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1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我們經歷疫情,也經歷了復工復產
……
當2020接近尾聲之時
「浙江組工」開展「十大推文」評選活動
寧海入圍
請大家一起來為寧海投票助力
↓↓↓
投票方式:
點擊下方標題跳轉
選擇3號
《一線採風丨當藝術邂逅黨建,不止於「美麗」的鄉村實踐》投票時間:
投票截止時間為:12月22日17點
寧海入圍的推文如下
↓↓↓
日前,浙組小編實地探訪寧海縣大佳何鎮葛家村這個「網紅村」,來解析藝術振興鄉村的密碼。他們走進桂花林,前往仙絨美術館......在和村民、村幹部、老黨員、高校教授的一次次交流中感受這個村莊的「奇特」變化。
紅色堡壘掀起幹事熱潮
「藝術激起了村幹部幹事激情,改變了人的心態。」駐村「第一書記」王榮恩激動地說道。在藝術團隊駐村伊始,村班子帶頭成立藝術振興「桂語先鋒」紅色衝鋒隊,村支委葛萬永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庭院交給藝術家進行設計,打造了「桂香茶語」庭院;村委葛品高將自家老屋改造成酒吧、圖書室等公共空間。在村幹部的示範引領下,葛家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藝術振興鄉村熱潮。
黨員引領帶動美麗蝶變
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聯戶機制,將村莊分成六個黨員「藝術包幹區」,帶領群眾參與到村莊建設中來,79歲的老黨員葛松茂主動和周圍鄰居商議,把原先4戶人家一直以來的亂堆亂放處進行藝術提升,共同打造藝術庭院。黨員中心戶葛桂仙將家中的閒置房間進行整修,打造供婦女兒童使用的巾幗畫院。黨員葛曉波對新房精心設計,打造小博院特色民宿等等。黨員帶頭、身體力行地將藝術振興鄉村從小庭院向大社會的美麗轉變成果直觀地呈現給村民,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黨群合力激發內生動力
村民袁小仙重拾裁縫手藝,在自家民宿當起了鄉村文創藝術品掌柜;村民葛雲高保留上世紀供銷合作社,出售「時光記憶」;年屆65歲的葉仙絨創辦了仙絨美術館,並在葛家村藝術振興鄉村的「蝶變」中感受到黨組織的凝聚力,鄭重地向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目前,葛家村共有葛家之光、嬉樂園等休閒共享空間24處,仙絨美術館、村莊酒吧等業態空間23處,帶動11家農家樂、26家鄉村民宿營業,實現增收30餘萬元。
相關連結
「人人都是藝術家」
鄉村振興再出發
藝術振興鄉村第二期結束後,由葛家村黨員和村民代表組成的10人「鄉建藝術家感恩匯報團」赴中國人民大學開展「感恩匯報之行」,村民登上人大講堂。現在葛家村正以外引內育的形式積極邀請駐村藝術家、大學生以及寧海本地藝術家入村開展鄉村藝術培訓班10餘次。投身藝術的村民人數呈指數型增長,現已有鄉建藝術家百餘人,各類鄉建團隊12支。更有多位村民榮獲縣鄉村振興領導小組頒發的「鄉建藝術家」「鄉建賢士」等稱號,有力激發了村民的榮譽感和自信心。
藝術之風浸潤人心,村民們的精神文明也正在被潛移默化地影響,沉積多年的糾紛得到化解,部分村民從一開始對設計團隊的排外心理、到處扯後腿到悄悄裝扮自家白牆黑瓦,再到積極參與藝術創作並動員指導其他村民參與……
「藝術振興鄉村」的新模式
正不斷煥發出鄉風文明新氣象
改善村民精神新風貌
□ 來源:浙江組工
原標題:《寧波唯一入圍「好新聞」!為3號寧海投上你寶貴的一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