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胸不練背,遲早要「殘廢」?顧全大局,6個動作讓你學會練背!

2020-12-20 波普董

初學者剛進健身房時,都容易犯一個錯誤:只練自己喜歡的部位。

而當這個時候「新手練胸」這句話的分量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他們巴不得天天練胸。

因為這時候健身的整體性還沒有烙進腦袋裡,而背部自己平時又很難看到,自然想不起來練。好不容易想起來後,一句「高手練背」就把自己勸退了:我是新手,老老實實練胸就好。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這些本該是激勵人心的話給想偏了,新手也要顧全整體,沒有什麼是你不能練的。

無論是正面還是背面,我們都要以系統的方式去訓練,這樣不僅會進步更快,也能讓自己的身材更加協調。

肌肉有互相牽制的作用,強的那一方就會讓身體往它的那一面靠攏,較弱的部位也就更容易受傷。這種情況不只出現在胸肌和背部,股四頭肌和膕繩肌也是這樣對立的存在,如果你的股四頭肌過於發達,而膕繩肌太弱,那麼膕繩肌就會很容易受傷,而如果你把膕繩肌強化起來,這一情況就會得到好轉。

所以,在健身這條路上,前後兼顧,左右兼顧是每個人都要做好的事情之一。

從身材的美觀程度來考慮,想要實現倒三角的身材,你就需要更寬的背部來襯託,而想把背部肌肉發展的更好,我們就要先了解下背部的肌肉結構。

從圖上我們大致可以將背部分為:背闊肌,斜方肌,大小圓肌,菱形肌,岡上肌,岡下肌,豎脊肌等。

在接下來的背部訓練動作之中,我們最先要學會的便是:

1.沉肩,學會讓肩膀下沉。

2.擠壓肩胛骨,讓肩膀後縮,肩胛骨儘量靠近。

這兩點非常關鍵,如果做不到這些,你的手臂和斜方肌則會受益更多,而背部發展就會很遲緩。

要通過不斷訓練,感受和理解動作,把每個動作做標準,才能更精準地刺激目標肌群。

閒話不再多說,接下來我們來分享6個練背日的動作,助你早日練就寬闊厚實的背部肌肉。

動作1:直臂下拉

直臂下拉是一個很好的激活背闊肌的動作,放在第一個動作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背部發力感。

直臂下拉比較孤立,能夠充分地激活背闊肌,讓背闊肌在下拉過程中感受那種張力和收縮,幫助我們募集目標肌群的力量。

首先調整好合適的配重(中小重量),面向繩索,保持雙腳窄距站立,然後雙手對握繩索把手,保持手臂伸直肘關節微屈(過程中肘關節角度不變,否則三頭肌參與力度會加大)。

保持背部挺直,核心收緊,使上半身微微前傾,然後背部肌群發力帶動肩關節下拉繩索至大腿前部,

在頂點稍停後控制速度慢慢還原至初始位置。

每組12-15次,做3-5組。

動作2:引體向上

這個動作能夠調動很多身體的其他肌肉,其中手臂,背闊肌,肩部都會參與發力。

首先讓雙手保持比肩略寬的距離,保持手臂伸直,同時要收緊臀部, 背部保持平直,挺胸繃緊腹部,然後將身體向上拉,上拉到鎖骨到單槓的位置保持0.5至1秒,然後緩緩下放。

每組8-10次,做4-6組。

如果無法完整做下來,可以做遞減。(初學者做不全動作,可以利用健身房的輔助引體向上器械進行)

如何更好地尋找引體向上的發力感?

引體向上時需要挺胸直背,同時收緊肩胛,收腹,而拉動身體時就需要意念來配合,簡單來說就是忘掉手臂,想像手臂只是鉤子,想像下拉時雙肘在背後努力相觸。這樣能很好地避免手臂出力過多,背部出力過少的情況。

動作3:俯身啞鈴划船

啞鈴的動作幅度比槓鈴更大,從而可以增加對背闊肌的刺激。

首先雙腳微微打開站立,保持膝關節彎曲,背部挺直,腹部收緊向前傾身。然後雙手握住啞鈴保持自然下垂,然後背闊肌發力上提啞鈴至手肘超過背部,全程保持手臂貼近身體,在頂點稍停,充分收縮背闊肌,然後慢慢還原。

每組8-12次,做4-5組。

如何更好地體會發力感?

過程中想像你的手臂只是勾住啞鈴不掉落,然後兩側肩胛發力帶動啞鈴向上,這時候很多人難以做到收縮1-2秒,但哪怕收縮0.5秒,也要盡力收縮,這是深度刺激肌肉非常有效的手段。

動作4:寬距高位下拉

寬距高位下拉主要可以鍛鍊到背闊肌和大圓肌,有效增加背的寬度。

首先坐在訓練凳上,挺胸直背,雙手保持寬握,肘關節伸直但不要鎖死,腕關節保持平直,把肩胛骨縮緊,小臂保持垂直於地面,使用背闊肌發力,帶動手臂將橫槓直線下拉到鎖骨前胸部上方,背闊肌控制手臂,將橫槓緩緩收回。

每組8-12次,做4-6組。

動作5:窄距高位下拉

窄距下拉對背闊肌的厚度和靠近脊柱的位置訓練效果比較好。

首先保持坐姿,使雙腳踩實地面,保持雙手握住V把,腰背挺直,腹部收緊,雙臂伸直不要鎖死,保持手肘微屈。然後背闊肌收縮,從頭上方位置垂直下拉V把至胸前,在頂點稍停0.5-1秒頂峰收縮,然後控制速度慢慢還原,直到背闊肌得到充分的拉伸。

每組8-12次,做4-5組。

動作6:坐姿划船

這個動作的鍛鍊目標主要是背闊肌和中下斜方肌。

首先保持坐姿,挺胸直背,雙腳踩緊踏板,腿部保持自然彎曲狀態,不要完全伸直,這樣可以降低對膝蓋的壓力。拉動的過程中保持身體相對穩定,可以略微後仰但不要後仰過多,每一次拉動都要感受到背部發力,可以把它當成水平版的高位下拉,把拉手拉至腹部保持頂峰收縮0.5-1秒,然後再緩緩收回。

每組8-12次,做4-5組。

好了,這一期的分享就是這樣了,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方法,可以在文末給我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

我是波普董,每日分享健身知識,讓你我更有型。

相關焦點

  • 只練胸不練背,遲早含胸又駝背!
    長時間的只練胸不練背會導致胸背力量差距過大從而引起背疼、肩膀酸疼容易脖子前伸等情況也就是所謂的上交叉綜合症嚴重情況下還會使脊柱變形,壓迫神經▼看看後果多嚴重!所以大家在追求大胸肌,粗手臂的同時也要兼顧背部訓練用超級訓練混合組來避免長期練胸導致的肩背酸痛▼胸背的混合超級組意為完成強度和難度係數相似的一個胸部訓練動作一個背部訓練動作各進行一組,中間無休息因此超級組的訓練強度較大進行時需要使用
  • 健身不練背,遲早要報廢,女生練出這樣的背也太牛了!
    >看看這張健身妹子的背部肌肉圖,女生練出這樣的背是不是太狠了?女生健身練背有哪些好處?1、改善體姿,讓身材挺拔,穿衣更好看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背影就可以秒殺你。要改善的話你需要如果㘣肩駝背,在做背部的划船動作時,背部的張力就會一下子消失,效果大大降低,同時還會加大受傷風險。所以緊記訓練時挺胸收腹,整個軀幹要保持筆直! 這個錯誤的原因和過分運用二頭肌力量一樣,都是使用過重重量的後果。由於背肌肌力不夠應付重量,因此要運用到斜方肌的力量完成,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朋友練背練的斜方肌酸的要命的原因。
  • 練胸的人特別多,練背的人特別少,但後者更重要!
    其實原因很簡單,練胸比較簡單,特別是對於新手來說,能短時間內就能看到效果,就跟練手臂一樣。而練背卻很難,太難練了,因為背部肌群太大並且有太複雜,練背的效果會很慢,所以許多人都不願意去練背。但是,練背卻能讓身材更好並且更重要。俗話說,新手練胸,老手練背,想練背的人一般都是有著健身基礎的,但背部鍛鍊對於健身新手來說也很重要。
  • 徒手練背難?居家徒手練背動作來了 男女適用
    大家常說練胸不練背,遲早變「殘廢。好多新手都是練胸不練背,這樣下去將會導致胸背的發展不均勻,長久下去還會形成圓肩駝背。但是在家究竟怎麼鍛鍊背部呢?許多人聽著確實不太好腦補。背肌分為背淺肌、背深肌和背部筋膜。背淺肌分為兩層,均起自脊柱的不同部位,止於上肢帶骨或自由上肢骨。背深肌在脊柱兩側排列,分為長肌和短肌。
  • 你需要知道的,練背常見的八個動作!
    新手練胸、老手練背;背部肌群是人體最大的肌肉群之一,可以說它撐起了我們的脊梁,是讓我們直立行走英雄,且背部肌肉在身體的穩固性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健身房練背的動作,就是圍繞著一個「拉」字,所謂「拉」的動作,指的是豎直平面(稍微傾斜的也算)的下拉類動作,如高位下拉、引體向上等等。
  • 6個練胸動作,多角度、多方位虐胸,把胸肌練大、練厚實!
    在健身的過程中,胸部是非常顯眼的一個部位,很多新手都會重點打造胸大肌。而練出結實、飽滿的胸肌,讓你的身材更加亮眼,有助於提高男士魅力。針對胸部的力量訓練,不但男生需要加強,女生也不容忽略。你不用擔心練胸的過程中脂肪會流失,導致胸型減小。力量訓練練胸可以打造肌肉維度,讓胸型更加挺拔、飽滿,讓胸型更加好看。
  • 健身房裡一直都流傳著一句名言:新手練胸,老手練背!你在練什麼
    每個男人都希望自己身材好看,要想知道此人是不是挺拔有力,我們看的往往不是他的胸肌或者二頭肌,而是看他的背部和肩膀。健身房裡一直都流傳著一句名言:新手練胸,老手練背!現代都市人,由於常常面對著手機電腦,很少運動,本來就已經有些輕微的身體形態問題,如果你還不去鍛鍊肩背,除了讓你看起來萎靡沒有精神,而且衣服穿起來,也很容易溜肩、看上去有一點點猥瑣。造成這些的主要原因,就是你含胸駝背!
  • 離了健身房就練不了背?這4個徒手動作,在家就能練背肌!
    上一期分享了徒手練胸肌的動作,除了各種伏地挺身的變式之外,還教給了大家如何在家做雙槓臂屈伸這個動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練呢?廢話不多說,我們今天來聊一聊如何在家練背。在家練背?很多人聽著可能就覺得不太好腦補了。
  • 女生如何練背?3個動作,幫你強化背部肌肉提高練背效果
    導語:露背裝能夠暴露女生背部線條的短板,所以導致很多的女性健身者不敢嘗試這種類型的服裝,只好把這種美的愛好偷偷藏起來,著實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遺憾,慢慢這種遺憾變成了動力,這些美女們會走進健身房開始了練背訓練,隨著健身時間的延長,美女們的顧慮出現了,不知哪些動作可以讓自己背部變美還不讓頸部變粗
  • 天天練,你還不知道正確的練背方法吧!快來學一下
    有許多人的練背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錯誤性,很多人都會用練習胸肌和三角肌的方式來練背,這是不對的。因為背部肌肉的構成比我們的胸肌和三角肌,要複雜的多,那麼用練胸的方法來練習背部顯然是不合適的。很多朋友的胸肌練的還是很好的,但是背部卻差一些,背部的肌群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在鍛鍊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首先背部和前側是不一樣的,背部的肌群面積更大,前側肌群有三角肌前束,胸大肌和胸小肌。
  • 在家也能練背肌,4個簡單動作塑造你的虎背熊腰!
    新手練胸,老手練背。背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寬闊有力的後背,除了能讓你衣著好看,穿什麼衣服都是個行走的衣架子,讓你想保護的那個人有安全感以外,背肌的強大,也能讓你的格鬥中,擁有更強大爆發的能力。不過似乎大部分人都認為,訓練背肌,主要只能在健身房裡練。健身房有很多器械,尤其背部訓練器械不少,難不成不想去健身房的你,就沒有可能在家也能訓練背肌?答案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家中練,不過在談訓背部肌肉訓練前,我先和大家簡單說下背部肌肉群的主要構成。
  • 硬拉到底是練背動作,還是練腿動作?為啥老手一般是用硬拉練背
    今天從原理和自身經驗分析一下,讓你對硬拉把握更加充分。從動作本身來說,硬拉是練臀動作雖然在硬拉的時候,我們不同的人感受程度不一樣,有些人腰疼、有些人背疼,還有些人臀腿酸痛。但是從動作本身來說,硬拉屬於練臀動作。
  • 很多人會首選胸大肌訓練,原因無非兩種,不管哪一種,背肌也要練
    大家好,我們經常會看到健身房有人在練胸大肌,或是在鏡子前比劃,但練背的相對而言就要少很多,如果你去的是那種以大神居多的地方,就當我沒說吧。那麼別光顧著胸大肌,背肌也要練!3個動作練大你的背闊!那麼之所以練背的人少很多的,就是我們照鏡子都幾乎看不見它,並且背肌訓練的進展相對胸大肌而言是較慢的,可能你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找到它的發力感,所以人們選擇更快就能上手的胸大肌。那麼為什麼要說別光顧著練胸大肌,背肌也要去練呢?
  • 如何使用啞鈴練好背?5個動作就夠了,有效刺激背肌練出結實後背
    在健身過程中,我們總是在說練背的重要性,為的是讓朋友們注重全身各肌群的協調發展,不要只去練自己喜歡的部位,要在顧及整體的前提下去重點對待,而背部肌群作為全身第二大肌群,當然要對其重點對待。另外,規律地背部訓練,可以有效幫助我們緩衝由於長期伏案而導致的含胸駝背問題,從而讓胸背協調發展,讓身姿更加挺拔。在一般情況下,說起背部訓練,我們都會想到引體向上或者是下拉等健身房訓練動作,但這對於無法去健身房的朋友們來講則會顯得不太現實,但凡事無絕對,不能去健身房我們可以以其他方法來代替,沒有健身房器械我們可以用小器械來代替。
  • 練胸胳膊酸,練臀卻腿疼?沒找到發力感你就白練了
    回想一下,健身這麼久,有沒有碰到過以下情況:「練完胸,感覺肱三頭肌比胸更酸痛」「練完臀,感覺腰比腿更酸痛」「練完背,發現肱二頭肌比背更酸痛」事實上,這可能是你不會讓「目標肌肉」發力的後遺症。以「伏地挺身」為例,你的本意是讓胸肌得到充分訓練,但結果腰和胳膊受力最多,而不是胸,做的速度又太快,胸肌剛剛有感覺就結束了;一個好好的伏地挺身,做成了純粹的「身體上下移動」,胸肌實際得到的訓練其實少之又少,哪怕每天幾十個,天天堅持,這樣的勤奮也是「白練」,不僅沒什麼意義,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傷痛。想讓目標肌肉發力,先要找到對應肌肉的「發力感」。
  • 背部的徒手訓練,三個動作,讓你不需要單槓也能練背
    背部肌肉因為其特性,我們要用不同的方式才能完整的刺激到,不僅要用器械來練背,還要嘗試背部的徒手訓練,下面三個徒手練背的動作,讓你不需要單槓也能練背!這次的內容會針對你的背部,很多人會說,沒有單槓要怎麼練背啊?
  • 那就用這五個動作代替,一樣練出寬厚背
    去健身館健身的人們大多只注重對胸肌的訓練,所以會有這麼一個練胸不練背的現象。因為很多人健身都喜歡練自己喜歡的部位,背往往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那個部位。練胸不練背只會導致含胸駝背的體態更加嚴重,這是因為在健身中如果不注重對背部的訓練只追求胸肌的訓練,只會導致胸背肌肉不對稱,這種現象一旦加深就會直接導致含胸駝背,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對背部的訓練啊。
  • 針對6個部位,我推薦這6個動作,讓你練遍全身肌肉!
    下面分享幾個我特別喜歡的動作吧,我將分別從幾個不同的訓練部位說起。針對每個目標肌肉部位,這次我只會推薦1個動作,也許和你有不同的見解,但不代表你的就沒有效果。第1個要說到的就是胸部訓練,因為很多人都喜歡練胸,而且這個部位是很容易就能出效果的。針對這個部位,只推薦一個動作的話,我會推薦槓鈴臥推。
  • 練胸不練腿,身體遲早都得廢,你還敢只做局部鍛鍊嗎?
    有人早早地認識到了這一問題,於是趕緊採取措施加強鍛鍊,可是鍛鍊方式不對,再練也還是白搭。很多進入健身房鍛鍊的人都只偏向於鍛鍊自己喜歡的部位,久而久之,其他部位就被放鬆,身體機能照樣跟不上。例如有些人只看重胸肌,所以單純地鍛鍊胸部,這樣長久下去遲早得做個「殘廢」,小編可不是嚇唬你們,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那麼怎麼樣才可以達到正確的鍛鍊效果呢?
  • 先練胸?還是先練腹?還是可以隨心所欲地練?內附周訓練分化原則
    "吃啥補啥,練哪哪壯"。這句俗話是大多數人的共識。那麼,健身真的可以隨心所欲嗎?不需要有具體的健身順序嗎?先練胸?還是先練核心呢?平常健身到底該從哪個部位開始練起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是不是也把此時正在健身的你給問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