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天中的所見、所想、所得記錄下來,形成的文字。日記屬於記敘文的一種。
將「寫日記」作為小學正式作文的第二篇還是有很重要的意義的。
首先,寫作比較容易,日記是記敘文,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太華麗的修辭手法,只要敘述清楚一件事,並表達自己的情感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其次,堅持寫日記,能讓孩子們積累寫作經驗,積累寫作素材,消除對寫作的生疏感和恐懼感,為以後寫作要求更高的作文打下基礎。
寫日記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 注意格式:首行寫好日期、星期、天氣(學名:書端);正文空兩格。這點容易做到。
2 善於觀察:日記就是要從身邊尋找素材,發現值得記錄的內容。很多孩子提起筆就開始苦惱,不知道寫啥,找不到好的題材,一點思路都沒有。其實日記就是對生活的觀察,從小事出發,比如身邊的人,身邊的事,認真的觀察就能從中發現不同點;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回想事情的細節和曲折,哪些可以引發我們思考;還有對某件事情的感受,不光是快樂的,喜怒哀樂都可以記錄;還有在某一瞬間腦中閃過的靈感等等。此時家長可以用開放式問題提問,提示孩子抓住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東西,並加以引導完整日記的大致輪廓。有了內容和大致方向,其他就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完成了;孩子們初次接觸寫日記要注意循序漸進,先易後難。選材也可以比較靈活,選擇內容可以是日常發生的事情,也可以是學校舉行的活動,假期的遊玩,還可以是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等等。
3 切忌「流水帳」:文字要有詳有略,對關鍵的事物描述要詳細,關鍵事件說清的前因後果,無關緊要的點也不過多囉嗦。
4 突出主題:最好能有自己對事件思考;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看法,讓日記更有意義。
作為家長要做的:
1 為孩子準備一個日記本。
2 給孩子講古人、名人或者自己的日記故事,讓孩子對寫日記的目的有了解,並產生興趣。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給以鼓勵。
3 開始的一段時間,幫助孩子找到寫日記的素材;和孩子一起研究可以寫些什麼,一起回憶一天的活動,哪些是特別一些的事情,或者有特別有意義的,可選做日記素材。做孩子的日記「引路人「。
4 準備一本日記入門類輔導書籍,和孩子一起閱讀學習。然後參考範文進行仿寫,參考不是照抄,最終目的是擺脫範文寫出自己的東西。日記長度逐漸增加,先從寫一句話日記開始,逐漸增加到寫一段話,最後完成一篇完整的日記。對孩子的日記進行點評分析,幫助孩子逐步提高。
5 和孩子約定寫日記的頻率,每周或者幾天完成一篇,根據孩子的掌握程度設定長度。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自然就形成了習慣。日記是非常好的載體,日記可以記錄生活的點滴,成為成長記憶的留影。記日記的習慣,對於後的工作生活也會有很大幫助。比如工作日記會讓工作井井有條,研究日記讓科研有跡可循,寶貝成長日記會成為父母最溫馨的回憶……
日記是寫作中比較簡單的,但是要想寫好也並不是特別容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努力,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日記的關鍵在於持之以恆,積少成多,漸入佳境!
題外話:當孩子真正開始記屬於自己日記,而不是為了完成學校的作業時,尤其是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開始有自己小秘密、想記錄心中的隱私並訴諸於日記時,家長如果想看孩子的日記一定要徵得孩子同意才行。不然會讓孩子覺得隱私受到侵犯,情緒牴觸從而造成家庭矛盾。
百家「酷寶春天」原創,轉載請徵得作者同意,並須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