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言俗語】平江方言中的非成語四字格式

2021-02-09 平江鄉友網

點擊題目下方平江鄉友網,為您推送平江各類歷史文化資訊

作者: 蘇  關

平江人在口語交談時,都愛用四字格形式,覺得這樣能快捷而深刻地表達本意,同時也可以加重語氣和說明事物程度,使人聽起來感到新穎和引起警覺,從而加深理解。這類四字格有一個小部分是《成語詞典》所不收或未收的成語式詞組,因為都是約定俗成的。如:無化非天,結屎拌筋,武風暴烈,拿把作勢,大皮枋腦,屁掛流星,屎馬臭場,簇細溜白,車鼓儡圓,紅面臊嘴。

還有很多是將其他詞組加上表音詞綴組成四字格,進而改變或加重原來詞義的程度。所謂表音詞綴就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另加語氣助詞,這類詞是在說話時見機而行,隨意組合的。綜合攏來大致有下面多種形式。

 一、A阿格A式,其中A是動詞,「阿格」是詞綴,表示一種頻繁而又漫不經心,甚至是不太合理的動作行為。

如:搖阿格搖,踢阿格踢,扯阿格扯,碰阿格碰,撻阿格撻,撞阿格撞,閃阿格閃,尥阿格尥,擦阿格擦,猶阿格猶。

二、A哩AB式,AB多為描繪人物品性的形容詞,前A是又疊成詞,「哩」是表音詞綴。此式多為表示過分或不合理之義的貶義。

如:神哩神氣  、羅哩羅嗦  、古哩古怪  、慌哩慌張  、懵哩懵懂  、邋哩邋遢  等。

三、A起BC式,AC為動賓結構詞,B是量詞,「起」是表音詞綴。此式用於舒緩語氣或表示不合理的動作。

如:提起只桶   、叭起根煙  、 擎起根棍  、 趕起條牛  、打起個聲  、縮起個腦 、 大起個膽  、臭起張面等。

四、AB嘖C式  ,同樣是上類形式的另一種組合,表示減輕程度,有勉強的意思。

如:潷盅嘖酒  、呷口嘖飯  、拿把嘖傘  、打斤嘖酒  、栽根嘖樹  、量個嘖樣   。

五、A斯巴人式,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但又是平江人的習慣用語,可組合的詞類也比較少,A是動賓結構。「斯巴」是表音詞綴。

如:厭斯巴人,嚇斯巴人  、容斯巴人。

六、ABAB式,以形容或偏正詞組重疊,表示程度之深。

如:刮結刮結  、稀爛稀爛  、緋紅緋紅 、 慄苦慄苦、 枯黃枯黃 、 亂話亂話  、 盡擠盡擠  。

 

七、AB八B式,B是形容詞,但很少用於「細 短」之類詞,A是B的修飾詞,「八」是詞綴式的程度副詞。表示程度之深。

如:老遠八遠  、董長八長  、 好久八久  、無晏八晏  、好多八多   、董高八高  。

八、AABB式,由形容詞組成,表示程度之深。

如:白白淨淨、長長情情、規規矩矩、漂漂亮亮、清清堂堂、結結哽哽、懵懵懂懂、明明白白  。

九、好A不A式,A多為動詞,表示責備口氣。

如:好走不走,好哇不哇、好呷不呷、好耍不耍、好來不來、好去不去  。

十、A噠格B式,A多為形容詞或動詞,B為名詞,用以加重語氣,

如:嚇噠格人 、 背噠格時 、碰噠格鬼、惱噠格火  、懵噠格懂。

十一、A哢A哢式,A多為形容詞,「哢」是表音詞綴,重複後表示程度較輕而連續。

如:溜哢溜哢  、池哢池哢  、吊哢吊哢、撂哢撂哢  、偏哢偏哢 、 黏哢黏哢、 倒哢倒哢  、歪哢歪哢 、 拜哢拜哢  、水哢水哢。

此外,平江方言中還有不少難於尋到規律的四字格詞彙。如:氥啦諷哢,軟皮嗒哢,乒啦乓嚨,吃聾呱聾,罄聾吭哢,其中蚤也有明顯的表音詞綴,但不成系統,則難於盡述。         

(作者系三墩鄉人,縣發電公司退休職工)

【往 期 導 讀】

美女峰

蘊含哲理的鄉村俚語

每日為您推送最有趣、最讓你耳目一新的內容。

長按二維碼關注 平江鄉友網

相關焦點

  • 平江方言,融入我生命的鄉音
    儘管我的祖籍是江西省高安市,但我去卻生在平江,長在平江,私下思忖自己的鄉音是什麼時,我會毫不遲疑地哇(說)那是我們的平江方言。我喝的是平江的水,吃的是平江的糧,我對平江自有一種特殊的深情。一名網名小河的杭州網友,跟我聊天時, 聊到平江方言的話題,他問我「平江話中,有不少和江浙一帶吳語發音一樣,『人』發音為『銀』,『睡覺』說『困告』。為什麼?」
  • 湯溪方言中的「四字成語」
    幾千年來,姑蔑方言形成的湯溪土話一直在延續。 2008年8月,香港陽光衛視為了拍攝大型紀錄片《江南煙雨》,攝製組深入古村民間,在姑蔑後裔中尋訪用「湯溪話」吟唱的民歌,如訴如泣的悲情民歌,讓記者們猶如墜回到遠古的年代; 聲調渾重、字字激揚的姑蔑方言,在香港記者眼裡如同走進了非洲部落,無不為姑蔑方言形成的古老語系傳承如此完美而感動。姑蔑古國後裔的語言自成一派,也引得學者的關注。
  • 如果四字方言算作成語,四川人各個都是成語接龍高手
    這句話裡每個字都認識,但是裡面包含的四字短語卻一個都沒聽過。如果你有閒去翻看四川方言詞典,去細究這裡四字詞的出處,你會驚訝地發現。其實四川很多四字方言詞都夠資格算作成語。方言文化是一門頗有趣味的文化,四川話無疑是其中翹楚。曾經有朋友戲言,如果四字方言能算作成語,那麼四川人各個都是成語接龍高手,畢竟四川話一是語言豐富,二是不分平翹舌音。不信?
  • 「留住」與傾聽 我看《留住祖先的聲音——陝北方言成語3000條》
    再版時把書名也改了,改成《留住祖先的聲音——陝北方言成語3000條》,由故宮出版社出版。   其實何止3000條?方言成語是3000條,但每條成語的使用舉例更是地道的陝北方言,再加上注釋,又引出一連串的方言詞語來,按目錄索引,竟有方言詞彙10000多條!
  • 在詩律中,哪種格式中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是可平可仄的?
    有朋友問:在詩律中,有沒有哪句格式中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是可平可仄的?這個問題有意思。我們知道分辨格律詩平仄有一句俗語「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說格律詩的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是固定的,分明的,用錯了的話就是出律的。二四六位置的平仄也是兩兩音節平仄切換的關鍵位置。所以任意一個七言律句在二四六的位置都是「平、仄、平」或者「仄、平、仄」,如果在四、六位置可平可仄,就會出現「平、平、仄」或者「平、仄、仄」,這就是失替,是格律詩的大毛病。這首詩就只能劃入古風了。
  • 《金瓶梅》作者可能是平江人
    凡此縣出外謀生者(哪怕走出縣境50裡),若不改變口音,便無法與外人交流,很多口語和方言,無典可查,要解釋它們,除非是土生土長的學子莫屬。有許多學者對平江獨特的語言現象試圖做些研究,終因深入不進去而無所建樹。平江縣舊制中分作東、南、西、北四鄉。東鄉包括了縣城,是全縣的中心區域。四鄉語言各有差異,南鄉、西鄉、北鄉由於毗鄰周圍各縣,發音多少要受到些外部影響。唯東鄉語言算是「縣語」之正宗了。
  • 說說青海方言中的成語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刊平臺
    最近,某衛視的一檔節目很受歡迎,名叫《成語英雄》。說起成語,讓我不禁想起了網上的一則帖子:青海方言版成語大全。翻看這個帖子,說是大全,其實有點言過其實,不過裡面確實都是青海方言中的四字詞語,只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詞都不經常用了,甚至有的網友跟帖說:「這些大部分只有父母才知道了吧?」
  • 四字成語的來源及分類介紹
    :   夸父追日  女媧補天  精衛填海  海市蜃樓  天衣無縫  牛郎織女   3、歷史故事成語,漢語成語中,來源於歷史事件,名人傳聞佚事,著名戰爭概括而來的成語的。借花獻佛  降龍伏虎  當頭棒喝  雞犬升天 點石成金  靈丹妙藥  脫胎換骨  長生不老;   6、來源於民諺俗語的: 投鼠忌器  唇亡齒寒   城門失火,秧及魚池   二、從構詞形式分析及內容特點分   1、 最普通的格式是上下兩截用對對子的辦法,聯在一起。
  • 《烏盟方言成語詞典》開篇語
    推廣普通話是否意味著「晉方言」在不久的將來就要退出歷史舞臺呢?有半億人說著的話豈能一時半會兒消失?即使總有一天消失,但它作為漢語的一個分支,對漢語的構成、豐富、完善曾經起過相當巨大的作用,普通話中流淌著極多的「晉方言」血液,真正掌握「晉方言」的人,對漢語的理解運用便能駕輕就熟。「晉方言」中的成語尤其精彩,相當寶貴,作用巨大,文化含量極高。
  • 有趣的非四字成語
    如果要求你說幾個學過的成語,你一定能說出一大堆來,如千山萬水、三五成群、南轅北轍、刻舟求劍……這些成語大多是四個字的。
  • 【原創】陝北米脂四字方言 (1)
    成語,是我們說話、寫文章喜歡用的語言材料,成語以四字成語最為豐富而普遍。無獨有偶,我們陝北或者說是我們米脂的群眾語言中,就有一種類似成語的本地的方言土語,經常在勞動、生活中使用,並且也是以四字為主的。
  • 中考四字詞語及俗語的解釋
    2011年 四字詞語及俗語的解釋 備註:加重的雙音詞、成語為2009年新加的;加線的成語、俗語是2010年新加的;加方括號的(即:【】)雙音詞、成語、俗語為2011年新加的;加重的劃線注音為生活中容易讀錯考試時容易考的。 801.安然無恙(a?
  • 《邇言等五種》:俗諺方言流行語來歷大揭秘
    《邇言》等五種包括《邇言》《釋諺》《語竇》《常語尋源》《俗說》五部書,主要採集漢語中的各種俗語、諺語、方言詞語等,通過援引書證,指明其出處
  • 非四字成語~來,檢驗下你的文字水平!
    精彩內容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成語一般用四個字,這大概是因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國古代的詩歌總集《詩經》,就以四字句為多,古代歷史《尚書》,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後來初學讀的三、百、千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後兩種即全為四字句。
  • 晉祠方言――四字俗語
    防疫抗疫,在家無聊,反正沒事,今天給大家叨歇叨歇我們晉祠方言,俗話說十裡不同音。晉語很廣泛,都是地方傳承,具有本土風格,發音特色,原駐民根據歷史原因,在生活,生產中,自己創造日常用語!晉祠話複雜,外人感覺聽不懂,有的寫不出相應字,為了讓大家看明白,儘量加拼音註解,方言有局限性,但我想讓更多人了解晉祠,了解晉祠方言!
  • 「白話文運動」中的異體成語
    比如,「童叟無欺」在當時的白話報刊中被廣泛變異為「老少無欺」,「見風使舵」被變異為「見風使船」「看風使船」「見風使帆」等。異體成語的大量湧現,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報人從語言運用方面衝破舊有文言格局、建立新文法的決心和嘗試。正如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所倡導的,文學可以「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當時白話報刊的成語運用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 讓方言在行進中消逝得慢些
    桐鄉新聞網網聞新桐鄉  行走在消逝中的桐鄉方言  探尋一地的文化,有一個有趣的視角,就是傾聽和品味當地的鄉言土語。因為,地方傳統文化在人們身上的印記之鮮活、之異色,莫過於那些鄉音未改的方言俗語。然而,這一至今依然存在的「活文化」,在未知的將來或將消失。
  • 【平江鄉言俗語】耀麻子超天
    印象平江縣平江新媒體第一品牌平江最有趣、有用、接地氣的草根平臺資訊—美食—交友—策劃—推廣—活動QQ/微信號:66963352   超天,在平江方言中是說將實有其事的情形誇大其詞進行述說   舊時文化生活貧乏,平江人往往用超天來消遣無聊的時光。清末民初時期,在平江北鄉瑚珮地方就有一個最會超天的人,其真名實姓已無可考,只知道人們都叫他——耀麻子。其人自然早已作古,但其口實卻流傳至今不衰。現述數事,以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同時也可以從側面了解平江古舊的民情風氣。
  • 《烏盟方言成語詞典》N04
    粘頭汗津雖然滿頭大汗,但非大汗淋漓,因汗已十分粘稠,是累?是熱?是窘?是難受?均有可能。攆肚凹腰以人喻物,十分形象,切中要害。應直的不直,該平的不平;應收者放,該挺者彎。不中看也不合格。說明:1、本詞典共收集整理了八百三十一條成語,其中有九十九條內容、形式與他條關聯密切,因而予以集中合併注釋,故單列為七百三十二條目。2、所錄皆為四字成語,儘管有三字如「沒方向、下三濫」,五字如「前後晌看人、三腰兩圪節」,六字如「吃糧不管閒事、誰家鍋底沒黑」,七字如「鹹吃蘿蔔淡操心」等成語,但畢竟為數不多,且四字為主體,故而沒有將其列入。
  • 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快來看看!|這麼多年你用對了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語言文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語和俗語更是這燦爛文明中先祖們智慧的結晶。但有些成語俗語在先祖們創造之初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意思,被我們後人誤傳或是錯用了。今天大貓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被我們在生活中誤傳誤用的成語和俗語,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