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公司官微
今日早盤,A股出現大幅震蕩,上證指數盤中一度跌逾1%,瞬間跌破3400點,隨後又強勁反彈。
中小板指、創業板指盤中均一度跌近3%,但也都探底後大幅反彈。兩市成交繼續維持高位運行。盤面上,船舶、航空、券商、生物疫苗等板塊漲幅居前,數字貨幣、特斯拉、消費電子等板塊跌幅居前。
開盤不到100分鐘A股成交額即突破1萬億元,截至目前,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1萬億元,已連續九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
電影業傳來大消息
今天,有一個消息值得關注,雖然電影院復業時間尚未正式確定,但《第一次的離別》已經官宣了檔期——定在院線復工的首日上映,這是今年春節後第一部正式宣布明確檔期的影片。影片在柏林、東京、香港國際電影節均獲得重要獎項,聚焦兒童成長,講述了一段溫馨治癒的故事。
這個消息使得影視相關股票表現強勢,其中,華誼兄弟一度漲停,金逸影視,橫店影視、萬達影院等股票也漲幅居前。傳媒娛樂指數也逆勢翻紅。
關鍵點位,A股巨震
在目前的關鍵點位,A股面臨選擇。今天,A股短期進入震蕩階段,多空兩方面的消息充斥著市場。首先我們來看看利多消息。
1、外貿進出口好於預期
海關總署今日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同比下降3.2%,降幅較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好於預期。特別是6月份出口、進口雙雙實現正增長,進出口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增長4.3%,自4月起已經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這充分證明了中國經濟已基本從疫情中率先恢復,給A股長期走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資金蜂擁而入
而中國經濟的穩健,也吸引了大量外資流入避險,促使人民幣資產受青睞,匯率走強。上周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超600個基點,外資繼續掃貨A股和人民幣債券。大部分機構都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還會處於升值通道,海外資金流入中國資本市場的趨勢將延續。
境內資金也在通過不同渠道競相入市,本周主動權益新基金的發行數量共有18隻,達到了6月以來的周高點。7月13日,南方、華安、國泰、鵬華基金等6家公司旗下的主動權益新基金同日開售。南方核心成長在開售後一小時就達到50億元的募集規模上限,最終募集規模已超300億。
另外,A股強勁的走勢,也吸引著私募基金持續加倉。華潤信託報告顯示,該平臺發行的私募基金平均股票倉位達79.99%,處於歷史高位。科技、醫藥和消費仍是多數私募的共同偏好。
不過,目前市場也並非沒有風險。
1、證監會、銀保監會出手打擊非法場外配資
上周證監會對258家非法從事場外配資的平臺及其運營機構名單集中曝光後,銀保監會7月11日表示,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這被都一些市場人士和股民解讀為,監管層在給市場降溫,防止催生資產泡沫。
2、主力資金出現「降火」信號
市場主力資金也出現「降火」信號。社保資金擬減持中國人保A股不超8.84億股。據不完全統計,7月以來,兩市共有40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減持公告。其中168家公司管理層拋出了減持計劃,合計已減持金額約39.85億元,重要股東減持實施中的公司有271家。僅昨日晚間,就有三安光電、北方華創、王府井、漫步者等10餘家上市公司公布減持計劃。
3、降雨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影響大
近期的南方洪水,也對基建產生不利影響,眾所周知基建投資是重要的穩增長的手段之一。而強降雨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影響最大,因為基建基本全在室外施工。近期水泥價格的持續下行體現出了汛情對基建投資領域的影響。近日,廣西南寧市、北流市及周邊區域主要品牌海螺水泥、南方水泥等,自7月11日起下調價格30元/噸;上海、蘇錫常等地區水泥價格目前已跌破300元/噸。
4、上市公司中報業績不容樂觀
雖然我國經濟率先從疫情中恢復過來,但疫情的衝擊仍是明顯的,從上市公司半年報預告就能看出,預虧、預降的公司多於預增、扭虧的公司,這也極大的制約了A股後市的走勢。
機構:中報窗口市場有望降溫
中信建投指出,從股票市場的角度來看,信用寬鬆的情況下,信用寬鬆將領先經濟復甦,經濟緩慢上行和通脹水平回升,企業的盈利狀況是逐步恢復,但風險率中的信用利率持續下行,折現率會小幅的下降,市場會震蕩走強。在2020年3季度,沿著復甦的路徑推薦金融地產和周期兩大板塊。預期在2020年4季度,消費板塊可能會重新存在明顯的超額收益。2020年下半年,科技板塊相對而言並不佔優。
光大證券認為,近期,市場對未來市場風格有所分歧,其中,市場對科創風格的分歧不大,但對於周期股的看法卻比較糾結。從估值角度看,當前A股市值/M2位於2003年以來的76%歷史分位,這說明當前A股估值已進入偏貴區間,但股市短期是投票器,長期是稱重機,市場短期走勢更多地受市場情緒影響,在當前市場普遍較為樂觀的背景下,這種樂觀情緒將推動市場繼續上漲,但投資者仍需要緊盯政策及監管動向。
中金公司發文稱,A股市場情緒高漲、日換手率達到5%以上的歷史警戒水平,可能表明短期市場有波動加大的風險。但本輪市場上漲到目前為止仍具有基本面的支持,之後需要密切關注一些積極因素是否會進一步強化樂觀預期、推動資金入市。
中原證券指出,本周由於重要股東與國家大基金減持以及解禁股壓力造成短期回調,但目前銀行等板塊估值「窪地」尚有「填補」空間,我們預計本輪「填窪」行情尚未結束,繼續建議保持8成倉位,堅持中線做多,短線可以關注地產、銀行、券商、鋼鐵、新能源和5G概念等,中長線繼續關注金融、新基建、消費藍籌和優質成長股等。
國盛證券指出,上證持續放量上攻,不斷創出新高,逼近2018年高點,創業板指則到達2015年12月高位,市場反彈走勢強勁,但指數在反彈初期形成的缺口仍未回補,大基金陸續公告減持個股,銀行股上漲後整體回調,市場輪動加速,料在中報披露時間窗口,市場有望降溫,回歸結構性行情。關注有業績支撐的績優股及低估值板塊的輪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