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前幾天一個朋友,發了一個這樣朋友圈:「從今以後,1+1=3」。很多朋友對她進行恭喜,祝福她就要做媽媽了。一個孩子的到來,會給家庭帶來很多幸福和希望。但是,對於準媽媽來說,也即將面對著很多的孕期反應和尷尬。準媽媽要知道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寶媽不用不好意思。
懷孕後,準媽媽遇到的這四件尷尬事,過來人表示:件件讓人臉紅!
1、準媽媽會有小便頻繁的尷尬。
準媽媽靜靜:我懷孕七個多月了,目前還在公司工作。孩子月份越來越大,我上廁所小便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有一次公司開大會,一個會議下來,我跑了四次廁所。面對好多人異樣的目光,我就覺得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晚上,也感覺整晚都在跑廁所,自己睡不好,吵的老公也睡不好,真希望自己可以儘快「卸貨」。
準媽媽懷孕以後,就會出現一些生理上的問題,小便頻繁是比較典型的一件事情。尤其是準媽媽到了孕晚期,胎兒的不斷變大,擠壓和搶佔了膀胱的空間,這樣膀胱儲存尿液的容量就會變小。很多準媽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會產生尿頻尿急的現象的。準媽媽覺得自己總是跑廁所,是很尷尬的事情。
所以很多準媽媽就不願意出門,避免這樣的尷尬。準媽媽不必有尷尬、難為情的心思,首先這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另外,大家對於孕媽這樣的行為都是可以體諒理解的。
2、準媽媽有同房需要,又怕傷害胎兒的尷尬。
準媽媽思雨:在剛剛懷孕的時候,婆婆就悄悄警告我,一定要注意夫妻之間不能再有「親密運動」。起先,婆婆把老公趕走,搬到我房間和我同住。懷孕過了三個月,老公才搬回我們自己的房間。老公回來之後,覺得胎兒基本已經穩定了,就偶爾有一次「越界」。
過了沒幾天,我竟然出現了出血的現象。我立即到醫院,醫生說跟同房關係不大,建議我住院保胎。婆婆就在一旁不停地嘮叨:「年輕人可真是的,說了也不聽,現在危險了吧」,我真是覺得自己尷尬到不行。
很多的準媽媽在懷孕以後,就會被家長警告,夫妻不要同房。其實孕媽媽在特定時間段內,夫妻是可以同房的。一般情況下,孕初期胎盤不夠穩定,不建議同房。孕晚期,胎兒進入骨盆,也不建議同房。在孕中期可以適當同房,但是也要注意寶寶的安全。孕期同房可以增強夫妻之間的感情,釋放準媽媽焦慮的情緒。所以,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還是可以的。
3、準媽媽分泌物增多,有異味的困擾。
準媽媽平淡是真:我現在已經懷孕八個月了,隨著寶寶的不斷生長發育,肚子越來越大。我自己的身體其他一些部位也不斷發生變化,比如腋下變黑,睡覺有鼾聲。比較讓我苦惱的是,孩子月份大了,下身分泌物也越來越多。我已經非常注意個人衛生情況了,但還是害怕會有不好的體味。孕晚期的日子,真的是一天比一天難熬呀!
準媽媽進入孕晚期,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會導致內分泌物增多。尤其是即將面臨分娩的準媽媽,這個現象就尤為嚴重。內分泌物的增多,是孕媽媽的身體在為孩子的出生做準備。大量的分泌物,是寶寶出生時很好的潤滑劑。所以,準媽媽不用擔心和尷尬,只要做好個人的衛生清理就好了。
4、準媽媽產檢遭遇男醫生的尷尬。
準媽媽一抹紅霞:我在孩子到了孕晚期的時候,就住進醫院待產。最不能接受的是,在出現宮縮以後,產檢遇到了一位男醫生。我覺得醫院的安排簡直太讓人尷尬了,我直接要求給我換一位女醫生檢查。孕產檢查是一件多麼隱私的事情,孕產科怎麼能有男醫生的存在呢?
像這位準媽媽遇到的情況,大家可能覺得是比較少見的。但是,據統計現在醫院產科男醫生呈越來越多的趨勢。男性作為產科醫生,是有很多的優勢的。產科對於醫生的體力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有的時候,一個醫生一天可能會接待好多個產婦,體力跟不上是不行的。
另外,男醫生遇到緊急情況,更加冷靜機智,可以幫助病人迅速解除危險境地。國外產科男醫生比國內更加普遍,因為國內人們的觀念更傳統,而國外一些民眾可以接受在醫生眼裡沒有性別之分的觀念。
女人孕育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既要忍受身體上的不適,又要承受心理上的壓力。所以,希望天下的母親都被善待,被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