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is it ? 凱爾,美國人,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英語教師。
《中華時報》微信帳號:zhonghuatimes
文|徐鑫 王麗斌 採訪|王麗斌 郭婧璇
李玉姣 編輯|徐晶晶
這是在廈門停留的第八年,凱爾已經漸漸習慣了這裡的一切。
三月的最後一天,北京時間晚上九點半,在簡訊裡說了「coming」之後不到五秒,凱爾便端著他的水杯站在了我們面前。他很帥,屬於那種很有味道的美國帥哥,一個標準的美式微笑告訴我們,今天他的心情不錯。
因為享受和年輕人相處的快樂,八年來凱爾一直在和學生打交道,以老師的名義。
生活不該這麼平淡
出生於休斯敦的凱爾不屈服於當下乏味的生活,他渴望更寬闊的眼界,幾乎在萌生了這個想法的同時,他就為自己做了一個決定——離開美國,探尋整個世界。他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離開故鄉的路。
「第一次離開美國是在十七歲時,我去了德國、波蘭以及英國。那是我第一次體驗外國文化,這讓我感覺很愉快。」早在高中時期,凱爾就曾和他的同學們花了一個月左右的假期來體驗異國風情,而這段難忘的旅行記憶也讓他在心中深深烙下了一個難以割捨的異國夢。
大學畢業後,凱爾毫無意外地找到了一份安穩的工作,然而在這安穩的生活中恰恰缺少了他最渴求的東西——那些新的、不同的、激動人心的東西。於是,凱爾辭掉了工作,搭飛機來到了一個全然陌生的國度——中國。是的,就是那個正在悄然年甦醒的中國。
八年前的凱爾不知道在大洋彼岸等待他的會是什麼,即使他一點兒也不了解中國,甚至他都聽不懂一任何句中文。但是他還是義無返顧的來了,「這個世界這麼大,有那麼多未知的美麗的地方,我必須去看看。」
不停止的小宇宙
一路走過太多城市,看了太多風景,「中國有很多地方都很有趣,比如上海和北京,但是它們都沒有讓我覺得那是我該停留的地方。」和凱爾的故鄉休斯敦一樣,廈門這個同樣美麗的海濱城市,凱爾在這兒感受著一種全新的異國生活。
初到廈門,凱爾就加入了武術班。其實在大學時凱爾便嘗試過武術,並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加入中國武術班只是自己的「習武之路」的延續,自此武術便正式成為了凱爾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你想讓我教你一個人如何打倒五個人,那就請你離開,我不教你,因為你學習的動機是打倒別人,無疑這是錯誤的。」凱爾的中國武術教練一開始就這樣對他說。中國自古便有「以和為貴」的傳統,而這一點在中國武術裡體現的淋漓盡致,武術之道與凱爾學習武術的初衷一致,習武並不是為了與人搏鬥,在他看來只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而在武術學習的同時,凱爾也進一步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除了武術外,凱爾也經常在晚上打太極,「我從太極學到的就是,有時候我們很慢地做一件事時會比很快地做一件事情來的更難。」
在更多空閒的時間裡,凱爾喜歡遠足、冒險、旅行等一切有趣的東西,沒有什麼理由能讓他停止探尋世界的腳步,凱爾認為,體會和了解各種不一樣的東西是一件非常酷的事。
一個人的萬花筒
一個人在這個陌生的國度生活,這其中的酸甜苦辣或許只有凱爾自己才能體會,在這裡他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依靠,什麼都得靠自己。不過凱爾說「事實上,在中國我都沒有機會感到孤單,即使是我自己一個人住。」和待在美國不一樣,在中國生活人們會有很多交際,樓上樓下都是鄰居,周圍全是熟人朋友,在這兒很難體會到真正的孤獨。不同於美國的獨棟房子,沒有人合住,鄰居也不多,一切都是安靜的,而在這裡,熱熱鬧鬧的中國式生活幾乎填滿了凱爾生活的全部。
至今單身的凱爾對於情感問題似乎就顯得不那麼精明了。他的同學朋友們相繼結婚生子,和全世界的人們一樣,他們在臉書上曬孩子秀婚姻生活,而凱爾仍固執地單身著,在臉書上曬著各地的美景美食。「但是,我以前的同學就曾告訴我說,我臉書上分享的內容是他最喜歡的之一。可能是因為他的身邊幾乎所有的朋友都結婚有孩子了,他們分享的生活都是和美國有關的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我的不是。」凱爾頗為得意地說道。
儘管沒有妻子和孩子,但凱爾從不為此感到遺憾,他認為自己因此可以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在自己人生的畫板上盡情塗抹,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心境淡然如水而不隨大流,或許凱爾從容生活的態度倚靠的便是他那一顆單純而強悍的心臟。
凱爾的中國夢已經做了八年,他從他的一批批學生中感受著現代中國人的觀念轉變,從一個,踏足的城市高處俯瞰著這個世界的別致。世界何其大,但凱爾也從未停止過腳步。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三人行新聞工作室
徐鑫 王麗斌 郭婧璇 李玉姣 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