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勤思學員考研經驗,分享給備戰考研的同學參考,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禁止違法使用。有任何考研報考、複習專業內容歡迎留言和私信勤小思。勤小思有院校信息和備考資料可以分享給你。
因我不是應屆生,出去當了一年志願者,任期結束後回國已經是六月底了,一年的時間讓我的心分散不少,但是考研的決心並沒有改變 ,為了考研之路更加有保障,我選擇了勤思,老師非常有耐心的幫我解答了一系列問題,在老師的幫助下迅速確定了學校,也快速掌握了複習方法,輔導員一路上的鼓勵也讓我的考研之路更加溫馨。希望我的經驗能給你一點幫助。
一、南大題型
專業一:填空30分,判斷20分,選擇30分,注音,改錯別字,詞義辨析10分,古文翻譯10分,語法分析,修改病句。
專業二:文化填空30分,跨文化判斷10分,引論簡答30分,教案40分,案例分析40分。
一、南大參考書
專業一參考書:《現代漢語》第二版,徐陽春,劉小川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語言學綱要》,葉蜚聲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
專業二參考書:《對外漢語教育引論》劉詢,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吳為善,商務印書館。
複試:《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毛悅,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對外漢語綜合課優秀教案集》,崔希亮,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雖然這些參考書目看起來很多,但是最主要的還就是只有三本:現代漢語,中國文化要略,引論。對於這三本書的複習方法,我的建議是:地毯式複習,說白了就是這三本書上的任何一個知識點都不能落下,必須全部理解,並且涉及到大題的,全部背下來,這個工程量看似很大,其實只要把它細分一下,不是什麼難事。剩下的書目,語言學綱要,跨文化交際,有空的時候也是要看一遍的,主要是把裡面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定義和例子記住,看到概念你得知道是什麼意思。關於古代漢語,其實有高中的語文功底就夠了,因為只考標點和翻譯,實在擔心可以在十二月份每天做一道其他高校的文言文翻譯題。佔比最大(90分)的案例分析和教案設計,也是有方法的,那就是找到同類型的真題,按照其答案,總結出一套簡潔的素材,然後平時找不同的題目多練幾次,每次都要寫完整,到了考場就簡單了。南昌大學的教案設計多是分析一段對話中的語法現象,並設計如何教學。案例分析多是分析解決到外國學習或者工作的中國人由於跨文化遇到的問題。這兩道大題找對了方法就很好拿分了。
二、複習方法:
現代漢語
因我在大學期間學過這本書對課本已經有了基本了解,但是很多細節也忘得差不多了。於是我又重新開始複習,把黃廖版的現漢看了N遍,另一邊也跟著勤思的視頻課。現漢的學習一定要慢要細,一小節一小節看,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看一遍一遍的看直到遇到題目不會時你能清楚的知道這題在課本的哪一頁,同時結合勤思的通關寶典查缺補漏。等黃廖版的現漢完全理解熟記之後就可以轉戰南大指定的參考現漢課本上了。南大的現漢並不難,但是有一部新的內容是黃廖版沒有的,這就需要把新內容單獨熟記。看書的最後落腳點都是做題,各個高校歷年真題都是很好的。做的時候最好不要翻書,能做出來多少算多少,做完之後對答案,把不會的和做錯題都重點標記出來。到最後你會發現真題裡不會的題都差不多,錯的題也都差不多。做題後遇到不會的一定要翻書,書裡會比題目更仔細。
下面是各個章節的重點:
語音:語音的基礎知識,包括音高,音強等,輔音和元音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等,聲母,韻母的國際音標(很重要),拼寫規律,音節的特點,聲調,音變,音位,語調等。
漢字:漢字的由來,特徵,造字法,分類等。
詞彙:詞彙的組成,特點,分類,意義等。
語法:詞類,詞類的語法作用,短語,短語分類,單句,單句分類,特殊句式,複句等。
語用:話題,焦點等。
引論
引論我大學沒有學過,所以一開始拿到這本書真的無從下手。跟著勤思的視頻課看了好多遍,逐漸有了條理。如:1.對外漢語學科的發展歷程,.每個階段的時間,背景,成立了什麼組織,取得了什麼成就,有什麼意義等。2.心理學流派和語言學流派出現的時間,背景,代表人物,有什麼主張,意義如何。3.學習和習得,二者的定義,有什麼不同,兒童一語習得理論流派詳情,成人二語習得理論流派詳情,一語習得與二語習得的異同等。4.對比分析,偏誤分析的定義,方法,優缺點,意義。5.各個教學法流派產生的時間,地點,主張,意義。6.二語學習者的個體因素。7.學科未來的發展趨勢,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課堂教學等相關知識點,
引論我跟著勤思的講義背了忘忘了背,一直到考試的當天我都在背,因為引論考的都是大題,需要反覆的背誦,當然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更好。因為引論有30分簡答題,大題並不需要被所有,只需要把重要的點記住,小的知識點可以自己補充,有技巧的背誦。
中國文化要略
這一本書的知識點比較零散,但是也很有趣,可以把文化當成一種知識補充,每天學習累了就把文化拿出來看,每天看,中間不能斷,這樣你會發現做真題時自然而然就記住了,書很重要,但是真題也很重要,通過真題你會發現考點就那些,會無數次的重複,錯多了也就會了,當然錯了的知識還是要單獨記下來的,通過錯題本及時鞏固。文化不在背,在於無數次的複習。
剩餘書目
在前三本完全理解的基礎上再看,一般都是對他們的補充和升華,不用放太多的精力。
真題
在打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七月底)。真題就是檢驗你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南昌大學的真題有限,而且題型較固定,都是偏向於基礎的。高校歷年的真題就是很好的練手習題了。我的方法是:
市面上能搜集的真題我都列印了,因為我比較偏向於題海戰術。10--18年各大高校的漢碩真題,但是後面三年的題目基本都是回憶版,而且答案也不是很全,有的對不上,所以我只練習了10-15年的真題,因為這些基本都是完整的,而且有標準答案。另外,專業課不像政治,每年都會變。專業課的知識點都是固定的,真題中出現的重複率很高,所以做哪幾年的都可以。
題海戰術適合我,也許不適合所有人。南大的真題放到最後兩個月好好鑽研,多做幾遍,切忌不能做完就扔在一邊。
英語
英語應該說是我最有信心的科目,但是奈何心理素質太差,走進考場直到做完閱讀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復,可能是因為我顧慮的太多,平時最拿手的閱讀耗費了很長很長時間,做完就覺得自己英語分數不會太高。希望同學們一定帶著平常心走進考場。下面就簡單說一說備考過程吧。
單詞我從六月底備考時就堅持每天早晨背。其次就是真題,閱讀是重點,近20年的閱讀每一篇都要做,最少做兩遍,當然能做三遍最好,每一遍閱讀都要精讀,做到每一個句子都能讀懂,每一個單詞都能認識。前期英語花費的時間可能比較長,我沒有計算具體的時間,每天的安排就是早起背單詞,下午2點做一篇閱讀,後期加到兩篇,做完再好好整理閱讀中的內容。除了閱讀就是作文了。最後兩個月可以開始準備作文了。作文其實還是有點模板的,可以找一找各個老師總結的作文思路,選一個適合自己的老師,然後跟著那個老師的模板整理,當然了多背幾篇積累素材也是必須的。
政治
政治我是七月中旬開始的,沒什麼特別的方法。直接從徐濤老師的強化班開始,每天聽一個章節,然後做相應的題目。做了肖秀榮老師的一千題和徐濤的優題庫,而且優題庫徐濤老師還會挑選大部分的題目講解,然後做近十年真題,以及肖八,肖四。把做錯的題目涉及的知識點記錄下來,每過一段時間就去翻看。十一月以前政治不用背,十一月份開始再背。最後一個月就背肖四就可以了。
關於複試
南大的漢碩是專碩,只有兩年,第一年是在校上課,第二年可以實習了,也可以第二年選擇出國當志願者,但是出國後還要回來再上一年。南大招生也比較多,今年進複試60左右,最後錄取50人,錄取分數線355.
因為今年比較特殊,等了很久最終還是網絡面試,個人還是很不習慣網絡面試的,真的是太緊張了!!!
首先是五分鐘的英語面試,流程大概是自我介紹,抽題目,介紹自己的題目,老師問關於抽到的題目的相關問題。在實際過程中因為時間很短自我介紹剛說了幾句話就被老師打斷,然後就讓我陳述相關問題,我抽到的是城市人口過剩這個話題,但是因為太太太緊張了說得結結巴巴,老師提的問題也沒有回答的很好,考完我就覺得自己要掛了,心情低到不行。
接著就是等了一上午在我正準備關電腦時老師發來了專業課面試視頻,當時那叫一個慌啊......流程是上來老師就讓我準備筆和紙並讓我抽一個數字,每個數字都是一個文件袋裡面裝的是筆試題目。1.筆試題目是引論中的影響二語學習者的性格因素,並舉例介紹,同時結合自己學習外語的情況談談自己是怎樣學習第二語言的。給我10分鐘的時間打草稿,然後口述給考官。2.類似於自我介紹,介紹自己的本科院校及專業、獲獎情況、論文情況、二語才藝、有無出國教學經驗。3.自我介紹結束後就是回答老師的問題,考場好像有六個老師,每個老師問一個問題,因為我有一年海外教學經歷,老師問的問題大多和我的經歷相關,如在教學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在研究生期間想要獲得什麼、用一句話總結你對這個專業的看法,怎樣區分單純詞合成詞。35分鐘的面試感覺很漫長,全程整個人都是繃緊的狀態,英語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但是結束後回顧面試的過程又覺得過得很快,快到忘記老師說了什麼,萬幸結果是好的。
最後祝大家都能順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