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德州市科技工作者丨張志軍:創新教學方式 讓化學知識更加生活化

2020-12-14 閃電新聞

齊魯網德州5月30日訊前言: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德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山東廣播電視臺德州站走進科技工作單位,採訪到部分科技工作者,他們作為科學知識的傳播者、科技發展的推動者和科學精神的弘揚者,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張志軍是德州一中的一名正高級教師,任教26年間完成了8個教學循環,在教學工作中踐行「化學生活化、化學實驗化、化學生涯化」的理念,培養了大批優秀學子,在教學科研方面取得了累累碩果,在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被評為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優秀教師、德州市優秀中青年專家、德州市十佳科技工作者等諸多榮譽。

在眾多獎項和表彰裡,張志軍頗為看重「德州市十佳科技工作者」,這是德州市科技工作者的至高榮譽。「作為一名高中化學老師,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員,身上肩負著育人責任、科學普及責任,感覺責任重大。」張志軍告訴記者,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僅僅要傳播化學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學科思維能力,努力使學生養成認真嚴謹、崇尚真理的科學精神。

化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自然學科,與醫學、材料等學科緊密相連,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學生是鮮活的個體,教材卻是冷冰冰的,教師要充分發揮好橋梁的作用,使冷冰冰的教材,走進學生鮮活的個體裡。」張志軍認為,老師要擅長挖掘和拓展教材資源,讓化學教學更加生活化,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比如了解霧霾成因,探究霧霾與PM2.5、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之間的聯繫,還有讓學生畫出家裡常備藥的化學結構式,探究有機化學和藥物合成的聯繫。「突出學以致用,使抽象的化學變得生活化、具體化,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化學學科的價值和魅力,進而增強化學學習的興趣。」他說。

實驗室是化學學科學習的重要載體,張志軍特別注重實驗教學,力推化學教學實驗化,所教內容不限於教材上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還創造性地引領學生去探究身邊的現象。「在學習溶液的PH時,我把蘇打水、飲料、純淨水等帶到實驗室去測定PH值,這些溶液學生們每天都能遇到,他們感覺很新奇,學習興趣更強烈。」張志軍介紹,在學習原電池時,引領學生製作各種各樣的水果電池,水果電池從傳說中走到了眼前,讓學生們大開眼界,既增進了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任教26年,張志軍已是桃李滿天下,培養出了董煥麗、孟祥福、齊國禎等多位化學領域的博士學生,這與他平日裡的教學思路密不可分。張志軍注重挖掘教材資源,構建化學教材知識和大學相關專業的聯繫,幫助學生結合自身個性和學習潛質,做好專業選擇和職業規劃。「從高中化學知識裡找出大學有關專業的影子,引導學生探究眼前化學,選擇未來成功。」他說。

相關焦點

  • 2019年「德州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出爐 向他們致敬!
    他們愛國敬業,銳意進取,勇於創新,樂於奉獻,在科學研究、學術創新、科技服務以及科學技術普及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績,為提高德州市科學技術水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附:2019年「德州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及事跡
  • 二〇一九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風採展示
    探索前沿創新爭先二〇一九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風採展示李桂發趙偉劉春紅王平蓋寧劉麗紅王新剛王潔張志軍李振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發揮優秀科技工作者的典型示範作用
  • 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研究
    摘要:化學生活化教學是新課改對化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旨,作為教師必須把化學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切合實際,讓生活化元素時刻體現在化學教學中。在教學實踐中,將生活知識融入課堂教學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日常生活的小知識,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 致敬湖湘科技工作者 「湖湘創新70年」大會在長沙舉行.
    塑造榜樣力量、樹立精神豐碑,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12月2日下午,《「湖湘創新70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湖南科技創新致敬大會》在湖南教育電視臺演播廳舉行。在特别致敬環節,何繼善、印遇龍、鄭健龍、鄒學校、盧光琇、黃雲清、萬步炎等院士、專家、學者集體悉數到場,副省長陳飛與少先隊員一起登臺,為科技工作者致敬。
  •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與探究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改進、創新實驗教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創新,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將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化學實驗的操作能力。本文主要從化學實驗器材、實驗方法、實驗類型的創新切入,進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化學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 德州市實驗小學閱讀生活化項目迎接考察
    8月17日下午,北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工委會冀海濤主任到我校考察「閱讀生活化」項目,德州市教體局劉民生主席、夏津教研室張廣江主任、曹村小學曹愛芹校長陪同。劉民生主席在聽完我校匯報後,讚揚我校「閱讀生活化」理念的意義,將生活與閱讀緊密聯繫,將閱讀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使之生活化、生態化、自然化。
  • 精神的力量「隴原最美科技工作者」走進蘭州理工大學
    11月27日,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甘肅省科學技術廳共同主辦,甘肅省項目管理協會承辦的「新時代楷模 精神的力量—隴原最美科技工作者」走基層第二場宣講活動在蘭州理工大學舉行。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蘭州化物所環境材料與生態化學研究發展中心和甘肅省黏土礦物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愛勤教授,為廣大學子帶來主題為《不忘初心 需求牽引 助力產業》的專題報告。
  • 5·30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為科技工作者點讚 向科技工作者致敬
    石德順 研究員   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廣西「八桂學者」,動物克隆及體外受精技術專家。曾成功研究培育出世界首例受精卵冷凍保存的試管牛、體細胞克隆水牛、我國首例試管水牛和胚胎細胞克隆牛。   林 輝 主任醫師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 讓教育更加多元化,更加生活化
    讓教育更加多元化,更加生活化時間:2020-10-20 12:38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燕趙晚報上面一則新聞吸引了筆者注意:10月17日,衡水二中和衡水濱湖新區志臻中學的孩子們放下書本走進了田間地頭,走進了距離衡水市區70公裡的張家橋千畝冬桃園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頭腦風暴——院校創新教學方式助力科技創新
    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頭腦風暴——院校創新教學方式助力科技創新 發布日期:2020-12-08 15:59 信息來源:市委黨校瀏覽次數:
  • 生活化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只有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生活,枯燥的知識才能與生活接軌,在這樣的前提下開展教學,學生可以在一個更符合自身生活的環境中掌握知識,同時也將學習的重心轉移到生活中,學習與生活的結合可以讓學生更願意接受英語課堂,使課堂真正融入生活中,也更有助於教師了解學生的各種生活習慣,這也滿足了素質教育的需求。
  • 山東華宇工學院王平副教授榮獲「德州最美科技工作者」
    近日,中共德州市委宣傳部、德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德州市科學技術局聯合發布了《關於公布「德州最美科技工作者」的通報》(德科協字〔2019〕12號
  • 淺談化學:無機化學的教學與研究,看完長知識了!
    化學是一門蘊藏著無數創新機會的學科。它和社會生活及生命科學有著密切的聯繫。在知識經濟佔主導地位的信息社會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對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實施變革,注意知識、能力、素質綜合型人才的培養,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主導方向。
  • 致敬科學家 上海科技館舉辦科研工作者專場「科技之夜」活動
    ,點亮好奇心」為主題的「科技之夜」活動25日晚在上海科技館舉行。活動內容包括:沙畫表演、達人帶你逛、益智闖關、科普DIY、科技互動樂園、知識問答、科學表演及科普電影等。  「科技之夜」在沙畫表演《致敬科學家》中拉開序幕。本次活動旨在答謝助力國家科技發展以及科普工作的科研工作者,邀請到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學院以及各大高校等單位的科研工作者及家屬近千人。此次活動也得到了上海朱光亞戰略科技研究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 銀鏡反應生活化實驗創新
    那我們可不可以在課堂上快速的、真正的做一面鏡子出來,讓這個實驗生活化,給學生一個小小的震撼呢?為此,本文以工業實際鍍鏡為參考,將此實驗改進為一個在常溫下進行的反應,進行了製備平面鏡與凸透鏡的嘗試,獲得了成功。
  • 滕州市龍泉小學「生活化課堂五環節」教學模式
    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生需要在生活化的具體情景中體驗積累,在生活化的能力訓練中探索,在生活化應用教學中創新,在生活化的聯繫中拓展。滕州市龍泉小學經過不斷探索,在教育專家的指導和學校教師的不斷實踐中,滕州市龍泉小學形成特色「生活化課堂五環節」教學模式。
  • 【重難點】化學平衡教學研究的中外對比!哪裡不同?
    我國在化學平衡實驗上也有許多創新,實驗所用器材試劑都是學生日常生活可以接觸到的,不僅可以作為課堂演示,還能作為學生實驗。2014年我國學者任紅豔藉助「紙牌活動」開展關於化學平衡教學專題的教學實踐,之後鮮有學者論述如何利用活動來進行化學平衡教學。而國外主要採用撲克牌、積木和硬幣等生活化器材來幫助學生理解平衡的動態性質,在寓教於樂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這一抽象概念。
  • 天津財經大學 | 勇於創新,勇攀高峰——習近平總書記給科技工作者...
    會計學院副院長 博士生導師 孫潔教授習近平總書記給袁隆平、鍾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充分肯定了新時代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矢志報國的情懷,鼓勵全國科技工作者弘揚優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為科技強國做出更大貢獻。
  • 益陽萬源明達學校:市課題組學習課程標準踐行教學生活化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特約記者 曹國軍 通訊員 王娟 劉文斌)&34;9月16日上午,益陽萬源明達學校初中部市級課題組,學習課程標準踐行教學生活化。努力實現教學內容生活化,課堂教學方式的生活化,學習環境生活化,教學評價生活化。地理備課組丁華學習中說,現代社會要求公民能夠科學、充分地認識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等相互協調發展的重要性,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不斷探索和遵循科學、文明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選對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改革提出了新課題。
  • 新技術讓新聞「總有新發現」必勝客記者節致敬新聞工作者
    11月8日是第20個中國記者節,也是南昌必勝客「致敬新聞工作者」主題餐廳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南昌必勝客舉辦「新技術讓新聞更動人」主題沙龍活動,邀請資深媒體人與在校新聞學院大學生分享航拍攝影知識、空中看江西的有趣故事,探索新技術給新聞報導帶來了的全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