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教育國際化為澳大利亞帶來了巨大利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澳大利亞關閉邊境,數十萬國際留學生不能返回校園,各高校的學費收入銳減,被迫裁員、賣樓甚至合併,澳大利亞高教產業進入「至暗時刻」。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將教育視為出口產業,大力推進教育國際化,使得澳大利亞成為世界第三大國際學生英語學習目的國和第四大高等教育目的國,教育產業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四大出口產業。由于越來越多的國際留學生進入澳大利亞高校,因而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產業化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國際影響力。然而,新冠肺炎疫情迫使澳大利亞關閉邊境,數十萬國際學生不能返回校園,各高校的學費收入銳減,被迫裁員、賣樓甚至合併,致使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產業進入「至暗時刻」。
教育產業迅猛發展
澳大利亞教育國際化政策始於1951年的「科倫坡計劃」,該計劃面向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留學生提供援助獎學金,被錄取的留學生需繳納一定數額的學費,但可以部分或全部減免。澳大利亞從1979年實施《外國留學生收費條例》,該條例規定留學生必須繳納全部培養成本三分之一的費用以及約佔大學培養費10%的海外留學生費用。
到了20世紀80年代,面對貿易全球化趨勢,澳大利亞政府採納了《傑克遜報告》的建議,該報告提出「教育應該被視為一種出口產業,澳大利亞教育服務中的國際貿易有可能成為本國一種重要的新興產業,具有很大潛力」。1985年,澳大利亞政府正式實施「教育出口」政策,各教育機構向國際留學生收取全額學費,並允許學校將學費收入部分留存,以便進一步營銷推廣,提升留學生課程的質量。澳大利亞由此開始進入教育國際貿易時期,前往澳大利亞的外國留學生人數與日俱增。澳大利亞很快成為繼美國、英國之後的第三大教育出口國。
據澳大利亞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19年在澳留學的國際學生已經從1980年的7500人增長到95.7萬人。其中,參加高等教育的留學生為44.2萬人,佔據了半壁江山。中國留學生達26.1萬人,佔全部國際留學生的27.3%。大量留學生為澳大利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2019年,國際教育產業為澳大利亞帶來了410億澳元收益,比2018年增長了14.5%,支持了26萬個工作崗位,是僅次於鐵礦石、煤炭、天然氣的第四大出口產業。
疫情造成慘重損失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後,澳大利亞政府先是在2月初禁止中國留學生入境,3月底宣布封鎖邊境,導致眾多已經或即將赴澳留學的學生無法到校,國際學生的學費不能如期繳納,與留學生有關的租房、服務等行業也陷入停滯,全澳各學校的經濟收入都受到嚴重影響,其中高校尤為突出。
代表全澳39所高校的遊說團體澳大利亞大學聯合會執行長凱特琳娜·傑克遜認為,澳高等教育產業收入保守估計將減少30億澳元至46億澳元。
維多利亞大學米切爾研究所的研究顯示,過去10年,澳大利亞留學生數量增長了137%,高等教育產業靠學生獲得的收入中有40%來自留學生。然而,教育成本上升讓很多學校在疫情暴發前就已經難以保持收支平衡,現在則很可能面臨巨大的財務困難。
該所用數學模型模擬了澳大利亞關閉邊境長達18個月受到的影響。結果顯示,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產業在今後3年的累計損失或高達190億澳元。短期內,因為留學生無法來澳大利亞求學,澳高等教育產業將在今年損失20億澳元學費收入。從2020年至2023年,澳大利亞大學將損失100億澳元至190億澳元,而且這還要取決於向留學生重新開放邊境的速度。由此還將給澳大利亞國民經濟帶來200億澳元至380億澳元的損失。該所政策研究員彼得·赫利說,旅行限制每實施6個月,由於留學生不能入學帶來的經濟損失,相當於失去一次整個汽車製造業。
裁員+賣樓+合併
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各大高校面臨財政懸崖,在未來幾個月內,澳大利亞高校可能會永久失去數千名研究人員。澳大利亞大學聯合會此前估計,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整個大學部門將失去21000個工作崗位,此後還會更多。澳大利亞八大高校聯盟預測,由於缺少國際留學生,澳大利亞八大高校或將失去6700個工作崗位。除了4400名短期合同工可能被裁外,2300名專業研究人員也可能保不住飯碗。
墨爾本大學在8月5日正式宣布裁員450人。墨大校長鄧肯.馬斯克爾稱:「這個決定是沒辦法的辦法。」去年,墨大的國際留學生數量佔全部學生總數的44%。從2020年至2023年,國際留學生流失將造成10億澳元的損失,今年損失達3.1億澳元,明年為3.8億澳元。
莫納什大學表示,由於國際留學生學費收入跌至低谷,預計2020年學校經費將出現3.5億澳元缺口,因而計劃在年底之前裁員277人。在裁員之前,莫納什大學已經嘗試過削減獎金、加薪推遲到2021年、高級管理層減薪20%等措施。
阿德萊德大學員工投票願意接受3.5%的臨時降薪以保留200個職位,但由於疫情給大學帶來的巨大損失,仍然有數百人不得不被解聘。
新南威爾斯大學已要求493名員工自願離職,並削減了25%的管理層人員。在裁員的同時,學校還將院係數量從8個減少到了6個。
雪梨科技大學也表示,如果澳大利亞政府依舊無法針對國際留學生開放安全通道,讓他們順利返澳,那麼該校的損失將高達2億澳元,明年要裁員500人才能維持收支平衡。
雪梨大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大學面臨著4.7億澳元預算缺口,可能會首先考慮從基礎設施團隊裁減人員。迪肯大學也宣布將裁員400人。
昆士蘭大學發言人也證實,除非不久之後國際留學生能重新進入澳大利亞,否則將不可避免地需要採取更嚴格措施,一些人將不得不離開大學崗位。
位於墨爾本的斯威本大學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際留學生人數減少,該校面臨超過1.5億澳元的赤字。該大學警告工作人員要做好失業準備。與此同時,為緩解壓力,學校更是直接宣布出售購入僅一年的辦公樓。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也因為受到疫情影響,正加緊計劃以1.2億澳元價格出售一棟14層的大樓。
南澳大利亞州擁有3所公立大學,分別是弗林德斯大學、南澳大利亞大學和澳大利亞八大高校之一的阿德萊德大學。因為疫情的緣故,阿德萊德大學收入大大減少,新任校長凱薩琳·布蘭森近期表示,該校最近正在與南澳大利亞大學和弗林德斯大學探討合併事宜。但在正式開展合併工作前,要討論解決的事情還有很多。有報導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高校收入減少,現在是考慮3所高校合併的最佳時機。一旦合併,會有更多的預算來投資研究和基礎設施,這將使大學的排名更高,並吸引更多更好的學生。
對於各高校紛紛裁員,澳大利亞八大高校聯盟執行長薇琪·湯姆森表示,研究人員一旦離開高等教育行業,很可能是「不可逆」的,哪怕以後經濟狀況好轉,他們可能也不會再有機會回來繼續工作。澳大利亞各高校所作的裁員決定,意味著要付出人才永久流失的代價。(記者 李學華)
來源:經濟日報