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了1836人死亡的美國颶風,給中國疫情防控帶來什麼啟示?

2020-12-15 正解局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中國本土企業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力量。

正解局出品

2005年8月底,卡特裡娜颶風襲擊美國,造成了1836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最慘的是紐奧良市,近50萬人受災,城市的80%淹沒水下。

面對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美國政府表現出驚人的低效與無能。

當美國政府手忙腳亂的時候,沃爾瑪橫空出世,成為最後的救世英雄。

沃爾瑪是如何做到的?

又為當下的中國疫情防控帶來什麼啟示?

1. 令人大跌眼鏡的美國政府救援

在颶風襲擊紐奧良前的48小時,美國政府各有關部門就收到國家颶風中心的強烈警告。

但在颶風登陸後5小時,聯邦緊急救援局才要求派遣1000名救援人員「在兩天內」趕赴災區。

救援反應何其遲鈍。

缺乏援災準備的美國政府還面臨以下問題:災民都流散在哪些地方,物資該送到什麼地方,物資通過什麼方式送到,在運送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障礙,災民最迫切需要的物資是什麼?

(卡特裡娜颶風中逃難的災民)

在以上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的情況下,必定會亂了手腳。這也是導致救援行動執行不力的原因,有災民沒等到救援來就喪生了。

據路易斯安那州傑斐遜堂區負責人阿龍·布魯薩爾親口敘述:

『卡特裡娜』颶風8月29日登陸後,一名老婦就被困在洪水包圍的屋子中。她每天都會給公寓負責人、她的兒子打電話求救。但得到的答案總是:『媽媽,有人去救你了』『媽媽,他們會在周二去救你』『他們會在周三去救你』『他們會在周四……周五去救你』。但救援人員始終沒有出現,老人周五晚上被淹死。

基礎物資、藥物需求、電力、信號等都成了問題,一些社會救助人士還被攔在門外。

密西西比地區一家高水平流動醫院的100名外科醫師和護理人員,驅車30個小時在9月4日趕到紐奧良,準備為抗災貢獻力量。

但剛到避難所,一盆冷水讓他們的心涼了半截,他們被一條紅膠帶攔在避難所外。

(災難發生兩周以後的城市,積水仍然難以退去)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普雷斯頓·裡奇醫生回憶道:

密西西比災民避難所3日出現一次疫情,20名災民患痢疾,可能是因為飲用了受汙染的水,但災區救援部門運轉不靈,不能給我們登記,我們也無法立即加入救援行列,只能等在災區外。

「卡特裡娜」颶風給受災區域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救援不力更令災區雪上加霜。

(美國民眾上街遊行示威)

「卡特裡娜」颶風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之大,美國政府現場救援之遲鈍、能力之孱弱、災區社會秩序之混亂、公職人員職業素質之差,都讓全球民眾瞠目。

德國南部巴登-符騰堡州的教育部長甚至稱時任美國總統布希「應該被槍斃」。

2. 「救世英雄」橫空出世

當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還在被指責撤離受害者時「拖拖拉拉」,對提供藥品、通信設備和其他急需物品的捐助建議也不加理睬時,一支民間救援力量浩浩蕩蕩進入災區,並在此次救災行動中成為當之無愧的「救世英雄」。

美國零售企業沃爾瑪派出約1200輛載有水、食品和其他應急物品的卡車前往災區,補充商店供應和災民救助。

沃爾瑪還立即在受災地區設立沃爾瑪臨時便利店,以卡車、帳篷和其他建築形式設立「迷你沃爾瑪」商店,免費發放飲用水、衣物、尿布、食物、牙刷和被褥等,並向災民提供白條服務。

在籌備援災救濟款的層面上,沃爾瑪也積極行動。在颶風過後立即捐出了200萬美元現金幫助救災。此後,又投入1500萬美元在全美掀起了一項救助「卡特裡娜」颶風受災者的運動。

(髒亂差的所謂"避難所")

因為災區電力、通訊等基建設施受損,災民流離失所,沃爾瑪還在短時間內建立了一個失蹤人員信息在線查詢系統,該系統頭兩天就收到了超過2000條信息和20萬次訪問。

沃爾瑪的卡車還為災區救護車保駕護航,在救護車運送傷員的過程中,沒有汽油就將卡車備用油供給救護車使用。

得知醫院電力系統被毀,沃爾瑪又向醫院提供小型發電機、柴油等能源物資,車隊還為藥物生產商代送災區救援藥物。

沃爾瑪簡直無所不能,被譽為災區的生命線、救生索。

3. 「無所不能」的沃爾瑪

沃爾瑪在「卡特裡娜」颶風中的救災表現,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家普通超市的能力。

沃爾瑪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是未雨綢繆的執行能力。

在「卡特裡娜」颶風抵達佛羅裡達州之前,沃爾瑪緊急救援指揮中心已經有50個經理和支持人員處在備戰狀態。

沃爾瑪從全國氣象服務的氣象信息和店裡的銷售紀錄中分析,在颶風來臨前後,哪些商品的銷售會較佳,以預先做好庫存準備。其倉庫提前增加了發電機、乾冰、飲用水、乾糧等災難緊急用品的庫存。

(颶風卡特裡娜路徑)

在救災行動中,這些物資儲備全都派上用場。

其次是發達的信息收發系統。

颶風過境,災區的電話、電臺、電視臺幾乎全部被衝毀。受災民眾也就很難收到政府的援救信息,政府也無法獲知當地的受災情況。

沃爾瑪的貨車隊和分店都有衛星電話,這就方便及時聯繫物資缺口和災民所在地。據說,在24小時內,沃爾瑪已經掌握到美國政府完全不知道的受災信息。

(沃爾瑪的貨車)

沃爾瑪車隊首批送達的是水、嬰兒奶粉、基本藥物藥品、餅乾,還有一些救生工具。這些都是收集災民需求數據後,精準下達的援救物資。

最後是強大的物流系統。

就像沃爾瑪相關負責人說的,「強大的物流體系是快速反應的保證。」

在沃爾瑪通過氣象監測,提前得知「卡特裡娜」颶風會呈扇面形向紐奧良推進後,立刻採取行動,緊急把包括飲用水、燃料在內的很多商品向該地區5個比較大的配送中心轉移,以保證讓它們在當天就能到達最需要的地方。

臨近這個扇形區域,靠近墨西哥灣的佛羅裡達州,也有沃爾瑪的配送中心和很多家商店,這保證了沃爾瑪可以實現迅速配送。

(沃爾瑪物流配送中心圖解)

這裡不得不提及沃爾瑪救援指揮中心,在此次行動中,它發揮了統籌布局的重要作用,讓救援行動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

沃爾瑪通過設在本頓維爾的緊急反應中心來協調其救災措施。

例如,貨車隊進入災區後,被要求在24小時內分別到達指定分店,公司的GPS衛星系統可以實時追蹤救援卡車的行蹤。

貨車司機必須把道路情況、難民移動方向和情況報告給沃爾瑪的災害指揮中心,各分店也要向中心報告所處環境和災民的情況,然後由指揮中心統籌部署,下達援救具體行動。

沃爾瑪應對災情反應迅速而行動成熟,充分利用發達的物流系統和信息收集能力,及時為災區供給物資,解決了災民的燃眉之急。

4. 企業,救災的重要力量

在沃爾瑪這一系列的援災行動中,我們看到一個優秀企業的硬核實力。

沃爾瑪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企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也是國家救災的重要力量。

救災的關鍵在於順暢調集社會資源,合理分配救災物資。在過去,這些全靠體制解決,而在市場經濟成熟的今天,市場力量也值得依靠。

這是因為,諸如阿里巴巴、順豐、滴滴等中國企業,已經在承擔基礎設施的功能。

例如,阿里巴巴依託菜鳥智能物流體系,聯合多家國內外物流企業搭建捐贈物資免費運輸綠色通道。滴滴在武漢組建「醫務人員應急車隊」 ,為本地醫務工作者提供出行服務。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作為衝擊範圍廣大的公共安全事件,新型肺炎是對國家力量的一次嚴峻測試。

企業無疑是國家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短短十天時間,武漢先後建起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座醫院。極致速度的背後,是無數家不分晝夜的中國企業。

在救災中,我們應該感謝這股力量;在災後重建中,我們應該珍惜這股力量。

正解局呼籲關注疫情中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因為,這事關我們每一個人。

相關焦點

  • 世界大瘟疫啟示錄丨甲型H1N1流感:金融海嘯中的致命颶風
    圖片來源:新華網該組織的數據顯示,這次大流感在世界範圍內的蔓延持續了一年多,出現疫情的國家和地區逾200個,造成超過1.8萬人死亡。實際上,由於無法統計等因素,死亡人數遠遠大於這一數字。與大部分流感病毒株通常只會在兒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中產生嚴重病症不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攻擊年輕健康的成年人,潛伏期也能造成傳染,疫情較難防控。確診死亡的主要是25—45歲的年輕人,並出現症狀危重的多重病患者和死亡病例,患者在感染後潛伏期隱性感染率高。美國首個因感染該病毒而死亡的病人是一名不到兩歲的幼兒。
  • 美媒總結美國疫情史給中國的啟示:反應過度也有壞處
    來源:參考消息美媒總結美國疫情史給中國的啟示:反應過度也有壞處參考消息網2月1日報導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30日發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緊急救護研究辦公室主任傑裡米·布朗的文章,總結了美國歷史上的公共衛生危機給遏制冠狀病毒帶來的啟示
  • 權威數據顯示:美國的颶風死亡人數達4645人,是官方預估的70倍
    在地球上,自然災難颶風可以說是一個令人心痛的事情,在去年的時候,美國的颶風瑪麗亞襲擊波多黎各是有目共睹的,在颶風結束之後,科學研究者們看到了破壞的嚴重性,包括,美國的射電望遠鏡也在這次颶風中被損壞。根據權威的科學數據顯示,哈佛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去年美國的颶風損失離官方的數據差距非常的遠,真實的死亡人數可能達到了至少有4645人(界面新聞說的推測,華盛頓郵報直接公布的數據),是官方預估值的70倍,而官方的預估數據僅僅只有64人。
  • 颶風「約塔」已造成拉美地區至少45人死亡
    新華社墨西哥城11月19日電(記者吳昊)颶風「約塔」登陸中美洲以來,在多國引發災害,截至當地時間19日晚已造成至少45人死亡。 宏都拉斯應急事務部門當天發布公告說,「約塔」已造成該國超過57萬人受災,14人死亡。洪北部多座城市遭洪水淹沒。汕埠市國際機場損毀嚴重,預計修復後將於年底開放。
  • 美國颶風的分級標準是什麼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颶風的分級標準是什麼  颶風「卡特裡娜」日前襲擊美國。氣象專家預計「卡特裡娜」會造成100萬居民流離失所。專家把此次颶風定為四級。颶風的分級標準是什麼,颶風與颱風有何區別,今年的颶風是不是歷史上強度最大的,颶風會不會增多或增強呢?  美國把颶風分五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資料顯示,颶風與颱風只是同一種氣候現象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稱呼。熱帶氣旋按其中心附近的風速分級,風速在17米/秒以下的熱帶氣旋稱為熱帶低壓,17米/秒—33米/秒的稱為熱帶風暴。
  • 颶風「約塔」持續侵襲中美洲 已造成至少26人死亡
    近日,一度為颶風強度的「約塔」持續侵襲中美洲多國,給尼加拉瓜、哥倫比亞、宏都拉斯等國都帶來暴雨、洪水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已造成至少26人死亡。據報導,「約塔」在尼加拉瓜造成至少13人死亡,其中馬塔加爾帕省的山體滑坡導致至少8人死亡,多人失蹤。該國有40萬人受到「約塔」的影響,16萬人疏散。 「約塔」過境也給哥倫比亞多地造成嚴重損失。哥全國約28個省份持續遭遇暴雨、洪水襲擊,造成至少8人死亡,多人失蹤。
  • 北美觀察丨墨西哥退不下去的內澇是怎麼回事 颶風疫情雙重壓力下的...
    颶風「埃塔(Eta)」是今年的第28號颶風,從11月3日開始橫掃中美洲多國沿海地區,途經尼加拉瓜北部內陸和宏都拉斯中部後,抵達墨西哥附近加勒比海域,已造成沿途國家數十人死亡。在墨西哥境內,颶風也造成了至少27人死亡,超過18萬民眾受災。造成的財產損失更是達到了10億美元的級別。
  • 颶風「弗洛倫斯」已致37人死亡 川普赴卡羅來納地區慰問
    颶風「弗洛倫斯」已致37人死亡 川普赴卡羅來納地區慰問 2018-09-20 06:12: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颶風侵襲美國,華盛頓爆發百萬人大遊行
    亂上加亂,美國受颶風侵襲 美國不僅疫情嚴峻,暴亂不斷,現在又捲起了颶風。在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2日,熱帶風暴「埃塔」為福羅裡達州坦帕灣地區帶來大雨、洪水、風暴天氣,當地許多建築物遭到損害。 這將是「埃塔」8日登陸佛羅裡達後,第二次登陸美國本土。 就在8日,美國佛羅裡達州勞德代爾堡,颶風「埃塔」引發洪水,街道被淹。
  • 颶風來襲 疫情嚴重 美國佛州面臨雙重考驗
    央視網消息:颶風「伊薩亞斯」仍在向美國佛羅裡達州的方向移動,佛州政府表示,已經為這次颶風的到來做好了充分準備,部分海灘、公園已被關閉,並要求民眾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此次颶風來臨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美國之際,作為美國疫情第二嚴重的州,佛羅裡達正面臨著颶風和疫情帶來的雙重考驗。
  • 《紐約時報》解讀CDC數據:美國疫情死亡人數或被嚴重低估
    美國疫情的「震中」紐約,死亡人數更是達到正常水平的3倍以上(最新數據顯示,死亡人數可能已是正常水平的6倍)。而在新澤西州,目前的死亡人數也已經是正常水平的172%,與過去5年的平均死亡人數相比,增加了超5000人。《紐約時報》還將當前的死亡人數與過去5年每周的死亡人數進行了對比,研究人員用「過度死亡」一詞來形容近期的死亡趨勢。
  • 世界大瘟疫啟示錄:甲型H1N1流感——金融海嘯中的致命颶風
    該組織的數據顯示,這次大流感在世界範圍內的蔓延持續了一年多,出現疫情的國家和地區逾200個,造成超過1.8萬人死亡。實際上,由於無法統計等因素,死亡人數遠遠大於這一數字。「防控」與「失控」一線之隔2009年3月底,一種新型流感病毒在北美地區暴發。4月15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在加州10歲患兒送檢樣本中,發現了新型甲型流感病毒。
  • 俄羅斯人對社會制度的議論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在俄羅斯,人們獲得的福利通常要比在美國獲得的少。如今的人,實際是一無所有的。這是新冠病毒疫情給我們帶來的一個主要感受。人們每天工作,有些人甚至每天要幹12至14個小時,但所獲收入卻只勉強夠維持一個月的生活。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國,也到處可見嚴重的家庭危機。 米羅諾娃表示,這次疫情中,所有把錢直接撥給人們用於維持家庭開支的政府,都受到了民眾的稱讚。
  • 美國南部多州遭風暴襲擊 據信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
    中新網4月21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官員20日表示,美國南部地區遭惡劣天氣襲擊,疑似龍捲風造成至少2人死亡,據信由風暴引發的房屋大火還造成了第3人死亡。當局稱,19日深夜,颶風掀翻了威廉士在阿拉巴馬州鄉村的家。
  • 頭條|甲型H1N1流感:金融海嘯中的致命颶風
    圖片來源:新華網該組織的數據顯示,這次大流感在世界範圍內的蔓延持續了一年多,出現疫情的國家和地區逾200個,造成超過1.8萬人死亡。實際上,由於無法統計等因素,死亡人數遠遠大於這一數字。與大部分流感病毒株通常只會在兒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中產生嚴重病症不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攻擊年輕健康的成年人,潛伏期也能造成傳染,疫情較難防控。確診死亡的主要是25—45歲的年輕人,並出現症狀危重的多重病患者和死亡病例,患者在感染後潛伏期隱性感染率高。美國首個因感染該病毒而死亡的病人是一名不到兩歲的幼兒。
  • 新冠疫情給教育工作改革發展帶來的啟示與思考
    2020年新年伊始,讓人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教育系統和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場「大考」。一夜之間,中國教師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主播」群體。「新冠肺炎疫情臨時讓中國變成了一個大規模的測試平臺,在實踐中檢驗近幾十年來有關在線教學突破傳統學校模式的許多理論,它將最大程度檢驗在線教育模式的可行性。」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如此評論。
  • 讀新聞學英語_颶風蘿拉襲擊美國,致6人死亡
    蘿拉颶風與2018年造成52名美國人喪生的佛羅倫斯颶風和15年前襲擊路易斯安那州的卡特裡娜颶風有共同點。 蘿拉颶風與2018年造成52名美國人喪生的佛羅倫斯颶風和15年前襲擊路易斯安那州的卡特裡娜颶風有共同點。都是在短短的一兩天之內,這三個颶風就從更典型的颶風變成了嚴重的颶風。
  • 百萬人疏散,軍艦撤離,核電站關閉,今年最強颶風即將登陸美國
    颶風給美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受到世界洋流的作用,與墨西哥灣的環狀地理位置的特殊構造,每年的6月至11月,在墨西哥灣都會形成氣流的旋轉,也就是氣象學中的氣旋。這種氣旋的強度,隨著其靠近墨西哥灣往往是逐漸增強的,以致很容易在墨西哥灣形成颶風。
  • 川普錯誤的決策埋下「隱患」,美國疫情防控措施有待思考
    很多評論員都稱川普是因為疫情的防控失利,最終失去了民心。再近一年的全球抗擊疫情的戰爭中,美國川普可謂是頻頻引發人們的熱議和關注,「全民免疫」、超級甩鍋、趣味推特。等等一系列的操作,真是讓世界人民看不明白了。無論川普怎麼強勢,但是與日俱增的確診數據,還有很多無辜被新冠奪去生命的美國民眾,最終對川普失去了信心。
  • 超強颶風襲擊中美洲 數十萬人聚集避難所
    △颶風襲擊後,瓜地馬拉大面積洪水。(圖片來源:《紐約時報》)如今颶風已過去幾周,但災難持續威脅著當地民眾的生存狀態。據《紐約時報》報導,颶風至少影響了500多萬人,其中150萬人為兒童,數十萬人流離失所,尼加拉瓜、宏都拉斯、瓜地馬拉等國都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