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幼兒園也「拼爹」 家長笑稱一把辛酸淚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一次申請十幾所學校、為領表通宵排隊、花費萬元上面試班,這是香港家長為孩子上幼兒園的基本準備。香港大學升學率只有18%,嚴峻升學壓力下,香港從幼兒園就開啟了教育資源之爭。好的幼兒園,意味著一路名校的開始。只是,激烈競爭下,這場戰爭已不僅是孩子的比拼,家長同樣成為主角。

  孩子兩歲就要報名,為入名校通宵排隊

  陸女士10年前從北京到香港,她女兒今年已經讀到幼兒園高班。談起幼兒園入學經歷,陸女士笑稱是一把辛酸淚。「學位之爭考的不是孩子,基本是考家長,精力、時間、財力,樣樣不可缺。」

  香港幼兒園全部屬於私立,分牟利性、非牟利性和國際學校三類。國際學校自成一體,屬於貴族學校,數量較少,每年學費動輒十幾萬港元,受眾較小,前兩者就構成香港幼兒園的主體。香港的幼兒園學位之爭主要說的就是非國際學校幼兒園。陸女士說,香港幼兒園的學位總數是足以滿足需求的,但仍然爆發搶位戰,主要因為資源分布不均衡。

  2013年,香港幼兒園學額24.1萬個,學位需求量只有16.8萬個。但各幼兒園師資、教學質量和升學率參差不一,由此出現了名校和普通學校之分。蜂擁進名校造成了香港幼兒園爭奪局面,香港熱門幼兒園的錄取率低過大學,港島半山玫瑰崗幼稚園去年便有3000個寶寶爭奪100個學額,錄取率低至3%。爭入名校,陸女士說,最看重就是升學。進了名校幼兒園,就有較大機會進名校小學、中學,乃至大學。

  為了讓女兒接受良好教育,陸女士煞費苦心。她花了一個月時間對香港名校幼兒園分布進行調查,然後對家附近的學校逐一考察,最後按照學費、離家遠近、口碑等做成表格進行比較,「跟做一個項目差不多」。確定好學校,接下來就是報名戰。香港幼兒園申請一般要提前一年進行,孩子兩歲就是競爭的開始。每年9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是香港幼兒園的招生報名期,報名形式包括直接到學校領表或者郵寄等,名校多通過派表的形式。家長可以同時向多所幼兒園報名,地區不限。師資強、信譽好的幼兒園,此時校門口通常就會有一條長長的人龍。而為爭奪有限的學額,心急的家長甚至要提前一天通宵排隊,只為拿到一份入學申請表。陸女士有一次為了拿報名表排了5個小時的隊。

  為確保入學,家住在九龍區的陸女士為女兒報了14所幼兒園,包括港島10所、九龍區4所,領表、填表、寄申請又是一個月。陸女士說,「家長從幼兒園階段就投入這麼多心血,主要是希望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有些家長不想讓孩子上幼兒園就那麼辛苦,但這樣的話以後會更辛苦,這只是時間問題。」

  準備面試七成幼兒報班,家長同是面試主角

  完成前期準備,面試就成了入學關鍵。香港幼兒園全部實行自主招生,幼兒園決定招生的資格和錄取。幼兒園主要通過面試錄取新生,面試分為口試和觀察兩個部分。學校主要通過口語對話、遊戲等形式考驗孩子的生活常識、基本自理能力。在多家知名幼兒園工作多年的郭姓老師說,「幼兒園面試主要看兒童的基本禮貌和是否留心老師說話,只要他們肯回答就行,不用為面試準備太多知識。只要他們活潑可愛、淳樸健康,學校就會喜歡。畢竟,幼兒園只是學習的開始。」

  儘管如此,香港市面上各類幼兒園興趣班、面試班還是應運而生。兩歲甚至更小的孩子,就這樣提前走進了課堂。香港針對幼兒的興趣班課程豐富多樣,包括體育、藝術、語言各項。面試班則主要針對面試,包括課堂訓練、家長講座和模擬面試三項內容,為家長和孩子訓練面試技巧。這些班的費用普遍數千甚至上萬港元。香港教育學院2012年公布的報告顯示,香港超過七成的幼兒都報名參加了所謂的「興趣班」,多達六成受訪家長在子女7個月至1歲半時便開始策劃報讀幼兒園事宜。

  除了面試孩子,家長也是面試對象。郭老師說,學校在面試孩子時,十分看重家長情況。老師會通過與家長交流寶寶日常作息、為何選擇該校等,考察家長與寶寶的親密度,以及家長對學校的熟悉程度等。

  此外,家庭背景也會納入幼兒園錄取的考核因素。學校會讓家長填寫一張詳細的表格,內容包括家庭住址、家長從小到大學習和工作的詳細情況。郭老師解釋,了解家庭情況是為了保障家庭教育的質量。對此,陸女士有深刻體會。她認為,家庭情況對於申請結果有重要作用,甚至是決定作用。經濟條件良好、親子和睦的家庭通常會成功率高一些。她曾經見過一對穿著體面的外國夫妻,帶著睡著的孩子去面試,結果竟被順利錄取,完全是「看爹」。有鑑於此,有不少家長通過更改個人信息來獲得孩子入學優先權。比如,有家長在孩子報讀幼兒園前將家搬至富人區,提高家庭隱實力;還有家長為讓孩子入讀知名教會學校,不惜因此而信教,只為獲得一張入學券。

  幼兒園表示也有苦衷,政府支援效果不彰

  面對家長越來越多「好幼兒園難進」的抱怨,幼兒園方面表示學校也有苦衷。香港一家幼兒園負責人黃女士介紹,一方面,好幼兒園學額有限,不可能沒有篩選、報名即錄;另一方面,好幼兒園的聲譽是靠好老師、學生、教學設備造就的,只有錄用優秀的學生才可以維護良性循環。

  除此之外,黃女士說,香港幼兒園都是私營機構,歸根結底是要賺錢的,因此學校在錄用學生時會優先考慮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也是為了確保其能夠支付高昂的學費。香港普通幼兒園的學費平均介於每月3000至6000港元;至於更貴的,如國際學校等,則無上限。這筆錢相較於香港普通家庭月收入22000港元來說,可謂是不小的開支。

  為了讓每個家庭都可以負擔幼兒園學費,香港特區政府從2007年開始實施學券資助計劃。按規定,所有6歲以下的香港兒童,只要符合資格,就可以領取學券並獲得學費資助,每年可享受1.75萬港元的學費減免。學券計劃推出後,受到家長特別是貧寒家庭熱烈歡迎。但近年來,學券制的局限也同時顯現。具有財力的中產家長普遍認為,他們沒有因此受益;同時,學券計劃在幼兒園的推行也遇到挑戰,有不少知名幼兒園陸續退出學券計劃。

  黃女士解釋,這是因為在實際操作中,學券計劃存在諸多限制。比如,學券計劃只適用於非牟利性幼兒園,也就是說幼兒園要享受政府資助必須轉為非牟利性。中產家長的孩子普遍選擇牟利性幼兒園,因此無法受益。同時,學券計劃還對參與幼兒園在課程設置以及學費方面設置限制。參與幼兒園必須根據教育局指引開設本地課程,學費也必須低於一年24000港元標準,這對於私營機構而言是艱難的選擇。特別是名校幼兒園,它們不想受到政府學費標準的限制,而是想提高學費、吸收家庭背景和條件較好的生源。去年一年,已有包括蘇浙小學幼兒園、玫瑰崗幼兒園在內的10多所名校幼兒園先後退出學券計劃。

  黃女士提醒,這一點值得注意。如果越來越多名校幼兒園退出學券計劃,那麼香港幼兒園學位爭奪戰將愈發激烈。貧寒子弟雖然受惠學券計劃享有受教育機會,但進入名校將越來越難。

  惡性競爭源於大學入學率低,專家建議勿盲追名校

  面對可能陷入惡性循環的局面,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李輝認為,從根本上說,這是香港大學低入學率導致的。自上而下的壓力,迫使家長從幼兒園就開始競爭。「兩歲的孩子知道什麼是競爭?幼兒園學位之爭說到底就是家長之爭;而在幼兒園私營機制下,競爭演變成拼爹也是自然」,李輝說。如何改善這種惡性競爭?李輝認為,根本措施是提高大學入學率。除提高香港本地大學學位,政府還可以積極宣傳鼓勵學生到內地和海外就讀。特別是內地,近年來,越來越多內地大學參加「免試招生」計劃吸納港生,為香港學生提供高等教育的新機遇。「如果香港大學入學率提高到60%,幼兒園的競爭就會大大舒緩。」

  但提高入學率非一日之功,短期來說,李輝認為,可從壓縮「名校一條龍」機制和改善學券計劃入手,改善名校幼兒園入學難的問題。名校所謂的「一條龍」機制,李輝認為,主要是入學機制單一所致。他建議,可由相關機構協調,拓寬名校入學渠道,給貧寒子弟一個進入名校中小學的機會,這樣幼兒園競爭的壓力就會舒緩。

  至於學券計劃,李輝建議,政府有必要改善細節。比如,提高學券資助金額、提高學費上限限制、減少審批程序等,鼓勵更多名校幼兒園進入學券計劃。通過學券計劃自然分流,實現名校教育相對公平。

  另外,李輝建議家長不必對名校過於追捧。他說,雖然學前教育作為正規教育的第一環非常重要,但名校並不代表一切。有不少學生在普通學校一樣可以取得優異成績,關鍵還在於孩子自身。李輝還說,相較於學校教育,家長更應該重視家庭教育。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愛學習、和睦、有理想的家庭環境下,潛移默化也會養成類似的習慣,不管是否在名校,都一樣能夠成才。本報記者 李永寧

相關焦點

  • 這4個大學專業女生很喜歡,看起來體面,實則一把辛酸淚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一個好專業,這樣在找工作的時候有比較有利,尤其是女生。父母都擔心自己的女兒吃苦,希望女兒能夠有一份體面安穩的工作,穩定安逸就行了。但是,很多專業看起來體面,很適合女生報考,而實際上卻令人心酸,考上才發現和想像不一樣。
  • 聽聽這幾位老師怎麼說,一把辛酸淚!
    老方補了一句:我家小子倒是嘴上沒說,不過,他看我為了評職稱,吃了那麼多苦,遭了老多罪,對當老師也沒什麼興趣了。徐姐說:你們家這些公雞頭子都不選老師,我家姑娘還就想當老師。老張說:徐老師,我說話你別往心裡去啊,男孩和女孩不一樣啊。
  • 《紅樓夢》解密: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什麼意思?
    的意思,今晚給大家解讀曹雪芹在全書開篇處題的一個絕句的意思——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個絕句,只看字面意思就為曹雪芹感覺心酸不已,我讀完此書,覺得能解其中味的人確實不多,不過還好,曹公的這把辛酸淚,我解其中味。最近我發布的《紅樓夢》解密系列文章,就是為了把曹雪芹這一把辛酸淚,說與世人知!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紅樓夢》中的詩詞大全 收藏起來慢慢背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紅樓夢》中的詩詞大全 收藏起來慢慢背時間:2020-09-17 16:56   來源:美文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紅樓夢》中的詩詞大全 收藏起來慢慢背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一入紅樓,終身未醒。
  • 網友:一把辛酸淚,只有自己知道
    網友:一把辛酸淚,只有自己知道最近一個頭條:教育類研究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這讓很多在讀教育碩士的朋友為之一振:因為不用考試啦!考教師編到底有多難?圖圖根據網友的答案整理出來一些真實的「考編辛酸史」,說出來都是淚!小李畢業後就在一所私立學校任教,工資還可以,但是沒有編制,因此父母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 一把辛酸淚為誰流
    那一刻,突然感覺到了"背叛"的滋味,辛酸淚第一次止不住地流……自此,我仿佛也在告誡自己,莫要太"投入",還說服自己不要再為學生的事情流無用之淚。時間來到今天,2020年5月8號,當教師未滿兩年,剛接手班主任未滿兩周。事情的起因源於我們班的副班主任負責態度。
  • 偽造清華錄取通知書紅了誰的臉:假的下面,卻是多少辛酸淚呀
    這是天底下所有學生家長共有的心情呀!孩子從一出生起,就已經開始接觸各種教育了,從早教、幼兒園、小學、初中、直到高中,這是要苦讀多少年才能參加高考呀。人們說是十年寒窗,不算早教,幼兒園四年,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足足16年呀,你說孩子容不容易呀?
  • 寶媽寶爸:一把辛酸淚啊
    寶媽寶爸:一把辛酸淚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了娃以後,你們一家三口是怎麼睡的?寶媽寶爸:一把辛酸淚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同是「炫富摔」,美術生vs醫學生vs舞蹈生,網友:摔出一把辛酸淚
    右邊的美術生則將自己的美術藝術作品給摔了出來,臉上的表情看著也是恰到好處,很多美術生為了完成一幅完美畫作,經常需要花費不少時間與精力,在上圖的美術生表情中,我們可以看到美術生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所花費的青春與金錢都是不少!醫學生的炫富摔相較起來要簡潔明了不少,除了一些醫療用具,就是各種各樣的醫學書籍。
  • 祖國花朵專用雨衣:專治寶寶們下雨天的辛酸淚
    說起下雨天,祖國的花朵們那是一把辛酸淚啊:家長們澆花的姿勢各種推陳出新,寶寶們有買菜車坐已經是豪華待遇了……頭頂板凳……emmm……小白菜啊,地裡黃啊,父母撐傘,我戴塑膠袋啊……現在!花朵們終於翻身了!
  • 各國「放學時間」,日本還好,美國讓人羨慕,看到中國:一把辛酸淚
    各國「放學時間」,日本還好,美國讓人羨慕,看到中國:一把辛酸淚
  • 一把辛酸淚!過來人告訴你,初學網球要避開的兩個大坑
    第一類是從幼兒園和小學就開始跟著教練學網球,擁有「童子功」的人;第二類是上大學開始學網球,包括體育生和選修網球的非體育專業學生;第三類則是家庭事業基本穩定之後,為了消遣、社交、興趣或健身而開始學網球的人。與其他運動項目一樣,幾乎每個業餘網球愛好者都有一些難以克服的壞習慣,這些壞習慣一旦養成後,幾乎是伴隨終身,很難被徹底革除。
  • 這四個專業的就業率,每年創新低,表面高大上背後一把辛酸淚
    有些專業看起來高大上,表面光鮮,,但每年畢業就業都成問題,找工作十分困難,所以,避免這些難就業的專業,選擇專業一定要慎重。這四個專業大家看一看,這四個專業的就業率,每年創新低,表面高大上背後一把辛酸淚,早知道早避免。
  • 千萬別讓木工師傅這樣做衣櫃了,提起來我一把辛酸淚,悔得腸子都青了!
    千萬別讓木工師傅這樣做衣櫃了,提起來我一把辛酸淚,悔得腸子都青了!1、衣櫃的拼花工藝水平。衣櫃的拼花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在拼花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仔細,精準。拼花對木工的技術有一定的要求,造就一個完美的拼花,就需要木工做到縫隙間隔上的均勻平整才行。千萬別讓木工師傅這樣做衣櫃了,提起來我一把辛酸淚,悔得腸子都青了!2、衣櫃表面平整度。
  • 一把辛酸淚:河南人為什麼上大學這麼難?還不是因為都拆走了!
    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即使是同樣為炎黃子孫,可是彼此之間因為地域的差距,總是免不了開啟地圖炮,而河南則是首當其衝成了大家攻擊的對象,但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河南作為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地方,也是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
  • 說好的幸福不過一把辛酸淚
    說好的幸福不過一把辛酸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娃前和生娃後,女人變化大到不敢認!說好的幸福不過一把辛酸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幼兒園手工作業累壞家長 老師稱是鼓勵親子互動
    「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基本上每個月都要接到一件手工作業任務,用環保材料製作火箭、手工縫製布偶、製作卡通水彩畫冊、中秋節花燈……太折騰人了。」日前,一位南昌家長在網上曬出兒子從小班到大班的一系列手工作品,稱想當稱職媽媽一定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過來人的經歷訴說一把辛酸淚
    過來人的經歷訴說一把辛酸淚。今天老大在學校打架,她被老師喊去「挨批」,明天老二又各種哭鬧不想去上幼兒園。短短幾年間,她就被這倆「神獸」折磨得老了十幾歲的樣子。而且,如今男多女少,男孩娶妻難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如果是有倆兒子的家庭,將來給兒子買房、出彩禮都要很大一筆錢,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 家長「包辦」 手工作業是重參與還是拼爹媽
    網友在微博上曬出的幼兒園手工作業。  ■記者 張明陽 實習生 向秋莉  華聲在線11月27日訊 「做完家電做面具,做完面具做衣服……等兒子幼兒園畢業,我可以開家雜貨鋪專門賣手工了。」今天上午,長沙市民蔣女士向@Hi都市報微信吐槽,兒子的幼兒園布置的手工作業太多,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她和老公經常熬夜幫兒子做「手工作業」。
  • 幼兒園的畢業典禮走紅網絡,家長帶娃走紅毯,網友:拼爹時代
    很多家長都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從一出生就開始了各種比拼。不僅比拼吃穿用,而且還要比拼報的學習班的數量,課外學習的種類多少。近日一個幼兒園的畢業典禮爆紅網絡,家長受邀參加孩子的畢業典禮,可是這真的只是畢業典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