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交往中,人們往往很反感那種自以為得志而得意忘形的人。
得意忘形,成語出自《晉書·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謂因高興而物我兩忘。後以「得意忘形」形容高興得失去常態,忘乎所以。和得意洋洋、趾高氣揚等詞語的意思相近。
很顯然,得意忘行者都是那些自認為擁有了一定的權力、一定的勢力、有些錢財、有獨特的能力,這些生活中的得志者,最容易得意忘形,他們的行為:或口出狂言、或行為倨傲、或目中無人、或自以為是。人在得意之時,也正是人們目光聚集之日,當然,因為人性的原因,這聚集的多是挑剔的目光。
單位裡的某人因自身工作能力強,為人處事得當,於是被提拔了。但是,想被提拔重用的人,單位裡比比皆是,很多人心理不平衡,而他卻沉浸在喜悅之中,不能自拔,言談舉止中又有幾分輕狂。本來在單位人緣不錯的他,但由於他得意忘形,失去了自控,自提拔後在單位裡反倒成了孤家寡人。
這時要想改善人際關係,便應當多些自控,少些得意。得意忘形,也許自我感覺良好。但你的自我陶醉會使眾人心裡不平衡,多些自控,多認同大家的挑剔,用以平衡人們的心理,如果沒有這種自我醒悟和自覺,得意忘形之日,便是失去同事、親友之時。
在得意之時要通過自我反省來平衡人際關係,否則,好事反而成了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