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渥太華12月24日專電(記者楊士龍)近年來,每逢聖誕節,加拿大社會各界圍繞節日名稱總會發生不小的爭論。該怎樣祝福別人,是說「聖誕快樂」還是說「節日快樂」?聖誕樹應不應該改叫「節日樹」?這個問題還真令不少加拿大人感到頭疼。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為提倡各族裔和文化集團之間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觀念,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加政府一直用多元文化政策取代原來的「英法兩元文化政策」,力圖平衡英法兩大族裔與其他少數族裔之間的關係,避免少數族裔移民有二等公民的感覺。
正是在多元文化政策的指導下,加拿大政府主張淡化聖誕節的宗教色彩,把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世界各大宗教擺在平等的位置上,甚至立法把傳統的聖誕慶典「請」出了公立學校的日程表。
在加拿大,隨著穆斯林和少數族裔移民逐年增加,一年一度的聖誕節也確實越來越像一個世俗的全民節日。目前,加拿大所有政府機構、公立學校以及購物中心等公共場所都以「節日」和「節日快樂」取代了「聖誕節」和「聖誕快樂」的說法。
不過,這種現象也導致加拿大部分保守人士的不滿。他們批評說,把聖誕節稱為「節日」,看似給予了各種宗教信仰以平等地位,維護了少數族裔的利益,實際上卻沒有改變主流文化的性質,反而犧牲了多數人的權益。加東部新斯科舍省小城牛津市議會不久前甚至通過一項決議,要求在該市轄區內必須使用聖誕節這一名稱,不能籠統地把它稱為「節日」。
對這種「保衛聖誕節」思潮,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社會學教授彼特指出,其深層原因在於加社會保守勢力對少數族裔移民的增加「充滿擔憂」。加拿大在1968年修改移民法令之前,只接受來自歐洲和美國的移民,白人佔總人口96%以上。但到1996年,少數族裔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上升到了11.2%。據預測,到2017年,加少數族裔人口將達到630萬到850萬,佔總人口的19%到23%。
圍繞聖誕節名稱的爭論,渥太華一廣播電臺最近推出了一檔談話節目,吸引了不少市民打電話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談話節目來看,更多的加拿大人認為,在當今世界,聖誕節早已超越了宗教和文化的界限,成為家庭團圓的喜慶節日,成為人們表達親情與關愛,期盼和平與安寧的大好機會。
的確,在祝福親人、朋友和同事的時候,不管說「聖誕快樂」還是「節日快樂」,形式並不是最重要的。無論在全球哪一個國家,哪一個社會,或許都應該倡導「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的理念,幫助人們以「開放的心態接受社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