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聯合考察組獲悉,大多數醫務人員感染是發生在武漢疫情暴發早期,當時應對這種新疾病的物資和經驗較為缺乏。
對於國內醫療機構超2000名醫務人員確診新冠肺炎情況,最新發布的《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下稱《報告》)稱,許多醫務人員病例可能是在家庭內而非醫院感染,且大多數是發生在疫情爆發早期。
29日上午,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官網上對外發布了該報告全文。
「我們注意到醫療機構、監獄和其他封閉場所也發生了疫情。但是,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場所和人群在傳播中的作用。 但它們似乎並不是疫情擴散的主要驅動因素。」《報告》稱。
《報告》顯示,截至2月20日,全國476家醫院報告了2055起醫務人員感染新冠肺炎實驗室確診病例,大多數(88%)來自湖北。
聯合考察組獲悉,大多數醫務人員感染是發生在武漢疫情暴發早期,當時應對這種新疾病的物資和經驗較為缺乏。
此外,流調顯示,許多醫務人員病例可能是在家庭內而非醫院感染的。湖北以外地區的醫務人員感染少見(246例,全國醫務人員感染總數2055例)。流調顯示大多數病例有家庭確診病例暴露史。
「那時醫護人員還是住在自己家裡,每天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和家人相處,很多屬於社區性(感染)。」武漢某醫療機構的一位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表示。
《報告》認為,中國已從湖北以外地區派遣逾4萬多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儘管存在散在的少數醫院爆發(例如,武漢一家醫院有15名醫務人員感染),但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感染並不是新冠肺炎在中國的主要傳播特徵。但從醫務人員監測數據顯示,疫情早期感染風險最高。
稍早前,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在2月刊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一文中已提示,醫務人員病例發病的高峰期可能出現在1月28日。截至2月11日,在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診治服務的422家醫療機構中,共有3019名醫務人員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1716名確診病例),其中5人死亡。其中提到「可能存在非職業暴露造成的感染」。
這一觀點與上述《報告》結論基本一致。
從上述醫務人員感染情況可見,再武漢疫情爆發的較早時候就可能出現了社區性傳播。「第一波傳染源是與華南海鮮市場相關的人,他們可能是發病或者攜帶者,在進入社區後進行了第一波傳遞,通過交通工具、社區、診所和醫院,免疫力低下的人會先發病。」一位在武漢進行基層流調的人對第一財經表示。
社區傳播不僅導致了較多的醫務人員感染,也成為武漢疫情傳播的原始力量。
上述《報告》認為,在武漢發現的早期病例被認為是通過動物傳染到人的途徑感染,因為許多人報告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截至2月25日,尚未查明動物來源,在疫情早期的某個時點,部分病例間產生了人際傳播,導致隨後在一系列控制措施實施前發生了社區爆發病並首先在武漢擴散開,再隨著大規模人口流動,從武漢進一步輻射到湖北省和中國其他大部分地區,從而解釋了高達2-2.5的傳播係數(R0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