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在影院上映了,儘管這部片子經過打碼和刪減,依然不失為一部精彩的作品。影片整體色調偏深,帶有斑駁古舊的質感,情節融合浪漫與恐怖,講述了一個跨越種族的愛情故事。不過,如果你只看到這些,還是浪費了這部誠意滿滿的佳作。電影的內涵並不局限於愛情,隨處可見的細節才是精髓。現在就跟隨小編的考證,一起來漲漲姿勢吧。
影片中的神話典故
《水形物語》中最重要的典故是力士參孫(Samson)的故事,貫穿整部電影主線,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參孫是神賜給瑪挪亞的兒子,天生神力能徒手擊殺獅子,卻被妻子達麗拉誘騙剪掉頭髮而失去神力。失去力量的參孫被敵人挖去雙眼,受盡折辱,最後他向上帝祈禱重獲神力,推斷神廟柱子與敵人同歸於盡。影院版將Samson的名字翻譯為薩姆森有些不當,作為神話人物「參孫」才是通用翻譯。
反派理察對黑人女工澤爾達講述這個故事,是聽到澤爾達的中間名是達麗拉之後。除了諷刺澤爾達的母親沒文化,也暴露了他的種族歧視傾向,以及對自身階級的優越感。第二次提到參孫,理察已然窮途末路,他咬牙切齒的講了故事後半段,並折斷壞死的手指。這裡他以參孫的經歷自比,認為自己被神所眷顧,會重新獲得主動權。可悲的是縱觀整部電影,他的角色不是參孫。經歷囚禁虐待的魚人男主,最後神力覺醒反殺了理察,反而暗合參孫的設定。
第二個典故是坦塔羅斯的故事,女主的好友吉爾斯說了這個典故。坦塔羅斯是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兒子,被諸神打入地獄。他彎腰喝水,水位就會下降,樹上結滿誘人的果實,他要吃樹枝就被吹到半空。「坦塔羅斯的苦惱」比喻目標就在眼前,卻永遠得不到痛苦,正好契合吉爾斯愛而不得的煩惱。
色彩的奧秘
《水形物語》這部電影整體色調雅致深邃,大量運用的綠色,營造出水的意境,與之對應的是間斷出現的紅色。紅綠兩種色彩對於人物塑造具有深刻的意義。電影開始,房間布景和人物的基調都是綠色,艾麗莎身上的衣服和髮帶也是綠色。在冷戰的歷史背景之下,綠色代表著規則有序,也意味著壓抑冷漠。但艾麗莎鍾情於櫥窗裡的紅色高跟鞋,代表她內心深藏的渴望。
所以當艾麗莎初嘗愛情滋味,頭上的髮帶就換成了紅色,隨後穿上了紅色高跟鞋,結局的艾麗莎身上火紅色的外套,與她的愛情走向形成了對應。而吉爾斯畫作中的綠果凍,難吃的綠色派,則對應著他事業和愛情的失意。
色彩在反派身上也有體現。在推銷員的遊說之下,理察買下了一輛凱迪拉克。買車的時候他曾說不喜歡這個綠色,推銷員糾正說這是水鴨色,影院版將這裡翻譯成青色少了些趣味。理察將車開到單位,工人讚美這真是好看的綠色啊,理察馬上裝逼的回了一句是水鴨色。
這個片段令人忍俊不禁,理察外表看起來強勢,實則內心缺乏主見,他之所以買下車子,是因為推銷員說成功人士都開凱迪拉克。這一情節表現出他對成功的執念,而車子被撞毀則預示了失敗的結局。
日曆上的格言
影片中有個非常重要的道具:掛在牆上的日曆。每次日曆背後出現的格言都描述了人物當下的心境。艾麗莎出場就撕下一頁檯曆,背面出現了一句英文格言:時間不過是條流經你我過往的河流。(Time is but a river flowing from our past.)正好揭示了主人公當下的生活狀態。相對應的是艾麗莎準備放生男主的時候,再次撕下的日曆上的格言:人生就是不斷擱淺的計劃。(Life is but the shipwreck of our plans.)對應艾麗莎對愛人矛盾不舍的心情。
名字的玄機
女主的名字Elisa的意思是「天主的誓言「,據說是棄嬰常用的名字,這與她的身世完全吻合。巧合的是奧黛麗·赫本在《窈窕淑女》中角色也叫Elisa,身份是社會底層的賣花女,與身為清潔工的艾麗莎有幾分相似。這還不算什麼,艾麗莎的好友家中就擺放著《窈窕淑女》的畫報,證明這個名字確實在向經典致敬。
被魚人男主吃掉的貓咪名字叫潘多拉。神話中潘多拉打開了裝有災難、瘟疫和禍害的盒子。而這隻名叫潘多拉的貓,在和魚人的對峙中激起了他的獸性,被咬掉了腦袋。此處為潘多拉默哀,作為本片最可憐的犧牲者,都是名字惹的禍。
女主角的手勢
女主角艾麗莎是個啞女,她的臺詞全部用手語完成。電影中理察把艾麗莎和澤爾達叫去詢問並羞辱,女主對她比了幾個手勢,這裡字幕翻譯為「去死」。反派沒有看懂她的手語,厲聲質問她說了什麼,澤爾達回答說她對你說謝謝。其實這個並非普通的啞語,而是字母手勢,對應手勢圖可以看出女主比了哪幾個字母。
翻譯丟失的細節
影院版除了打碼之外,還有些翻譯上的謬誤與刪減。比如吉爾斯和艾麗莎去餡餅店的劇情中,吉爾斯與店員小哥攀談,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A great pie,此處影院版直譯為很棒的餡餅,其實這句話一語雙關,還有挑逗小哥「迷人尤物」的意思。
另一處明顯的謬誤讓許多觀眾冤枉了霍夫斯泰特博士。理察逼他說出是誰劫走了男主,博士的回答回答是:「They just clean」。影院版將這句翻譯為他們是清潔人員,這無疑代表他出賣了艾麗莎,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是他們身家清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博士並無意說出真相,只是這句話恰好提醒了理察,聯想到了艾麗莎等人。
黑白電視與電影的寓意
電影發生的年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老式的黑白電視裡總是播放著電影電視節目。艾麗莎第一次去吉爾斯送早餐,電視劇播放的是電影《小上校》,秀蘭鄧波兒和管家在樓梯上跳踢踏舞。艾麗莎出門後在樓道裡模仿著跳了幾下,這一細節讓觀眾感受到艾麗莎的靈動與活潑。
第二次是兩個人在沙發上吃完飯之後,電視裡在播放伯明罕運動的新聞,在吉爾斯的要求下換成了電影《康尼島》。性感的女明星在銀幕上載歌載舞,艾麗莎和好友也隨著音樂擺動雙腿,勾畫出溫馨的友誼場景。
第三次吉爾斯準備出門交稿,電視上播放的是電影《春風得意》,此時艾麗莎和魚人剛見過一次面。看著電視中艾麗絲·費伊深情演唱《You Never Know》,艾麗莎臉上浮現出夢幻的表情,為即將開始的愛情戲埋下伏筆。
第四次是魚人男主被救之後,趁著吉爾斯睡著,魚人開始探索這間房子。此時電視裡播放的是電視劇《馬靈艾德》,主角是一匹會說話的馬。熒幕內外都是異族智慧生物的故事,可謂相映成趣。
艾麗莎樓下的電影院放的聖經電影《路得記》,主題是信仰是通過後天的教化得來而不是天生的。艾麗莎和魚人的愛情也改變了她先天的生活。而他們在電影院尋獲魚人男主,也暗示著他得到教化,從懵懂的獸性轉變為人性。艾麗莎和魚人將浴室灌滿水,在水中縱情歡樂的時候,樓下的電影院開始滲水,此時正在放映是電影《狂歡節日》。影片名對應著樓上瘋狂的行為,真是意味深長。
反派理察家裡也在看電視,他們看的是《逗比情事多》,看上去循規蹈矩的情景劇,配合玩積木的孩子,描繪出中產階級家庭生活場景。理察的孩子們想看《博南扎牛仔》,遭到了父親的反對,認為太暴力。這反映了理察強烈的掌控欲,同時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理察本人正是個暴力分子。
以上電視劇的開播時間在1960年前後,電影則稍早一些,完全吻合影片的時間設定。
電影中提及的明星
艾麗莎和吉爾斯看《小上校》的踢踏舞時,吉爾斯提到卡格尼也跳過這個。他提到的卡格尼按照時間線來看是詹姆斯·卡格尼。這位演員的外貌和吉爾斯心儀的店員頗有幾分相似,大概這就是他的理想型。電影《康尼島》中大跳豔舞跳舞女明星名叫貝蒂·格拉布爾,是著名的好萊塢女明星,她在當時的美國片酬排名最高,光是那雙美腿就投保了一百萬美元。還有就是演唱《you never know》的演唱者艾麗絲·費伊,影片中吉爾斯對她表示惋惜。生活鬱郁不得志的吉爾斯,對過氣明星的不平也在情理之中。
《水形物語》這部影片細節構造上幾近完美,幾乎每處設定都有特別的用意,在驚世駭俗的愛情的之外,更描繪了細膩的人性,也不乏隱喻和內涵,現在是不是有了想再看一遍這部電影的衝動呢?(本文由文藝圈作者「入江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