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與名城攜手 鍛造高端科教資源「新長板」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開工建設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汪宏勝) 9月8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工程啟動儀式在蘇州高新區舉行,南京大學產業技術研究蘇州總院、南京大學全國幹部教育培訓基地蘇州中心、南京大學全球校友蘇州創新創業中心揭牌。蘇州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蘇州高新區社會事業合作、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等校地政產學研合作項目同時籤約。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在儀式上致辭並宣布工程啟動。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馬欣出席儀式並講話。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出席儀式並致辭。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主持儀式。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田福元,廈門大學校長張榮等出席儀式。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位於蘇州高新區太湖科學城,佔地面積約2000畝,建築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堅持智能化、生命化、集約化、人文化、現代化、國際化的建設定位,著力打造高品質、高特質、高顏值的一流校園。南大蘇州校區將重點打造化生醫藥、材料能源與工程、電子與信息、地球系統與環境、人文與社會五大學科群,在辦學模式上打破院系界限,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形成一支1000人的高水平教師隊伍,涵蓋本碩博各層次,規劃辦學規模1.2萬人。
藍紹敏在致辭中表示,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工程的啟動,是蘇州發展高等教育、厚積人才優勢的一件大事、喜事。在教育部、江蘇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一個同等水平、錯位發展的新主體校區落戶蘇州,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第一個南大」宏偉藍圖的戰略實舉,必將成為南京大學內涵式發展、蘇州高質量發展的強有力支撐。蘇州將以最大力度支持校區建設,瞄準「特、高、尖、新」發展定位,和南京大學共同努力,引進先進教育資源,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攜手推動雙方合作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同時以南大蘇州校區為核心,大力推動太湖科學城建設,力爭到2035年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智慧之城、開放共享之城、美麗人文之城」。蘇州將在最寬領域促進校地合作,深化名城名校融合發展,聚焦信息技術、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生態環境、地球資源等高精尖領域,深化與南京大學的全方位合作,推動一批原創性、引領性的科技成果落地和產業化,加快鍛造蘇州在高端科教資源方面的「新長板」,不斷放大高等教育在城市創新鏈條中的「支點效應」。
馬欣在講話中說,南京大學是聲譽卓著的百年學府,也是江蘇高等教育發展的領頭雁。蘇州經濟實力強、開放程度高、創新活力充沛,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走在全省前列。名校與名城攜手,聯合建設南大蘇州校區,有利於南京大學優化學科布局和專業結構,有利於蘇州市提升高等教育發展層次,也有利於江蘇省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步伐。
胡金波在致辭中說,建設南大蘇州校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建設「第一個南大」、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重要指示精神,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和「率先、排頭、先行」新蘇州的戰略選擇、重要舉措,必將在南京大學的發展史上產生許多「之一」、「第一」、甚至「唯一」,必將成為南大發展的增長極、體制創新的試驗田、擎天人才的集聚地、國家戰略的服務區、高端國際合作的橋頭堡、政產學研交融的大平臺和南大理想的新寄託。下一步蘇州校區在總體布局上,將秉承南大歷史傳統、融入蘇州水鄉特色、順應未來發展趨勢,建設成為融智能化、生命化、節約化、人文化、現代化、國際化為一體的一流校園;在學科布局上,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促進工、文、商等學科融合發展;在人才培養上,以國際化、高端化、市場化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為支撐,使之成為堅持立德樹人、放飛多彩夢想,產生美好故事、提供外在自由,滋潤生命成長、使人終生難忘的地方;在服務地方上,著力服務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和蘇州市產業升級,共同打造科技創新共同體。
啟動儀式上,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指出,蘇州將以南大校區為核心,利用蘇州高新區沿太湖25公裡絕美岸線,大力推動太湖科學城建設,引入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匯聚國際頂尖創新人才,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力爭到2035年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智慧之城、開放共享之城、美麗人文之城」。據悉,以南大蘇州校區為核心的太湖科學城,地處蘇州高新區西部,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裡。是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和美麗江蘇建設要求,打造長三角國家創新中心,建設世界級生態湖區、創新湖區的重要載體,太湖科學城將充分利用南京大學資源優勢,發揮大科學設施群協同效應,集聚區域創新要素,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吸引國際創新人才聚集,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領先技術創新高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