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二年級常考滿分,就是當學霸的料?班主任:警惕成績假象

2020-12-10 騰訊網

教育界有句諺語: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自打進入小學那天起,對於分數的執著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沒停止過。尤其家長更喜歡拿孩子試卷的分數說事兒!

若是一個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試卷常考滿分,其他家長大多會投去羨慕的眼神,並來一句:「將來這孩子一定是學霸的料」!

但事實並非如此,我有位朋友做了10多年的班主任,她卻直言,如果家中有一二年級經常考一百分的孩子,更應該警惕成績假象。

她表示在教育領域,一個孩子高中時候的成績,80%與小學三四年級的表現有關,而不是一二年級。很多一二年級看起來很牛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級可能會出現斷崖式下降。

為什麼會出現成績假象?

一、知識簡單

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結構簡單,這也造成一種現象,這個階段一個班級可能有一半都能考滿分,年級越高這種現象越少見。

教材的設計也是迎合小學一二年級的認知和心理,不會太難以免打擊到孩子的自信。但為什麼三年級就不行了,特級語文教師王崧舟就曾經發表過自己的觀點。

他提出三年級現象是因為課程設置跨越性的變化,最明顯的兩門學科就是數學和語文。拿數學舉例,數學開始進入加速期!

數學更體現出其系統性和連續性,開始出現數域(小數,分數)、數量概念(應用題)。這對於孩子的抽象思維有一定的要求,成為拉開孩子差距的重要因素

二、靠吃老本,死記硬背

上小學前,很多家長會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班,這些簡單的知識都學過了,這些孩子容易出現「吃老本」的狀態。

開始出現上課不認真聽講,認為自己什麼都會,久而久之可能出現厭學的狀況。不僅如此,知識簡單,學習的方式大多靠死記硬背。

但到了3年級,依靠好記性已經不管用了日本著名腦科專家和田秀樹提出了「九歲之壁」的理論,他發現孩子9歲以後,死記硬背的能力逐漸下降,抽象能力發展成為主體

可見,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好,並不能代表什麼!反倒是如果小學一二年級這個習慣養成的關鍵期,習慣沒養好,三年級差距就會越拉越大,還可能不小心掉到學渣的隊伍裡!

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這3件事,三年級會被拉開差距

耶魯大學40年研究發現:人類行為的成長模式十分有規律,9歲成為孩子學習力發生大變化的關鍵一年。

所以9歲前也就是小學一二年級,養好學習習慣,就是為孩子積累學習力,這樣的孩子更加有後勁兒。

一、學會管自己

起床要人叫、寫作業要人看著,這已經成為大部分小學生的常態。這辛苦的不僅僅是父母,無形中還破壞了孩子的內驅動力,他們意識不到學習是自己的事兒。

首先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在學齡前階段,穿衣服、系扣子、繫鞋帶等等這些自己的事情,統統讓孩子自己做。

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做錯了斥責或者嘲笑孩子,這樣會打擊孩子做事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不敢自己做。家長可以藉助自律表、番茄時鐘法來讓孩子更自律,更有自控力。

二、上課注意聽講

低年級孩子坐不住板凳,注意力不集中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但很多家長不知道,這就是學渣和學霸的第一道分水嶺。

曾經有一位老師,專門研究了尖子生班級和普通班級的學生有哪些區別。發現最大的區別在於專注的時長,尖子生能持續專注聽課40分鐘,但普通生持續專注的時間不過10分鐘左右。

所以說老師一遍遍強調「上課注意聽講」是有道理的。烏申斯基認為:「注意力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通過它進來」。

這個比喻太恰當了,注意力好的孩子這扇門開得自然夠大,那知識自然排著隊進入腦子裡。但注意力差的孩子,就相當於開了個門縫,自然學習不好。

很多禁止學前教育的國家,在幼兒園的課程中,卻都有對專注力的考核和訓練。德國尤其注重專注力的訓練,不僅有免費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機構,還有出版了很多有趣的專注力遊戲。

所以德國人專注嚴謹出了名與他們的教育有關,他們抓住了孩子3-9歲專注力養成的關鍵期

三、良好的閱讀習慣

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前文提到孩子之所以出現三年級現象,與思維發展拉開差距有關。而現代心理學家皮亞傑、布魯納這些人的研究已經證實:「思維發展與語言系統發育有密切的關係」。

你會發現那些有用閱讀習慣的人,邏輯思維都非常敏捷,而閱讀和思維是日後學習任何科目的基礎!哈佛大學的研究也證實了,兒童有早期閱讀經驗與未來的學業成就有很大關係。

相關焦點

  • 孩子一二年級考滿分又怎樣?班主任:警惕一二年級的「成績假象」
    今年的冬天依然不平靜,我們城市裡孩子的放寒假時間也提前了,期末考試自然也要往前一步,我們單位大姐兒子的期末成績這幾天出來了,成績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傢伙成績上除了語文打了98分,剩下的都是滿分,讓大姐喜笑顏開。
  • 小學一、二年級常考滿分,就是當學霸的料?班主任:警惕假現象
    自從孩子上小學後,家長最關心的事莫過於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了給孩子打好基礎,從孩子上學起就緊抓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父母的看管下很多孩子學習成績都非常好,小學一二年級考雙百是常事,家長就會認為孩子是當學霸的料。不過你們知道嗎?
  • 孩子一二年級常考滿分,就是學霸?班主任提醒:小心三年級變學渣
    上一二年級的時候,很多孩子的成績還不錯,經常能考滿分,有的時候考試,班級裡甚至能有一半人滿分。於是乎不少家長就認為,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是一個學霸。為什麼孩子一二年級成績普遍都那麼好呢?2)幼兒園"小學化"的影響很多孩子上的幼兒園有小學化課程,所以他們到了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老師講的內容他們基本都學過了。所以這類孩子在一二年級簡直是如魚得水,經常能考滿分。孩子一二年級常考滿分,將來是學霸?
  •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3件事,三年級會被拉開差距
    若是一個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試卷常考滿分,其他家長大多會投去羨慕的眼神,並來一句:「將來這孩子一定是學霸的料」!但事實並非如此,我有位朋友做了10多年的班主任,她卻直言,如果家中有一二年級經常考一百分的孩子,更應該警惕成績假象。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距離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 「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甚至90分都拿不到了。」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
  •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期末測試卷(兩套),能考滿分的是真學霸!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期末測試卷(兩套),能考滿分的是真學霸!現在是期末複習階段,同學們也都在認真的複習總結,希望以一個好的狀態做好期末複習,期末考試考出好成績。前兩天我們為一二年級的同學分享了一些期末複習資料,就有三年級的同學催著我們快更新,今天我們就為三年級的同學分享期末複習資料。首先我們為三年級的同學準備了兩套數學期末檢測題,這兩套試卷總體難度不大,但其中也有幾道迷惑同學們的題,如果同學們平時有好好聽課,這幾道題也難不到大家,滿分也是手到擒來。
  • 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優異,三年級成績大跌:如何避免「三年級現象」
    很多家長從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比較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如果孩子經常考100分,家長就會鬆了一口氣,進入三年級後,覺得孩子打了,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時間也就少了。但是,家長應該聽過「三年級現象」,一二年級孩子成績優秀有時候是「虛假」的現象,是不是真優秀,到了三年級乃至更高年級就可以看出來了。
  • 一二年級考滿分,三四年級不及格,家長崩潰:到底是咋回事?
    一二年級考滿分,三四年級不及格,家長崩潰:到底是咋回事? 最近,有好幾位家長朋友私信我,說自己的孩子在上一二年級時,數學經常考滿分,但是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孩子卻經常考試不及格。小學考試不及格,這些學生基本杜絕了以後考高中、大學的可能,所以那些家長都很崩潰:這到底是是咋回事呢?
  • 小學語文一二年級學習識字,但識字黃金期,卻是整個小學六年級
    語文的學習是非常注重積累的,我們常看每一年的高考語文成績,有的學霸考出130多分、140多分,不禁就有家長想問問,語文能考出這樣的成績,到底是怎麼學的?大部分學霸分享都是,積累,平時愛看看書,單從這兩句話,其實也看不太出來什麼門道,大部分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上,尤其是為了升學,都會大量閱讀、博覽群書,但是看書和看書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有的人就能考出接近滿分的好成績,有的學生就很一般呢?其實,語文的學習屬於厚積薄發,基礎打得好,中學以後學起來就輕鬆一些。我們語文老師常強調的基礎都是什麼呢?
  • 班主任: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這3項能力,當心三年級被拉開差距
    針對小學教育,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成績優異,甚至經常考滿分,還會收到其他家長投去羨慕的眼神,有時候還會收穫一句:「這孩子真是學習的料,將來是學霸無疑了。」
  •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墊底,三年級卻逆襲成學霸,家長的做法值得借鑑
    爸爸「不上心」,兒子自己做作業由於學齡前,兒子沒有提起學,上了小學後,成績一直不太好,勉強跟得上,每次別人考90多、100分,兒子才考七八十分。要是別的家長肯定著急了,但是這個爸爸卻對孩子的學習「不上心。」
  • 一二年級做好這些事,三四年級成績才能不下滑,更優秀
    一二年級的學霸成績下降了琪琪二年級的時候經常考99分、100分,媽媽以為琪琪是學霸的苗子,再加上琪琪確實非常乖巧,每天作業不用媽媽督促就能自己完成,媽媽工作很忙,也沒有太多時間管琪琪。心裡特別慶幸,琪琪的啟蒙教育抓得好,當時遇到的幼兒園老師,提早教給了孩子一些知識,所以,起點比較高的琪琪,適應起小學來非常從容。然而,到了小學三年級下學期,琪琪的成績卻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 小學二年級語文期中不能考滿分?考前測試得拿下!成績直上95+!
    為此,大熊想說,家長們請放心,只要小同學平時肯用功,考試成績定不會差!有這麼一句話想必家長都知道: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特別是對於低年級的小同學而言,這句話尤其重要。一二年級正是打基礎的好階段,小同學能按照老師的要求預習課文、認真聽課、做好作業,那麼期中考試根本不在話下。說到低年級打基礎階段,大熊也得提醒一下,家長在家輔助孩子學習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潛移默化習慣培養過程。
  • 一二年級不要求成績,對比一定100分的孩子,2年後有什麼不同?
    1一二年級你會要求孩子成績嗎?目前大多數的論調是:成績不重要。理由看似有理有據:第一,「小學低年級習慣比成績重要」「一二年級成績虛假性很強,不要在意成績」。在低年級,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績代表不了什麼。
  • 孩子上小學後,學渣與學霸的差距是這樣拉開的,一二年級就開始了
    我女兒現在讀二年級,我們幾個經常一起聚的媽媽對孩子學習有兩種態度: 一種認為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容易,只要孩子稍微認真點都能學會,沒什麼差別
  • 3歲就唱英文歌 揚州「學霸」考託福差點拿了滿分
    原標題:3歲就唱英文歌 揚州「學霸」考託福差點拿了滿分   孫曉雯生活照   中國江蘇網3月17日訊 學霸是什麼?學霸就是考了高分還不滿足的人。在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高二年級的孫曉雯同學就是這樣一位學霸。
  • 一二年級的孩子有必要每次都考滿分嗎?其實,更重要的是這些
    一二年級的孩子有必要每次都考滿分嗎?其實,更重要的是這些。近日,朋友讀一年級的女兒因為數學考了96分,讓她有些不滿。她認為一二年級的知識談不上基礎,非常簡單,小孩應該能完全掌握,所以考試應該考滿分才對。
  • 語文考滿分,學霸表示:不刷題也不上補習班,滿分全靠做到這幾點
    對於小學生來說,似乎一上到小學三年級,語文就很難考出滿分了。尤其是到了四五年級,語文考到80分就算高分了。作文扣幾分,閱讀理解的題目扣幾分,90分的成績就已經是滿分100分的卷面分值很高的分數了。再想考滿分,難比登天。到了小學語文高年級段,到底還能不能考出滿分,至少作文也要寫出滿分作文來。對不少有上進心的小學生來說,想要在語文上提分,還是要付出很多。
  • 一二年級總考百分三年級遇「滑鐵盧」
    小學一二年級考滿分是常事,進入三年級只能考七八十分。昨日,家住武昌的學生家長朱先生致電本報有些擔憂地說,不知是孩子學習成績退步了,還是課程越來越難了?對此,資深小學教師、青山區鋼城十七小學校長陳衛平表示,這是學習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家長不必過分擔心,由於評價標準不同,分數減少不代表學生能力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