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中介紹了關於初始請求和後續請求的處理,在初始請求和後續請求的使用中還有另外兩個比較重要的關於SIP 請求路由的處理方式需要大家注意。這兩個路由的概念就是Record Set和Loose Route。筆者雖然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做過介紹,但是那些介紹都是基於基本的SIP route做的介紹,沒有具體到軟交換層面,例如,OpenSIPS平臺的具體使用方式。本文章進一步討論關於Record Set和Loose Route的背景知識,希望能夠為讀者提供一個針對OpenSIPS的相對比較全面的理解。關於這些相關概念的定義和細節,讀者可以參考筆者的歷史文檔來進一步了解關於record set 和loose route的區別以及應用場景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除了以上的參考連結以外,筆者這裡再次多IR初始請求和SR後續請求做一點補充說明。為了判斷其請求以及後續的處理流程,首先SIP 路由需要驗證其請求是初始請求還是後續請求。針對loose route,如果是初始請求IR的話,初始請求創建dialog的,而後續請求則是在一個創建的dalog內的請求。因此,後續請求SR需要判斷是否支持了To-tag。如果有To-tag, 則說明是一個後續請求,如果沒有To-tag,說明是一個初始請求,例如, INVITE 或者SUBSCRIBE等。在介紹以上這兩個概念之前,我們有必要再稍微回顧一下前面文章中所討論的initinital request(IR,初始請求)和sequential requests(SR-後續請求)的基本概念。簡單來說,常見的初始請求包括我們通常呼叫發起的請求-INVITE,後續請求包括掛機的BYE請求,ACK確認或者re-INVITE請求。因為雙方的呼叫需要經過一個或者多個代理伺服器地址,每個代理伺服器地址需要對呼叫路徑做一個記錄。Record Set其實就是針對初始請求對呼叫路徑做的一個記錄值,記錄值包括IP位址和對端終端的Contact地址。以下圖例就是一個OpenSIPS的record route的處理流程,包括INVITE和200 OK的處理。
當被呼叫方返回到呼叫方時,被呼叫方通過後續請求對呼叫方進行查詢回溯,找到呼叫方地址。當然,被呼叫方返回時所使用的Record Set和呼叫方的Record Set是完全不同的,處理流程是正好相反的路徑。
和Record Set相比,loose route是一個相對比較動態靈活的路由,後續請求會使用此路由根據代理地址和RURI終端地址返回到源呼叫方地址。BYE請求就是一個典型的後續請求,它通過loose route的路徑按照route set 地址組的列表返回到呼叫方終端A,以下圖例就是一個OpenSIPS中關於loose route的使用示例。
前面筆者已經提及,根據SIP規範和OpenSIPS的處理流程,如果代理需要record route或者loose route時,首先需要判斷支持了has_totag()。如果支持了的話,就執行後續請求的處理,否則發起一個record route執行初始請求的路由處理。在OpenSIPS中,通過route路由處理模塊進行判斷處理。
需要注意,通過以上針對路由處理的流程可以看出,如果是初始請求(IR)的話,初始請求需要耗費更多的資源來進行驗證,查詢,定位等服務。如果是SR後續請求的話,它基本上不會消耗太多系統資源,它僅按照路由表返回呼叫方就可以。因此,後續請求處理速度相對比較快,也更高效。
因為SIP規範和應用場景,以及呼叫路徑的變化很大。一個SIP呼叫可以經過多個網元和多個代理伺服器地址,包括SBC,防火牆等。在早期的SIP規範RFC2543中規定了比較早的route方式-strict route(嚴格路由), 而Loose route則是SIP v 2版本,RFC3261中所支持的比較靈活的路由方式。後者可以支持R-URI不被修改,可以兼容RFC2543中的嚴格路由方式。嚴格路由是在初始請求創建dialog之前就已經明確定義好了路由的路徑以及路由表。每個代理伺服器嚴格按照路由表指定的路徑執行,如果路由路徑中其中一個網元出現故障都會導致呼叫失敗。另外,如果UA支持了outbound-proxy以後就會出現其他的問題。因此,為了更加靈活地支持SIP的路由策略,loose route比較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它通過:lr參數支持,允許每個目的地地址來路由數據包,並且每個目的地都有各自的機制兼容支持了嚴格路由策略。關於以上討論的具體細節,讀者可以參考RFC3261-16.12了解更多規定。在SIP路由中,除了我們前面討論的以上路由表以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定義是Via。Record route其目的是在路由消息中充當一個角色來影響Reg-URL(通過:lr參數決定request-URL。如果路由組中的第一個路由URL包含:lr, 則不會影響request-URL;如果如果路由組中的第一個路由URL不包含:lr,UA就會把第一個路由組的URL設置為request-URL,然後處理其餘的路由組流程。),當然也在VIA中支持部分的描述內容。另外,VIA是被UAS用來決定響應的下一個目的地地址的,它只是不斷添加代理Via地址,對Via地址不做修改,返回時刪除相應的Via地址。最後,Via是基於事務層的路由記錄,請求所創建的事務完成以後,Via就會被丟棄;而Record Set是基於dialog的,呼叫的路徑會貫穿整個dialog中。Record route和loose route在SIP 路由中分別進行不同的處理。本文章重點介紹了關於OpenSIPS中兩種路由方式的區別以及發起方的不同,另外介紹了在OpenSIPS中如何發起兩種路由方式,最後討論了其他關於SIP路由,VIA一些區別。通過以上進一步的討論,希望讀者對OpenSIPS中的Record route和loose route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結合前面各種opensips的cfg場景配置文件能夠更多了解開源OpenSIPS的使用方式。
參考資料:
www.opensips.org
www.freepbx.org.cn
www.freesbc.cn
融合通信/IPPBX/FreePBX商業解決方案:www.hiastar.com
最新Asterisk完整中文用戶手冊詳解:www.asterisk.org.cn
Freepbx/FreeSBC技術文檔: www.freepbx.org.cn如何使用免費會話邊界控制器-FreeSBC,qq技術分享群:334023047關注微信公眾號:asterisk-cn,獲得有價值的通信行業技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