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打傘,真的是太平常不過了,偶爾風吹雨飄,即使打著傘也被淋溼,估計也是每個人都遇到過的事。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綜合人的身高、撐傘的高度、傘的寬度、雨的斜度等數據,科學計算出最不容易被淋溼的方法。
今天,周刊君跟你一起研究研究這篇文章,下雨打傘更輕鬆~
---
文/賴以成
一個人的姿態很重要。
舉手投足,不僅影響到他人對自己的第一印象,根據研究指出,甚至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好比說,如果開會前做出「信心滿滿、雙手叉腰」的姿勢一兩分鐘,言談將會更有自信,要是彎腰駝背,會讓人下意識地變得更怯懦。佛家也很強調姿態的重要,提出「四威儀」:
立如松、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
佛家認為,時時注意自己的姿態,就是一種隨時隨地的修行。然而,生活中有許多處境艱難,讓我們無法好好恪守四威儀,特別在梧桐花開的五月,或是整天蟬鳴的七八月,那是梅雨、颱風的季節。
在雨中撐傘還要立如松,行如風,除了心性的修行,恐怕還需要數學的輔佐。
淋雨的和尚
想像一下這樣的情節:一位大和尚和幾個徒弟四處化緣,他們走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天空中厚重的烏雲,忽然像被人擰過了一般,下起了雨。眾人撐起雨傘,繼續前進。一會兒,雨勢轉驟,颳起風來,就算撐傘,眾人的綁腿依然被雨水打溼,變成深色。大和尚問了個子最高的高徒弟,有沒有看見前方有村落。高徒弟搖了搖頭。
大和尚注意到高徒弟將傘撐得很低,甚至弓起了背,整個人彎腰蜷縮在傘底下。勉強要說是立如松,也只會讓人聯想到景觀盆栽裡曲折蜿蜒的老松。他搖了搖頭,怎麼這些徒弟不懂得觀察師傅呢。
「徒兒們,看看為師,不彎腰駝背,身上一點也沒溼。」
仔細一瞧,大和尚身子挺得筆直,傘也舉得老高,但下擺乾乾的,一滴雨水也沒有。
「因為師父比較矮?」
大和尚愣了一下,臉上閃過一片紅色,他回答:
「雖然這是事實,也是原因之一,不過不是關鍵。重點是,面對雨水的迎擊,不需要讓自己變矮,變小。只要懂得『後退』就好。」
「師父在說禪嗎?」
「不,我在說數學。」
大和尚用手杖在地上畫了一幅圖:
製圖/賴以威
「這是我們在雨中行走的截面圖。假設雨跟地面夾角為θ,拿傘的高度為h,傘的寬w。
你們看,當雨是斜的,傘的遮蔽範圍將從長方形變成平行四邊形,傘正下方h·cotθ的範圍都會被雨淋溼。傘拿低一點讓h變小,的確有幫助。但更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往後退h·cotθ,即可確保褲管不會被淋溼。」
大和尚頓了頓,繼續說:
「不是常跟你們提起,要時時注意四威儀,『立如松、行如風』嗎。只要懂得這個道理,雨天不用駝背走路,還可以將傘舉得更高,更英挺,只要算好後退距離,依然得保全身不溼。」
徒弟們照著師父的話做了後,雖然傘舉再頭前,看起來有點像和尚版的自由女神像,但綁腿的確不再被雨淋溼了。正當大伙兒讚嘆師父博學多聞時,高徒弟發問:
「師父,徒兒腳沒溼,可是臉卻溼了。」
眾人一看,只見他臉上滿是雨水,甚至僧袍領口顏色都變深了,那模樣有些滑稽。大和尚笑了笑,低聲說:
「誰叫你長那麼高,活該。」
「師父說什麼?」
「噢,沒有。為師說,因為你長太高了,要是雨打得斜,註定會被淋到的。從方才圖的例子可以看到,要是傘拿低一點,遮雨的高度跟傘高度一樣是h,但當傘拿高一點時,遮雨的高度即是w·tanθ,竟然跟傘的寬度w和雨的斜度有關。而遮雨的高度是(h,w·tanθ)兩個數值取較小值。換句話說,只要身高高於w·tanθ的人,終究難逃被淋溼的命運。往後退,就像你現在這樣,腳不溼,但上半身卻淋溼了。」
大和尚邊說,邊用手杖又畫了個圖:
繪圖/賴以威
「這時,只好做出取捨,要讓褲管淋溼多少?頭淋溼多少?這樣的取捨可以靠調整傘的高度,和後退的幅度來達成。除了雨斜度θ、傘舉的高度h、寬度w,再假設三個數字,後退幅度x,身高l,以及褲管會溼掉的高度z。z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求得:
h·cotθ:z=h:(h·cotθ-x);
z=h-x·tanθ;
也就是說,褲管直到h-x·tanθ的高度都會溼掉。中間身體w·tanθ的部分不會溼。上半身從天靈蓋往下l-h+(x-w)·tanθ的部位都會溼掉。」
大和尚將自己背上遮陽的鬥笠卸下,遞給高徒弟,
「你算好後,再調整鬥笠戴的位置跟角度,用鬥笠遮住上半身的雨勢吧。駝背讓l變小,的確可以降低淋到雨的部位,但有違修行,還是別做了。」
斜著拿傘
走了一個時辰,雨勢不但沒趨緩,上天彷佛在考驗眾人,還加強風勢,讓雨變得更斜,這下,除了最高的徒弟外,其他人也紛紛戴上鬥笠,除了大和尚依然不用。
意外發現「原來我最矮啊」的大和尚,看著這些徒兒為了恪守他的教訓,在雨中不駝背,雖然還是有些氣他們怎麼都那麼高,活該被雨淋,但想了想,還是決定再傳授他們一道心法。
「把傘拿斜吧。」
「拿多斜呢,師父。」
「跟雨勢垂直。」
大和尚又拿起手杖,在地上畫著。
繪圖/賴以威
「我們可以用這圖來證明『傘與雨勢垂直』為最佳拿法。將傘一端投影到地表上的點為圓心,傘寬為半徑,可以畫出圖中的圓。再給定下雨方向為斜率,過圓上一點,符合『點斜式』所需條件,即能畫出一條直線。直線跟地表相接的點,與圓心之間的距離是避雨區域,水平拿傘時,此區域長度是w乘上tanθ,即得到可遮雨高度w·tanθ。現在,當傘拿的角度與雨勢垂直,這條線就會變成圓的切線,通過圓上一點,線跟圓心的距離最遠,避雨區域最大,變成w·secθ。」
大和尚抬頭看,每一位徒弟,臉上沒被雨淋到,卻溼淋淋地「一頭霧水」。他只好換個方式解釋:
「你們試試看,從原本水平拿傘,慢慢變斜,會淋到雨的部分越來越少,在某個角度會達到最大值,之後再更斜時,反而又會變小。對吧?」
徒弟們轉動手腕嘗試,點頭響應師父。
「再看剛剛地上這張圖,要是傘跟雨勢不垂直,這條線會變成割線,和圓相交兩點,要是這個角度是最大值,就表示有另一個角度也會提供最大的遮雨高度,兩個最大值,違反你們實際操作的體驗。」
徒弟們紛紛發出「噢噢」的聲音,像是知識被扔進了他們的心中,發出的迴響。大和尚最喜歡聽到這種反應了。這時,最機靈的小徒弟開口了,
「師父,所以說,要是搭配第一張圖,遮雨高度即會從原本的w·tanθ變成w·secθ,各自可以再寫成w·sinθ/cosθ和w/cosθ,前者比後者多了sinθ倍,因為sinθ永遠小於1,所以當傘拿斜,永遠會比傘拿直的能遮住更多。」
「很好,你說的沒錯。」
大和尚滿意地點點頭。
「雖然數學是世間法,但有些時候,世間法也能幫助我們修行的。」
看著地上的圖,大和尚忽然轉身問最高的徒弟身高。
「一米八四。」
「假設眼睛距離天靈蓋10公分,好吧,看來4.72公裡以內,都還是沒有村莊了。」
他想起,好久以前,他曾經在附著了氣霧的玻璃上,這樣畫圖解釋數學,但那時候他還太年輕,不知道數學有這麼廣泛的應用。
來自:果殼精選
---
【周刊君招募會員:有趣有聊愛抽獎!】
為啥招募?
為了今後能和小夥伴們更愉快地玩耍~
咱們的會員叫「周粉」,周粉的大本營叫「周粉邦」!
周粉有啥特權?
艾瑪,特權可多了!專享每周《周刊精選》& 優先參與各種抽獎、送書活動,還有高大上的科技酷玩優先試用在等你。
偷偷告訴你:我們可是發過4千元手機哦~
咋能成為周粉?
點擊底端菜單欄「周粉邦」or 回復 會員→點擊彈出界面→填寫微信號、生日神馬的→提交→OK,周粉一枚!
現在註冊就能參與抽獎,我要是你,就果斷回復 會員,試試手氣再說!
---
認識周刊君的小夥伴
上輩子500次回頭,才換來今天一次關注。周刊君想介紹幾個小夥伴給你認識,他們的共同特點就一個字:靠譜!
各位,閃亮登場~
周刊君優購(ID:zhoukanjun)
精選經得住時間考驗的產品,我們一起在這裡與值得留存的美好相遇,或重逢。
大人的玩具(ID:adult_toy)
搜羅全球最新科技玩意兒,提供有趣有用的科技產品指南,講述「sell dreams,not products」的故事。
肚子問題(ID:loving-dudu)
深夜美食誘惑、定期鐵桿福利、探店舌尖之旅,權威食品報導、實用飲食百科。肚肚告訴你:關於飲食的那些事兒,真不簡單!
AutoMan(ID:AutoMan-No1)
我是汽車人AutoMan,另類視角解析汽車,汽車新聞也可以有姿勢無節操,有關車的三俗問題均可來詢。
不器(ID:shenghuoxiangyang)
致力於生活方式探究,挖掘設計之中的美學,為想成為生活家的普通人提供無限可能。
財迷(ID:money_fans)
一顆小小財迷心,一點微微發財夢!這裡只講普通人看得懂的理財。
反觀(ID:dongdianlishi)
掌門人「小史」恭候,以史窺今 & 定期送書。信小史,漲姿勢!
都挺有個性的吧?與你生活息息相關的,全在這了,果斷粉之。
關注方法:點擊通訊錄→搜索id或直接查找公眾號。搞定!
順便點擊 閱讀原文,進周刊微社區,小夥伴們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