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解讀 ▏最新衛生統計公報發布,2019年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情況...

2020-12-10 健康界

作者:徐毓才

最近,國家發布了2019年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一些媒體解讀也是千奇百怪,有一些數據被解讀出截然相反的結果。

這一方面緣於出發點和目的不同,另一方面因為吃瓜群眾比較多,並沒有多少人太關注那些密密麻麻的數據,更不會做前後左右對照,因此有些人就不顧數據真實情況,隨意解讀。    

那麼2019年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的這些數據,反映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老徐在此根據數據,結合現實情況,對比往年數據,做一分析。

01

   醫療衛生資源總量逐步增加,衛生人力構成進一步優化掩蓋了基層越來越弱的事實。

《公報》顯示,2019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07545個。與上年相比,醫院增加134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10751個。

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80.7萬張。醫院中,公立醫院床位佔72.5%,民營醫院床位佔27.5%。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18年6.03張增加到2019年6.30張。

《公報》指出,2019年末,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1292.8萬人,比上年增加62.8萬人,增長5.1%。2019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77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3.18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2.61人,每萬人口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6.41人。

公報結論:醫療衛生資源總量逐步增加,衛生人力構成進一步優化。 

對比2012年,在資源總量方面,總床位數是5159892,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233675,佔比是23.9%,而在強基層的方針指引下,到了2019年,總床位數暴漲到8806956,增長了70.7%,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1631132,佔比卻下降為18.5%,下降了5.4個百分點。

老徐解讀:

資源總量增加,但基層佔有率下降。

02

   居民醫療衛生費用的個人負擔相對減輕?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預計達65195.9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17428.5億元,佔26.7%;社會衛生支出29278.0億元,佔44.9%;個人衛生支出18489.5億元,佔28.4%。人均衛生總費用4656.7元,衛生總費用佔GDP百分比為6.6%。

根據初步推算結果顯示,2019年衛生總費用中個人衛生支出佔比較上年下降0.25個百分點,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重較2018年增長0.15個百分點。

公報結論:衛生籌資總量增長、結構優化,居民醫療衛生費用的個人負擔相對減輕。

老徐解讀:

個人負擔是減輕還是沒有減輕,原則上不能以佔比下降為標準,應該按照實際上支出是增加還是減少為準或者個人支出增長幅度是否高於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來評價。

據官方統計公報顯示,實際上2019年衛生支出情況是,個人現金支出佔比由28.61%下降為28.36%,下降了0.25個百分點,實際人均衛生費用支出由4237.0元增長到4656.7元,增長了419.7元,增長了9.9%,而同期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由此判斷,居民醫療衛生費用的個人負擔相對減輕並不是真實感受。

03

    居民醫療服務利用增加,公立醫院床位使用率上升。背後是民營醫院和基層越來越被擠壓,生存越來越艱難。

2019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87.2億人次,比上年增加4.1億人次,增長4.9%。居民到醫療衛生機構平均就診6.2次,比2018年增加0.2次。與上年比較,醫院診療人次增加2.6億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增加1.2億人次。

2019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26596萬人,比上年增加1143萬人,增長4.5%,年住院率為19.0%。公立醫院入院人數17487萬人,佔醫院總數的82.6%;民營醫院3696萬人,佔醫院總數的17.4%。

《公報》特別指出,2019年,全國醫院病床使用率83.6%,其中:公立醫院91.2%。與上年比較,醫院病床使用率下降0.6個百分點,但是公立醫院上升0.1個百分點。

公報結論:居民醫療服務利用增加,公立醫院床位使用率上升。

老徐解讀:

數據背後還說明———

①基層醫療服務繼續萎縮。2019年總診療人次中,醫院38.4億人次(佔44.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5.3億人次(佔52.0%),其他醫療衛生機構3.5億人次(佔4.0%)。與上年比較,醫院診療人次增加2.6億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增加1.2億人次。說明醫院診療人次增速明顯快於基層醫療機構;而在4.9%的診療人次增長率中,醫院的實際增長率是8.07%,基層醫療機構是2.7%。

而2012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68.9億人次,其中,醫院25.4億人次,佔36.9%,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1.1億人次,佔59.7%,其他醫療機構2.4億人次,佔3.5%。

需要重點關注的數據是,自2012年以來7年間,基層診療人次佔比由59.7%下降到52.0%,年均下降1.1%,醫院診療人次由36.9%一路飆升至44.0%,照此下去,用不了兩年,醫院診療人次就會發生反轉,首度超過基層。就這,還是在分級診療政策鼓舞下,著力強調「基層首診」的前提下出現的。

住院人次也一樣。2019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26596萬人,比上年增加1143萬人,增長4.5%,年住院率為19.0%。入院人數中,醫院21183萬人,佔79.6%,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295萬人,佔16.1%,其他醫療機構1118萬人,佔4.2%。與上年比較,醫院入院增加1166萬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入院減少81萬人,其他醫療機構入院增加57萬人。

縱向比較,基層更是不堪入目。2012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17812萬人,年住院率為13.2%。入院人數中,醫院12727萬人,佔71.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209萬人,佔23.6%,其他醫療機構876萬人,佔4.9%。與上年比較,醫院入院增加1972萬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入院增加434萬人,其他醫療機構入院增加108萬人。 

從佔比情況看,2012年入院人數醫院佔71.5%,今年已經上升到79.6%,而基層由佔比23.6%下降為16.1%。

②民營醫院生存空間更加受到擠壓,生存越來越艱難。

2012年公立醫院診療人次22.9億人次,佔90.2%,民營醫院2.5億人次,佔9.8%。這一年,公立醫院入院人數11331萬人,佔89.0%,民營醫院1396萬人,佔醫院總數的11.0%。當年醫院中,公立醫院13384個,佔57.8%,民營醫院9786個,佔42.2%。

2019年,民營醫院已經發展到22424個,佔65.3%,床位規模佔27.5%的情況下,診療人次仍然只有5.7億人次,佔醫院總數的14.8%住院人次實現3696萬人,佔17.4%,顯然仍然比較弱勢。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全國醫院病床使用率83.6%,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但公立醫院床使用率卻高達91.2%,上升0.1個百分點。這就進一步說明民營醫院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生存越來越艱難。

04

    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總數有所增加,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穩步提高,實際上是基層佔比減少,服務能力繼續下降。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服務量達20.3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1億人次,增長5.7%,高於全國總診療量增長水平(4.1%),佔全國門診總量的23.3%,所佔比重逐年提高,2019年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

《公報》顯示,2019年,每千農村人口鄉鎮衛生院床位達1.48張,2018年為1.43張;每千農村人口鄉鎮衛生院人員達1.56人,2018年為1.49人。2019年底,全國53.3萬個行政村共設61.6萬個村衛生室,人員達144.6萬人,與上年比較,村衛生室數減少0.6萬個,人員總數有所減少。

另外,全國已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01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人員數比上年增加2.7萬人,增長4.7%。

公報結論: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總數有所增加,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穩步提高。

老徐解讀:

不能將村衛生室醫療服務量數據剔除,單獨統計「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服務量」。

實際情況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量由6.4億增加到6.9億,社區衛生服務站由1.6億增加到1.7億,鄉鎮衛生院由11.2億增加到11.7億,而村衛生室的診療量16.0億人次,比上年減少0.7億人次,並沒有統計在其中,如果計算在一塊兒,更加顯示強基層沒成果。

問題還不僅僅在這一年,實際上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萎縮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一是基層醫療機構總體減少。2012年年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33562個,鄉鎮衛生院37097個,村衛生室65.3個。到了2019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103個,增加1514個,鄉鎮衛生院36112個,減少985個,村衛生室61.6個,減少3.7萬個。

二是床位數基層增幅一直跟不上醫院。2019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80.7萬張,其中:醫院686.7萬張(佔78.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63.1萬張(佔18.5%),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8.5萬張(佔3.2%)。

與上年比較,床位增加40.3萬張,其中:醫院床位增加34.7萬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增加4.8萬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床位增加1.1萬張。由此可見,醫院的床位增速顯然明顯快於基層。

這種趨勢一直保持了多年,最終才導致基層一步一步弱下去了。2012年,當時儘管基層醫療機構只有132.4萬張,但佔比達23.1%。

問題是為什麼基層床位增速慢而且病床使用率還很低?原因就在於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差。為什麼差?因為強基層做的不好。

三是基層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才流失嚴重,佔比逐年下降。2019年末,全國衛生人員總數1292.8萬人,比上年增加62.8萬人,增長5.1%。2019年末衛生人員機構分布:醫院778.2萬人,佔60.2%,,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16.1萬人,佔32.2%,專業公共衛生機構89.6萬人,佔6.9%。

而2012年末,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911.9萬人。2012年末衛生人員機構分布:醫院493.7萬人,佔54.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43.7萬人,佔37.7%,專業公共衛生機構67.0萬人,佔7.3%。很明顯,基層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才佔比雙下降。

四是基層醫療服務量下降。有關數據已經在前面敘述。

以上情況說明,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總數有所增加,但與醫院相比人員並沒有增加,佔比還在減少,所以,老徐認為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並沒有提高,更談不上穩步。

免責聲明

1.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平臺無關。

2.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編輯刪除!

相關焦點

  • 2019年衛生健康事業統計公報發布
    來源:健康報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醫療衛生資源總量逐步增加,衛生人力構成進一步優化。《公報》顯示,2019年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07545個。
  • 權威發布:2019年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6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布了我國健康事業發展的最新統計數據,這是目前最新、最權威的健康事業發展統計數據,對了解我國健康事業發展情況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中健聯盟產業研究中心不作過多解讀,我們將與康養產業相關的重要內容進行了加粗、標紅等標識
  • 山東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孕產婦死亡率較2018年降低0.78%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7日訊 日前,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山東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過去一年,山東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狀況如何?與往年相比有哪些變化?閃電指數為您梳理解答。
  • 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表7醫院病床使用情況(四)改善醫療服務。表8全國農村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情況註:2019年底農村人口數系推算數。表10全國社區衛生服務情況2019年,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人次6.9億人次,入院人數339.5萬人;平均每個中心年診療量7.2萬人次,年入院量355人;醫師日均擔負診療16.5人次和住院0.6床日。
  • 國家衛生健康委權威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19年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啟動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深化醫改取得重要進展,重大疾病防控持續加強,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繼續增強,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紮實推進,綜合監督水平不斷提升,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
  • 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醫院3.4萬個 衛生人員總數達...
    全國衛生總費用二、醫療服務(一)門診和住院量。2019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87.2億人次,比上年增加4.1億人次(增長4.9%)。2019年居民到醫療衛生機構平均就診6.2次。2019年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9.1日(其中:公立醫院9.1日),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比上年略有下降。醫院病床使用情況(四)改善醫療服務。
  • 文旅部:發布2019年文化和旅遊發展統計公報
    為進一步向國內外全面客觀展示我國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改革成就,充分發揮統計數據客觀性、簡潔性、權威性特點,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文化和旅遊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
  • 2018年全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大數據統計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據悉,2018年衛生健康工作取得五大成效,主要有深化醫改方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構建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保障措施「四重保障線」,實施健康扶貧。
  • 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指導意見:加強衛生健康統計工作
    要以學習貫徹《指導意見》為契機,依法加強和改進統計工作,提高數據質量,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更好地服務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大統計工作保障力度,加強專、兼職統計人員配備,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關心愛護基層統計工作人員,推動衛生健康統計工作科學高效開展。
  • 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2016年,全國民政系統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進改革創新,加強法治建設,切實履行保障基本民生、加強和創新相關社會治理、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相關基本公共服務職責,民政事業得到了新發展。
  • 統計局發布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楊曦)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為《2019年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 慶陽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慶陽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慶陽調查隊 2020年4月17日國家統計局慶陽調查隊2020年4月17日2019年,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王德佳實地調研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情況
    王德佳實地調研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情況 2020-09-01 18:3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國家鐵路局發布《2019年鐵道統計公報》
    近日,國家鐵路局發布《2019年鐵道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統計公報》)。《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鐵路客貨運量實現持續增長,鐵路運輸安全保持持續穩定,鐵路建設投資規模達到歷史高位,鐵路科技創新取得新成績,鐵路綠色發展成效明顯,鐵路行業共有93項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陸續發布。
  • 2019年通信業運行情況如何?工信部統計公報來了(附解讀)
    2019年通信業統計公報 2019年,我國通信業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積極踐行網絡強國戰略,5G建設有序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能力不斷提升,有力支撐社會的數位化轉型。
  • 2019年合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統計微信號消息,2019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全力做好「六穩」工作,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國家統計局  2020年2月28日  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 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建設的建議
    表1 2012年-2018年我國全科醫生數、每萬人口全科醫生數變化情況(數據來源:2013-2019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鑑)  除衛生人力因素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面臨著醫療物資貧乏、診療設備落後、藥品配備不足等問題。
  • 2019年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成功舉辦2019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出臺《天津市促進旅遊業發展兩年行動計劃(2019-2020年)》,薊州區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市所有A級景區全部實現電子支付功能。全年鄉村旅遊接待量和綜合收入分別增長9%和8%。  九、京津冀協同發展  主動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區建設。
  •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會介紹2019年我國醫療服務和醫療質量安全有關...
    歡迎大家出席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從今天起,接下來,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新聞發布會將按照「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這一主線展開,主要向大家介紹十三五規劃以來衛生健康行業的新變化,以及人民群眾的健康獲得感。今天我們發布會的主題是圍繞《2019年國家醫療服務和醫療質量安全報告》,介紹近年來我國醫療質量水平和醫療技術能力提升有關情況。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