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法中間那個破折號——專訪法國前總理拉法蘭

2020-12-13 南方周末

「世界需要中國,因為中國是世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是,我們的世界也需要中國的文化與中國的文明」

「我又一次來到中國,為了慶祝我們精彩絕倫的上海世博會。在胡錦濤主席和薩科齊總統去年會面之後,中法恢復了和諧關係。薩科齊總統將於今年春天對中國進行正式的國事訪問,此後,中法兩國還會有很多互訪活動。」

藍領帶、白襯衫、灰西裝,目光炯炯。

1月20日上午,法國前總理、法國執政黨第一副主席讓-皮埃爾·拉法蘭(Jean-Pierre Raffarin)現身上海。近兩小時的記者招待會,各家媒體輪番提問,從「碳關稅」政策、人民幣匯率等近期焦點,至法語推廣、網絡自由、留法教育等議題,拉法蘭應答如流,提及重點,他以排比句式加以強調,偶爾,不忘溫情地穿插進自家小孫子的故事,頗具親和力。

法前總理拉法蘭 圖/黃歡

2003年「非典」期間,時任法國總理的拉法蘭堅持對中國進行原定的訪問,執意不戴口罩,對受疫情困擾的中國給予可貴的支持。那次訪問,他與溫家寶總理建立了深厚的友誼。2005年拉法蘭擔任法國總理期間,法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確認參加上海世博會的國家。

2009年2月8日,這位在中國有良好聲譽的法國前總理率領代表團抵達北京,進行為期7天的訪問,成為中法關係自2008年底薩科齊接見達賴陷入低谷以來首位訪華的法國高層官員。兩個月後,中法首腦在倫敦G20峰會上舉行了雙邊會談,發表聯合聲明,法國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拒絕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獨立」。

作為一名參與起草聲明的法國高官,拉法蘭強調:「這份聲明很重要,它重申了法國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並堅持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今往後,法方將以該聲明為原則發表言論。」

拉法蘭是第一位在中國網站以中文開博客的西方政要。2009年7月1日,他發布題為「達賴喇嘛:巴黎不是法國」的博文,再次「潤滑」了中法關係。

我有3個很好的理由來說明我反對巴黎市長對達賴喇嘛的接待:

薩科齊總統和胡錦濤主席已共同籤署了關於西藏問題的聯合公報,地方沒有力利進行國家的外交。

法國的非宗教規則及約定促使我們不要將政治鬥爭和宗教混為一談。

巴黎作為法國的首都,在世界範圍內引起極大反響,其市長應謹慎行事,尤其當其所作所為與共和國總統相左時。

……

我支持國家信息的交互由國家最高權威掌控,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獨立的提議。法國的外政不能因地方權力的心血來潮而不一。只能由共和國總統和政府來行使和表明。

今年1月6日,薩科齊聲稱,將為歐盟設立「碳關稅」而「奮鬥」,對此,拉法蘭再次強調:「我們推行的『碳關稅』政策,絕對沒有保護主義傾向。這個政策出臺,並非是為法國企業帶來好處而壓制外國企業,而是為了懲罰對環境有害的能源,鼓勵再生能源的使用。它的目的並不是在國際貿易上產生影響,我也聽到一些中國朋友發表對其保護主義傾向的擔心,法國經濟部長拉嘉德女士已經做好準備,和中國相關部門展開討論,希望藉此讓他們放心,『碳關稅』政策的出臺,並不意味著法國立場的改變,我們只希望有一個開放的、可以在全世界繼續循環利用的可持續的經濟環境。」

今年上半年,拉法蘭共有3次訪華安排。3月底,他還將率領法國企業代表團到北京參加「法中經濟論壇」,並主持該論壇。6月,他將率領法國議會代表團訪問中國並參觀上海世博會。他介紹說,法國於2010年初開始大力宣傳上海世博會,比如《費加羅報》已發起「關注世博」活動,將於今年6月組織讀者代表團一起來滬參觀世博會。

1月21日上午,拉法蘭在其下榻的酒店接受了本刊記者專訪。

世界的和平要依靠中國人民的智慧

人物周刊: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您在中法兩國關係中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如果讓您做個比喻,您如何定義自己在其中的角色?

拉法蘭:我應該是中間那個破折號吧。我一直服務於我的國家,致力於讓法國更加理解中國的要求。每個國家都致力於保衛自己的利益,我呢,首先肯定要保衛法國的利益,但是我也要理解中國的利益和中國人民的需求,這樣能夠發展兩國的對話,讓兩國的友誼持續下去。從1964年以來,法國就和中國締結了歷史悠長的友誼,我所要做的是,怎樣讓這樣的友誼在21世紀繼續壯大和發展,法中兩國都要為世界的平衡做出自己的努力。

人物周刊:除了政商階層,兩國媒體、精英在中法關係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我個人感覺,法國知識分子的文章經常採取一種「俯視」的態度,對中國持有一種道德上的優越感,導致法國民眾的一些成見,您怎麼看這些知識分子對中國的評價?

拉法蘭:我可以這麼說,法國是一個熱愛辯論的國家,這個情況不僅僅針對中國,我們對美國、俄國,亞洲、非洲各個國家與法國的關係都做一些辯論,其中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對於中國,一方面,法國的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另一方面,他們也喜歡對中國的政治給出一些評論與辯論,因為中國漸漸成為世界的強國,而法國的知識分子又非常喜歡為他人從他人角度來考慮問題。

人物周刊:原《費加羅報》記者史蒂芬·馬尚出版了一本《當中國試圖徵服時》,頗有中國威脅論的意味。法國、歐洲、乃至整個西方,對中國的崛起確乎有一種危機感,對此,您怎麼看?

拉法蘭:一般來講,如果一個國家發展非常迅速的話,我們確實會有一種憂慮和擔心,我們以前對美洲的經濟發展、俄羅斯的經濟發展都有過擔心,現在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擔心也是很正常的。但我覺得,這種擔憂其實並沒有道理,因為中國人民發展的歷史是一個和平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歷史上,中國人民的發展都趨向於自我防衛,沒有去主動攻擊過別人。我認為當今世界的和平,要依靠中國人民的智慧,世界的和平需要文化、需要哲學、需要對話,從這方面來說,中國的力量不可忽視。

人物周刊:去年底今年初,法國媒體形成了一股「中國潮」,自經濟雜誌《拓展》與政治周刊《觀點》相繼發表中國專刊後,《費加羅報》、《世界報》等大報上也出現了一系列有關中國的報導文章,這些媒體不約而同地用(世界的)「新主人」來形容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您認為,中國真的強大到令法國人稱為「主人」的時代了嗎?

拉法蘭:中國在過去幾年中經歷了迅猛的發展,它正在漸漸步入世界強國的行列,確實,如果現在整個世界要做一個決定的話,沒有中國的意見是不行的。其實,我覺得,「世界的新主人」這麼一個稱法,並不合適,因為中國本身也推崇世界的多極化,在這個觀點上,中法兩國是達成一致意見的,就是說,世界的和平不是由一極、單極來決定的,而是由一個多極化的平衡來決定的。世界需要中國,因為中國是世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是,我們的世界也需要中國的文化與中國的文明,所以,我更希望稱中國為「亞太地區新崛起的大國」,而不是「世界的新主人」,因為我們要找到這個世界各極化的平衡。

人物周刊:您當總理期間,前總統席哈克在歐盟內部大力推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主張解禁對華軍售,但是功敗垂成。如今四五年過去了,薩科齊總統也已任期過半,您認為薩科齊總統在餘下任期內還有政治意願有所作為和突破嗎?

拉法蘭:可以說,整個歐洲對於中國的態度是越來越向積極的方向發展的。雖然我們現在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解除武器禁運這些方面還有所顧慮,但法國對於中國的態度一直是支持的,而且這種態度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分享,薩科齊總統也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應該說,在過去幾年當中,我們在這方面還是取得不少進步的。

人物周刊:這幾年,中法關係日趨密切、複雜化之後,依您看,要解決不斷深化的中法關係,最重要的是什麼問題?

拉法蘭:其實我認為,目前對於中法關係而言,我們之間已經沒有什麼大困難了,因為倫敦G20峰會,法中兩國領導人碰面發表聯合聲明之後,我們兩國原則性的問題已經被解決。通過這個聯合申明,我們重申了尊重一個中國的原則,並且重申了尊重雙方主權的原則,可以說,這次會面之後,我們兩國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人物周刊:從您過去對中國那麼長時間的了解,您覺得,今後中法關係——當然現在已經不錯了——的理想境界是什麼?

拉法蘭:我認為,其實我們應該更加注重發展中國和歐洲的關係,因為中歐關係非常重要,法國也非常希望成為發展中歐關係的一個發動機。我們理想的關係是一個平衡的關係,不僅是中歐,也包括中國與美國、中國與非洲之間的平衡,在這個多極化的世界當中,中歐兩極保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法國也會為這個理想站在前線。

致力於培養黨內年輕人對中國的興趣

人物周刊:您是第一位在中國的網站以中文開博客的西方政要,瀏覽您的法語博客,我注意到,除卻中文連結,沒有其他語言,這是出於外交上的考慮嗎?

拉法蘭:這其實是我的一些中國朋友建議我開一個中文博客連結,博客是一種很自由的方式,因為我的網民可以自由地在博客上表達他們的意見。可以說,這是一個很新穎的方式,來體現我們的法中友誼。

人物周刊:法國政要中,像您這樣,開博客與民眾交流的人多嗎?

法蘭:其實,在法國也有一些政要有自己的博客,但是不多,大約十幾人吧。我本人通過自己這個小小的工具(向記者展示他的大屏幕手機),有何想法,可以隨時寫下來,非常方便。

人物周刊:博客的寫作佔據您多少時間?

拉法蘭:我每天大約要花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在這個博客上。

人物周刊:您的博客中,有中國朋友加為好友嗎?您會經常回復他們的評論和留言嗎?

拉法蘭:基本上,我每10天左右回復一次,因為我有一個專欄,題目叫「評論的評論」,專門用來回復那些對我的博客提出的各種問題和評論。另外,我確實有一些中國好友的連結,也有一些加拿大好友的連結,所有對我的博客很忠誠的朋友,我都會加他們進去。

人物周刊:我發現,去年4月一篇題為「致大使館的詩」的博文中,您巧妙借用了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顯示出您對漢文化的濃厚興趣,能介紹下您最早接觸中國的經歷嗎?

拉法蘭:1972年,我第一次接觸中國,當時我去香港訪問,1976年我又來到內陸,到北京、瀋陽和上海進行訪問,這以後,我慢慢地跟中國文化有了接觸,但是我發現,要窮其一生,才能摸到中國文化的一點皮毛。這裡我舉例說個小故事,保羅·克洛岱爾曾經擔任過法國駐中國領事,也是一位重要的作家,曾經有人問過他這樣一個問題,您對中國人有什麼看法?他說,這個問題讓我難以回答,因為我不認識他們的每一個人。

人物周刊:聽聞您和溫家寶總理私交不錯,除了國家大事,你們還會交流些其他什麼話題嗎?

拉法蘭:確實,我個人和溫總理的私人關係很密切,我們在進行正式會談,或者會談之後的宴請中,會經常提到一些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歷史、地理、對於兒童教育方面的看法等。我記得在一次席哈克總統和胡錦濤主席的晚宴當中,我們談了很多關於我們孫子輩兒的事情。

人物周刊:能否說說您個人對胡主席和溫總理的印象?

拉法蘭:我認為他們兩人都是非常重要、且值得尊敬的人物,他們肩負著巨大的責任,因為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對他們而言,領導這樣一個國家並不容易。我一直記得溫總理前往四川地震災區探訪時臉上流露出的痛苦表情,對他們而言,領導中國這樣一個國家,確實有很多困難,就這一點來說,他們就非常值得尊重了!

人物周刊:最後,我很好奇,您還年輕,又是資深政治家,現在作為參議員和執政黨內主要領導人,有沒有可能像另幾位法國前總理一樣,再度走上政府第一線擔任總理,甚至擔當比總理更重要的國家職務?

拉法蘭:(笑)其實我一直在為我的祖國服務,現在是在我的職位上為我的祖國服務,沒想過再成為其他更重要的政治人物。我現在致力於培養我們黨內的年輕人對中國的興趣,我希望我們黨內的重要領導人Xavier Bertrand來到中國,我希望能夠把席哈克教給我的這份對中國的熱愛,再傳承給我們黨內其他更年輕的領導人。

(感謝法國駐上海總領事助理謝青女士的翻譯)

相關焦點

  •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獨家對話鳳凰網友,暢談中法關係
    這次我們先到北京去了,後來到湖南省,今天在深圳,明天在廣州,我認為這種考察是非常必要的,和溫總理討論中法關係和中法的友誼,但是除此之外希望未來的領導人能夠看到中國的方方面面,能夠看到中國的重要性也是很重要的,讓他們進一步了解中國,這是我的意願。
  • 法前總理拉法蘭一行參觀普瓦提埃大學孔子學院
    法前總理拉法蘭一行參觀普瓦提埃大學孔子學院 前總理拉法蘭(左二)、法國執政黨黨主席科佩(左二)參觀老年漢語班課堂前總理拉法蘭
  •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談「中國夢」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談「中國夢」 楊嘉慶&傅立葉(Jacques Fourrier 法) • 2014-01-26 • 來源:北京周報網    拉法蘭先生是法國前總理,現任法國參議院副議長。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法關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 【觀察與思考】法國始終堅持「戴高樂主義」——專訪法國前總理...
    【觀察與思考】法國始終堅持「戴高樂主義」——專訪法國前總理、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讓-皮埃爾·拉法蘭… 2020-12-21 1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對話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世界需要對我們共同命運的真正覺悟
    拉法蘭(JeanPierreRaffarin)法國前總理、法國政府中國事務特使、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為了遏制目前這場世界公共衛生危機,我認為由世衛組織確定一項明確的世界衛生戰略、國與國之間深度的合作和有效的疫苗共同開發的國際戰略是三個關鍵因素。我認為法中兩國為此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兩國應該在與世衛組織戰略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加強在科學和衛生方面的合作。當年席哈克當法國總統時,我是政府總理,我們就通過巴斯德研究所和梅裡埃醫藥集團與中國開展了這方面的合作。
  •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高度評價中國新發展格局
    會後,諮委會委員、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接受了總臺記者的書面採訪,他表示,中國提出的新發展格局有利於世界經濟提升質量與包容性,從而助力「一帶一路」倡議與時俱進,促進國際合作的大趨勢。 拉法蘭認為,中國提出的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非常重要。這表明中國將著力擴大內需,從而成為中國增加高質量產品進口的一個重要支點。
  •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新冠疫情凸顯全世界缺乏對我們共同命運的真正覺悟
    拉法蘭(Jean Pierre Raffarin)法國前總理、法國政府中國事務特使、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拉法蘭:這場全球性健康危機非常嚴重,尤其是與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相比,多邊主義顯然是放慢了甚至倒退了。面對病毒,我看到每個國家都各行其是,缺乏合作。為重新有效地啟動國際合作,我認為法中應該一起努力。我確信,在歐中之間建立一種圍繞疫苗開發的合作對任何一方來說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甚至是必須的。
  • 法政壇劇變:拉法蘭下臺 德維爾潘成新總理(圖)
    (路透社資料圖片)拉法蘭:當法國總理非常不容易!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法國對歐盟憲法的全民公決結果導致法國政局迅速生變。正如外界所料,席哈克為「挽回面子」,平息國民對現政府的不滿情緒,在公決結束後就開始了一系列政府改組準備工作。
  • 法國前總理在湘"招商" 向三一重工伸出橄欖枝
    法國前總理在湘"招商" 向三一重工伸出橄欖枝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近日訪華,並於最近來到湖南進行訪問,在訪問中,他對三一重工熱情地伸出橄欖枝進行「招商」。外界普遍認為,這位曾經的「中法特使」再度來華的使命,將是藉機修補陷入困境的中法關係。
  • 專訪:「一帶一路」倡議是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部分——訪法國...
    新華社巴黎12月19日電專訪:「一帶一路」倡議是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部分——訪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新華社記者徐永春法國前總理、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讓-皮埃爾·拉法蘭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
  • 溫州小學生自創情景劇感謝這家人,背後故事還驚動了法國前總理
    蘇冰從法國人肉背回7箱醫療物資視頻中所說的蘇阿姨和施哥哥,名叫蘇冰、施也蘇,他們是一對母子,也是法國溫籍華僑。蘇冰是溫州鹿城人,早年定居法國,最近上海經商。「1月底,得知家鄉疫情嚴重,我就四處籌集物資。」蘇冰說,她原本計劃從美國採購5萬個N95口罩和1萬套防護服,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買到。「既然美國買不到,那就去歐洲找吧。」2月1日,受邀出席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新書發布會的蘇冰,登上前往法國的航班,也開始一場滿巴黎買口罩的特殊之旅。
  •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中國強大高效的組織動員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原標題:中國的制度優勢令人印象深刻幾天前,我通過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在抖音、快手平臺發布了一段視頻,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想起17年前的非典。2003年4月,在中國抗擊非典疫情的關鍵時刻,我作為法國總理堅持率團訪華,就是要體現法國政府對中國政府抗擊非典疫情的堅定支持,傳遞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真摯友好感情。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希望儘快訪問中國,再次傳遞自己對中國人民的友誼和支持。我相信,在中國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一定能夠釋放巨大能量,早日戰勝疫情。
  • 《轉型中的法國》:探尋多面法蘭西
    用他的話說,「在上海世博會平臺,我見到了一個立體的法國,好像整個法蘭西都被我們吸引過來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徐波致力跨文化對話,他的中國資源和法國人脈為教科文組織的「和平文化」宣傳帶上了中法和平文化的印記。如今作為植根於法國的中法公益組織負責人,他活動的內容和範圍使其對法國社會又有了新的認識。不久前,他將40年來對法國社會的觀察與思考付諸筆端,出版了《轉型中的法國》一書。
  • 綜合消息:留法勤工儉學100周年紀念活動在法國舉行
    新華社巴黎3月25日電(記者應強 任珂 楊一苗)今年正值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連日來,多場紀念活動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以可視可感的形式,再現了周恩來、鄧小平、蔡和森、陳毅、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法國勤工儉學的難忘歲月。
  • 樂無止境、中法同心:「雲端」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會播出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應邀為活動致辭,數十位國內外藝術家及中心學員「同臺」獻藝,共同祈禱全球抗疫勝利,祝福兩國國泰民安,譜寫新時代中法友誼的新篇章。盧沙野大使在演出前的致辭中表示:「(中國的)民族樂器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結晶,也是世界文明的一塊瑰寶,在第39屆法國音樂節開幕之際,來自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藝術家和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師生共同用中國傳統樂器為大家演奏9首經典中法名曲,大家得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雲端』相聚,共享藝術盛宴。」
  • 綜述:「雲端」音樂會傳遞中法攜手抗疫情誼
    新華社巴黎6月21日電綜述:「雲端」音樂會傳遞中法攜手抗疫情誼  新華社記者劉金輝  在第39屆法國音樂節開幕之際,巴黎中國文化中心21日攜手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旅法藝術家舉行「藝術抗『疫』國韻流芳」——「雲端」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會,傳遞中法兩國人民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的深厚情誼
  • 法國前總理:中國制度優勢令人印象深刻
    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想起17年前的非典。2003年4月,在中國抗擊非典疫情的關鍵時刻,我作為法國總理堅持率團訪華,就是要體現法國政府對中國政府抗擊非典疫情的堅定支持,傳遞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真摯友好感情。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希望儘快訪問中國,再次傳遞自己對中國人民的友誼和支持。
  • 地球局|法國前總統,歐盟憲法之父,94歲德斯坦因新冠去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 整理當地時間12月2日晚,在法國中部的羅亞爾-謝爾省,一顆法國乃至歐洲的政壇巨星隕落——法國前總統德斯坦因感染新冠病毒引發併發症去世,享年94歲。德斯坦德斯坦逝世後,法國總統馬克龍3日發表聲明稱,德斯坦執政的7年「改變了法國」,「他為法國確定的方向依然指引著我們……他的去世使法國舉國哀悼。」他在聲明中將德斯坦描述為法國「國家的公僕,進步和自由的政治家」。
  • 捨得酒業新品天貓首發,登陸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
    」活動,這是中法兩國首次大規模創新產業合作。在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巴黎市政府、中國駐法使館和中國企業家們的共同見證下,Bonjour Tmall 為世界帶來「法國創意+中國創造」催生出的聚變。(法國前總理 拉法蘭)
  • 高元元:法國企業踴躍參展,中法合作前景光明
    儘管法國疫情嚴重,但法國企業參展實現了突破,參展數量超過往屆。那法國企業參展成效如何?企業有什麼反響?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駐法使館經商處高元元公參,介紹了法國企業參展進博會的情況。高元元表示,今年初以來儘管疫情來襲,但法政府高度重視進博會,作為法國官方牽頭機構,法國商務投資署(Business France)巴黎總部未受4月首次封城影響,始終積極籌備參展事宜。法企參展熱情高漲,通過商務投資署、法中委員會、拉法蘭基金會多種渠道與駐法使館經商處聯繫,召開視頻會議,諮詢赴華參展政策等具體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