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趙女士是一名環衛工人,今年五十歲了,深受神經性皮炎的困擾已經有半年了。「一到晚上脖子、腰部搔癢難忍,很難入睡,失眠的症狀更加嚴重了。」趙女士說,每次稍微好一點,就又開始發作了。
那麼,讓趙女士很是苦惱的神經性皮炎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疾病?患了神經性皮炎應怎樣治療呢?又該如何預防呢?
多見成年人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是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好發於頸部、肘窩、膕窩、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見於腰背部、眼瞼、四肢及外陰等部位。多見於成年人,兒童一般不發病。
其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若皮損僅限於一處或幾處,為局限性神經性皮炎。若皮損分布廣泛,甚至泛發於全身者,稱為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1、局限性神經性皮炎
多見於青年和中年患者,絕大多數發生在頸項部、肘部、胭窩、小腿等處。
初期常感局部皮膚陣發性瘙癢,因不斷搔抓和摩擦而岀現粟粒至米粒大的扁平丘疹,形態不定,可園形或多角形,顏色為正常膚色或淡褐色,表面光亮,可有少許糠秕狀鱗屑、抓痕及血痂。
隨著病情發展,丘疹漸漸融合擴大,顏色暗淡,皮膚逐漸增厚、乾燥、粗糙,皮膚紋理加深,形成苔蘚樣變,境界清楚。
2、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多見於老年人,好發於頭面部、頸項、四肢、腰部、肩背等處,皮膚表現與局限性神經性皮炎相似,但分布廣泛與彌散。
初起皮膚呈散在的多處瘙癢,逐漸發生圓形或多角形扁平有光澤的丘疹,正常膚色或淡褐色,日久融合成片或沿抓痕呈條狀排列,反覆搔抓刺激,形成多處苔蘚樣變。
自覺陣發性劇烈瘙癢,入夜尤甚,精神緊張或情緒波動時瘙癢加劇。病程慢性,常反覆發作,遷延數年而不愈。
自體傳播性質
傳統中醫認為,神經性皮炎的發病原因多為情志不遂,肝氣鬱結,鬱而化火,日久耗血傷陰,血虛化燥生風,肌膚失養而發病;或由於思慮過多,勞累過度,過食辛辣酒肉,致內傷脾胃,運化失調,溼熱內生,加之風溼外襲,溼熱與風溼留滯肌膚而發病。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與神經功能障礙有關。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內分泌失調及搔抓、摩擦、進食海鮮或飲酒、日曬或機械性、物理性刺激因素(如衣領過硬)均可促使本病的發生或導致原有的病情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皮膚病是具有傳染性,必須要做好隔離和預防,但神經性皮炎發病與精神、情緒緊張有關係,不會傳染其他人,也不會遺傳給下一代,但是其具有自體傳播的性質,會蔓延到全身,因此發現患病後,一定要及時治療。
預防與調養
1、避免搔抓、摩擦及熱水燙洗等方法來止癢。
2、避免飲酒、喝濃茶,及其他興奮性飲料。
3、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4、生活規律,避免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
5、放鬆心態,消除悲觀情緒,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
內容來源:醫藥觀察家網
文: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