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車展不適合放PPT!造車新勢力8成缺席,是沒作品還是涼了?

2020-12-17 百家號

有人曾在2017年底統計過,那時中國的新造車企業差不多接近60家。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中國目前註冊的新造車公司數量,已然翻了好幾倍。

隨著2018的尾聲悄然而至,我們即將迎來今年車市的最後一次盛典——廣州車展。

在稍顯冷意的市場現狀下,這次車展也將是各大傳統車企年末衝量的集中發力點。

然而,在這麼一個關鍵時間點,這些造車新勢力卻大部分消聲覓跡,僅僅只有幾家車企到場,且幾乎不再安排大型的發布會,選擇「低調」入場。

那麼,曾經聲勢浩大的造車新勢力在年初北京車展「風光」之後,卻半數消失於廣州車展究竟為哪般?是廣州車展太小沒地兒放「PPT」呢?還是造車新勢力已經徹底「涼了」?

1.廣州「陽光猛烈,萬物顯形」造車新勢力無車可交

回望今年北京車展,造車新勢力共有十家參展,再到年中的成都車展,便直接縮減為4家。

而即將到來的廣州車展,也僅有6家造車新勢力參加展會,其中只有兩家造車新勢力有新車上市。

客觀來說,造車新勢力不來廣州車展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相性不符」。

例如北京、上海車展作為國內一流的國際車展,除去產品的亮相也會涵蓋概念車、戰略發布會等內容,往往是各大車企向全球展示一年動向的最佳舞臺,造車新勢力即使沒有產品也可以參展,為品牌做背書。

而成都、廣州等車展主要功能,大家也都清楚,少了一些科技感爆棚的概念車露出,主要亮相一些即將量產的車型,都是以賣車為主。

某造車新勢力高層也曾直言「我們的車還賣不到全國範圍,參加此類車展意義不大。」

換句話來說,「有沒有量產車」甚至「有沒有車可賣」成為了造車新勢力能否參加此次廣州車展的最核心標籤。

縱觀此次廣州車展,來到現場的威馬、小鵬、蔚來等幾個品牌,都已經成功擺脫「PPT造車」的帽子,實現了產品落地,在造車新勢力的生存戰中,他們無疑走在了第一梯隊。

而其他「未到場」的造車新勢力也可以一言蔽之,就是無車可交。它們仍然處於「PPT造車」階段,只有所謂的概念車,連基本的量產實車都沒有。

綜合來說,在此次的廣州車展上,造車新勢力經過「2018年交付元年」一年多的時間錘鍊後,呈現出它們是龍還是蛇的本質。

2.車展是個關口誰將在浪潮之下退場?

2018年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是重要的分水嶺,而廣州車展更是關鍵的「年終考核」。

這意味著再華麗的PPT、再厲害的黑科技、再炫酷的車身造型,最終都需要面對生產資質、實車交付、資金困境等問題。

在這場廣州車展之下,更凸顯出造車新勢力背後的問題。

首先,產品單一是造車新勢力先天缺陷,它們只能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甚至目前只有一個車型。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靠單一產品品類顯然很難立於不敗之地。

此次參加廣州車展的造車新勢力,大多數還僅能拿出一個量產車型,這也就算頂天了,更遑論連一臺量產車都沒有的車企。

相較行業領先者特斯拉,都已經出產了包含Tesla Roadster、Tesla Model S、Tesla Model X在內的幾大高端車型。

由於研發能力薄弱,資金不足,後續產品接不上力,將讓大部分造車新勢力無車可推,隨後市場競爭力急劇下滑。

其次,國家汽車產業政策的調整,包括補貼退坡,資質收緊等,都意味著市場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不多了,加之融資環境變化的因素,更沒什麼「閒錢」來參加車展。

除此之外,相較特斯拉年產量接近50萬輛,國內北汽新能源的新能源汽車年產也已經接近20萬輛,和傳統車企寶馬、豐田、比亞迪等在新能源領域的相繼發力。

說不自量力未免有些誇張,但造車新秀們在這些傳統強將的夾縫中謀求生存發展,成果雖有,但差距仍然頗大。

接下來,造車新勢力再不跑得快一點,或將成為浪潮下的殘骸。

功夫拍案

張雨生的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曾唱響大江南北,歌詞裡面說到,夢想離不開腳踏實地。

畢竟光靠講故事,夢想最終很難實現。

作為造車新勢力「2018交付元年」的最後一道關口廣州車展,我們可以看出,目前造車新勢力之間的差距也在日漸拉大,生存環境也愈發嚴峻。

隨著「2019交付生死年」的到來,這場新勢力造車圈江湖的明爭暗鬥,必將分出勝負。

相關焦點

  • 我在已閉幕的廣州車展中發現了什麼? | 車創觀察
    在車展中還為新能源汽車準備了專門的展區,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專場」展出。其中有廣汽新能源、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自主車企,以本田、豐田、大眾等為代表的合資車企,當然不能缺席車展的威馬、天際、前途等造車新勢力。
  • 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頭部「四小龍」逆勢翻盤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2020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本報記者 趙語涵2020年關將近,在這極特別的一年裡,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小鵬緊跟理想腳步赴美上市,在最近一波新能源股價上漲大潮中也有不小的收穫,銷量方面也持續飄紅。其中,理想ONE在11月交付4646輛,環比10月增長25.8%,再創單月交付量紀錄,1月至11月,理想ONE已累計交付26498輛;小鵬11月總交付量達到4224臺,同比增長342%,創2020年新高,1至11月累計交付21341臺,同比增長87%。
  • 造車新勢力數據翻紅 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
    一直存在眾多爭議的造車新勢力在2019年經歷了寒冬,眾多企業出現經營困難、拖欠工資,甚至破產、跑路等情況。如今造車新勢力的數據翻紅,究竟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在這個大背景下,不僅是造車新勢力,眾多傳統汽車企業也開始進一步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入力度。在不久前的廣州車展上,聚焦於打造高端智能電動車產品的「廣汽埃安」品牌正式獨立;東風汽車旗下的高端品牌嵐圖將於12月推出首款智能純電動SUV;長安、華為、寧德時代聯合創立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蓄勢待發;上汽集團、阿里巴巴等合資的高端純電汽車品牌「智己汽車」也已正式發布。
  • 誰制定了「國家隊」的造車新勢力標準?
    作為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大汽車集團,上汽無論在消費規模還是零部件份額上都佔據著第一,在用戶基礎與投入抗風險能力上可以說沒人能和上汽比擬。改變與否的前提,一個是新品牌能不能促進銷售,另外一個前提是企業管理層願不願意改變。回應為什麼創造一個新品牌時,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俞經民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做出另外一種回應:「上汽想做國家隊的造車新勢力。」
  • 造車新勢力面臨交付大考 量產依然是致命難題
    2018北京車展,儼然成了新造車企業的「主戰場」,多個造車新勢力在北京車展集體交上「答卷」。據新京報記者統計,僅蔚來、威馬、奇點、雲度、新特、拜騰、前途、愛馳、正道9家新造車企業,北京車展上就帶來超過20款新車。值得注意的是,威馬、新特、拜騰等還宣布開啟新車預訂。
  • 造車新勢力從PPT造車,到實現量產,愛馳為何岌岌可危?_易車網
    在目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歷經這次凜冽的寒冬,逐漸萎靡不振;許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已經倒下的拜騰、博郡、賽麟,但客觀來說,愛馳汽車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繼拜騰、博郡、賽麟等相繼倒下之後,昭示著曾經轟轟烈烈的新勢力造車運動進入了洗牌階段,現存的企業是被淘汰,還是逆流而上,新勢力造車失敗或者成功命門在哪裡?
  • 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 6+1格局正式形成
    [愛卡汽車 新能源頻道 原創]曾幾何時,在國內推廣新能源的大潮下,造車新勢力們風光無限,數百家企業蜂擁而至,似乎汽車工業真的要改頭換面。如今,造車新勢力也已經完成大洗牌,渾水摸魚的企業被大量淘汰,去年像賽麟、拜騰、奇點等品牌從大家的視野裡消失,曾經火熱的造車新勢力死得死跑得跑,如今還有活力的企業屈指可數。
  • 21款重磅科技新車,廣州車展完全前瞻
    造車新勢力 1、小鵬P7 小鵬P7是小鵬汽車旗下首款智能純電轎跑,也是一款旗艦車型。相比造車新勢力車型,天際ME7的屏幕儘管不是最大的,但一定是最多的。更為重要的是,天際ME7的互聯功能並不像其他車型那樣,把HUD抬頭顯示和車內後視鏡也算上了,其真正實現了五屏互聯功能。
  • 還放啥PPT,成立只有幾年的新造車企業,上海車展帶來了5款車型
    造車新勢力特別多,是今年上海車展給大家的一個印象。據小鹿粗略統計,今年上海車展參展的造車新勢力品牌不下20個,幾乎每個整車展館都有。在一眾參展的造車新勢力當中,今年媒體關注度最高的,既不是風頭正盛的蔚來,也不是話題不斷的理想智造,而是一個連小鹿都沒怎麼聽說過的品牌,叫艾康尼克。
  • 面對更加嚴峻的挑戰,造車新勢力能撐到幾時?
    1/ 8面對更加嚴峻的挑戰,造車新勢力能撐到幾時?猜你喜歡面對更加嚴峻的挑戰,造車新勢力能撐到幾時? 隨著新能源汽車利好的大環境下,在去年,各大造車新勢力如雨後春筍一般,一夜之間好像全都冒了出來,尤其是去年的北京車展上,一大波造車新勢力的亮相讓人記憶猶新。
  • 這五款新能源車都出自造車新勢力,四季度上市,有你期待的車嗎?
    說到造車新勢力,很多人覺得不靠譜,即使造出了車,相比傳統車企的車問題也更多一些,這一點,我也不否認,不過,所謂「存在即合理」,總需要給這些造車新勢力一些成長的時間和空間。目前,造車新勢力無一例外都一頭扎進新能源的懷抱,畢竟是「大趨勢」,不過,經過幾輪的大浪淘沙,很多造車新勢力折戟沉沙,但也有一些脫穎而出,順利將PPT上的車實現了量產和交付,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新車,或同時實現交付。
  • 「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 造車新勢力天際汽車失速「墜落」
    來源:中國經營報「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 造車新勢力天際汽車失速「墜落」本報記者/方超/劉媛媛/上海報導此前因前首席營銷官向東平離職被推向輿論旋渦的天際汽車,眼下又陷入裁員降薪、欠款風波。《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除了浙江紹興工廠之外,天際汽車還在湖南長沙、廣西南寧等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僅乘用車產能就已達數十萬輛,此外,其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不同,還涉及新能源商用車業務,並在多地建立基地。針對上述問題,記者此前多次致電並致函天際汽車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回復。
  • 拜騰M-Byte:我們真是「PPT」造車
    以廣州作為開始,拜騰汽車正按照自身節奏,走在既定路線之上。一年前的我們更願意將拜騰汽車視為一家理念大於實際的「PPT」造車企業,質疑與偏見不可避免。一年後的今天,以「2019廣州國際車展」作為契機,拜騰逐一回應了曾經的種種誤解,同時,帶領旗下量產版拜騰M-Byte正式亮相亞洲。至於拜騰是否為「PPT」造車企業,它沒有否認,反而為它賦予一層新的定義,即「Product、Production、Technology」,產品實力、製造實力、科技實力,三者成為拜騰對於自身的最新評價。
  • 車展洞察 | 廣州車展:狙擊自主車企的高端化
    11月21日,北京迎來了第一場初雪,28℃的廣州依舊熱浪不減。 在不景氣的2020年,車企們都在用儘自己的看家本領,以期換取來年的「暖陽」。     廣州車展首日,廣汽集團正式宣布廣汽埃安獨立運營,承擔品牌向上的使命,與廣汽傳祺共同組成廣汽自主品牌的「雙子星」;而此之前,東風已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
  • 造車新勢力出海,有這個必要嗎?
    來源:新財富雜誌有分析師認為,造車新勢力出海這件事,宣傳的意味,可能大於實際的效果。緊接著9月小鵬的 G3i 也出口挪威,蔚來也傳出明年去歐洲銷售 ES8 和 ES6 的計劃。更有消息稱,威馬也將攜手 Uber 進軍歐洲。2020年,成了造車新勢力們湧入歐洲的元年,在國內市場還未飽和的情況下,各家車企打的是什麼算盤呢?
  • 造車新勢力遇上汽車老行家 先越詳解新特汽車的「創新融合之道」
    在分論壇「當汽車老行家遇上造車新勢力」關於新造車勢力的討論上,與會嘉賓分別分享了自己的意見,其中,新特汽車聯合創始人兼CEO先越先生在峰會上對於智能車聯網時代下新造車勢力與傳統汽車業的碰撞與發展表達了自己獨到的看法,並以新特汽車為例道出了新特的
  • 造車行業的十個新詞彙|告別2020
    2020年,是原本只想活下去的造車新勢力,收到回報扶搖直上,甚至與特斯拉和傳統車企等開啟正面對決的一年,是決定未來市場格局走向的一年。 2020年以前,造車新勢力都小心翼翼地將自己形容為「老汽車人造新品牌」;2020年開始,自主品牌紛紛吆喝著,自己創建了一個「造車新勢力」品牌。
  • 2020年,造車新勢力冰火兩重天
    作者:龔進輝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今年造車新勢力的集體境遇再適合不過。而接下來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最大看點,當屬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與特斯拉、傳統車企上演強強對決,這是決定未來市場格局走向的關鍵一役,誰都沒有輸的本錢。造車新勢力分野萬萬沒想到,被調侃為「2019年最慘的人」的蔚來掌門人李斌,今年會如此春風得意,原因在於其治下的蔚來好事連連。
  • 廣州車展不容錯過的純電新車:寶馬iX3領銜,紅旗大型SUV壓軸
    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年內最後一場大型車展即將拉開帷幕,各大車企早已準備好大招,將在廣州車展釋放,僅僅在純電動汽車方面,就有三款車型首發公開亮相,另外三款車型準備在車展上正式上市,其中既有來自豪門的車型,也有造車新勢力力作,值得期待。
  • 造車新勢力保衛戰即將開啟
    自主造車新勢力競爭愈發激烈,特斯拉來勢洶洶,蘋果汽車、富士康跨界造車,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展開新一輪的廝殺。2020年頭部造車新勢力欣欣向榮從2020年的銷售情況來看,造車新勢力三強格局已然成型。在現有的汽車品牌中,蔚來銷售43728輛,排在第一位,同比2019年增長112.6%;理想2020全年銷售32624輛、小鵬銷售27041輛,小鵬同比增長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