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東,大阪,京都,箱根一路到東京,雖說在冬季這個不尷不尬的季節裡,錯過了紅葉,來不及看到漫天大雪,我還是最喜歡京都阿,雖然清水寺因為是淡季,處處在翻修,沒有紅葉的襯託,我都快認不出它的模樣,而在心裡暗暗後悔沒有去金閣寺,可此刻,腦海回憶起來,都是每天從地鐵到酒店那條寬寬的馬路和無數條狹窄安靜的支路,在京都的照片都散發著暖暖的光,地鐵無論是站臺還是車廂裡稀疏的人群,還有祗園附近的難忘夜景,後面遊記再慢慢說把~
jr沿路的小房子,還有高峰都不怎麼擁擠的地鐵,和習慣思維裡日本的高人口密度相差甚遠,對大阪這個第一站的印象很好,還導致我去東京以後一度有點失落呢。
在其展望臺入口的3樓,設有畫廊及門廳劇場,可以說從準備登到最高處的起點就有活動可以參與,從3樓搭乘快速電梯到達35層樓,只需花上1分鐘的時間,再以透明式的自動扶梯一直抵達39樓,這裡則有餐廳酒吧以及紀念品店,40樓還有一處非常悠閒的咖啡店,透過每一面透明的玻璃落地窗,你可以悠閒的點一杯咖啡,坐在每一片落地窗前的椅子上,眺望窗外被玻璃隔絕後,呈現文靜風貌的大阪市容。至於最頂樓,則是設計成一處圓形的360度露天展望臺,
在這裡可以清楚地俯瞰大阪市的任何一個角落,在露天展望臺所看見的大阪市,則是充滿活潑與生氣的面容,你可以看見美麗的定川河身影正從容的流經大阪市區,風塵僕僕的往大阪灣而去,遠遠如玩具小汽車的車潮正努力穿梭在層層高樓之間。
在大阪的第一晚,放下行李就出來覓食,酒店位於梅田站附近走路10分鐘左右,酒店後面的巷子晚上很熱鬧,各種居酒屋,放題餐廳(自助),拐角就進了這家拉麵店,日本拉麵店多數是自助點單,在門口的機器上選擇要的面然後打出小票交給裡面的拉麵師傅,初來乍到還沒摸清頭緒,加上飢腸轆轆一頭栽進這家店,裡面女服務生嘰裡呱啦一頓日語,最後翻了個白眼一臉不耐煩的用中文說了句到外面打單子,在日本這幾天,充分體會到日本服務行業的耐心和好態度,唯一這麼一次聽到的是中文,諷刺!
第二天我們來到心齋橋,比想像中大很多,出了地鐵我們選擇先往優衣庫zara的方向逛,中午時分,因為不想在商業街上吃遊客飯,所以延伸往兩邊的小路覓食,雖然只是一個拐角,相比商業街的遊人如織,小路上卻有如到了京都的安靜。
前面在藥妝點零零散散買了點,到了這家就徹底淪陷了,各種彩妝護膚種類齊全,前一天去的梅田唐吉柯德雖然藥妝多,但跟這裡比起來,我更喜歡這家的擺貨方式和明亮的購物環境,給婆婆媽媽買的染髮劑這家顏色齊全,不過,要的顏色幾乎都被我掏空了
等等!喜歡就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