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一聲嘹亮的啼哭,你正式升級為爸爸、媽媽了,就要擔負起照顧寶寶的重任了,心裡是不是既緊張又興奮,還有些手足無措呢?面對一個軟軟地小嬰兒,不知道該如何護理,生怕一不小心會傷害他,就連抱他,身體都僵硬到不行。
我生大寶的時候,因為沒有照顧寶寶的經驗,就吃了不少苦頭,不僅沒把孩子照顧好,還把自己累了一身病,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照顧二寶的時候,就輕鬆多了,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經驗講一講,照顧新生兒需要注意的六點事項,希望能給新手爸媽一點幫助。
一、抱新生兒的姿勢
寶寶剛出生,身體軟軟地,不能像抱大孩子一樣,隨意地抱起來就行,要保護好寶寶的頸部、腰部,尤其是寶寶的頸部,寶寶的頭比較大,佔身體總重量的比例比較大,千萬要小心不要傷到寶寶的脖子。
將寶寶從床上抱起來或者放下時,要用一隻手託住寶寶的背、頸、頭,一隻手託住寶寶的屁股與腰。
平時抱寶寶時,要將寶寶的頭放在臂彎裡,用胳膊肘保護好寶寶的頭,用一隻手的手腕、手背保護寶寶的背部和腰部,另一隻手的手臂繞過寶寶的身體,護住寶寶的腿部,手部託住屁股和腰部,這是常見的抱寶寶的姿勢。
其實,只要知道該保護寶寶的哪些重要部位,多抱寶寶幾次,熟練了,抱寶寶就很輕鬆了,不用拿著架子了,不然會真的很累。
二、預防嗆奶
新生兒的胃容量很小,加上身體發育還不是很完善,所以,很容易發生嗆奶,因為發生嗆奶導致新生兒窒息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所以,寶媽在餵奶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
首先,不要讓寶寶仰臥吃奶,餵寶寶時,要斜著抱寶寶。
其次,餵完奶之後,要給寶寶拍嗝,讓寶寶趴在媽媽的肩膀上,豎著抱起來,注意要保護好寶寶的頸部與腰部,寶媽的身體可以稍微向後仰一些,一隻手護住寶寶的頸部與背部,另一隻手護住寶寶的腰部,然後用護住寶寶頸部與背部的手輕輕拍打孩子的背部。
可能有的時候,我們並不能百分之百地將寶寶的嗝拍出來,沒有關係,豎著抱一會寶寶,利用重力的作用,也可以讓奶水下沉,使喝進去的氣體上浮,都能有效地防止嗆奶。
另外,提醒寶媽們一點,給寶寶餵完奶之後,不要立即將寶寶仰臥躺著,最好豎著抱一會,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以防萬一發生嗆奶,不能及時發現,給寶寶帶來傷害。
三、預防寶寶脹氣
寶寶脹氣,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因為寶寶腸道發育還不完善,二是寶寶在喝奶的時候吃得太快太急,吸入了大量空氣。那麼,如何預防寶寶脹氣呢?
第一,不要在寶寶哭鬧不止的情況下給孩子餵奶
有的寶媽一見寶寶哭鬧,就會給寶寶餵奶,讓寶寶儘快停止哭鬧,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導致寶寶脹氣。所以,一定要在寶寶情緒穩定的情況下給寶寶餵奶。
第二,奶陣來臨時,要用剪刀手的姿勢餵奶
什麼是奶陣呢?哺乳的媽媽應該有這樣的體會,就是在寶寶用力吸吮幾口後,會感覺乳房突然膨脹,隨後就有奶水呈噴射狀流出來,奶水大量湧出來,寶寶需要不停地大口大口地咽,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吸入大量的空氣,也很容易被嗆到。
不妨用剪刀手的姿勢來控制奶水過急地湧出,即用食指與中指夾住部分乳暈,讓寶寶慢慢吃。
第三,餵完奶之後,記得給寶寶拍嗝
關於如何拍嗝,之前已經講過,在此不再贅述。
第四,給寶寶泡奶粉時,不要用力搖晃奶瓶
給寶寶泡奶粉的時候,為了讓奶快速溶於水,有的寶媽會用力搖晃奶瓶,這會產生很多氣泡,寶寶將奶喝進肚子裡,就容易脹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握住奶瓶的底部,輕輕地搖晃,若感覺奶中有氣泡,可以先放置片刻,再給寶寶喝。
四、觀察黃疸情況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一般出生後就會馬上出現生理性黃疸一般出現在寶寶出生48小時以後,一個星期左右,會達到最高值,然後逐漸消退。
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要特別幹涉,相對來說,我家大寶比二寶的黃疸情況嚴重,在醫院的時候,醫生會給寶寶進行黃疸測試,如果在正常值範圍內,醫生不會給予治療,會讓家屬抱著寶寶多曬太陽,並囑咐寶媽多給寶寶餵奶,以便寶寶將體內的膽紅素排出。
如果你家寶寶的黃疸情況比較嚴重,超過正常值,要及時就醫。如果情況不嚴重,一般10天左右,寶寶的黃疸就退了。
五、肚臍的護理
過去的育兒觀念認為肚臍不能著風,不能碰水,要用布包裹著,其實這樣做並不科學,尤其是夏天出生的寶寶,這樣護理肚臍,要擔心患上臍帶炎。
我家孩子出生後的第二天,護士就來給孩子洗澡,洗完澡,用濃度75%的酒精擦拭肚臍,就沒有用布包裹了。出院的時候,護士叮囑每天用酒精給寶寶的肚臍擦拭三四遍即可。
我家大寶的肚臍脫落的時間為第15天,二寶是第13天脫落的,脫落後還稍微有點出血,尤其是寶寶哭鬧的時候,不用擔心,繼續給寶寶擦拭酒精即可。
六、不要把寶寶捂出溼疹
寶寶出生後,寶媽總擔心會冷到寶寶,不由地就會給寶寶穿多了,結果讓寶寶的身上長了很多紅色的疹子,這就是捂出來的溼疹。
我家大寶出生在冬天,雖說家裡有暖氣,還是怕他冷到,所以,就捂出了不少溼疹,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老媽告訴我,孩子都會長疙瘩,這樣孩子才能長得快,後來疹子越來越多,我就帶著孩子去了醫院,醫生說是溼疹,是因為給孩子穿得太多了。
那麼,怎麼才能知道寶寶穿的衣服合不合適呢?不要摸寶寶的手腳,否則你什麼時候摸都是涼的,都會認為孩子穿少了,因為新生兒的神經末梢發育還不成熟,手腳都比較涼,這是正常現象,卻不是冷,正確的方法是摸寶寶的後脖頸,若溫溫地,則表示穿得正好。
總之,新生兒的護理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同時也要不斷學習育兒知識,不能一味地拿老一輩的經驗來護理寶寶,因為這裡面可能有些不科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