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苦苦央求爸爸買一臺遊戲機?還是奔波於學校、家兩點一線,認真地投入學習?
大多數人在9歲的時候,還在打鬧玩樂,但有的人已經走上「人生巔峰」。
近日,美國《福布斯》公布了"2020年全球收入最高YouTube博主排行榜"。
令人吃驚的是,榜首和榜二竟為 9 歲的美國小男孩和年僅 6 歲的俄羅斯腦癱女孩!!
男孩叫瑞安·卡吉(Ryan Kaji),以玩具開箱評測視頻起家,連續三年蟬聯YouTube博主榜首。2020一年內賺了 2950 萬美元,按照匯率計算,大概是年收入 1.8億 元人民幣!
可以說,瑞安的財富能力已遠超全球很多領域的頂尖人才了!
而且隨著知名度不斷上漲,他甚至還在「尼克國際兒童頻道」上擁有了自己的兒童節目。
可謂,能力與吸粉的性格齊頭並進啊~
◆ 一個9歲的孩子為什麼會這麼紅?
◆ 他具備了哪些普通孩子所沒有的特質?
接下來小編就和你聊聊,9歲瑞安成功的背後,有哪些牛逼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起點
據《衛報》報導,2015年3月,只有 4 歲的瑞安看到了其他同齡孩子在平臺上的開箱並評論視頻,他的第一反應是——
「為什麼其他孩子都在上Youtube,而我卻不能呢?」
於是,他在父母的支持幫助下,第一次製作了YouTube視頻,開始了他的網絡賺錢之路。
瑞安有自己的想法,覺得以玩具為主的開箱評測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
僅僅4歲,卻熱衷於網絡賺錢,而不是做他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比如說閱讀或者解答數學題.
但這在瑞安父母的眼裡,並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他們覺得,瑞安思考了可行性,並且願意自主嘗試,作為父母應該尊重他的想法。
YouTube頻道《瑞恩的世界》
大概是父母給予的信心,或者瑞安真的很有天賦,短時間內,他就迅速摸清了在網絡上賺錢的訣竅。
直至現今,他已經擁有4170萬粉絲和122億觀看次數,被譽為「兒童界的天才網紅」。
他的父母也正在幫她經營著9個YouTube頻道。
奧地利心理學家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一個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問題,差不多都可以從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所以,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來說,非常重要。
兒童是怎麼認識這個世界的,兒童的個性又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必須承認在一定程度上,由於對我們教育對象的不認識,造成了很多教育上的失誤,很多教育方式是沒有根據的,只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很多教育是沒有建立在對孩子真正的、科學的認知背景下,當然,有時是因為科學本身還不成熟。
小編認為,
對兒童的基本認識,或者正確的兒童觀,是我們教育的一個起點,也是我們整個家庭教育的起點。
具體來說,怎麼教育兒童就是兒童觀,體現在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養育方式以及對基本問題的看法。
父母應該把兒童看作平等的人,有獨立個性的人,我們要自覺地意識到:尊重童年。
有了一種對孩子當下生活的尊重,對孩子本身作為人的尊重,我們很多教育方式自然就會變化。
按照孩子的天性培養孩子
如果一個中國的孩子也提出要做視頻的話,父母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恐怕就會被斥責一頓了,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習都學不好,怎麼還有心思去玩?估計幾次訓斥下來,孩子想當網紅的意願也會被滅在搖籃裡。
中國父母大多期待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活,渴望孩子去實現自己想實現的願望。
家長的心思猶如一把刀子,要砍去那些亂長的枝丫,筆直地聳入雲端,要齊刷刷地擠高考的獨木橋,並且把這種競爭比喻成鯉魚跳龍門,一躍進入了大學的龍門,從此就成為了龍的傳人。
真的就是這樣麼?!!
多少孩子在畢業之後迷茫,找不到方向?!
不是他沒有愛好,沒有自己喜歡的事物,而是他的愛好,早就被折斷了枝椏,扔在了歲月的塵埃裡。
諸多實例證明,那些擁有愛好,發展自己樂趣、找到適合自己道路的人,都擁有更高的幸福感,生活也不會差。
讓孩子自己活出生命的精彩,難道不比父母設計的更好麼?
父母也是為了孩子好,但為了孩子好,不等於綁架孩子的愛好和樂趣,我們而應該給予積極的引導。
但現實中,很多父母都把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卻不去反省自己當初為什麼不成功。逼著孩子去走自己的老路,孩子不從,就打罵,這樣培養出來了多少叛逆的熊孩子。
父母越打罵,孩子越叛逆,以至於在叛逆的路上一去不復返。這真的是父母期望的結果麼?
其實,按照孩子的天性來培養孩子,會更加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
更幸福的成為他自己
觀眾為什麼會喜歡瑞安的視頻呢?
微胖的Ryan總是面帶微笑,表情可愛萌動,打開盒子,總能給大家驚喜和歡樂。
卡吉最受歡迎的一條視頻是「巨型彩蛋驚喜玩具挑戰」,觀看次數達20億次以上,使之成為YouTube上觀看次數最多的60個視頻之一。
他在充氣滑梯裡,抱著巨大而斑斕的彩蛋奔跑,打開裡面的小玩具,歡快地給大家介紹,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那快要溢出的童真的樂趣。
成人世界的壓力多大,孩子眼中的快樂就有多吸引人。
卡吉用他燦爛的笑容展現出了一個充滿陽光的兒童世界。這樣的世界誰不喜歡?
當卡吉開始分享第一條視頻的時候,也許並沒有想到日後會這麼紅。但是,這個主意是他自己先提出來的。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卡吉對分享是相當感興趣的。
卡吉對遊戲玩樂感興趣,但他並沒有沉迷於遊戲玩樂不能自拔,也沒有自娛自樂,而是想著要在網絡上與別人一起分享,帶給別人快樂。
當卡吉的視頻廣受青睞,點擊量瘋狂超越20億的時候,那說明,他的視頻確實能給別人帶來什麼。帶來歡樂,帶來愉悅的體驗等等。這就是這條視頻的商業價值所在。
如今,我們的父母親往往就用一個標準——上清北來提前培養孩子的「學業焦慮」。把上名校當作家庭、父母、孩子成功的典範,做不到就來回的嘮叨,甚至吃飯時也一刻不停。
你在家庭發生的一切,都會對孩子產生直接的影響。你在抱怨,這個孩子可能就會充滿抱怨的情緒。
這樣的氛圍,能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嗎?
我認為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學自己想學的東西,讓每個人找到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幸福。
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這也是家庭教育的目的。
當然這些不那麼容易評價而是一種主觀體驗。那些真正有幸福感的人的人生不是千篇一律的,他們都有不一樣的人生。
教育不僅僅發生在校園
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小編最開始是被瑞恩視頻裡一家人的歡樂,父母的互動對話,呵呵的笑聲所吸引,進而成功加入粉籍的。
卡吉的父母是童心未泯的快樂人。因為父母也保持著童真的歡樂,孩子才能夠暢玩無阻。
他們一起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快樂和悲傷,互相治癒安慰彼此,又在分享後樂觀的處理矛盾。
換句話說,父母的心境就是孩子的命運!
可如今,又有多少家長活在自我的漩渦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活成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不懂得換位思考、分享的孩子又怎麼能創造出對他人有利的、有價值的東西?
不能為別人、為社會創造價值,談何成功呢?
奇葩說辯手傅首爾曾經有個著名的演講,說成年人的幸福,就在於他保持了多少童真和夢幻的部分。
她講了自己小時候和媽媽一起住在米倉裡睡覺,而米倉裡經常有老鼠出沒,這讓她很害怕。但媽媽告訴她,老鼠會給每天乖乖睡覺的小孩,送來糖果。
於是,首爾每天早上在枕頭邊都會看到一顆彩色的水果糖。她說童話不是謊言,它是現實靈魂的救贖。
父母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你對人生、對世界的新認識影響你自己的行為,也將傳遞到孩子身上。
因此小編也勸誡各位「直白」父母,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盡己所能走近教育、理解教育!
要想教育出充滿童趣歡樂的孩子,也請父母保持一顆未泯的童真吧!
不僅給自己的生命添一份希望的色彩,也給孩子的人生,揭開了七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