會上,沃森生物董事長李雲春也遭到投資人的猛烈炮轟。
投資者反映如此劇烈的原因在於,上海澤潤主要從事新型重組疫苗的開發,根據沃森生物此前公告,上海澤潤已於今年4月完成了二價HPV疫苗Ⅲ期臨床研究,申請新藥生產的藥品註冊申請於6月獲得受理;不僅如此,九價HPV疫苗也已啟動臨床試驗。
國產HPV疫苗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根據智飛生物2019年九價HPV疫苗批籤發量來看,目前我國能夠接種到該疫苗的人數不足適齡人群總數的1%,供求不平衡現象明顯。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也提到,公司表示,上海澤潤的HPV疫苗在產品價格和疫苗推廣上具有進口HPV疫苗無法比擬的雙重優勢,面臨巨大的待接種存量和每年的增量適用人群市場,預計HPV疫苗未來將為公司帶來較大收益。
然而,市場廣闊是否就意味著上海澤潤能為沃森帶來高於風險的回報?
沃森生物狀況未及預期
三季報顯示,沃森生物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5.67億元,同期增長96.5%;歸母淨利潤4.35億元,同比增長261.8%;扣非後淨利潤4.32億元,同比增長278.3%。
雖然實現同比增長,但與11月3日沃森生物披露的《2020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提出的公司層面業績考核指標為公司2020年及2021年兩年累計淨利潤不低於22億元,公司2021年及2022年兩年累計淨利潤不低於27億元這一預期目標相比,所差甚遠。
不僅如此,公司7名個人股東今年以來合計賣出6758.7萬股,約合市值25.3億元;基金對沃森生物的持股數量由原本的1.95億股下降至1.07億股;截至上月10日收盤,外資機構持股量也由9119萬股減少到4997萬股。
沃森生物今年內的股價也經歷了過山車式漲跌。8月6日,沃森生物股價曾一度高達95.86元/股,較年初漲幅超155%;然而,截至12月4日收盤,股價被腰斬,僅剩45.66元/股。
九價HPV疫苗的研發投入在進入三期臨床之後,將面臨著更高的成本投入。從沃森今年不穩定的經營狀況來看,如果不進行本次轉讓,公司能否持續支持上海澤潤的高昂研發費用還有待考究。
值得一提的是,沃森在公告中稱,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預計將從這次轉讓交易中產生的淨利潤約11.8億至12.8億元。目前,沃森仍持有上海澤潤28.5%的股權,公司表示,「蛋糕做大了沃森生物仍能分享收益」。
上海澤潤競爭壓力大
上海澤潤成立於2003年,2013年後成為沃森生物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新型重組疫苗的開發。在此次交易中,上海澤潤估值約35億元。
目前,上海澤潤主要從事二價和九價HPV疫苗的研發。除此之外,還有其對重組帶狀皰疹疫苗的投資。
圖/ 圖蟲
全球已上市銷售的宮頸癌疫苗包括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GSK)的二價HPV疫苗、美國默沙東公司的四價HPV疫苗和九價HPV疫苗,和國內萬泰生物(603392.SH)的二價HPV疫苗。
在國內HPV疫苗市場上,默沙東的四價和九價HPV疫苗在國內的籤發量遙遙領先,於2019年佔據了超過80%的市場。
萬泰生物的二價宮頸癌疫苗項目從2003年啟動,於2019年12月30日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並取得藥品註冊批件,成為國內第一家,全球第三家HPV疫苗生產商。4月21日,萬泰生物首批共計93643支二價宮頸癌疫苗(商品名:馨可寧)獲得國家藥監局的生物製品批籤發證明,正式上市銷售。截至北京時間12月4日15點整,萬泰生物市值已達783.99億元。
由此可見,萬泰生物的二價HPV疫苗已遠超上海澤潤。市場上宮頸癌疫苗的接種者普遍傾向於按照九價、四價、二價的順序進行選擇,九價為最優。然而剛剛啟動臨床試驗的上海澤潤九價HPV疫苗的未來道路還並不清晰明朗。
除了HPV疫苗外,上海澤潤投資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也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
帶狀皰疹是一種感染性皮膚疾病,由潛伏在體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激活引起。接種疫苗是預防發病的最有效措施。
5月6日,江蘇中慧元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怡道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帶狀皰疹疫苗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成為國內首個申報臨床的國產重組帶狀皰疹疫苗。上海澤潤就是怡道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的投資方之一。
然而在國內,百克生物、萬泰生物、沃森生物、智飛生物、大連雅立峰、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長春祈健、北京綠竹生物、康希諾等10餘家公司都在著手部署重組帶狀皰疹疫苗疫苗的研發。研發速度較快的幾家公司之間差距細微,市場同樣競爭激烈。
13價肺炎疫苗持續造血
近年來,沃森的利潤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研發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
目前,國內13價肺炎結合疫苗的來源有兩家公司,一是美國輝瑞,二就是沃森。2019年,沃森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獲批,成為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國產疫苗,也是全球第二個13價肺炎結合疫苗產品。沃森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已於今年上半年正式上市銷售。
根據沃森前三個季度的數據,受疫情影響,沃森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僅為1.12億元,同比增長-36.34%;淨利潤-1811.77萬元,同比增長-146.78%。但隨著13價肺炎結合疫苗的上市,沃森二季度的營業收入達4.61億元,淨利潤7960.87萬元,實現業績回升。
13價疫苗全稱為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主要接種人群為6周齡至5歲(6周歲生日前)嬰幼兒和兒童,以預防肺炎球菌1型、3型等13種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襲性疾病。
《中國兒童肺炎發病及疫苗普及白皮書》顯示,肺炎是造成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肺炎球菌性疾病列為極高優先級的疫苗可預防疾病,並建議全球各國將肺炎疫苗納入兒童免疫規劃。目前,肺炎球菌疾病是疫苗可預防接種中致兒童死亡人數最高的疾病。
由於美國輝瑞的13價疫苗沛兒13被全球100個國家納入免疫規劃,13價疫苗榮獲「疫苗之王」之稱。面對廣闊的市場,沃森的13價疫苗比售價為725元/針的進口輝瑞13價疫苗低了100元/針左右,具有價格優勢,且獲批擴大了可供接種人群的年齡段。
根據中泰證券於去年12月10日發布的研報,按照輝瑞13價肺炎疫苗獲批的6周齡至15月齡嬰幼兒接種、4針常規免疫接種程序(2、4、6月齡進行基礎免疫,12-15月齡加強免疫)、698元/針的價格計算,以15%的滲透率預估,13價肺炎結合疫苗的市場空間有望達到71億元。
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使得國民對疫苗的認知進一步提升,對肺部健康的重視程度也有明顯加強。因此,肺炎相關的疫苗接種滲透率預計將在後疫情時代顯著提高。
顯然,13價疫苗已成為了沃森目前最大的「金礦」。
當然,沃森的13價疫苗在國內市場上也不乏競爭者。其中,康泰生物(300601.SZ)在賽道上表現強勁。不過,康泰生物全資子公司民海生物剛於今年11月末收到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註冊現場檢查的通知,離成功上市銷售還有著較大的時間距離和過程中的未知風險。有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以以往批件的速度來看,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康泰生物大概率會成為其有力競爭對手。沃森在現階段仍能穩坐國產13價肺炎結合疫苗的「龍頭」位置。
本期編輯劉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