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喜歡的朋友們歡迎點讚關注哦!
周日午後,陽光透過徐徐搖擺的白色紗簾滲進房間,音箱裡,羅斯特羅波維奇的大提琴聲比往常更好聽。書桌上有點凌亂,凌亂之中比較顯眼的幾樣東西包括:幾十粒未洗的紅色水果,一壺透明玻璃壺泡出的茶,還有今天早上剛剛看過的碟片,名字叫《菊次郎之夏》。看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因為石久讓的音樂。像夏日午後的大太陽,大地一片綠油油的顏色,雖然炎熱,但是能吃上爽口的西瓜,藍天白雲,蟲鳴鳥唱,很舒服。這部電影也是帶給我這種感受。有位叫菊次郎的中年大叔,在這個夏天帶給了我們一段愉悅的旅程!
北野武是我真正佩服的日本人之一。他的片子,有一種深沉的悲憫,對於人世的悲憫。包括菊次郎的夏天,花火,座頭市,都傳達出日本文化特有的美學原則,又殘酷又美好。而他又從來不玩弄華麗,他的鏡頭都是精神的外化。他自己同樣也是個好演員,認真生活,認真發現。
炎炎夏日,當一個小學生遇到一個痞子男,會產生怎樣的反應?我想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至少可能有快樂,至少也可能有淚水。一個身著花襯衫,背著天使翅膀書包的小男孩在路上狂奔。遠景到近景,鏡頭一直跟進著這孩子的奔跑,最後,留下的是一個漸行漸遠的身影。影片以這種方式開始,同時,也以這樣的方式結束。孩子純真的笑臉,執著的表情以及久石讓輕鬆跳躍的配樂,為影片定下了幽默歡樂的基調。
小學生正男從沒見過自己的媽媽,暑假裡菊次郎帶他去找媽媽。菊次郎是個二流子,一路上只顧自己尋歡作樂,但同時也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照顧正男。於是正男的暑假,菊次郎的夏天,變成了一次溫馨感人而又令人捧腹的公路冒險。《菊次郎的夏天》是北野武最為特別的電影,他標籤般的血腥和暴力消失得無影無蹤。整部電影充滿了童真、童心、童趣,在夏天明亮歡快的色彩裡,這個世界好像重又變回我們出生後第一次睜眼所看到的模樣,那麼新鮮和令人欣喜。
再說說那首鋼琴曲。從聽過久石讓的歌曲後,幾首歌便一直單曲循環過很久,菊次郎的夏天便是之一。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這首歌曲而愛上這部電影。難得,是一首鋼琴曲,成為了電影的名片。看過電影之前,鋼琴曲給我的便是夏天般清風徐徐,海邊曬太陽的情景。電影中種種日式詼諧幽默,平添各種姿色。真想脫去可惡的外衣,回到孩童時代,哪怕只有自己,也要好好走那麼一遭。
有意思的是,直到片尾,菊次郎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現,在這段旅行的終點,正男問大叔的名字,我們才知道,大叔就是菊次郎。這段旅程,既是正男的奇妙夏天,也是菊次郎的奇妙夏天。兩個人在最炎熱的季節出發,摘了荷葉掛在脖子上當陽傘,在玉米地偷玉米居然還敢放在路邊賣,暴雨的夜晚落寞地睡在公交站臺,一大一小就這樣走啊走,一路遇到不同的人,變態大叔,會跳機器舞的小夥子,送正男天使翅膀的可愛姐姐,善良的酒店前臺叔叔,開車週遊日本的文藝男青年,飛車族胖子和光頭……小男孩第一次遠行,看到了這麼遼闊的世界和如此各異的人們,多虧了不走尋常路的大叔呀!
音符在鋼琴鍵上歡快的跳躍,靈動而活潑,又帶著點小清新感。看電影的初衷完全是衝著久石讓的音樂去的,誰知,竟有位叫菊次郎的痞子叔,在這個夏天帶給了我們一段愉悅的旅程。於是,故事就伴隨著動聽的旋律動情起來。大家喜歡這部《菊次郎的夏天》嗎?歡迎你們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