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渭南高新區舉辦「智匯高新 融創未來」第二屆校區合作大會。記者 許艾學攝
陝西網訊(記者 李倩倩 許艾學)金秋時節,群賢畢至。9月18日,渭南高新區舉辦「智匯高新 融創未來」第二屆校區合作大會,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17所院校專家教授和陝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陝西中聯西部土方機械有限公司等40家企業代表齊聚高新區,共同探討校區合作新舉措。
會上,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薛清軍出席並致辭;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崔希文到會講話;高新區黨工委委員、黨群工作部部長亢鵬宣讀《關於表彰首屆「高新工匠」的決定》和《關於對高新區優秀人才進行表彰的決定》;陝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彥鋒、渭南高新區木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福斌、陝西中聯西部土方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永慶、高層次人才李大龍等圍繞首屆校區合作大會取得項目合作和人才引進成果等分別作了發言。
此次大會在汲取高新區首屆校區合作大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上,圍繞拓展校地合作、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技術轉移體系構建、實現人才培養鏈和產業發展鏈高度契合等話題展開交流合作。大會發布了《渭南高新區優化人才生態引領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對高新區首屆「高新工匠」獲獎人選、高新區優秀人才進行表彰,並籤訂6項校區合作項目協議。
近年來,高新區立足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始終把創新驅動發展擺在重要位置,堅持「人才強區」戰略,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著力培育創新主體、引育各類人才。特別是首屆校區合作大會成功召開後,高新區先後引進各類人才260餘名,開展項目合作20多項,省內10餘所大專院校與區內企業進行了深度合作,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作用逐步凸顯。此次,高新區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舉辦第二屆校區合作大會,積極在校區、校企之間搭建人才交流培養的「高速路」,加速高校科技成果在高新區轉移轉化,推進產學研用一體發展、深度融合,著力打造秦東地區最有活力、最具動能的創新發展高地。
當日,大會還組織與會人員到陝西中聯西部土方機械有限公司、渭南高新區木王科技有限公司、渭南臻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渭南高新區3D列印產業培育基地等地考察,並舉行了新經濟與金融、高端裝備製造、能源材料化工、人才引進等4場深度洽談會,圍繞人才引育、技術合作、項目開發等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
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高新區和省內部分院校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渭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薛清軍,渭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崔希文,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立新,市工信局總工程師劉景瑜等領導出席會議。記者 許艾學攝
渭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薛清軍致辭。記者 許艾學攝
渭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崔希文講話。記者 許艾學攝
渭南高新區黨工委委員、黨群工作部部長亢鵬宣讀《關於表彰首屆「高新工匠」的決定》和《關於高新區優秀人才進行表彰的決定》。記者 許艾學攝
陝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彥鋒發言。記者 許艾學攝
陝西中聯西部土方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永慶發言。記者 許艾學攝
渭南高新區木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福斌發言。記者 許艾學攝
陝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公司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李大龍發言。記者 許艾學攝
渭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薛清軍為首屆「高新工匠」榮譽稱號獲獎者頒獎併合影。記者 許艾學攝
渭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崔希文為「突出貢獻獎」獲得者頒獎併合影。記者 許艾學攝
渭南市人才發展中心主任李煒為「青年科技軍團」獲得者頒獎併合影。記者 許艾學攝
西安交通大學藥學院竇建衛教授發言。記者 許艾學攝
西安交通大學化工學院屈龍老師發言。記者 許艾學攝
長安大學材料學院李東林教授發言。記者 許艾學攝
西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主任盧海發言。記者 許艾學攝
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智能製造系副主任高中堂發言。記者 許艾學攝
大會進行集中簽約。記者 許艾學攝
大會進行集中簽約。記者 許艾學攝
渭南高新區第二屆校區合作大會現場。記者 許艾學攝
9月18日,渭南高新區舉辦「智匯高新 融創未來」第二屆校區合作大會。記者 許艾學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