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三翻六坐八爬」,但很多寶寶甚至到了6個月還不會翻身,嬰兒3個月會翻身的說法真的靠譜嗎?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寶媽自從生了寶寶後,就盼望著寶寶能快點長大,其中寶寶的第一個「大動作」,一定就是翻身了。
對於那些沒有學會翻身的寶寶的家長們來說,無疑是非常著急了,甚至有的寶寶到了「6月」該坐的月齡,卻依舊不會翻身。
默默家的寶寶,馬上要6個月大了,但是寶寶卻還沒有學會翻身,這可讓默默愁壞了。
學了翻身才能學走路,翻身這麼晚會不會是身體有什麼「毛病」?著急的寶媽帶著孩子去了婦幼保健院檢查了一遍,但檢查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
看著默默如此著急,醫生勸說道:「每個孩子的發育速度都不一樣了,寶寶翻身有早有晚,不必太過糾結,可以做一做嬰兒被動體操,鍛鍊寶寶的肌肉力量。」
其實寶寶翻身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月齡,對於絕大多數的寶寶來說,都是3-7個月時才學會的翻身。
翻身的早晚和寶寶的肌肉力量,尤其是頸背的肌肉力量有很大關係。翻身需要運用到頭肩、骨盆、體軸迴旋等一起發力。
如果寶寶本身體質較差,那麼學會翻身的月齡確實也會晚一些。
另外現在是夏天還好,如果是冬天嬰兒翻身也會較晚,因為穿的比較多,加上力量不足,所以不容易翻身。
一、太早
有的寶寶2個多月就學會翻身了,父母在驚喜的同時,也不由的擔心,翻身過早會不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什麼負擔。
其實翻身的早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們發育的情況,如果孩子真的擔心可以定期給寶寶檢查一下微量元素,平時也要多補充鈣、鐵等。
至於網上說的翻身過早是腦癱,其實大多也是危言聳聽,較早學會翻身是運動發育較好的表現,而腦癱的重要表現就是運動發育遲緩。
但如果寶寶是「棒狀翻身」,也就是身體沒有迴旋,全身挺直,頭後仰那就要及時就醫了,但這也不能說明孩子一定就是腦癱,還要經過具體的檢查。
二、太晚
翻身比較晚原因其實也有很多,有可能是寶寶太胖,無法支撐正常的重量;也有可能是缺鈣,或體質太弱,還有可能是平時穿的太多,被厚重的衣服束縛住了。
如果真的非常擔心,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婦幼保健院有專門的嬰兒被動操,能幫助寶寶鍛鍊肌肉力量。
1)抬頭
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的頸部是沒有力量的,所以抱新生兒的時候,都要用手託住寶寶的頭頸。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他們的頸部逐漸有了力量。
當他們能仰起頭時,就證明他們的頸部肌肉已經發育成熟,能夠正常他們翻身時頭部的轉動。
2)抬腿
如果你發現寶寶已經會抬腿了,其實也是寶寶要翻身的一個重要的信號。對於翻身來說下肢力量很重要,當他們的腿部抬起時,他們下肢的力量其實就已經達到了翻身的要求。
3)側躺
除了頸部和下肢的力力量外,軀幹的支撐力也很重要,很多月齡較小的寶寶,只能靠大人的輔助來實現側躺。如果寶寶哪天自己就側躺了,那麼證明他馬上就要翻身了。
翻身小貼士:
1)可以適當的幫助寶寶學習翻身。比如是幫他們側躺,這樣他們可能一用力就能翻身了,在寶寶翻不過去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幫寶寶一把。
2)對於剛剛學會翻身的寶寶們來說,他們肯定是特別興奮的,但這時還是要注意休息和安全。特別是在餵奶後不要讓寶寶練習翻身。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