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蚊蟲肆意滋生,很多市民備受蚊蟲叮咬的困擾,開展了新一輪的驅蚊防蟲大戰。市場上,蚊香、電蚊拍、花露水等傳統驅蚊產品正是熱銷時,很多超市也都將驅蚊產品擺到了醒目位置。 而網上還有很多新的驅蚊妙招,比如利用驅蚊綠植來趕走蚊蟲,或者吃一些藥片、食物來驅蚊,那麼這些方法是否可靠呢?
A 蚊蟲漸增很多市民備受困擾
「兒子每天都被蚊子咬,天天都說最討厭蚊子了。」昨(8)日,市民馮女士告訴記者, 近段時間蚊蟲的數量似乎越來越多了,而小朋友又總是特別招蚊子,她家3歲寶寶每次被蚊蟲叮咬後都會長丘疹性蕁麻疹,不時抓撓,十分難受。她想了很多辦法,但是基本上都不奏效,睡覺掛蚊帳倒是沒問題,白天四處走,實在是防不勝防。
「這段時間來就診的兒童不少都是因為蚊蟲叮咬引起的丘疹性蕁麻疹。」市中心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趙菊花介紹, 蚊蟲叮咬可能給市民尤其是兒童帶來很多皮膚問題,根據這些患者的表述, 一些傳統的蚊香、 驅蚊液等雖然有一定的防蚊效果,但沒有蚊帳、紗窗等安全有效。一些兒童選擇戴驅蚊手環、驅蚊扣、貼防蚊貼等外出,結果由於這些產品的成分極易揮發,只能對蚊蟲叮咬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趙菊花提醒,近期也是蟲咬性皮炎的高發時期,由於很多蟲毒性較大,儘量不要讓蟲類接觸皮膚,如果有蟲類掉到身上,千萬不要拍打它們,因為很多蟲身上的毒液會使皮膚過敏。比如較為常見的隱翅蟲,如果接觸到皮膚,就很容易患隱翅蟲皮炎。要想達到較好地防蚊效果, 必須少去蚊蟲多的地方。家裡蚊蟲多,可以在人離開後使用驅蚊液、蚊香等產品,回家後開窗並停止使用。
B 驅蚊綠植過敏體質人群家中慎放
「蚊子咬起來難受,蚊香氣味難聞,聽說有些綠植可以驅蚊,買回家試試。」市民陳女士說。記者昨日走訪市內各大花卉林木市場了解到,近期薄荷、茉莉花、七裡香、豬籠草等一些具有驅蚊功能的家養綠植受到市民青睞。很多市民認為,相比市面上含有各種化學成分的驅蚊產品,在家裡養一些可以驅蚊的綠植,似乎更環保,而且可以起到裝飾作用,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據趙菊花介紹,雖然在家中擺放景觀植物有不少好處,但是也有部分植物不宜擺放在室內。對於過敏體質的人群來說,家中擺放各種帶氣味的綠植等,不一定能夠達到驅蚊效果,還有可能適得其反,造成皮膚過敏反應, 即使這些綠植有一些驅蚊效果,也不宜大量在家裡放置。同時,不少市民稱網傳服用維生素B1或者多吃胡蘿蔔、 大蒜等有氣味的藥品或食品可以達到一定的驅蚊效果, 趙菊花認為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即使這些食物有蚊子討厭的味道,吃到體內也不會再有效果了。
據市疾控中心地結所相關專家介紹,他們在「蚊密度」的相關調查中發現,壇沿水是市民家中最易滋生蚊蟲的地方, 需要市民經常換水,最好每隔兩三天就換一次。花瓶、水生植物、假山也要定期換水,花盆託盤積水要定期清理。衛生間和廚房的地漏也是滋生蚊蟲的地方, 保持地漏處無積水,不給蚊蟲生存空間。使用紗窗或掛蚊帳是最簡單有效的驅蚊方法,不過最好安裝紗眼較小的。(記者 王治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