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鄉村體現鄉村振興

2020-12-13 東方財富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各地要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起來,把黨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落細落小、落到實處。

鄉村美麗往往是鄉村振興的代名詞,鄉村美麗了,鄉村振興也就到了一個新階段。鄉村美麗不僅是人居環境的變化提升,更重要的是鄉村人民物質文化精神生活的豐富和完善。要把「鄉村美麗」作為目標基礎,下大力氣帶強農業、帶美農村、帶富農民,真正讓鄉村群眾過上更加舒適美好的生活。美麗鄉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懂民心、知民情,不斷謀民利、惠民生,努力解民憂、紓民怨。要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急需解決的問題,尊重人民群眾主體意願,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把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辦好。比如,在醫療保障、子女教育、法治宣傳、鄉風文明等方面,要加強引導和保障,切實解決問題。

建設美麗鄉村必須大力推進改革創新,以改革攻堅促進鄉村振興。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各種問題,有的是人民群眾自身的問題,有的是體制機制的問題,有的是地理區位、民俗文化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普遍存在的,解決問題必須措施得當、有力有效,決不能以解決問題之名、幹製造問題之事。改革創新就是奔著解決問題去的,聚焦問題進行集中攻堅,就能實現對問題的統籌解決,進而實現統籌發展。改革創新能不能深入推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必須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黨的在基層的戰鬥堡壘,建設成為人民群眾避風避雨的港灣,成為人民群眾的「主心骨」和「領路人」。

建設美麗鄉村,方法必須得到、措施必須有效,關鍵是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面對繁重的任務,形式主義只會將我們帶偏,官僚主義只會讓我們走形,思想總開關必須擰緊,作風轉變必須紮實。「關鍵少數」要發揮關鍵作用,親自抓、帶頭幹,以上率下、示範帶動,嚴格標準、分類施策、完善機制,用高質量、高水平的落實成果取信於民,助推鄉村振興取得更大實效。

(文章來源:中新網)

相關焦點

  • 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戚箭斌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
  • 佛山三水:創新機制建設美麗鄉村,打造鄉村振興的美麗方案
    全省鄉村振興「大閱兵」,三水捧回三大獎項據了解,此次系列評選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社會的熱烈響應,全省共有123個美麗鄉村、124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329個特色名村參與評選,先後經過了申報推薦、網絡票選、專家走訪、綜合評定等多個環節,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全省鄉村振興「大閱兵」。
  • 蒙城縣許疃鎮:美麗鄉村建設 加快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建設,能夠讓農民群眾共享現代化成果、營造出山清水秀的農村宜居生活環境。蒙城縣許疃鎮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閆集村作為許疃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村,正在大力建設中。
  • 北流鎮推進全域鄉村振興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跨省通辦近日,北流市北流鎮以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為目標,掀起鄉村振興建設熱潮,攻堅奮戰加快推進示範點示範帶建設,通過示範帶動、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紮實推進「三清三拆」工作和鄉村風貌提升,力爭春節前實現鄉村面貌大變樣。
  • 老河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綠色打底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襄陽政府網消息】近年來,老河口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精神,嚴格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加快產業振興;全域推進鄉村環境整治,實現環境優美;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補齊「兩基」短板,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
  • 林虹在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強調 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該村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通過提升集鎮區的街景立面,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朱溪港沿溪文化景觀帶,使集鎮區面貌和鄉風文明得到明顯提升。林虹要求大戰村要繼續深入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改善鄉村環境;要盤活集體資產資源,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鄉村振興。
  • 助力鄉村振興從種好「三朵花」開始 浙傳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近日,浙江傳媒學院黨委書記楊立平在與淳安縣大墅鎮黨委書記牟劍暢談合作時提出助力鄉村振興的「三朵花」舉措。這是浙傳與浙江省內部分鄉鎮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充分發揮學校學科專業與人才優勢,通過政產學研合作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重要體現。
  • 如何建設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是國家建設重點。一號文件連續多次聚焦「三農」,強調要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模式。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文件指出: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
  • 五大振興推動美麗鄉村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近年來,四川宜賓南溪區堅持將創建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區作為美麗新南溪建設的重要抓手,聚力五大振興,全域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宜居鄉村建設、鄉風文明善治、農村生活水平提升等各項工作,加快構建「一帶、兩核、四線、多點」的鄉村振興格局。
  • 琿春新聞丨建設美麗鄉村 推動鄉村振興
    建設美麗鄉村 推動鄉村振興        本報訊(記者 孫業文)10月24日,琿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勇一行先後深入三家子滿族鄉
  • 粵鄉村悅美麗 粵振興悅三水
    美麗鄉村,三水先行。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舉行。2018年,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地區,三水立足實際,全域謀劃,探索推進美麗創建、城鄉融合、鄉村治理,形成具有三水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 建設美麗鄉村培育文明新風
    自該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後,村「兩委」堅持規劃先行,就地取材,不僅打造了鄉村美景,還大大節約了資金投入。近年,孟津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堅持以「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為統領,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目標,以「農業、農村、文化、旅遊四位一體融合發展」為方向,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公共文化服務提檔、社會保障提標等,全面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繪就現代版鄉村振興「富春山居圖」。
  • 青陽新河鎮:鄉村文化建設,促進鄉村振興
    安徽網池州消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的歷史重大任務。而鄉村文化的挖掘、建設、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的發展就是要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鄉村文化是農村社會的粘黏劑,保護與發展民俗文化以及本土人文歷史是鄉村文化振興、村民文化自信的內在需要,是發展鄉村文化與旅遊融合,打造和諧幸福鄉村環境的重要一環。在致富奔小康路上,既要重視物質文明建設,更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設,讓鄉村振興戰略能落得了地、能生得了根、能接得了果。青陽縣新河鎮十裡崗村於2007年11月由原黃檀村、光榮村、萬春村撤併組建而成。
  • 勐伴鎮組織人大代表外出學習考察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為紮實抓好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助力農村人居環境大提升,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進程,傾力打造生態優美的「山水勐伴·甜蜜小鎮」,同時進一步拓寬代表視野,拓展思維,強化履職能力。10月31日至11月1日,勐伴鎮組織州、縣、鎮人大代表和各村支書、主任40餘人以「走出去、學進來」的方式,分別到景洪市普文鎮、大渡崗鄉、勐海縣勐遮鎮和州委組織部參觀學習,為推進我鎮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工作找差距、謀方法。
  • 鄉村振興 美麗共享 |美麗鄉村裡的一堂課
    鄉村振興 美麗共享 |美麗鄉村裡的一堂課 2020-12-23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全面開展和深化美麗鄉村建設? 美麗鄉村需要「一村一設計」
    2018年1月29日訊,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的新戰略。北京根據十九大精神,正全面開展和深化美麗鄉村建設,今年將再創建1000個左右的美麗鄉村,到2020年,全市3900多個村莊將全部完成美麗鄉村建設任務。很多政協委員都圍繞鄉村振興,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統籌管理、文化挖掘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 電白區林頭鎮 建設美麗檳榔村打造鄉村振興的「林頭樣板」
    林頭鎮檳榔外坡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面貌一新。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岑穩攝近年來,該村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村民自治為抓手,以富民興村為動力,黨員、幹部、鄉賢、群眾共同參與社會治理,著力解決了群眾關切的生產就業、鄰裡矛盾、人居環境整治等問題,縱深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探索打造可複製推廣的鄉村振興「林頭樣板」。2019年12月,檳榔村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 以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鄉村振興
    不少鄉村依靠獨特的田園風景發展旅遊業,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中央決定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在內的全面振興,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實現農村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 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新時代,在紅色革命精神的指引下,明塘村積極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緊緊抓住鄉村文化振興為切入點,在凸顯「綠色」文化、 「鄉愁」文化和「鄉賢」文化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打造生態環境,凸顯「綠色」文化明塘村,位於徐聞縣新寮鎮圩2公裡處。村外,陽光鋪滿的田野上,遍布稻子、番薯。
  • 一扇門鄉村振興學院考察美麗鄉村「餘村模式」
    為了深入貫徹學習「兩山理論」經驗,親身感受餘村鄉村振興建設的豐碩成果。12月2日,一扇門鄉村振興學院院長李源帶領團隊的核心成員到「兩山理論」發源地—餘村考察學習,餘村相關工作人員對考察團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考察團一行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先後參觀了餘村的新農村建設、餘村陳列館、文化禮堂等場所,考察學習餘村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