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蘇寧金融的科技屬性
科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生物識別、區塊鏈等新一輪技術出現,以及金融行業監管逐步趨嚴,科技已成為金融發展的新引擎。日前,央行發布《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更是將金融科技提到了戰略高度。金融科技的大幕正徐徐展開,金融科技發展正進入一個不斷向好的時代。
作為國內金融科技獨角獸的代表,蘇寧金融對於新技術嗅覺敏銳,提前布局,率先行動,聚焦核心金融科技,重點發展金融科技賦能金融服務。蘇寧金融定位為一家以O2O融合發展為特色的金融科技公司,始終堅持並踐行「場景金融+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的發展模式,致力於讓金融科技之「花」次第綻放,為行業賦能;讓普惠金融的「陽光雨露」遍地播灑,惠及千家萬戶。
關鍵詞一:科技自立
從移動互聯到萬物互聯,科技都是「香餑餑」,更是「寵兒」。無論是網際網路企業還是傳統企業,都在不斷挖掘自己的創新潛能,都在探索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推進企業的發展。
金融無疑是一個要求更高、更需謹慎和耐心的競爭賽道。從2011年開辦第三方支付開始,蘇寧金融持續深耕以大數據風控、區塊鏈、物聯網、金融AI、金融雲、生物特徵識別為基礎的六大核心技術。蘇寧金融的金融科技戰略已然成型,形成了「5+1」戰略布局,即以金融科技賦能輸出為基石,聚焦供應鏈金融、微商金融、消費金融、支付、財富管理五大業務。
All in金融科技,讓科技成為了蘇寧金融手裡的一張王牌。目前,核心金融科技均實現自主掌控,並應用良好,打造了一批「高含金量」的硬核科技產品,讓蘇寧金融迎來了金融科技的「高光時刻」。尤其是在大數據風控、金融AI、區塊鏈三大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多項技術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大數據風控上,從反欺詐到小微金融信用風險評估,再到企業風險預警,蘇寧金融已構建強大的風控基礎設施。如,自主研發的金融CSI反欺詐大腦,共計完成風控偵測上億次,保護金額過萬億;「識器」設備指紋相似性模型體系,能夠準確發現群體性金融欺詐團體,同時每天減少誤識別10萬餘次,提高風控識別準確率達95%;「極目」黃牛識別系統,識別準確率92.7%;「伽利略」信用風險矩陣,通過3000多變量實時進行信用風險決策,等等。這些黑科技,有力支撐了蘇寧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讓整體支付賠付率低於十萬分之一。
金融AI上,上線了「小V」智能客服機器人,為蘇寧金融會員提供7*24的金融諮詢服務,問答準確率超過95%;上線了保險顧問機器人,為保險客戶提供貼心的保險諮詢服務;上線了智能資產管理機器人,提升貸後管理的效率;蘇寧智投管理資金規模超過5億元,獲得2018年度「金理財」金融科技卓越獎。
區塊鏈上,目前,區塊鏈技術在數據共享、支付結算、動產質押、供應鏈金融、BaaS等領域應用場景達9個。譬如,打造的區塊鏈物聯網動產質押融資平臺,授信金額已超2000萬,上線當年即入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核心Fintech產品,併入選國家網信辦公布的第二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推出的區塊鏈+物聯網汽車庫融平臺,讓業務授信額度可增加數十倍,獲評CITE 2019區塊鏈應用創新優秀案例。
蘇寧金融如同一條魚,潛入金融科技深海,不疾不徐,精進成長,不斷深挖護城河,呈現鋒芒與生命力。
關鍵詞二:驅動發展
金融科技已全面應用於蘇寧金融全業務全流程,這背後的一切都離不開人才。人才作為第一生產力,也是科技創新最活躍的資源。目前,蘇寧金融科技研發人員佔比65%,還在不斷吸引全球範圍內的高精尖人才,並逐年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核心競爭力。
依託科技,蘇寧金融降低了金融服務成本和門檻,使金融服務可以下沉到在這之前傳統金融覆蓋不到或服務不夠的長尾客戶,做到了既「普」又「惠」。
以蘇寧金融打造的拳頭貸款產品「任性貸」為例,秒申、秒批、秒用,日息最低0.02%起,充分滿足萬千大眾的貸款需求,實實在在幫助他們提升生活質量,助力消費升級。
而在服務於各類小微企業和商戶上,蘇寧金融專門推出了「樂業貸」,利率適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痛點,讓企業主省心做老闆,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要是沒有樂業貸,我還真是發愁。」為了解決門店開業缺乏備貨資金的難題,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柳園鎮零售雲加盟商黃先生,在蘇寧金融APP申請了樂業貸,10萬元貸款在開業前順利到帳。「鎮上很多人買電器、買手機都往我這裡跑,貨源和客源都不用愁!」
打開蘇寧金融APP、蘇寧零售雲APP,隨時隨地都能申請樂業貸,線上申請獲取授信額度,整個流程約10分鐘。客戶體驗及產品效能大幅提高的背後,是科技的給力支撐,尤其是蘇寧金融打造的小微金融風控體系,全自動處理,讓貸款服務門檻更低、下款更快、流程更安全。
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付出就有收穫。蘇寧金融入選首批金融控股集團監管試點單位、央行金融科技試點單位,榮獲畢馬威2018中國領先金融科技企業50強,旗下蘇寧支付公司被授予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蘇寧金融研究院被批准承建以金融科技為特色的江蘇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且已連續四次入選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榜單,連續四年蟬聯胡潤新金融50強,並在今年10月成功躋身胡潤研究院發布的首份《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期間,蘇寧金融宣布2019年前10月整體交易規模超萬億元。至此,這家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交易量已連續三年突破萬億關口。
主營業務的發展,同樣成績驕人。截至目前,蘇寧金融在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微商金融累計投放分別超2000億元、1000億元、100億元;支付年交易規模超10000億;財富管理產品銷售額超10000億元;激活會員已超9000萬,用戶數量足可媲美大中型銀行。且2015年以來,蘇寧金融一直持續盈利,近三年總資產和總收入年複合增速分別超過50%、100%。
雄厚的實力、成熟的業務模式、貼心的服務和良好的產品體驗,使得蘇寧金融不斷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2017年12月,完成B輪融資,引入雲峰、金浦、中金、光大、深創投等13家戰略投資者,投後估值達到323億元。2018年12月,啟動C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560億元。2019年前10個月內,連續兩次拿到銀團貸款,先後發行五筆供應鏈金融ABS,充分說明其經營能力、資金實力等方面得到了多數銀行、境內外投資者的認可。
關鍵詞三:開放賦能
對於當下的金融科技公司而言,需夯實兩大核心能力,一是科技能力,一是開放能力。之所以要開放,一是科技迭代進化的需要,科技作為工具,服務的金融場景越多,自身迭代越完善;二是分工才能發揮比較優勢,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助力普惠金融再上新臺階。
在金融科技市場上,蘇寧金融始終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的態度,既願意在科技創新上博採眾長,又致力於打造開放的金融科技輸出平臺,對外輸出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舉例來說,蘇寧金融基於自營金融業務數據以及蘇寧生態體系數據打造的智能風控產品,可以為行業提供知識圖譜、小微金融風控模型評分、防黃牛、消費金融反欺詐等數據風控服務;蘇寧金融區塊鏈技術平臺,致力於打造多平臺、跨行業的信用數據共享平臺,目前已吸納十幾家包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在內的機構加入,數據基礎不斷夯實,助力整個行業反欺詐和風控水平全面提升。
當前,蘇寧金融開放平臺已對接數百個場景和行業頂級合作夥伴,將IT、數據風控和場景金融能力賦能行業,既有金融機構,也有華為、OPPO這樣的手機廠商。數據顯示,在金融科技輸出上,蘇寧金融服務金融機構超50家,包括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保險公司和地方金融監管機構等。
比如,今年9月,在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上,蘇寧金融與河谷資本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基於協議,蘇寧金融可以向河谷資本提供包括供應鏈金融系統建設、金融開放平臺建設、新加坡亞洲發展銀行框架建設等方面的技術輸出服務。 在開放賦能的道路上,蘇寧金融不是先行者,卻是堅定的踐行者。厚積薄發,後發先至,成績顯著。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在時間的長河裡,在浮躁的市場中,有流量、有場景、有技術、有資源、有打法的蘇寧金融,秉持「誠信、審慎、穩健、盈利」的原則,正在努力著,還在拼搏著,業務、科技互為促進、螺旋上升。
從粗放發展到合作共贏,是時下金融科技企業的新常態和新使命。「金融科技+場景金融=普惠金融」,執科技之利劍,融金融於場景,在實踐普惠金融的道路上,蘇寧金融正在匯聚行業力量,讓金融像水一樣在業態場景中滲透流淌。普惠金融,大有可為;蘇寧金融,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