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昨天再度隔海重話批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炮火猛烈,讓一再為扁蘇關係粉飾太平的「行政院」難以招架。扁連續兩天直接點名蘇,再傻的人也嗅到其中氣氛不尋常,儘管扁表示還不到談換「閣揆」的時候,但扁口口聲聲說要人負責,擺明了要蘇貞昌扛起整個政治責任;換「閣揆」的微妙政治氣氛隱然形成,在這一波高層政治鬥爭下,蘇恐怕很難全身而退。
臺灣《聯合報》報導說,扁任期最後一年,抓權更為急切,此時爆發力霸案,讓扁有了對蘇「復仇」的機會。「公務機要費案」偵結時,數度傳出蘇要辭職與扁切割,當時扁極虛弱,只能對蘇忍氣吞聲;如今形移勢轉,蘇希望繼續留在「行政院長」位置,扁則掌握了一定的生殺大權,換蘇得看扁的臉色,扁更藉此宣示自己再度坐穩民進黨老大地位。畢竟,「閣揆」大風吹的遊戲,只有老大可以玩。
扁蘇關係不睦,政壇人盡皆知,扁這兩個月與「獨派」大老、黨內重量級領袖會晤,提及蘇貞昌,說的話都不好聽,扁有意更動「閣揆」的消息陸續傳出,連接任人選都一一浮現;扁日前卻力斥更動「閣揆」的說法,還說絕不會有女「閣揆」,讓這些與扁晤談過的人士都相當錯愕。
事實上,扁並不是對蘇貞昌沒意見,但不希望再耗損自己的政治能量去撤換「閣揆」。數年來最大的金融風暴力霸案,讓扁對蘇的不滿有了宣洩口。民進黨向來把金融改革列為重大政績,「中華銀」擠兌及後續風暴,讓民進黨這項政績破功,扁心中的怒火可以想像,民進黨執政居然還出現錢進大陸、債留臺灣的情形,支持者也無法忍受;蘇貞昌處於風暴中心,已面臨政治生涯最嚴酷的挑戰。
蘇貞昌數月來始終舉棋不定,不知是否該與扁切割,北高市長選後大勢底定,蘇早已錯失辭職先機。此時發牌權重新回到扁手中,蘇貞昌這個節骨眼若去職,擺明是為力霸案處理失當負責,政治上將嚴重受傷,對參選「總統」極度不利,蘇勢必千方百計爭取留任,至少把力霸案後續處理妥當再走,不能留個罵名。
但扁一再隔海對蘇丟出難題,除了公開點名蘇貞昌,還搶著說應該有人為此事負責;但若「金管會」主委去職,難逃「棄車保帥」之譏;扁說蘇也應「要求自己」,更讓蘇不知如何處理。「財金部長」均為蘇人馬,蘇貞昌在這個關卡上實在很難脫身,更別提黨內還有一群樂見蘇下臺的「立委」,蘇的處境空前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