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之馨 張煥
「今天的水位退了三分之一,但是靠近練江的很多村落水位都還有一人多高。」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陳店鎮的周潮生17日從深圳趕回老家參與救援,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0日晚上八九點還下了一個多小時的雨,而下一個颱風可能馬上就要來了,救援情況十分緊急。
陳店是中國內衣名鎮,全鎮有大小內衣企業2000多家, 周潮生說,有很多外來的務工人員及當地的婦女都集中在這裡,他們住的是平房,受到水災的影響更大。而且很多地方是100多號人被困在一個廠房內。
洪水未退,颱風又來。受強熱帶風暴「潭美」逐漸靠近影響,20日午後汕頭市潮陽區北部出現了局地雷雨大風天氣。預計21日夜間到23日,汕頭市還將出現暴雨過程。
80萬人受災
受「尤特」強颱風外圍環流影響,8月17日16時起,汕頭市潮南區各地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區特大暴雨的強降水過程,是有氣象記錄以來一天內降雨量最多、三防記錄100年一遇的一次強降雨。
汕頭市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至18日8時,該市潮南區平均降雨量333.1毫米,個別地方降雨量高達501.9毫米。練江上遊普寧市也普降大暴雨,普寧湯坑水庫緊急洩洪,大量客水湧入練江,致使潮南區練江、中港、陳店西切流等堤防多處洪水漫過堤壩。其中,陳店西切流堤出現多處缺口,中港堤上東浦段石籬損毀,中港大宅至泗聯段決口60多米寬,司馬浦港洲段決堤,峽山、陳店、司馬浦、臚崗、兩英、井都等地發生嚴重內澇。
在這次特大暴雨襲擊中,潮南區11個鎮(街道)全面受災,其中,陳店、司馬浦、峽山、兩英和井都等5個鎮(街道)災情尤其嚴重。據統計,全區90%的村子受災,受災總人口達81.2萬人,目前已轉移群眾12.542萬人,不幸溺水死亡4人。
根據汕頭市發布的官方資料,堤防損壞113處、堤防決口10處共1007米,損壞水陂水閘等水利設施156處。多處公路和供電中斷,部分村鎮因停電導致通訊中斷。此外,水稻、蔬菜和水果等農作物受災面積12.10萬畝,水產養殖損失2.08萬畝。
上述官方資料稱,初步統計潮南區直接經濟損失12.7億元,災害損失經核實後預計會更加嚴重。
災害發生後,當地人積極自發救援。周潮生告訴本報,他17日晚已從深圳趕回陳店,但由於水沒有退,只能住在鎮裡,第二天繞路七八公裡進村救援,幫助運送礦泉水及糧食。他說,18日開始一些本地人自發購買汽船或自扎木筏進行救援,20日開始政府組織了救援人員過來,救援物資也已經到位。
汕頭的經濟總量屬於廣東的中遊,主要產業包括紡織服裝、工藝玩具、化工塑料、食品醫藥、機械裝備、印刷包裝、電子信息和音像材料,其中,受災較為嚴重的潮南區聚集了多個產業重鎮,形勢最嚴峻的是陳店鎮和司馬浦鎮,這兩個鎮是經濟重點鎮,以內衣、日用品、服裝產業等為主,外來務工人員多,人口密集。
洪水為何不退?
汕頭的洪水救災仍然面臨多重問題。首先是水位居高不下。據汕頭市潮南區三防部門分析,17日的特大強降雨導致潮南區各江河山塘水庫的水位迅速突破警戒水位,與此同時,上遊的普寧境內降雨形成的洪水也洩入練江,造成潮南區多處堤防洪水漫堤。
而受災最嚴重的陳店鎮,由於洪災導致全面停電,整個陳店鎮轄區的電排無法啟動排澇,肆虐陳店的洪澇積水無法及時排出;練江從17日至19日一直處於較高水位,受江水頂託更增加積水排洩難度。
據三防部門介紹,18日晚,練江出海口位於潮陽區海門鎮的水閘,按慣例開閘洩洪,但馬上發現,江水根本排不出去,因為海水水位與練江水位持平,所以很快就關閘。
目前陳店、司馬浦、峽山等地積水排洩緩慢,內澇問題仍很嚴重,抗洪形勢仍相當嚴峻。
據官方通報,潮南區內練江及溪河水位回落緩慢,該區仍有14670名群眾急需轉移安置。其中,形勢最嚴峻的是陳店鎮和司馬浦鎮,這2個鎮是潮南經濟重點鎮,外來務工人員多,人口密集,安全轉移安置壓力巨大。
據官方通報,目前部分交通、道路、供電、電信受損嚴重。潮南區多條道路嚴重衝毀,其中位於紅場鎮境內的縣道水紅線疊石橋拱圈大面積衝毀,全線交通嚴重癱瘓。國道,省道,區、鎮主幹道大部分受水浸,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部分路段無法通車。
汕頭方面表示,目前潮南區已投入3萬餘人參與人員轉移工作,多段決堤正在搶修之中,對一些截流堤壩和水庫實施24小時巡查防守。此外,醫療救治和道路、電力、通信搶修工作亦在緊急進展之中。另外規定,漁民的漁船只有在無損壞的情況下,才準許出海作業。
廣東省水文局總工程師陳芷菁說,潮南此次出現特大洪水,原因在於多年汙染導致河床抬高,行洪能力下降,部分排澇設施老化,水浮蓮長滿江面,遇上降雨均勻、時段集中的強降水就造成了城鎮內澇及河道排水不暢、水位驟漲,回落緩慢。防洪工程投入不足、防洪工程標準偏低,也是部分河段洪水漫堤的原因。
此外,陳芷菁稱,這也與練江河道特點有一定關係。練江河道平緩,下遊河底高程較高,截彎取直完成後河床比降為0.89%,流速變慢,洩洪能力降低。練江上下遊均為閘門控制行洪洩流、完全依賴自行行洪。
(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